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原典研習 五陰誦 (II) 2007/5/13 整理此報告的方式 : 主要節錄 果煜法師說法之重點. 主要節錄 果煜法師說法之重點. 2. 盡量朝向, 白話, 簡單化之方向.
五陰誦講義 (二) 大綱 生活起居 教理精義 攝受外道 善說巧喻 低舍比丘 (p.79 ~ p.81) 無常想修習 (p.77) 以種種灰湯浣濯塵垢,猶有餘氣 (p.179 ~ p.182) 西方眾比丘 (p.195 ~ p.197) 攝受外道 我不與世間諍 (p.143 ~ p.144) 為諸大眾占相吉凶 (p.167 ~ p.168) 於苦患身,常當修學不苦患身 (p.193 ~ p.195) 教理精義 無常想修習 (p.77) 修習方便禪思 (p.107) 五受陰如病,如癰,如刺,如殺 (p.48 ~ p.49) 五種種子生長增廣 (p.146 ~ p.147) 世人顛倒,依於二邊 (p.54 ~ p.56) 當說聖法印 (p.127 ~ p.128) 善說巧喻 譬如狗,繩繫著柱 (p.70 ~ p.71) 觀色如聚沫 (p.65 ~ p.67) 譬如伏雞,隨時蔭卵 (p.58 ~ p.59) 手援草木,草木復斷,還隨水漂 (p.73) 截多羅樹頭 (p.125) 1. 按上課講義編排.
教理精義
無常想修習 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如何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無常 臨事抉擇不做常想. 如何觀無常 “對外”觀外界無常, “對內”觀自內心無常. 觀無常時機 “事後”觀無常, 常常已被套牢; 應於”當下”抉擇時就要不做常想. 修福 常觀無常, 不為束縛羈絆即為修福. 1.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無常? 要如何將無常的觀念應用在生活之中? 尤其是要如何將無常的觀念應用在對 事物的抉擇之中呢? 此為云何修行無常? 即臨事抉擇不做常想. 3.通常傳統上的觀無常都是觀外界無常, 但是這存在著一個問題, 就是許多事物你等到它已經變化之後再來觀它, 其實都已經來不及了, 都已經傷心難過的要命了. 也因此, 應該是要在當下做抉擇時就要不做常想. 4.在大乘佛法中常常說要修福, 結果很多人錯誤的想法, 就是修福就是要去發心啊! 要去操勞啊! 事實上, 那些修到最後都不是福, 因為你都被套牢住了. 而我們的修福就是常常去觀無常, 不要被套牢而已.
修習方便禪思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內寂其心已,如實觀察。 日常方便修習禪思, 可內寂其心; 於內寂其心後, 方能夠如實觀察. 如何於日常實踐方便修習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勿鑽牛角尖, 暫時放下問題 運用禪修專注在一個方法上 心清靜, 內寂其心 重新檢視問題 如實觀察 如實思維如實抉擇 1.這部經是告訴我們要方便修習禪思, 才能夠內寂其心, 內寂其心之後才能夠如實思維如實觀察, 如實思維如實抉擇. 但是它並未仔細說明如何方便修習禪思. 2. 暫時放下問題, 先暫時不去管它, 所謂不去管它, 就是使用禪修的方法, 將我們的注意力暫時離開這個問題, 而專注在一個方法上面, 如此一段時間之後, 這個問題對我們的逼迫性以及迷惑性就會暫時消失了, 等到這個迷惑性消失後, 再回頭看這個問題, 就會很清楚了. 因此, 當等到牛角尖已經消除, 水已經清了之後, 亦即內寂其心之後, 才能夠如實觀察這個世間, 如實觀察之後, 才能夠如實去思維, 如實去抉擇.
