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简介 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响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出的在全球根除疟疾的倡议,我国政府决定在2010年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我国向全球基金申请本项目并获得批准。
中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简介 本项目(2010-2015年)紧紧围绕《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目标、策略与措施,整合全球基金各类资源,通过开展疟疾病例诊断治疗与管理、媒介监测与控制、疫情监测与处理、高险人群防护与健康教育等全方位防控措施,加强现有疟疾防治体系与项目地区私营部门、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等多部门合作,加强乡村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疟疾服务的可及性。 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目标和指标要求,目前我国消除疟疾工作在诊断、治疗、监测、高危人群个人防护、居民疟防意识防治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急需加强,同时我国疟疾主要分布在贫困地区,这些地区仍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实现我国消除疟疾目标。为此,我国向全球基金申请本项目并获得批准。 本项目(2010-2015年)紧紧围绕《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目标、策略与措施,整合全球基金各类资源,通过开展疟疾病例诊断治疗与管理、媒介监测与控制、疫情监测与处理、高险人群防护与健康教育等全方位防控措施,加强现有疟疾防治体系与项目地区私营部门、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等多部门合作,加强乡村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疟疾服务的可及性。 本项目是我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有益补充,将为我国消除目标的如期实现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持,并为我国消除疟疾乃至其他国家消除疟疾提供项目管理经验。 本项目为期五年(2010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分两个阶段实施,其中一期执行期为:2010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二期项目执行期为:2012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
1 疟疾的概念
疟疾,俗称“打摆子”, 是疟原虫经蚊子叮咬而传播的寄生虫病,夏秋季节常见,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也是WHO优先关注的全球危害最重的传染病之一。
疟疾是经带疟原虫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叮咬人的皮肤而感染的一种虫媒传染病。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全球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疟疾流行,约32亿人受到疟疾传播的威胁,每年有3.5-5亿疟疾病例,直接导致100多万人死亡。 疟疾裂殖子
感染人类的疟原虫共有4种 : 间日疟原虫 间日疟 三日疟原虫 三日疟 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 卵形疟原虫 卵形疟 在我国,间日疟原虫比较常见。
2 疟疾的传播
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传播的。一般来说,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大约为9-14天。 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对我国消除疟疾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疟疾的流行特征 (一)传染源:疟疾病人、带疟原虫者。 (二)传播媒介:雌性按蚊(带子孢子者); (三)传播途径:1、蚊叮咬皮肤, 2、少数为输血; 3、偶有经胎盘途径传播。 (四)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各型疟疾间无交叉免疫,且免疫力短。
疟疾的流行 9% 86% 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全球86%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9%的病例发生在东南亚,其余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它地区。 在全球,疟疾广泛流行于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当前,非洲、南美洲以及东南亚、太平洋岛国等地区疟疾流行严重,且主要为恶性疟。
疟疾的流行 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南部地区和安徽、河南、江苏、湖北等中部地区。
疟疾的流行 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恶性疟死亡病例明显增多。根据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2011年1—3月,因患恶性疟死亡11例,均为20—50岁青壮年劳动力。
疟疾的流行 到上述国际国内疟疾流行区生活、居住过的公民,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当尽快去医院检查。
