95課綱 歷史科 第一冊(台灣史) 第四單元(章) 當代的台灣與世界 第二主題(節) 經濟:成長與挑戰 教學活動設計 95課綱 歷史科 第一冊(台灣史) 第四單元(章) 當代的台灣與世界 第二主題(節) 經濟:成長與挑戰
汪栢年 po.nian@msa.hinet.net 1-4-2 成長與挑戰 汪栢年 po.nian@msa.hinet.net 蘭陽女中歷史教師 蘭陽女中人文社會資優班指導老師 歷史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推廣小組 個人網站:「寒冰論壇」http://mail.lygsh.ilc.edu.tw/~lyt012/
綱要 1940年代:經濟困頓 1950年代:經濟起飛 1960年代:外銷工業的萌芽 1970年代:中小企業的成長 六十年來 臺灣 的 經濟 發展 1940年代:經濟困頓 1950年代:經濟起飛 1960年代:外銷工業的萌芽 1970年代:中小企業的成長 1980年代:徹底工業化 1990年代:用知識創造財富 結論:回首來時路,尋找台灣新契機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
1940年代台灣經濟困頓的原因 抗日戰爭末期盟軍轟炸台灣主要的工業基礎設施 台灣重回中國經濟圈後,中國大陸占台灣進出口值的九成以上 台灣在戰爭末期因戰亂而物價上漲,戰後受到中國大陸通貨膨脹的牽連,更轉為惡性通貨膨脹
新竹火車站的轟炸 資料來源: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被炸的屏東市區 資料來源:http://distance.shu.edu.tw/taiwan/ch23/ch23_sec03.htm
戰後台灣 30萬元的水果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遠流,2000年。
政府的措施 1948年10月,農復會成立 1949年4月14日,土地改革 1949年6月15日,發行新台幣 資料來源:《中央日報》
台灣經濟起飛的因素 外來因素:美援 內部因素: 台灣經濟起飛 農復會成立 「土地改革」 幣制改革
農復會的成果 民國42至52年(1951~1963年)間,農業支出占美援總額的24%,佔台灣農業總投資的59%,這些經費都由農復會負責,可見其重要。除了物資補助和農業投資,農復會也推廣農業技術、宣傳農業發展觀念。隨著美援終止,加上農業在整體經濟的地位下降,農復會的權力與資源也逐年減少,民國68年3月16日改組為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 摘自《台灣史小事典》,P.166
三七五減租 佃農繳納給地主的地租,最高不得超過正產物全年收穫量的37.5%
土地改革 內容 「三七五減租」 「公地放領」 「耕者有其田」
土地改革 影響 造成了地主社會經濟地位的改變 培養出人數眾多的自耕農
土地改革 地主 地位 的 改變 許多地主得到股票後轉變成工商業者 更多的地主則是因廉價拋售股票而沒落
土地 改革 後 的 社會 階層 流動 佃農 地主 工商業者 擁有土地 小 部 分 沒落 大 部 分
土地改革的影響 獲得土地的農民生產意願大增,加上農政單位的技術指導,使得農村有過剩的勞動力,有助於後來工業的起飛。
幣 制 改 革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遠流,2000年。
幣制改革的措施 措施 舊臺幣4萬元折合新臺幣1元 新臺幣最高發行額為2億元 1美元兌換新臺幣5元
幣制改革的前提 前提 臺灣貨幣供給額的控制基本 上必須切斷與中國大陸的匯兌關係 臺灣銀行不再藉通貨發行增加墊付中央政府各項墊支款項
幣制改革的成果 陳誠主政下的台灣省政府下令停止與中國大陸金圓券及其他貨幣的匯兌措施。此一政策對臺灣原本被捲入中國大陸經濟風暴所引發的通貨膨脹,有相當程度的穩定效果。總體而言,新臺幣的改革不僅是單純的幣制改革,也是臺灣切斷與中國大陸經貿關係,重新建構新的經濟網絡的轉捩點。
影響台灣經濟轉危為安的因素
苦難的日子-1950年代 閱讀溫世仁在《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中所描述的〈貧窮〉 你能了解「貧窮」的意義嗎?試說看看你所知道的貧窮景象。
你家中有過這種狀況嗎? 吃飯沒有桌椅,過去在鄉下,吃飯的時候就是一條長的板凳,那條板凳在家裡是多功能的,大人可以乘涼,看戲的時候搬過去,吃飯時就搬出來,吃飯沒有桌椅,我們是蹲著或站在旁邊吃,板凳上面擺著碗和盤子。碗中沒有飯,只有一些蕃薯籤,就像今天麥當勞賣的薯條,但是上下還有很粗糙的皮,只有一點點米,好像撒胡椒粉似的,那就叫做蕃薯粥。盤中沒有菜,當然更沒有肉,當時吃的是粗鹽,像小花生米那麼大的粗鹽,就是尚未加工成細鹽的粗鹽,炒很細的蔥花,那個是要讓我們下蕃薯籤的。 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19
50年代多功能椅條 黃昏時是小孩子的書桌 圖片翻拍自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17 想想看:家裡有沒有一張這樣多功能的椅條?
