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专家委员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肿瘤的综合治疗 肿瘤的综合治疗 第 251 医院肿瘤科 赵增虎 第 251 医院肿瘤科 赵增虎. 根据病人的身心状况、肿瘤的具体 部位、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 和发展趋势,结合细胞分子生物学的 改变,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 多学科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最适当 的经济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同.
Advertisement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十四章 其他头颈部肿瘤 第十四章 其他头颈部肿瘤 苏州大学附二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 张力元 苏州大学附二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 张力元.
PS: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MALT )
不同化疗续贯方式对 N3 期鼻咽 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许婷婷. 研究目的 同期放化疗是局部晚期( III 、 IVa-b 期)鼻 咽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 N3 患者经同期放化疗后仍有更高的局部区 域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风险,预后差 这部分患者仅仅采用同期放化疗的治疗强 度是否足够?
一、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和腺体的恶性肿瘤 一、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和腺体的恶性肿瘤 第五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 MM 中国黑色素瘤诊断治疗共识 ( 2008 ). 概述 MM 是皮肤肿瘤的一种, 由位于表皮基底 部的黑色素细胞恶变而成 。 90% 的 MM 发生于皮肤, 最常见于背部、 胸腹部和腿部, 也可见于足底、指趾、甲 下和头皮, 少数发生于外阴、消化道和眼 内。 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
肺 癌 LUNGCANCER.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u 年肺癌占恶性肿瘤死因第 1 位的省市 : u 上 海 : 43.53/10 万 u 天 津 : u 辽 宁 : u 黑龙江 : u 吉 林 : u 云 南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培美曲塞化疗前后血清肿 瘤标志物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王增,翁琳,游隽,程斌 浙江省肿瘤医院药剂科.
恶性胸膜间皮瘤 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 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合作研究项目 日期 中国科学院 2002 合作单位 项目
肺癌化疗的规范性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冯奉仪.
肺癌放疗新概念: 瘤根靶向放疗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肿瘤医院放疗科.
授课老师: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黄勇 主任医师
源自英文 版 v 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精华版).
肺癌的药物治疗和分期治疗模式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顾康生.
环境与肺癌 姜林甫.
肺癌 华西临床医学院 赵 文 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肺癌.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内科教研室 阳旭军 课时数 2学时 主任医师 教 授.
中国肺癌治疗概况与进展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胸外科.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泰素周疗/卡铂 -老年晚期NSCLC一线化疗“新规范”.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Lung Cancer.
肺癌.
肺癌血清标志物 联合检测 高危人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张捷.
NCCN 2010中国版 结直肠癌治疗指南解读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 蔡三军教授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肺癌内科治疗进展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杨清明.
EGFR-TKI耐药后治疗策略 TKI耐药策略.
II-III期直肠癌术前和术后放化疗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
肺 癌 外科教研室.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乳 腺 癌.
TTP或PFS的临床意义.
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与展望 放疗科 席许平 长沙 湖南省肿瘤医院.
同步放化疗及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II期临床研究报告
肺结核.
看图识谱案例征集 姓 名 _______________ 医 院 _______________
第五届中国肺癌高峰共识会 2008 年3 月7- 8 日,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
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吴浩明.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骨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
肺癌治疗指南 肿瘤科  赵增虎.
*****临床试验 研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科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公司
研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科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公司 CRO:********公司
NCCN 非小细胞肺癌 指南最近更新与解读 V
糖尿病流行病学.
软组织肿瘤 放射治疗.
肺癌的分期和外科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直肠癌临床路径MR序列优化 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郑劼 本课件由本人授权于医学影像技术网发布 本课件由本人授权于医学影像技术网发布.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舌鳞状细胞癌预后多因素分析 作者姓名:吴延升 王旭东 张仑 赵景会 岳凯 曹晓莉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一科.
食管癌的术前放疗与化放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王绿化.
食管癌诊治方案 洛阳市第一中医院胸外科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肺 癌 总医院心胸外科 **.
颈部淋巴结的分区.
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性治疗.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 影像圆 gcy88gcy.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专家委员会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专家委员会 《中华肿瘤杂志》2015年1月第37卷第1期

专家委员会 委员:(略) 顾问:孙燕(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赫捷(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 主任委员:支修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 石远凯(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于金明(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委员:(略)

目录 CONTENTS . 一.概述 二.早期筛查 三.诊断与分期 四.手术治疗 五.放射治疗 六.化疗与靶向治疗 七.肺癌的分期治疗模式 八.诊疗流程与随访 . 目录 CONTENTS 为全面推进肿瘤登记工作,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建立了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制度,近期,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出版了《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该年报覆盖了全国29个省、采纳了72个肿瘤登记处数据、覆盖人口8500万,以反映2009年我国肿瘤登记覆盖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水平。 - 本报告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癌症中心、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告数据,登记数据为2009年数据.