五受陰如病,如癰,如刺,如殺 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證。」..... 真正的法門, 是可以一路到底. 只要精勤觀察思維五受蘊, 無常, 無我, 即能夠從證初果到證四果. 何謂無間等法 「無間等」=「正見」=「見性」=「不退轉法」 初果.二果. 三果.四果. 初果 : 破我見 二果 : 薄我愛 三果 : 斷我愛 四果 : 除我慢 1.很多人在修學佛法時, 學了太多的法門; 然而, 真正的法門是可以一路打到底的. 就像只是觀察五受蘊, 無常, 無我, 即便能夠從證初果到證四果. 2. 「無間等」就是「正見」; 為什麼正見會是無間等呢? 因為「正見」就等於是「見性」, 「見性」才會是「無間等」; 如果是「見性」的話, 則性將普遍於一切, 那就是沒有間, 在時間上是沒有間格的, 在空間上也是沒有間格的. 如果是著相的話, 因為相沒有普遍性, 相也沒有永恆性, 那就是間等法. 而「性」的話, 在時間上具有永恆性, 在空間上具有普遍性, 因此才會稱為無間等法.如果能夠得到無間等法, 那麼他也就能夠得到不退轉法, 因為時間是永恆的, 空間是無限的, 當然就是無退, 也就是無處可退了. 因此, 能夠見性, 也就能夠證得不退轉法, 也就能夠證得初果. 3.初果, 最重要的要降服我見. 二果, 使貪嗔比較淡泊; 事實上, 貪嗔是由我見而來的, 因為有我見才有我愛, 有我愛才會有貪嗔, 因此能夠斷我見, 才能夠使貪跟嗔比較淡泊, 這稱為二果. 三果, 貪嗔不只是淡泊, 而且是已經斷盡了, 這稱為三果. 四果, 全斷我慢稱為四果. 因此, 初果是破我見, 二果是薄我愛, 三果是斷我愛, 四果是除我慢. 這中間過程重點都在於我, 只是由粗到細而已.
五受陰如病,如癰,如刺,如殺 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 證得初果, 需盡斷三結. 何謂三結 身見 : 即我見; 其中身見比較粗, 我見比較細. 戒取 : 修息跟解脫道不相應的法們, 都稱為戒取. 疑 : 疑修此法門能否解脫 & 疑自己修行能否解脫. 如何判別是否相應於解脫道 建立正知見, 運用正知見. 1. 所謂證得初果, 就是要斷三結. 2.第一個結是我見, 或者說是身見; 這是因為說眾生大部分都是因為有我所以有身見, 或因為有身見所以有我, 因此有的時候說我見, 有的時候說身見, 而其中身見比較粗, 我見比較細.第二個結是戒取, 修無益於解脫的外道法稱為戒取, 去修息跟解脫不相應的法都稱為戒取. 所以一個人若證得初果, 對於何者是正法的修行法門何者是非法, 應該具有十足的判斷能力.第三個結是疑, 疑什麼呢? 主要是疑修這個法門能不能解脫, 以及疑自己修行能不能解脫.
五種種子生長增廣 此五種子,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新熟堅實,有地界而無水界,彼種子不生長增廣。有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必)有地、水界,彼種子才生長增廣。 種子須有地界及水界才能夠生長增廣 種子比喻眾生的命根. 地界比喻無明 : 眾生的無明如同地界一樣固. 水界比喻愛欲 : 水具有凝聚力, 五蘊的因素因有愛欲方得凝聚. 種子離地水二界則不能發芽生長增廣 眾生如果能夠除掉無明與愛欲, 則能夠不受後有. 不受後有 如火燒木材, 火為眾生的生命, 木材為無明與愛欲, 木材盡則火自滅. 1.這段經文因為翻譯的關係, 看起來不是那麼清楚; 簡單說, 種子必須有地界以及水界才能夠生長增廣, 才能夠發芽成長. 這個種子是比喻眾生的命根, 地界是比喻無明, 水界是比喻愛欲, 眾生的命根必須無明與愛欲才能夠繼續生長延續. 為什麼用地界來比喻無明呢? 因為眾生的無明就像地界一樣的堅固. 為什麼用水界來比喻愛欲呢? 因為水是黏著的, 如同混凝土本來是分散的, 因為有水它才能夠凝聚在一起; 眾生也是一樣, 五蘊的因素因為有愛欲, 所以它才能夠凝結成一個生命體. 2.種子若離地水二界, 則不能發芽生長增廣, 所以眾生如果能夠除掉無明與愛欲, 則能夠不受後有. 3.不受後有, 主要是說四不受後有: 意識, 神識, 唯識學說的阿賴耶識, 能夠不受後有, 而不受後有後到哪裡去了呢? 如果你還問到哪裡去, 那當然就是已經受後有了, 不受後有就不能夠問說到哪裡去了啊! (亦即無法說明去了哪裡)舉例來說: 像火一樣, 如果我們不斷的給它加木材, 這個火當然就是繼續燒下去了, 如果不再給它加木材, 這個火就清淨就熄了; 那麼, 不斷的給它加木材是什麼呢? 就是加無明與愛欲, 因為有無明與愛欲所以這個火才會繼續持續下去, 這個火就是我們眾生的生命; 如果沒有繼續給它加木材, 這個火就熄滅了, 火熄了你就不用問火到哪裡去了, 因為它本來就是因緣合和而有, 當因緣分散了, 它自然就消失不見了.
