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 陈在荣.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1. 建立高级气道,气管插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
Advertisements

心肺复苏 浙江省人民医院 ICU 孙仁华. 历史  1958 年美国人 Peter safar 发明了口对口人工呼吸  1960 年 Kouwenhoven 发明了胸外心脏按压,从 而奠定了现代心肺复苏的基础  分别于 1966 , 1973 , 1985 , 1992 召开全国性的 CPR.
常用呼吸功能监测参数 参 数 正 常 值机械通气指征 潮气量( Vr,ml/kg)5~75~7 — 呼吸频率( RR,BPM)12 ~ 20 > 35 死腔量 / 潮气量( V D /V R )0.25 ~ 0.40 > 0.60 二氧化碳分压( PaCO 2,mmHg)35 ~ 40 > 55 氧分压(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主讲:杨侃.
2010 年心肺复苏指南. 生命之痛 2004 年 10 月 17 日,北京 “ 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 ” 2 人猝死,图 为参赛选手北京交通大学的刘红斌。警察及围观群众面对大学生猝 死的无奈与无助。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心内科 项美香.
现 场 心 肺 复 苏 术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C P R 现场心肺复苏术 CPR. 心肺复苏 概念 : 概念 :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即循环 和呼吸突然停止和意识丧失后的急救。心肺复苏 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和口对口呼吸方法迅速抢 救心跳、呼吸骤停伤员的方法。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即循环 和呼吸突然停止和意识丧失后的急救。心肺复苏.
第八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一节 心搏骤停 一、概述  心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 , SCA )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1 心肺复苏新进展 桐乡一院急诊室 唐晓岚. 2  世界范围内,每年超过 1500 万死于心 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之原因的 主要元凶。  美国每年有 35 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每天约 1000 人发生死亡,而大概 70% 心脏骤停发生在院外。 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心脏性猝死的发 生率为.
2010 年心肺复苏指南. 生命之痛 2004 年 10 月 17 日,北京 “ 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 ” 2 人猝死,图 为参赛选手北京交通大学的刘红斌。警察及围观群众面对大学生猝 死的无奈与无助。
小学生急救小知识 长兴二小 S杨根S杨根 杨根山 急救的定义 急救是对於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 疾病的伤患,在紧急医疗救护人员 未达现场或送至医院治疗前,给予 立即的救护。
抢救室的管理及 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理 第二节. 抢救 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 短期内采取 的应急措施 危重病人 急、危、重疾病.
安徽省立医院急救医学中心 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及高级生命支持注册导师 王贵梅.  概述  重要性(非专业者)  流程 + 技术要点  注意事项  复苏有效指征  终止的条件  演练.
實用簡易急救營業衛生管理人員教育訓練講座. 自我介紹 蘇哲緯 服務單位:新北市消防局第一大隊新板分隊 單位職位:新板專責救護隊 高級救護技術員 工作資歷:民國96年取得EMT-1證照 民國98年取得EMT-2證照 民國100年取得EMT-P證照 從事消防工作 3 年 從事到院前緊急救護工作 3 年.
心肺复苏新概念新进展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朱俊. 心肺复苏的历史沿革  现代心肺复苏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 曾召开过多次心肺复苏的国际会议  2000 年首次制定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 治疗指南  2005 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治疗指南修订.
心肺复苏概述 ( CPR ) 启动紧急医疗救护系统 1 、紧急事件发生的位置(包括街道的 名称、办公室或房间的号码)。 2 、打 出求救电话的电话号码。 3 、发生了什 么事情 — 心脏病发作、车祸等。 4 、有 多少人需要帮助。 5 、患者的情况。 6 、 患者正接受何种形式的急救(例如心肺 复苏正在进行或者.
心肺复苏术(CPR) 星元医院重症医学科 王建华.
心肺复苏术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心 肺 复 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事故 急救教育与培训.
2015年AHA(美国心脏协会) 《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要点
心肺复苏术CPR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白雪梅.
心 肺 复 苏 术.
常见危重症识别与现场急救技能 环化学院 环境科学081班 夏颖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陈玉国.
深圳市学生急救知识教育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
2010心肺复苏 (2010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實驗室急救 教育部安全衛生通識課程教材.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心肺复苏术.
班級緊急傷病處理訓練 台南市東區勝利國小 健康中心.
心肺复苏概述 (CPR).
2010新版 民眾版~CPR心肺復甦術 澎湖縣政府消防局 隊員 蔡慶鴻.
2005 心肺復甦術之修訂 高雄榮總 急診部 陳志中 醫師.
資料來源
心肺復甦術 觀音鄉衛生所 徐培珊 護理師.
心脏骤停抢救进展 黄徳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心肺复苏与气道管理(1) 北京急救中心 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
心脏骤停 (cardiac arrest).
呼救、现场救护、 途中监护、运送 急 诊 医 疗 服 务 体 系 院前急救 各专科绿色通 道抢救 手术室 院内急诊 危重病人监护 重症监护.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与心肺脑复苏研究进展
标准化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双人心肺复苏操作技术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王庆玲.
2015年新版国际心肺复苏 指南解析 左晓红 2016年6月2号.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 刘辉
CPR+AED 教育訓練 集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ZOLL Medical Corporation.
以心肺復甦術治療之心室纖維顫動VF Treated With CPR
二技幼保三甲 1A3I0023黃馨儀 指導老師:李淑娟老師
现代心脏除颤术.
小兒科急症.
心肺复苏术 Techniques of Cardiopulmanory Resucitation (CPR)
2005基础生命支持(BLS) 及除颤器使用.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河北医科大学 寒若.
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新北市政府勞動檢查處.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珍惜生命 从你我做起……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 主讲人:莫月红
陳淑娟 安全教育 與 急救概述 健康與護理教師 資料來源: 紅十字會高級急救教練 1.行政院衛生署 臺灣急救教育推廣與諮詢中心急救指導員
Adult Basic Life Support
教育部技職校院 南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主軸B2-強健專科學校教學品質計畫 國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 子計畫一 【基本救命術(BLS)訓練】
急诊知识讲座系列 心肺复苏(CRP)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主讲人:急诊科 黄兰柱主任医师.
2015心肺复苏概述 (CPR).
秉德敬业 求真维新 心肺复苏术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宣導單位:喬力達休閒管理有限公司 (竹東鎮立游泳池)
心肺復甦術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實習一 實習工場設施介紹 實習二 工業安全及衛生 實習三 消防安全
2015心肺复苏.
臺中高級工業學校107學年 【學號電繡】說明.
機上急救與設備 First aid/Emergency medical kits and AE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 陈在荣

