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二技行流四甲 指導:鍾明志 教授 6A2D0011 施明枝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物流管理 Logistics Management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胡娟 ( ) 胡娟 ( )
Advertisements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撰寫與分析 國際及兩岸事務暨研究發展處 時 間:2015年11月4日 報 告 人:曾俊堯 博士
KONICA MINOLTA “多对多”VMI集成管理
英国Emerald(爱墨瑞得) Research You Can Use 经济管理学、图书馆学、工程学
施宛佑   陳友   吳志彬    吳冠璋 
第十二章 供應鏈存貨系統規劃 1.
《物流管理》精品课程 主讲教师: 刘 葆
物流管理之於企業全球運籌佈局 吳榮芳 2008/11/18.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 方佳虹
企業國際化的策略思維 授課教師:嚴武隆 講師
Emerald Management eJournals
企业培训年度规划和体系的建立 张晓彤.
105年度計畫交流會議 教育部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 執行單位:國立成功大學 主持人: 吳華林 講座教授 報告人: 張權發 副教授
如何申报科研项目 何康民
第七課 國際人力資源策略管理.
中兴通讯的下一代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 中兴通讯的下一代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
04 顧客知覺價值、顧客關係與忠誠度.
集團策略 集團策略(conglomerates strategy)
零售本質 零售之定義與範圍 零售的重要性 零售扮演的功能 零售經理人面臨的挑戰 零售管理決策過程
CHAPTER 9 采购 Procurement.
现代物流管理.
績效管理: 引介「平衡計分卡」之理念 (Balanced Scorecard)
供应链绩效评价 一、企业绩效评价 (1)指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2014年上海市中小企业“半月坛”公益实务讲座 --能满足顾客和雇员的企业 才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 二〇一四年六月五日
企业成功的案例 陈周宏 博士 北大国际MBA客座教授 Gonzaga大学商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教授
第4讲 企业财务管理.
第5章 信 息 系 统 上一章内容——信息管理的过程 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4.1 信息需求与服务
阅读报告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组员:练叔凡、林燕、渠立榕 胥晶晶、曾琼霞.
企業倫理與職業倫理議題 13.1 企業倫理的意涵及其特性 13.2 企業倫理決策 13.3 企業倫理之相關議題 13.4 職業倫理相關議題
物流管理概论 淮海工学院 张成考教授 联系电话
指導教授:鄭滄祥 老師 組員 :M 李孟宸 M 王東崑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the Field 第一章 生产/运营管理概论
以事業層級策略 建立競爭優勢 C-3b 第三組 組員名單 企四B 黃慧卿 企四B 謝伊婷
電子化採購 & e交易市集 黃復明老師 編撰 樹德科技大學 教育推廣中心
ISO 9001條文簡介 ( 2000年版) ISO9001訓練教材之二 顧問師 林弘炤.
策略管理-單元06 以事業層級策略建立競爭優勢
MIS&CASE – 個案報告 SCM--宏碁 組員: 謝汶芳 王雅玲 許韶玲
RFID TECHNOLOGIES: SUPPLY-CHAIN APPLIC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Popular Uses of ABC/M - the 1st half
Logistics 物流 昭安國際物流園區 總經理 曾玉勤.
Chapter 8 電子商業的核心-企業資源規劃
供應鏈管理 第五篇 第十二章 供應鏈管理 第十三章 存貨管理 第十四章 總體規劃 第十五章 MRP & ERP 第十六章 剛好及時系統
方便无限,精彩尽现 SAGE学术期刊及 科研成果辅助
Understanding the Supply Chain
單元1 顧客知覺價值、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 服務業管理 授課教師:陳券彪 為什麼叫「工業工程」 什麼是「工程」?工程≡專業?
老師 : 製作 知識管理.
授課教授:盧淵源 第一組: 劉國樑/鄭君諒/馬宗聖 黃韻如/羅佳文/翁啟容
供应链管理 第三十五讲 主讲教师:孙宝凤 学时:48学时.
ProQuest ABI/INFORM经济管理
Sales.Dep Training Course Tab Medifly.com
Connecting Education and Career through Learning
企業e化的藍圖 陳銓鑛 知識長 艾爾法科技公司.
“国际商务导论”课程教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王艳艳 2013年8月.
Competitive Forces Model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微利時代之全球化 供應鏈與運籌因應作法 民國94年12月05日.
『電子商務機會E-Opportunity』 商業知覺的培養
泰國境外專班課表 授課時間 上課時間 : 每月第二周六日上課 (4月為第3周六日上課) 節數 時間 Snack time 2013 年
Chapter 5 The Holy Grail:Performance Measure Systems That Produce the Correct Behavior 報告人:林瑜文、陳玫樺
971研究方法課程第六次上課必讀教材導讀 如何提出一個論文題目或研究問題
交通大學 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 博士班二年級 朱佑旌
以功能層級策略建立競爭優勢 Functional Level Hill and Jones Ch.4
以功能層級策略建立競爭優勢 Functional Level Hill and Jones Ch.4
第四章 資訊的價值 The Value Information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直銷公司如何利用網路科技 來提昇業績與服務品質
based on book edited by Czippán, Varga and Faye 2010:
第20章 中衛體系與協同網路 企業網路 中衛體系 協同網路 外包 供應鏈 虛擬企業.
客戶關係管理(CRM)簡介(II) 采威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蕭哲君
第 8 章 供應鏈管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夜二技行流四甲 指導:鍾明志 教授 6A2D0011 施明枝 RFID與營運管理 期中報告 現代物流管理:物流與供應鏈整合(三版) 心 得 分 享 夜二技行流四甲 指導:鍾明志 教授    6A2D0011 施明枝           