世人顛倒,依於二邊 世人觀念易落於二邊 實有的觀念去看有我有常斷滅, 莫須有 「遮銓」而非「表銓」 雖無常而非斷滅, 雖無我而非莫須有. 云何正觀無常無我 眾緣所生法 何謂眾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 ) 如同一對映函數, 由A, B, C...等自變數(因), 產生X, Y, Z...等因變數(結果), 彼此相互關連. 如何不落於二邊 使用因緣所生法直觀無常, 進觀無我. 一般人的觀念很容易落於二邊. 凡夫眾生都是從實有的觀念去看有我有常, 但是若觀念上處理不好的話, 很容易落到另外一邊, 變成斷滅, 變成莫須有. 在原始佛教中所使用的語言是「遮銓」, 而非「表銓」; 它只是否定「常」, 因此說「無常」, 而不是說斷滅; 否定主宰的我, 因此說「無我」, 而不是說莫須有. 因此, 生命如同水一般不斷的在流, 在此流的過程之中, 其現象不斷的在變化, 但是這個生命之流本質上還是有的. 所以, 故雖無我, 還是有見聞覺知的作用, 甚至還是有思維抉擇的作用, 還是有生死輪迴的現象, 因此, 不能說因為無常無我, 就完全否定了這些現象的存在. 如此, 便不會從實有的這一邊掉到莫須有的那一邊. 3. 云何正觀無常無我? 必須從眾緣所生法去觀無常無我, 是最直接且最正確的. 4. 眾緣所生法之說明 : 它是一種對映函數, 由A, B, C的因素, 產生的X, Y, Z結果; 其中當任何一個A, B, C因素產生變化, 所產生的X, Y, Z結果也就隨之而變.舉例言之: 「1」水的沸點, 並非單純的100°C; 當氣壓不同, 沸點即不同也. 甚至於水中雜溶解物的物質以及數量多寡, 均會參與到影響沸點的高低. 故得知, 水的沸點即為一眾緣所生法.「2」種子發芽, 由溫度、溼度、陽光、肥料、土壤等諸多因素,共同決定種子的發芽以及成長. 5.因此, 因緣所生法(眾緣所生法)它是一個對映函數, 當所組合的因素產生變化時, 它所對映的結果也就會不一樣, 從內到外沒有一個是能夠孤立、能夠自主、能夠不變的; 擁有此觀念後, 去觀察無常、無我便不會落入常見或者是斷見, 不會落入實有或者是莫須有這些偏見之中. 正觀緣起方可符合中道.
當說聖法印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生。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既)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 證得「空」, 「無相」, 「無所有」均無法真正入解脫道. 由因緣所生法中去直觀無我、無我, 跳離貪嗔痴的業習, 止心安住於寂靜安樂, 才是真正佛法. 公案《雲居道膺禪師》 佛教禪宗上很重要的觀念, 重「見地」, 正確的見地是最為重要的. 真正的佛法是看「知見」, 而不是看這些「相法」. 此段經文之意為, 如果僅是在修行上去證得「空」、「無相」、「無所有」均無法真正入解脫道, 此些修行在外道、無想、非非想, 都可以做得到; 真正的佛法要從觀察無常、無我, 跳離貪嗔痴的業習, 止心安住於寂靜安樂, 而如何觀察無常無我, 必須要從眾緣所生法去觀察無常無我, 此些種種正見, 才是真正佛法的特色. 許多法諸如, 如何調心、安於當下、隨緣自在、放任無為等觀念, 道家或印度教或許多外道都可以詮釋到, 但是這些都不是佛法; 佛法主要是從因緣所生法中去直觀無我、無我, 這才是真正佛法. 2.這是在佛教禪宗上很重要的觀念, 重「見地」! 正確的見地是最為重要的! 因為有了正知見之後, 根據世尊經文上所說已經是入法流, 早晚保證解脫; 反若於沒有正見下, 僅是在「相」法方面去做比較(如: 禪定多年得神通、神通之高低), 或是以相法之優劣大小判別修行的高低(如: 燒岀舍利的多寡或顏色), 即便相法方面上修的很高, 但是當最後天福享盡時, 還是會墮落的. 3. 因此可知, 真正的佛法是看知見, 而不是看這些相法.