試想想看下列數據所代表的意義 每月工資:0美元 每人國民所得:80美元以下 出口金額:1億美元 外匯存底:0
你知道現在台灣社會的經濟數據嗎? 每月工資: ________美元 國民年均所得:_______美元 出口金額: ________美元 外匯存底: ________美元
解答 每月工資: 約900美元 每人國民所得:15000美元 出口金額: 1984億美元 外匯存底: 2600億美元 想想看:這五十多年的差距大不大?
想想看….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政府的措施、美援再加上台灣人民的努力,台灣經濟已經轉危為安了,但是,實際上在1950年代的臺灣人民仍然生活在困頓不安之中,你能分辨出:歷史解釋與真實生活狀況的差距嗎?
1960年代: 外銷工業的萌芽—開始敲希望的鐘 課前活動:閱讀溫世仁所寫的1960年代:閱讀資料二 想想看:1960年代與1950年代有哪些差異?
窗外的電視族(1962年台視開播) 像我這般年紀的人應該都還記得1962年台視開播,當時一台黑白電視機的售價大約台幣5000元上下,能買得起的人沒幾個,像我們這樣的窮孩子,常常下了課吃飽飯,趕快跑去有電視人家的窗子外面佔一個位子,為了看好節目,忍著不敢去上廁所,怕位子被別人搶走,這時候開始我們有了工業社會的娛樂,工業社會的特性就是連娛樂都是同時間看同樣的節目,也開始下意識的讓我們感覺到貧富是有差距的。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31
1960年代的經濟數據 每月工資:2~3美元 每人國民所得:150美元 出口金額:2億美元 外匯存底:7600萬美元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24
1960年代的女工 地點: 高雄加工出口區 圖片解說: 女性從業人員 正在製作手工 繡花鞋。 資料來源:中央社提供。
加工出口區 配合當時國家經濟發展條件的限制 缺乏大量資金 缺乏高級技術 先行發展勞力密集輕工業 採取的策略 拓展出口
高雄加工出口區 經過將近十年的研究醞釀與政策調整,克服若干制度上困難,終於在民國五十五年十二月三日創設建成了高雄加工出口區。 圖片來源:李筱峰、劉峰松,《臺灣歷史閱覽》
設置加工出口區的原因 初期民生必需品進口替代工業面臨國內市場飽和,必須突破國內市場的限制。 美國經援停止,國內資金短缺,亟需大力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僑外投資。 拓展輸出,增加外匯收入,培養國際收支能力。 人口快速增力,農村勞力過剩,需要創造就業機會。 資料來源: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網站
國際形勢:美援終止;美國介入越戰 1965年美援終於停止了。中央政府由大陸千台灣,美援曾停止過一次,後來因為韓戰,美援在1950年又恢復了,但1965年占我們國民所得10%的美援終止了,在此同時美國介入越戰。但總括來說,我們建立外銷為主的工業正好開始,因此美援的終止對我們毫無影響。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33
1970年代:中小企業的成長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44
1970年代的經濟數據 對台灣來講,那時稍微具有一點本錢,於是中小企業就漸漸的成長了。 每月工資:10美元 每人國民所得:400美元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38 出口金額:20億美元 外匯存底:10億美元(1975年)
中小企業開始壯大的步驟 野雞式行銷 IPO與OEM 電子計算器工業 1973年成立工研院,1974年設立電子所,1975至1979年設立IC示範工廠並設立資訊工業策進會 科學園區的設立(1979年底) IPO:國際採購辦事處 OEM:原廠委託製造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39~44
中小企業成長時期的社會變化 客廳即工廠 當時的省主席謝東閔最有名的一句名言就是「客廳即工廠」,他說:「不要說沒有工廠,客廳就是工廠」在他的一呼百應之下,客廳成為工廠做塑膠花、聖誕樹等賺取外匯的地方。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45
七○年代影響台灣較深遠的大事 退出聯合國(1971年) 與日本斷交(1972年) 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年) 十大建設開始(1974年) 蔣中正去世(1975年」) 蔣經國時代(1975~1988年) 周恩來、毛澤東去世(1976年) 美麗島事件(1979年) 與美國斷交(1979年)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48