現代物流管理:物流與供應鏈整合(三版)

一、本書的摘要 1-1 書 名:   現代物流管理:物流與供應鏈整合(三版) 作 者:張有恆 出版日:2014/1月 三版 岀版者:華泰文化出版社

一、本書的摘要 1-2 本書共分四篇,十五個章節介紹物流與供應鏈 關聯性及整合。 目 的:   協助讀者認識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本質與 基本觀念。 前 提:   一、介紹「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 的基本 觀念與管理功能之應用。 二、從策略規劃的邏輯架構,深入了解 物流管理策略的發展脈絡。 三、兼顧供應鏈管理之理論與實務,可 供跨領域 學習供應鏈知識之參考。

一、本書的摘要 1-3 結 論: 大部分管理者應徹底改變過去對供應鏈與物 流的錯誤觀念,並充分了解內、外部環境,以及擁有改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知識和科技。 如何全面及長期的規劃物流與供應鏈的管理及其在策略的應用,都是未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者的一大挑 戰。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應用,乃是目前工商企業競爭的最後領域,也是當今工商業提升服務與獲利的重要課題。

二、本書特殊論點(及理由) 2-1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四大架構詳述 觀點與學說。 (1)基礎篇:首先介紹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 理的基本概念; (2)功能篇:主要探討物流之顧客服務與關 係管理、物流資訊科技、物流運輸管理、 存貨管理、倉儲管理、物流整合與定位等 內容;

二、本書特殊論點(及理由) 2-2 (3)策略篇:分別介紹物流策略規劃與管理 、物流委外管理、全球物流管理、供應鏈 管理策略; (4)整合與展望篇:主要介紹物流與供應鏈 之整合、供應鏈跨組織合作與管理,以及 供應鏈管理未來展望。

廿一世紀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趨勢 1/2 由顧客服務轉向關係管理(Customer Service to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由對立轉向聯合(Adversarial to Collaborative) 由預測轉向終測(Forecast to Endcast) 由經驗累積轉向變遷策略(Experience to Transition Strategy) 由絕對價值轉向相對價值(Absolute to Relative Value) 由功能整合轉向流程整合(Functional to Process Integration)

廿一世紀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趨勢 2/2 由垂直整合轉向虛擬整合(Vertical to Virtual Integration) 由資訊保留轉向資訊分享(Information Hoarding to Sharing) 由訓練轉向知識學習(Training to Knowledge- Based Learning) 由管理會計轉向價值管理(Managerial Accounting to Value-based Management)

三、本書的優點 學界對現代物流管理的研究和討論日趨成熟, 無論是研究方法,還是研究對象都有了新突破。 本書釐清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關係,並強調資訊科技在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除補充最新現代物流系統的專業知識外,由於近年來「物流管理」已成為「供應鏈」的一部份,因此本書特別增加未來整合與展望章節。 讓大家了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應用。

四、個人建設性之讀書心得或可行之改進建議: 4-1 了解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的區別 傳統物流一般指產品出廠後的包裝、運輸、 裝卸、倉儲,而現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統化或 叫總體物流、綜合物流管理的概念,並付諸實施。 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 6個方面:   

1. 傳統物流只提供簡單的位移,現代物流則提 供增值服務。 2. 傳統物流是被動服務,現代物流是主動服務。 3   1.傳統物流只提供簡單的位移,現代物流則提 供增值服務。   2.傳統物流是被動服務,現代物流是主動服務。   3.傳統物流實行人工控制,現代物流實施信 息管理。   4.傳統物流無統一服務標準,現代物流實施標 準化服務。   5.傳統物流側重點到點或線到線服務,現代 物流構建全球服務網路。   6.傳統物流是單一環節的管理,現代物流是整 體系統優化。