善說巧喻 阿含經中很殊勝的法門為比喻法門. 可得知佛陀最初講經說法時, 不一定要動用這麼多名相, 因為佛陀經常可以使用一個非常善巧的比喻使人們充分了解; 然而後代的許多論師, 經常使用許許多多的名相, 把人嚇都嚇死啦! 哪還聽的進去! 因此在研讀阿含經, 對於佛陀的一些善說巧喻可以多加體會!
譬如狗,繩繫著柱 譬如狗,繩繫著柱,結繫不斷故;順柱而轉,若住、若臥,不離於柱。 柱子比喻眾生自無始以來的無明以及我見 . 以法為中心,是否亦繞柱而轉? 若從我執變成法執, 則依然為繞柱而轉. 真正知法, 以法無所不在故, 不將繞柱而轉. 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故。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 即為心惱故眾生惱. 如若以法為中心的思考方式, 即為心淨故眾生淨. 眾生如同狗一般, 被這個住子綁住了, 怎麼跑來跑去就是不離開這個柱子. 在此的柱子比喻眾生自無始以來的無明以及我見, 凡夫心中所想的, 身口所造的, 都是依著我見而造做的, 如同狗一樣無法離開那個柱子在轉圈子, 轉圈子即如同眾生的生死輪迴, 並且這個圈子很大很大, 比須彌山還大, 因此眾生不覺得自己在轉圈子,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一輩子才轉一圈, 即生老病死, 轉到下輩子又隔音知迷, 所以永遠不覺得自己在轉圈子. 2. 問題:修行之後以法為中心,會不會也產生繞柱而轉的現象呢? <1> 有些人修法修到最後, 從我執變成法執了, 如果變成法執的話, 那這根柱子是依然存在的. <2> 如若真正懂得法的話, 法是無所不在的, 法在時間上面有永恆性, 在空間上有普遍性, 因此法是無所不在的, 既然無所不在就不會繞柱子而轉. 3.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此為說明如果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 即為心惱故眾生惱; 如果以法為中心的思考方式, 即為心淨故眾生淨. 在此之眾生是指一切眾生, 不是狹義的僅是有情的眾生而已, 因此一個人如果心清靜, 他週邊的緣也就跟著清靜了, 所處的世界也就跟著清淨了, 也因此心清淨之後, 他所呈現出來的自然也就是淨土了. 因此從心清淨到眾生淨, 從眾生淨到國土淨, 是有從內到外的一種相繫的關係.
觀色如聚沫 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色無堅實故 「流水」 喻法界眾因緣於無常之中不斷的流轉. 「隨流聚沫」 喻生命就像在法界因緣中因為因緣合和所剎起的現象, 然而其為現象而非實體. 觀色如聚沫故色無堅實故 世間種種色, 均為因緣所生, 如同聚沫般脆弱無常. 流水是比喻法界眾因緣於無常之中不斷的流轉; 狹義的流水是指我們的生命, 廣義的流水是指法界的因緣在變化. 世間的流水在流動時, 會在某些地方形成一種泡沫聚在一起, 但是這個時間並不會很長, 過一段時間它又散掉了. 因此這個「隨流聚沫」是比喻我們的生命就像在法界因緣中因為因緣合和所剎起的現象, 是現象不是實體. 如果是實體那它應該是永恆的, 如果是現象那它就會經常改變. 觀色如聚沫. 此色為種種世間一切物質現象, 這些色都是因緣所生、所幻化出來的, 就像聚沫一般是非常脆弱無常的.