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 权威组织 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成立于1992年 制定国际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 2000年 AHA、ILCOR共同制定CPR和ECC国际指南 2005年 2005年1月 2010年 2010年1月 2015年 2015年10月15日分布 知识点:指南分为2000、2005年版本、2010年版本和2015年版本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基础生命支持程序 A-B-C(2000版、2005版) C-A-B (2010版、2015版)

KEY NEW AND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BLS&ACLS 关键更新和推荐 初级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

ADULT CHAINS OF SURVIVAL 成人生存链 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成人生存链

成人生存链

IMMEDIATE RECOGNITION AND ACTIVATION OF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快速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015-一个更同步可行的方法 就近呼救 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SHOCK FIRST BERSUS CPR FIRST 先给予电击还是先进行心肺复苏 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跳骤停,当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则AED一旦准备好就尽快除颤。 对于未受监控的情况下发生的成人心脏骤停,或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AED的同时立即开始心肺复苏,一旦AED准备好就尽快使用。 在安放AED电击片的同时应实施心肺复苏,直到AED分析患者心律时停止心肺复苏。

EMPHASIS ON CHEST COMPRESSIONS 胸外按压的强调事项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基础是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医务人员应该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但是-重要的是根据最可能导致骤停的原因和实际条件情况调整按压顺序

继续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 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避免倚靠 在患者胸部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可提供反馈的训机制

CHEST COMPRESSION DEPTH 胸外按压深度 2015(更新)在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成人胸外按压深度至少5cm,但不超过6cm。 2010(旧)按压深度≥5cm,对上限未做明 确界定。

胸廓回弹 施救者应避免在按压间隙依靠在患者胸上,以便每次按压前完全回弹。 Why? 在按压间隙依靠在患者胸上会妨碍胸廓充分回弹。回弹不充分会增加胸廓内压力,减少静脉回流、冠状动脉灌注压力和心肌血流,影响复苏存活率。

MINIMIZE INTERRUPTIONS IN CHEST COMPRESSIONS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中断 所有施救者应该在胸外按压期间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时间。 2015新推荐-对于没有高级气道接受心肺复苏的心跳骤停患者,推荐的胸外按压比例目标是至少60%,团队配合熟练可使该指标达到80%。

VENTILATION DURING CPR WITH AN ADVANCED AIRWAY 在心肺复苏中使用高级气道进行通气:更新 推荐 在持续胸外按压的同时给予每6秒1次(10次/分)的人工呼吸是合理的。 Why? 此推荐由之前的每6-8秒1次通气(8-10次/分)转变而来。 单一频率而不是一个范围,更易于学习、记忆和实施。