四、個人建設性之讀書心得或可行之改進建議: 4-2 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趨勢 「現代物流管理」的成功和傑出之處不僅在於 它的理論,而在於它的可操作性和對實踐的有 效指導性。 4-3 物流系統是一個涉及領域非常廣泛的綜合 系統,它涉及交通運輸、貨運代理、倉儲管理、 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務、營銷策劃等領域, 其規劃的內容主要有發展規劃、佈局規劃、工 程規劃三個方面,可以說物流系統規劃是對物 流戰略層面的計劃與決策。

四、個人建設性之讀書心得或可行之改進建議: 4-4 物流系統規劃實施中面臨的問題 在內部因素中,包括:組織結構、規章制度、 管理流程和項目實施計劃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人 的因素,人的意識和人的積極性將占重要主導作 用:另外,外部因素,如環境的變化、市場的波 動和技術的發展也會帶來影響作用。 經驗表明:組織的高層領導對系統的重視、期待 和參與程度是系統實施成功的關鍵因素。

因此,在系統規劃實施過程中,企業高層 領導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其重要性表現在六大面向:投資項目的決 策力、推進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改 變、保持項目的較高有限級別、組織協調和 推進項目的發展、對項目實施的最終成功負 責任及其管理控制和反饋調整。 整合上述各項,不僅拓寬了企業的物流服 務領域,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五、參考文獻: 5-1 中文部分 1) 楊文山(民70),<MRP生產管理資訊系統>,文笙書局總經銷。 2) 陳正男(民76),<市場學>,華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 林浣美(民82),<物料管理>,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4) 經濟部商業司編印(民85),<物流經營管理實務>。 5) 中華民國物流協會(民86),<物流八問>。 6) ABC遠擎管理顧問公司(民88),<What Is eBusiness?What eBusiness Can Do for You? >,<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 >,No.1,頁6-25。 7) ABC遠擎管理顧問公司(民90),<顧客關係管理深度解析>,初 版,遠擎。 8) 李宗儒、林正章、周宜光(民93),<當代物流管理>,滄海書局。 9) 楊振富、潘勛/譯(2005),<世界是平的>,雅言文化。 10)李昌雄(民90),<商業自動化與電子商務>,智勝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 11)呂錦山、王翊和(民97),<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滄海書局。 12)張有恆(民97),<運輸管理>,華泰文化。 13)蘇雄義(民100),<物流與運籌管理>,四版,華泰文化。 14)張有恆(民102),<現代運輸學>,三版,華泰文化。

五、參考文獻: 5-2 英文部分 1) Barki, Henri and Alain Pinsonneault (2005) 五、參考文獻: 5-2 英文部分 1) Barki, Henri and Alain Pinsonneault (2005). 2) A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implementation effort, and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Science, 16(2), 165-179.Barney, Jay B. (1991). 3)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17(1), 99-120. Baron,David P. (1997). 4) Integrated strategy, trade policy, and global competi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9(2), 145-169. Barratt, Mark (2004). 5)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collaboration in the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9(1), 30-42. Beamon, B.M. (1999). 6) Measuring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19(3), 275-292. Bello, Daniel C. and David I. Gilliland (1997).

五、參考文獻: 5-2 英文部分 7) The effect of output controls, process controls and flexibility on export channe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61(1),. 22-38. Bowersox, D.J., Closs, D.J. and Stank, T.P. (2000). 8) Ten mega-trends that will revolutionize supply chain logistics.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1(2), 1-16. Cannon , J. P., William, D. and Perreault, J. R.(1999). 9)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in business marke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1(11), 439-460. Christopher, M. (2005). 10)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3rd ed. Pearson Education, London. Chopra, S., & Meindl, P. (2004). 11)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re than a new name for logis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8 (1),1-14. Corsten, Daniel and Jan Felde (2005).

五、參考文獻: 5-2 英文部分 12) Exploring the performance effects of key-supplier collabo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35(6), 445-461. Coyle, J. J. & Bardi,E. J. & Jr, C. J. L. (2003). 13) The management of business logistics: Asupply chain perspective. The Thormosn Learning inc. CSCMP. (2003). 14) Defini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Online]. Available:http://bgo.tw/qvwio Daugherty, Patricia J., Matthew B. Myers, and R. Glenn Richey, Jr. (2002). 15) 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 Concepts, strategies, and case studies. New York: McGraw Hill. Daugherty, Patricia J., R. Glenn Richey, Jr., Anthony S. Roath, Soonhong Min, Haozhe Chen, Aaron D. Arndt, and Steven E. Genchev (2005).

六、十個核心能力:  1、表達溝通  2、熱誠抗壓  3、敬業合群  4、實務技能(practical skill)  5、服務關懷  6、人文素養  7、專業知識(professional knowledge)、基礎知識  8、資訊能力  9、整合創新  10、外語能力、外語能力與國際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