3 疟疾的症状
典型发作 周期性发作 冷(1-2h)—热(4-6h)—汗 “三步曲” 冷(寒战期):突发,持续20~60分钟。全身颤抖、皮肤鸡皮样、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等;夏天盖几层棉被也不暖。 热(高热期):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可达40℃以上,面色绯红、皮肤灼热;可伴全身酸痛乏力,头痛,但神智清楚。小儿或严重成人可发生惊厥、谵亡或昏迷。持续26小时。
典型发作 周期性发作 冷(1-2h)—热(4-6h)—汗 “三步曲” 汗(大汗期):高热后期大汗,体温骤降,自觉明显缓解,仍感乏力,持续30分钟1小时。 间歇期: 间日疟和卵形疟:1天 三日疟:2天 恶性疟:不定
严重并发症以脑型疟多见。脑型疟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绝大部分由恶性疟发展而成,以儿童,特别是幼儿及无免疫力的患者为多见。预后凶险,治疗不当常致死亡。 常见的症状有昏迷、惊厥、去皮层僵直和呼吸加深、过度换气、换气降低常伴有眼球震颤和流涎、间歇性呼吸常伴有瞳孔对光的反射减弱甚至消失以及视网膜出血、水肿、动脉搏动、静脉扩张和外周血管萎陷、乳头水肿等;大部分患者的体温达39℃~40℃,但亦有体温正常甚至偏低者,往往伴重 度贫血和高原虫血症。
疟疾的诊断 根据卫生部和全国疟疾专家委员会所制定的疟疾诊断标准,凡是符合以下任何一点的即为疟疾: ①血液中查检疟原虫; ②临床症状典型:间歇性寒战、高热与大量出汗; ③抗疟药物治疗有效。
4 疟疾的治疗
基础治疗 : ①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 ②要注意水份的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 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 ③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 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 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 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 ④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药物治疗 : 疟疾不仅威胁着一般人的健康,尤其对 孕妇和婴幼儿的影响更为严重。患疟的 孕妇必须采取全程足量(服足3天氯喹治疗)——否则一些疟原虫将会在血中存活,并使她再一次发病,影响胎儿健康。氯喹对孕妇是非常安全的,而且它对腹中的胎儿没有危险。但不能服用伯喹和奎宁,怀孕早期要慎用青蒿素类药物。 (注:治疗、预防药物剂量均为成人量。)
药物治疗 : (1)间日疟治疗:以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治疗,即氯喹(每片含基质0.15g)第1天一次服4片,第2、3天各一次服2片;伯胺喹(每片含基质.7.5mg)每天一次服3片,连服8天。 (2)恶性疟:采用以下一种疗法治疗。 ①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剂: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哌喹320mg),首剂2片,首剂后6—8小时 、24小时 、32小时各 2片。 ②复方青蒿素片:口服总剂量4片(每片含青蒿素62.5mg,哌喹375mg),首剂2片,24小时后2片。 (注:治疗、预防药物剂量均为成人量。)
药物治疗 : (3)重症疟疾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疗法。 ①蒿甲醚每天肌注1次, 每次80mg,连续3~5天,首剂加倍。若原虫密度大于 15万/μl,首剂给药后4~6小时,再给予80mg肌注; ②青蒿琥酯每天静脉注射1次,每次60mg,连续3~5天,首剂加倍。若原虫密 度大于15万/μl,首剂给药后4~6小时,再给予60mg静脉注射。注射时,需先 将5%碳酸氢钠注射液1ml注入含青蒿琥酯60mg粉针剂中,反复振摇2~3分钟, 待溶解澄清后,再注入5ml等渗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混匀后缓慢静脉注射。 配制后的溶液如发生混浊, 则不能使用。
5 疟疾的预防
蚊的发育过程
预防和控制疟疾要点: (1)及时发现、规范治疗疟疾病人,对间日疟患者于第二年春季进行根治; (2)对进入高疟区的人员必要时进行预防服药,方法为每月1次服磷酸哌 喹600mg; (3)对来自高疟区的人员加强检测,发现病例时应及时给予规范治疗; (4)开展灭蚊,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5)加强防护,在蚊虫活动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活动时使用防蚊剂及 防蚊设备。
预防疟疾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
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
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睡觉时应注意避免身体紧贴蚊帐。
可喷洒DDV、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
个人防护亦很重要,在傍晚时开始穿长袖衣裤,裸露部分涂敷驱避剂。
目前常用来预防疟疾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星期吃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需要经常服用。
由于疟疾的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虫的人,故要积极治疗疟疾病人和带虫的人。
2010年5月,卫生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提出到 年要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
每年的4月26日为 “全国疟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