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節戰爭時期的臺灣
第三章 第二節戰爭時期的臺灣 課前提問: 1.為何臺灣進入戰爭時期? 2.針對戰爭,日本人對臺灣有怎樣的對策? 經濟方面?軍事方面?文化方面? 本節所要探討的即是上述兩個問題。 結構如下:
第三章 第二節戰爭時期的臺灣 戰爭期的臺灣 日本的侵略戰爭 南進基地與工業化 皇民化 運動 太平洋戰爭與戰時體制
一、臺灣捲入日本的侵略戰爭 日本發動侵略戰爭 1.背景:世界經濟大恐慌→走向軍國主義 2.經過:九一八事變→滿洲國 →盧溝橋事變 (1931) (1932) (1937) 1941 ☆日本侵略戰爭長達十五年 1945 九一八事變 七七盧溝橋事變 圖3-29 圖3-30
九一八事變 課外補很大 九一八事變對臺灣有兩個衝擊: 1.總督府打擊臺灣政治社會運動 1931年解散臺灣民眾黨 1934年「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動停止。 2.九一八事變前後,經濟大恐慌波及日本,出身農 村的少壯派軍人與政治人物為了維護日本米價, 從1931年開始便積極地主張限制臺灣米輸往日本, 確定臺灣農產的角色只是補充日本本土生產的不 足。
七七盧溝橋事變衝擊臺灣 課外補很大 1.三大施政方針。 2.1938年日本議會通過「國家總動員法」,規定戰時 國家可統制運用人力和物力資源,臺灣也一體適用, 總督府以軍管代替民政。192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的 政治社會活動,也在軍事壓制下逐漸停止。 3.臺灣開始肩負軍需工業生產及南進軍事補給兩大任務。 4.1937年日本以「農業義勇團」、 「臺灣特設農業團」等名義招募臺灣 人軍屬、軍伕投入戰場,人數多達12萬人 以上。
考題烤很大 某人回憶道:他出生後,受到甲國統治。到了二十歲時,加入甲國航空隊,卻受到同儕的歧視,後來去攻打曾經是他祖國的乙國。不久,甲國戰敗,他又成為乙國國民。這個人的出生地最可能是在那裡? (A)科西嘉(B)嘉義(C)特拉維夫(D)加爾各答。 一、臺灣捲入日本的侵略戰爭 答案:B (94指考) 94指考 94指考
一、臺灣捲入日本的侵略戰爭 戰時體制的形成與臺灣 1.背景(臺灣角色) (1)南方屏障 (2)控制華南 (3)南進基地 2.措施: (1)南方屏障 (2)控制華南 (3)南進基地 2.措施: (1)改武官總督(小林躋造) →三大方針(皇.工.南) (2)國家總動員法(1938) → TW進入戰時體制 A.政治社會運動 ↓ B.軍需生產+南進補給
一、臺灣捲入日本的侵略戰爭 大東亞共榮圈(1940)與臺灣 1.背景: 1938 1939 「東亞新秩序」→ 歐戰爆發(前進東南亞) 1.背景: 1938 1939 「東亞新秩序」→ 歐戰爆發(前進東南亞) 2.內容: ☆P.117圖 (1)日本(盟主) →臺灣(中心) (2)中日滿(共存共榮) 3.口號:解放殖民地 4.影響: (1)總督府榨取臺灣 (2)成美軍攻擊目標(太平洋戰後) 圖3-31 圖3-32
二、南進基地與工業化 南進基地化 ☆1919華南銀行 1.機構: ☆1928臺北帝大 1935「熱帶產業調查會」 1.機構: ☆1928臺北帝大 1935「熱帶產業調查會」 1936「臺灣拓殖株式會社」 ☆配合南進 →島內(軍需工業) 、島外(產業開發) 2.政策:「工業臺灣、農業南洋」 圖3-34
二、南進基地與工業化 1931~1935工業建設 1936-1940工業發展 ◇生產力擴充五年計畫 I 1.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完工 2.廉價電力帶動工業發展 1936-1940工業發展 ◇生產力擴充五年計畫 I 1.開發水力發電 2.建設工業都市☆擴建高雄港 3.力推產業分工(臺、日、南洋) 4.轉型半農半工 圖3-37 圖3-36 圖3-35 圖3-38 表3-3
二、南進基地與工業化 1941~1945工業困境 ◇生產力擴充五年計畫 II 1.物資遭封鎖(太平洋戰爭) 2.擴大利用臺灣本土資源 3.集中發展重點工業 4. 1944後生產多停頓(∵盟軍空襲)
二、南進基地與工業化 日治時期臺灣工業化的過程(圖3-39)
三、皇民化運動 ◎背景:中日戰爭(1937-1945) ☆ ◎展開: 徹底改造臺人→皇國民 (一)普及日語:報紙、學校、講習所、國語家庭☆ (二)日式習慣:宗教、姓氏、神社 ☆寺廟整理 (三)思想改造:學校、社會教育(文學.戲劇) ☆莎勇 (サヨン)之鐘 圖3-40 圖3-42 圖3-41