1970年代企業的特色 1970年代政治方面是一個風雨飄搖很不好的年代,但也充分顯示出我們的企業在那時候已經有對政治的免疫力了,它繼續成長。這些事件若是發生在60年代,就有相當大的衝擊與影響,但是在70年代,尤其是後期,企業的體質已經越來越好。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50
1980年代:徹底工業化 到80年代就有一些變化,80年這十年,定義為「徹底工業化」,台灣經過60年代靠勞力,到70年代開始有自己的企業,到80年代這些企業慢慢大起來。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52;圖片來源:P.51
1980年代的經濟數據 每月工資:100美元 每人國民所得:2300美元 出口金額:200億美元 外匯存底:740億美元(1989年)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52 外匯存底:740億美元(1989年)
1980年代經濟的特色 資金形成,產業大型化 資訊工業的崛起 台幣升值1986~1989(40:1→26:1) GSP喪失(1987年1月1日) GSP即銷到美國的產品可免進口關稅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52~57 產業外移
台幣升值 在80年代發生一件對外銷廠商來講相當大的災難,那就是台幣升值,從40:1在三年內升到26:1。就是本來出口100萬美元的東西,可到銀行換取4000萬台幣,現在只能換取2600萬台幣,這對外銷廠商來講如喪考妣,過去賣出100萬美元的東西,到銀行換取4000萬台幣,可能賺個500萬,現在只能換2600萬台幣,自己可能還要貼錢,理論上是如此。事實上,這個策略也是在考驗台灣企業的適應能力。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56
產業外移 一方面受台幣升值影響,另一方面又受GSP喪失的影響,對大部分廠商來講已如喪家之犬,到80年代的後期,不管政府如何的反對,廠商都趕快往東南亞及大陸狂奔。從另一角度看,我們的企業已有能力對外輸出資金和技術,證明在80年代後期我們的工業化已經很澈底了。
1990年代:新生財體系 第三波文明開始,創造知識財的時代來臨!
1990年代 第一波的農業文明是用可耕地創造財富,當時最厲害的就是地主,第二波的工業文明則是以知識創造財富,當時最厲害的就是地主,第二波的工業文明是以資金創造財富,最厲害的就是有錢的人,在第三波文明則是以知識創造財富。台灣在90年以後,已經有一部分的企業向這方面狂奔,在此同時,也發生了一個現象,就是中國的黑洞。
1990年代的經濟數據 每月工資:800美元 每人國民所得:8000美元 出口金額:800億美元 外匯存底:800億美元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52 外匯存底:800億美元
六十年來臺灣經濟發展的幾個 主要發展階段
台灣近十年來經濟衰退原因分析
80對800的戰爭 根據教育部資料所做的統計,二○○四年,我國平均每個小學生分到的教育經費約合二千零八十九美元(新台幣六萬九千七百七十四元)。這個數字,不但已經跌回民國八十六年的水準,而且是亞洲四小龍中最後一名,低於香港的三千七百九十三美元,南韓的三千七百一十四美元,以及新加坡的二千四百二十六美元。 更糟的是,目前人事費占台灣教育經費平均高達九三%,遠遠超過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平均的八一%,南韓的五九‧七%。因此,扣除了這筆費用,再扣除徵收土地、蓋校舍的三%以後,我國義務教育用在學生身上的「活錢」,只有三‧九五%。也就是說,政府每年平均真正花在每個小學生身上的錢,只有二千七百四十元(八十二‧五二美元),是南韓小學生(八百五十五‧五二美元)的十分之一不到! 八十美元對八百美元,可能就是未來台灣孩子競爭力與亞洲各國的巨大落差。 《商業周刊》第954期〈80對800的戰爭〉
想想看 在看完課外閱讀三: 《商業周刊》第954期〈80對800的戰爭〉 之後, 你有什麼感想? 台灣的競爭力是否會逐漸喪失?
中國黑洞 在過去的七年(1990~1997)裡面,中國從外國吸入的資金超過1800億美元,使中共目前的外匯存底超過台灣。除了這樣大量的資金吸入以外,中國人勤勞、學習的能力,再加上香港、台灣的中國人到大陸設廠,將一些管理、技術交給他們,所以中國本身在90年就變成一個黑洞,在不知不覺中,將過去台灣累積30年才創造的工業基礎與成果通通都吸過去。 資料來源:溫世仁,《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P.68
台灣的契機 台灣半導體工業 資本密集 PC、主機板、電腦週邊工業 技術密集 三密集產業 速度密集 筆記型電腦工業
回首來時路,尋找台灣生命力,攜手開創新未來 討論看看: 你認為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腳步與方向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