觀色如聚沫 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如是比丘!諸所有受.....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由觸而生受, 六根接觸六塵產生覺受. 如水泡一起一滅即了無蹤跡, 故受無堅實故. 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諸所有想........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日盛當中」如同眾生的我執, 「野馬流動」如同種種雜亂妄像. 受而生想, 皆為虛妄, 故想無堅實故. 受是由觸而生受, 它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去接觸六塵色身香味觸法時, 於觸的當下產生受, 這個觸的時間其實是很短的. 因此這個受的覺受以及情境如同水泡一般一起一滅即了無蹤跡, 很快就消失了(如:好吃的東西一般人愛吃, 但是於嚥下之後, 好吃的感覺就消失了). 佛法中所說妄想最重要的這個「妄」, 所表示的是眾生的我執; 眾生一切所想都是從自我中心去產生的種種分別執著, 如此便無一處不是妄想. 因此日盛當中, 所以野馬流動, 此日盛當中就如同眾生的我執很重, 所以會產生種種雜亂的妄像, 而此雜亂的妄像就像野馬流動一樣. 所以說, 如果沒有我執, 見到就見到, 就沒有那麼多好想的. 佛法上常常說「妄想」, 為什麼稱為妄想呢? 色受想, 因為受而生想, 既然受已經希望, 那麼由受所生的想當然也是希望的. 何以謂「妄想」?既受已虛妄;故從受生想者,云何不虛妄?
觀色如聚沫 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於山林,見大芭蕉樹,傭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緣在抉擇, 故諸行無堅實故. 行如芭蕉 意志抉擇, 順緣而適應, 其中並無內在不變的主宰者. 比喻修行的過程. 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如是比丘!諸所有識.....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識者, 從幻所生, 故識無堅實故. 一切現象乃內心的投影 觀念改變, 週遭的世界亦隨之改變. 2.1 此段是說明行如芭蕉, 行是我們意志抉擇的作用. 我們再很多時候都自己覺得我們有選擇的權力或能力, 事實上, 所謂選擇不是我在選擇而是緣在選擇, 是有很多的緣在選, 造成「我選擇」這樣的一種事實. 而這個緣就是被比喻成這個芭蕉, 芭蕉裡面是一層一層的葉子, 你在怎麼去剝它, 剝到裡面它還是葉子. 我們認為自己在抉擇, 事實上你深入分析, 我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抉擇呢? 分析下去就是有種種的緣, 再分析, 還是有種種的緣, 再怎麼分析到最後, 不會裡面跑出一個不變的我, 如同芭蕉一樣你怎麼剝, 剝到最後它不會有一個堅固的實心. 所以所謂抉擇, 只是順緣而適應, 其中並無內在不變的主宰者, 此稱為「行如芭蕉」. 2.2 另外, 行如芭蕉亦可比喻如修行, 修行的過程就像剝芭蕉一樣, 最初的芭蕉很大很 臃腫, 這表示眾生的我執很大; 而修行的過程如同剝芭蕉, 慢慢的把這些執著越剝越小, 那表示我們的執著我們的貪嗔痴越來越少, 當最後芭蕉完全剝盡了, 就表示我執我慢斷盡了, 就能夠真的進入解脫道. 4.一切現象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影, 雖然不是說現象是完全末須有的, 但是現象所見都跟我們的心是有關係的. 如果一個人心是悲觀的, 那麼他在這世界上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悲觀的, 如果一個人心是樂觀的, 那麼他在這世界上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會是樂觀, 所以是內心的投影. 所以當一個人觀念改變的時候, 他週遭的世界其實就已經改變了.
譬如伏雞,隨時蔭卵 只要照著時間照著功課去修行, 自然就能夠成就; 如同母雞孵卵一樣, 時間到了小雞自然能夠破殼而出. 「譬如伏雞, 隨時蔭卵」用以比喻參禪法門. 此卵 : 即比喻所參之疑情或話頭. 隨時蔭卵者 : 比喻常提起, 常照顧話頭. 時候未到, 不能破殼令出者. 乃比喻只能提起, 而不能思惟; 也不能將心待悟. 諸子自能方便安隱出殼者. 時候既到, 則自能見性開悟也. 2.1 這個卵是什麼呢? 是我們的疑情. 卵外面有殼, 代表的是我們的無明. 無明的殼把小雞關在裡面, 就像參禪的人有無明以及業障, 所以雖然有疑情, 但是他不能夠突破. 2.2 母雞經常去孵這個卵, 這是代表說, 對於疑情, 我們經常要去提起疑情, 要去照顧話頭, 隨時蔭卵. 3. 如果時候未到, 這個母雞不能夠急啊! 如果時間還沒到, 他就破殼那裡面的小雞就死掉了. 同樣的, 在參禪的法門裡面我們只能夠去照顧話頭, 去提疑情, 不能夠用思維的方法想要求開悟, 因為你用思維的方法想要求開悟, 就像母雞想要提前啄開這個殼一樣. 4. 最後, 時間到了諸子自能方便安隱出殼, 就是時候到了自然能夠見性開悟, 不需要著急, 只要安心的經常去照顧這個話頭, 他就會有開悟的時間.