三、皇民化運動 台人成為「皇國民」 1.強制普及日語 2.養成台人日式生活習慣 3.皇民思想改造
考題烤很大 一位作家以充滿感性的文字寫道:「內地人徹 底地擁抱本島人,而本島人喜悅地投入內地人 的懷裡,這種親和性不是一時的現象,可能在 永久性的意義上有著要創造一個民族的骨骼之 性質吧!現在,臺灣人非打開眼睛不可。正是 時候了,臺灣人不單只是日本國籍,而且從內 心深處完全變成日本人。如果失去這次時機, 以後我們不能再遇到這種機會了。」這位作家 寫作的背景與目的是下列何者? (A)反對臺灣民主國的抗日運動 (B)爭取臺灣自治權的民主運動 (C)呼應臺灣總督府的皇民運動 (D)渴望臺灣人出頭的民族運動。 三、皇民化運動 答案:C(94學測) 94學測 94學測
三、皇民化運動 臺人的抵制和反抗: 1. 私下用臺語漢文 2. 名改實不改 3. 偷藏舊神像 4. 助中國抗戰 ex.臺灣義勇隊、臺灣少年團 ◎結果:遠不如預期
三、皇民化運動 史料: 末代臺灣總督安藤利吉說:「如果統治 真正掌握了民心,即使敵人登陸,全島化為 戰場,臺灣同胞也會協助我皇軍,挺身粉碎 登陸部隊。但是,相反地,臺灣同胞萬一和 敵人登陸部隊裡應外合,從背後偷襲我皇軍, 情形不就極為嚴重?而且,據本人所見,對 臺灣同胞並無絕對加以信賴的勇氣和自信。」 問題: 安藤總督對「臺灣同胞」為何無法信賴? 這種現象說明了哪一項政策的完全失敗?
四、太平洋戰爭與戰時體制 軍事動員: 1.背景:太平洋戰爭後→徵召臺籍日本兵 2.方式: (1)特別志願兵-臺人 ※陸軍(1942) →海軍(1943) (2)高砂義勇隊-原民 ☆靖國神社 (3)全臺徵兵(1945) ※慰安婦 圖3-43 圖3-44 圖3-47 圖3-45
四、太平洋戰爭與戰時體制 社會動員: 1.組織:皇民奉公會(1941) ☆ ☆ ☆ 2.措施: ex.增產物資、國語普及、國民儲蓄、生活簡化 1.組織:皇民奉公會(1941) ☆ ☆ ☆ 2.措施: ex.增產物資、國語普及、國民儲蓄、生活簡化 3.台人受害程度加深: (1)強制愛國儲蓄、承擔戰爭特別稅… (2)青壯人口、知識分子 圖3-46 圖3-49 表3-4
四、太平洋戰爭與戰時體制 物資統制: 1.依據:國家總動員法 2.內容:嚴苛的經濟統制 ex.銀貸限軍、技工列管、產業控管 3.影響最大:物資統制 4.結果:臺人營養不良 圖3-48
四、太平洋戰爭與戰時體制 決戰體制下的生活: 1.「高千穗丸」遭美軍擊沉 (1943) 2. 美軍空襲全台各地(1943 →) ex.機場 ☆伍佰「空襲警報」 圖3-50 圖3-51 圖3-52 圖3-53
圖3-29日本占領瀋陽
圖3-30盧溝橋戰火
圖3-31南進政策的跳板
圖3-32大東亞共榮圈示意圖
圖3-33日本帝國勢力擴張的示意圖
圖3-34臺灣拓殖株式會社
圖3-36日月潭第一發電所(今大觀電廠)的高壓輸水管
圖3-35 1930年代的高雄港
圖3-37 臺灣、日本、南洋三地產業分工互補。
表3-3中日戰爭期間臺灣工業生產額 年度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生產額 31 ,261 36,381 39,415 57,076 63,220 65,977 增加之金額 -- 5,120 3,034 17,661 6,144 2,757
圖3-38日治時期各行業生產值比較圖
圖3-40「皇民化」的臺灣「模範家庭」
圖3-41參拜神社
圖3-42國語家庭的門牌及認定證書
圖3-43高砂義勇隊
圖3-44《台灣徵兵讀本》及海軍志願兵招募海報
圖3-45《決戰臺灣小說集》
圖3-46勸募國防獻金
圖3-47出征軍人與親人合照
圖3-49「大東亞戰爭」公債
圖3-48節約物資宣導公告
3-4 戰時儲蓄的目標與實績統計表 年 1938 1939 1940 1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目標 50 100 200 280 350 400 700 1,000 3,080 實績 108 151 210 320 465 585 -- 2,039
圖3-50盟軍空飄傳單
圖3-51「高千穗丸」明信片
圖3-52轟炸後的高雄「日本鋁業愷社」
圖3-53女子學校的防空防毒演習
主題簡報1 宏觀臺灣經濟發展 請點我 下一節 殖民統治下的社會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