DELAYED VENTILATION 延迟通气 对于有目击者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可以使用3个200次持续按压的按压周期,加被动给氧和辅助气道装置策略。 Why? 可能改善有目击者的心脏骤停或有可除颤心律患者的存活率。 在引用的研究中,急救人员接受了以实施高质量胸外按压为重点的额外培训。

BLS中成人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施救者应该 施救者不应该 以100至120次每分钟的速率实施胸外按压 以少于100次每分钟或大于120次每分钟的速率按压 按压深度至少达到2英寸(5厘米) 按压深度小于2英寸(5厘米) 或大于2.4英寸(6厘米)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回弹 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部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的停顿 按压中断时间大于10秒 给予患者足够的通气(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每次呼 吸超过1秒,每次须使胸部隆起) 给予过量通气 (即呼吸次数太多,或呼吸用力过度)

MECHANICAL CHEST COMPRESSION DEVICES 机械胸外按压装置 推荐: 相较机械胸外按压装置而言,人工胸外按压任然是治疗心脏骤停的救治标准,但是,在进行高质量人工胸外按压比较困难或危险时,机械装置可以作为传统心肺复苏的替代方法。 Why? 三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机械胸外按压装置和人工胸外按压,并未显示机械胸外按压能改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

TEAM RESUSCITATION团队复苏 BASIC PRINCIPLES:NEW 基本原则:新建议 推荐 在合适场景下灵活调整BLS流程图 Why? 流程中的步骤按照优先顺序呈现:一些因素可能需要对流程图特殊调整如骤停类型、地点、附近是否有受过培训的救护人员以及施救者是否需要离开患者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等。

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 目标温度管理 2015(更新)目标温度选定在32-36 ℃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2010(旧)将体温冷却到32-34 ℃,维持12-24小时。

OUT OF HOSPITAL COOLING 院外降温 不建议入院前常规在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对其快速输注冷静脉注射液降温。 研究表明院前降温没有益处,并且使用快速静脉输注冷液体进行院前降温有潜在并发症。

VASOPRESSORS FOR RESUSCITATION-BASOPRESSIN 复苏时血管加压药-血管加压素 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替代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 两种药物效果相同,且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和加压素,相比单独使用肾上腺素没有优势,为了简单起见,已从成人心脏骤停流程中去除加压素。

POST-CARDIAC ARREST DRUG THERAPY:NEW 心脏骤停后的药物治疗:新建议 利多卡因 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心脏骤停后利多卡因常规使用。但若是室颤/无脉性室速导致者,恢复自主循环后,可以考虑立即开始或继续给予利多卡因。 β-受体阻滞剂 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心脏骤停后β-受体阻滞剂 常规使用。但若是室颤/无脉性室速导致心脏骤停而入院后,恢复自主循环后,可以考虑尽早开始或继续口服或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

阿片类药物过量培训和纳洛酮培训与分发 对有阿片类药物过量风险的人员培训有关阿片类药物过量反应的知识,可以包含或不包含给予纳洛酮的培训。这类培训应基于针对急救和非医护人员的BLS建议,而不是针对医护人员的高级操作。

ETCO2 FOR PREDICATION OF FAILED RESUCITATION ETCO2预测复苏失败 Why? 经20分钟心肺复苏后,二氧化碳波形图监测的ETCO2仍不能达到10毫米汞柱,则恢复自主循环和存活的机率极低。

EXTRACORPOREAL CPR 体外循环下心肺复苏 对于选定的心脏骤停患者,若进行传统心肺复苏后没有反应,而ECPR又能够快速实施,则可考虑ECPR。 Why?理由 在选定的患者人群中,体外心肺复苏能提高伴有良好神经功能的存活率。由于ECPR会占有大量资源且花费较高,故只能在很可能对患者有利时才应考虑使用。

UNIVERSAL TAXONOMY FOR SYSTEMS OF CARE:NEW 通用急救系统分类:新建议

SUMMARY OF 2015 GUIDELINES UPDATE 2015指南更新总结 1、首次规定按压的深度:5cm~6cm。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3、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SUMMARY OF 2015 GUIDELINES UPDATE 2015指南更新总结 4、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5、关于先除颤,还是先胸外按压的问题,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SUMMARY OF 2015 GUIDELINES UPDATE 2015指南更新总结 6、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 7、加压素被“除名”。 8、生存链一分为二: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