手援草木,草木復斷,還隨水漂 譬如河水,從山澗出;彼水深駛,其流激注,多所漂沒。其河兩岸,生雜草木,大水所偃,順靡水邊。眾人涉渡,多為水所漂,隨流沒溺;遇浪近岸,手援草木,草木復斷,還隨水漂。 世間是沒有什麼可靠的, 如《八大人覺經》所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健康不可靠. 財富不可靠. 名位不可靠. 鬼神不可靠. 三寶最可靠 只有從三寶之中體認出眾生實為無我, 因為無我所以不在求「靠」, 這樣才是最可靠. 2. 在印順導師所寫的成佛之道裡面有一個句頌: 「歸依處處求,求之遍十方;究竟歸依處,三寶最吉祥。」 說明了三寶最可靠! 為什麼呢?!通常, 一般人都會認為因為佛是最有智慧的啊! 佛是最慈悲的啊! 因為佛的福德圓滿! 都是從這方面去想三寶最可靠, 其實如此思維都不是真正的佛法! 那麼三寶為什麼可靠呢?!因為三寶告訴我們眾生其實是無我的, 無我就不用靠了, 所以不用靠才是最可靠的. 如果我們的心還想去靠什麼的話, 那什麼都不可靠. 只有能夠從三寶之中體認出眾生實為無我, 因為無我所以不在求「靠」, 這樣才是最可靠.
截多羅樹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斷色欲貪,欲貪斷已則色斷,色斷已得斷知,得斷知已則根本斷,如截多羅樹頭,未來不復更生。如是受、想、行、識欲貪斷,乃至未來世不復更生。」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斷樹要從樹根斷起, 解脫須從降服根本我見, 否則春風吹又生. 根本我見一斷, 隨之我愛、我慢亦隨之枯萎. 「禪法」中參根本疑情. 1.斷樹,當從根斷起. 樹木都從根生長起, 然後長出枝葉. 眾生也是從一個根本而展現出他的生命, 就是我見的根本, 從我見而產生身口意三業, 從我見而產生貪、嗔、痴、慢、疑, 從我見而造業受報, 從我見而生死輪迴; 此些種種例如貪、嗔、痴、慢、疑等等都是枝葉, 不是根本, 根本是我見. 所以斷樹當從根斷起, 如果我們要降服煩惱僅是在貪、嗔、痴上面去做調整的話, 這是有小幫助但是沒有什麼大幫助, 如同一顆樹你只是砍斷他東邊的枝或西邊的葉, 它會稍微萎縮一下, 過一段時間它又春風吹又生了. 2.斷樹必須要從根斷起! 如同佛法上所說, 要消除煩惱要證得解脫, 要從根斷起, 根本我見一斷, 隨之我愛、我慢亦隨之枯萎. 所謂隨之枯萎是說, 如果真的斷除我見, 就能夠保證解脫, 七番生死一定正得解脫, 因為我愛、我慢在這個七番生死之間一定會慢慢枯萎到滅絕. 3.因此, 這也就是說在禪法之中, 比較重視的不是去降服這些枝末的問題, 而是要從根本的疑情去參, 根本的疑情參破的話, 等於我們生死的根已經找到了, 生死的根找到之後要斷除, 當然就方便多了!
生活起居
低舍比丘 眾中有少諍事 於原始佛典中, 見其樸直, 純真的道風. 譬如士夫從闇而入闇, 從冥入冥 當今部份佛教團體 : 最初道心不夠, 以欲勾知. 以欲勾知之下, 道心當然就更不夠. 衍生問題越來越多. 世法是必然有爭, 真正佛法是無爭. 回復原始佛教, 單純為法而來, 則無所可爭清淨安樂. 警惕性 時時刻刻秉持初心「為法、為解脫而來」. 在原始佛教經典中記載, 這位低舍比丘有些問題, 佛陀就直接請他去談, 解釋, 使這位低舍比丘能夠滿意, 歡喜奉行. 這一點與後來的大乘佛法的記載, 佛陀一出現, 就光芒萬丈, 十方諸佛菩薩海會悉遙聞, 場面熱鬧滾滾, 作風完全不同. 2. 修行最初的心都是很單純的, 為法而來、為解脫而來, 然而有的時候因為自己的道心不夠或業障現形, 會產生這些貪瞋慢等等問題.上述這些問題不是出家眾才有, 在家眾更嚴重, 因為在家眾習性更重. 所以我們放眼今天的佛教團體, 說實話其實也沒有幾個真正能夠清淨安樂的, 很多都還是在人世裡面作怪啊! 煩惱的啦! 也沒有幾個能夠真正在為法為修道而努力的! 為什麼呢?!道心不夠! 最初是道心不夠, 後來是以欲勾知啊! 因為道心不夠, 所以以欲勾知, 在以欲勾知之下, 他的道心當然就更不夠了啊! 所以說, 許多佛教團體越搞越大, 但是裡面的問題卻越來越多. 這種現象就如同經文上所說的, 譬如士夫從闇而入闇, 從冥入冥 3.如果能夠如同回復像原始佛教單純為法而來, 則這些問題都將會枝末! 因為「法」是沒有什麼好爭的, 今天我得法並不會得到你法, 甚至於我得法可能還會幫助你得法; 如果今天我得的是貴、是財、是名、是利、是權的話, 就會障礙到你的名利. 所以「世法」它必然是有爭的, 而真正的佛法是無爭的, 大家如果心都在法上面的話, 這個團體它一定是清淨和樂的, 因為大家在法的前提上, 彼此能夠互相幫助. 4. 因此, 這部經文對修行的人具有較深的警惕性! 就是要時時刻刻把「法」掛在自己的頭上.
以種種灰湯浣濯塵垢,猶有餘氣 西方眾比丘 理則頓悟, 事則漸修 雖已悟佛法的理, 未即能頓除業障習氣, 故於悟後, 還須事修. 如何啟修 要以種種雜香薰令消滅. 即運用正知見來消除業障習氣. 西方眾比丘 中國有句話: 理則頓悟, 事則漸修. 雖然佛法的理不難明白, 但是明白之後不可能當下就消除業障習氣, 就如同禪宗, 就算頓悟之後, 還是要事修! 如何修呢?!要以種種雜香薰令消滅. 就是要用正知見見來消除業障習氣. 3. 引這部經文的目的, 主要是訴說陳現當時的師徒關係其實是蠻簡單的, 彼此互相尊重, 甚至互相學習。 因為, 事實上就佛陀而言, 佛當然是圓滿的, 但是我們一般的人事沒有圓滿的, 在彼此沒有圓滿之下, 師徒之間還是有很多可以互相學習的. 但是在中國佛教其實不是這樣的師徒關係, 而是有主從的關係, 因為中國的佛教是在君主專制的時代引入近來的, 所以君主專制的觀念思想已經深深的雜染了佛教的運作方式. 所以一個大和尚就像一個君王一樣, 很多人對他的關係是把他高高在上, 而沒有想說緣起本身是互動的、是無邊的. 這種以君臣的關係或主奴的關係來看師徒的關係, 其實是不符合佛陀那個時代最原始的狀況. 師徒的關係, 最重要的是以法為中心. 而在君臣或主奴的關係來看他是以人為中心. 因此, 在中國禪宗最早以前是, 誰有法誰就是師父, 如果一個徒弟在外已經開悟回來的話, 他原來的師父要頂禮請他說法, 不會說你以前是他師父, 你就永遠是他是師父啊! 同樣, 一位求法的和尚, 到各地方去參禪, 去請法, 他也會看對方這個和尚對機談幾句, 如果感覺這個和尚沒什麼, 他轉身就走了, 是為法而來, 而不是為了名氣聲望而來的. 所以, 在師徒的關係裡面, 是互相尊重、互相學習的; 另外, 師徒的關係是以法為中心, 離開了法的學習、法的教授, 師徒的關係就不再具有任何的意義. 原始佛教師徒的關係 以法為中心而互相尊重, 甚至互相學習 . 非以人為中心, 諸如君臣或主奴單向式的尊卑關係.
攝受外道
我不與世間諍 「爲法」講義裡, 「不爲法」爭意氣. 佛法為非異世間法. 佛法是透由觀察思維世間相而覺悟的, 與世間法具有共同的基礎. 佛法為非不異世間法. 雖都觀察思維世間相, 但所覺悟者不同. 亦即現象雖同,但解碼不同. 佛法高明於世間法, 而不是跟世間法不同. 對外道的勸化. 溝通必先有共同的基礎. 外道所說的現象, 應該去接受, 但「詮釋」不同. 從其已知的基礎,去說明其所未知的理則,則易度也. 「爲法」講義裡, 「不爲法」爭意氣. 佛法為非異世間法: 因為佛法是透由觀察思維世間相而覺悟的, 佛法並不是憑空而來的, 是對是間的種種現象透過仔細如實的觀察之後, 思維覺悟而得到的稱為佛法, 因此它跟世間法有共同的基礎, 因此稱為非異世間法. 佛法為非不異世間法: 因為雖然都是觀察思維世間相, 但是所覺悟者不同. 這就如同常常說的一種比喻, 就是現象雖同, 但是解碼不同; 或者如同素材雖同組合不同, 亦即對於每個廚師而言, 食材雖相同, 但是各個的主法不同. 4. 這裡面又提到了一個問題, 對外道的勸化, 如果對外道所說皆全盤否認的話, 那你說什麼都沒有用. 為什麼呢? 因為人與人溝通要有必須的基礎, 有必須的基礎下, 彼此才能夠溝通, 所以我們是從已經知道的基礎去說明他還不知道的義理, 這樣的話還有可說的. 如果連最根本的都不一樣的話, 那就沒有什麼可以溝通的了! 所以對於外道所說的現象, 我們應該去接受, 但是我們的「詮釋」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的詮釋確實是比對方高明的話, 那對方就比較容易接受, 反過來一昧的否定他所說的現象的話, 他反而不能接受. 同樣的, 用佛法去看現在許多科學、醫學都一樣, 佛法不會說否定那些, 佛法只是說的更高明而已! 那麼因此, 「爭」是無濟於事的, 因為人們常常所爭的不是義理, 而是意氣, 如果今天大家純粹就是為法而來, 有理的就講, 沒理的就聽, 這個問題就很簡單, 但很多時候人爭的是意氣, 那如果爭的是意氣, 那就是貪瞋癡慢, 沒有什麼好爭的.
為諸大眾占相吉凶 於苦患身,常當修學不苦患身 世間人以著相為勝, 佛法是以見性為然. 相是無常幻化的, 而性則千古寂然. 見性可一了百了, 著相將無窮無盡. 於苦患身,常當修學不苦患身 若著相即為苦患身, 若見性即為不苦患身. 世間人以著相為勝, 佛法是以見性為然. 何謂見性 為見「無我」性. 有我方有患, 無我則無患. 1. 世間人以著相為勝,而佛法唯以見性為然。相是無常幻化的,而性則千古寂然。 世間人都是以著相為勝, 而佛法是以見性為然! 著相跟見性差別在哪呢? 相本身是變化萬千的. 如果要把有限的生命, 耗在這無窮盡變化的相裡面的話, 那將一栽進去就永遠難以回頭了! 相本身是無常的, 而性的話則是千古寂然, 所以佛法上, 你一見性那就一了百了了, 你一著相那就無窮無盡了. 所以一般人喜歡講相法, 以著相為勝, 但是事實上真正的佛法是要見性. 2.苦患身─若著相,即為苦患身。不苦患身─既見性,即不苦患身。 什麼是苦患身? 若著相就是苦患身! 如果覺得我衰了、我老了、我病了等這些都是從著相裡面去說, 若從著相的觀點去說的話, 這個就沒完沒了了. 什麼是不苦患身? 見性就能夠不苦患身 3. 那麼見性是見什麼性呢? 就是見無我性! 4. 因為有我才有患, 無我當然就是無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