概述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60.59万(男性41.63万,女性18.96万),居恶性肿瘤首位(男性首位,女性第2位),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9.59%(男性23.03%,女性14.75%)。

发病率与死亡率 我国肺癌发病率为35.23/10万(男性49.27/10万,女性21.66/10万) 肺癌死亡率为27.93/10万(男性39.79/10万,女性16.62/10万) 肺癌死亡人数为48.66万(男性33.68万,女性16.62万),占恶性肿瘤死因的24.87%(男性26.85%,女性21.32%)。

高危人群早期筛查 高危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有益于早期发现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 低剂量CT(LDCT)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胸片的4-10倍,可以检出早期周围型肺癌。 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数据显示,LDCT年度筛查能发现85%的I期周围型肺癌,术后10年预期生存率达92%。

NCCN指南肺癌筛查风险评估因素 吸烟史(现在和既往) 氡暴露史 职业史 患癌史 肺癌家族史 疾病史(慢阻肺或肺结核) 烟雾接触史(被动吸烟暴露)

风险状态分组 高危组:年龄55~74岁,吸烟史≥30包年,戒烟史<15年(1类);或年龄≥50岁,吸烟史≥20包年,另外具有被动吸烟除外的项危险因素(2B类) 中危组:年龄≥50岁,吸烟史或被动吸烟接触史≥20包年,无其他危险因素 低危组:年龄<50岁,吸烟史<20包年 NCCN指南建议高危组进行肺癌筛查,不建议低危组和中危组进行筛查

临床表现 肺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以下症状: 刺激性干咳 痰中带血或血痰 胸痛 发热 气促 当呼吸道症状超过2周, 经对症治疗不能缓解,尤其是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要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

影像学检查 肺癌的影像检查方法主要包括: X线胸片 CT 磁共振成像(MRI) 超声 核素显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主要用于肺癌诊断、分期、再分期、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等。在肺癌的诊治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合理、有效地选择一种或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胸部CT检查 是目前肺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治疗后随诊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影像手段。 肺癌初诊患者胸部CT扫描范围应包括双侧肾上腺。 对于高危人群的肺癌筛查,推荐采用胸部LDCT扫描。

胸部CT检查 CT薄层重建是肺结节最主要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对于肺内≤2cm孤立性结节,应常规进行薄层重建和多平面重建。 随诊中关注结节大小、密度变化,尤其是部分实性结节中的实性成分增多和非实性结节中出现实性成分。

MRI 检查 MRI特别适用于判定脑、脊髓有无转移,脑增强 MRI应作为肺癌术前常规分期检查

PET-CT检查 有条件者推荐使用 是肺癌诊断、分期与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的最佳方法

内窥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 经支气管肺活检术(TBLB) 纵隔镜检查 胸腔镜检查

其他检查技术 痰细胞学检查 经胸壁针吸活检术(TTNA) 胸腔穿刺术 胸膜活检术 浅表淋巴结及皮下转移结节活检术

肿瘤标志物检测 癌胚抗原(CE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肿瘤标志物检测 小细胞肺癌(SCLC):NSE和ProGRP是诊断SCLC的理想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NSCLC):CEA、SCC和CYFRA21-1水平的升高有助于NSLCL的诊断 SCC和CYFRA21-1 一般认为其对肺鳞癌有较高的特异性

病理诊断 组织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和分子病理检测 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和分子病理检测   腺癌与鳞状细胞癌鉴别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宜选用TTF-1、Napsin-A、p63、P40和CK5/6 神经内分泌肿瘤标记物宜选用CD56、Syn、CgA、Ki-67和TTF-1 在具有神经内分泌形态学特征基础上,至少有一种神经内分泌标记物明确阳性,阳性细胞数应>10%肿瘤细胞量才可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 细胞内黏液物质的鉴别宜进行黏卡、AB-PAS特殊染色 可疑累及胸膜时应进行弹力纤维特殊染色确认

病理诊断 对于晚期NSCLC、腺癌或含腺癌成分的其他类型肺癌,应在诊断的同时常规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等检测。 检测前应有送检标本的质控(包括亚型确认及样本量确认)。 检测标本类型包括活检组织、细胞学标本和细胞蜡块,检测方法推荐使用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检测方法或试剂。

病理报告 诊断内容包括肿瘤部位、组织学亚型、累及范围(支气管、胸膜、脉管、神经、伴随病变类型、肺内播散灶、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切缘及必要的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结果或分子病理检测结果。 包含的信息应满足临床分期的需要,并给出pTNM分期。

临床分期 (IASLC ,第7版, 2009) T1:肿瘤最大径≤3cm 周围为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镜下肿瘤没有累及 叶支气管以上(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T1a (≤2cm); T1b (>2cm ≤3cm); T2:肿瘤最大径>3cm ≤7cm 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 累及脏层胸膜 扩散到肺门造成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不累及全肺) T2a (>3cm ≤5cm); T2b (>5cm ≤7cm);

临床分期 (IASLC ,第7版, 2009) T3:肿瘤大小任意,直接侵及下列任何部位 胸壁(含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壁层心包 距隆突小于2cm(未累及隆突) 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炎症 同一叶内有肿瘤转移灶 肿瘤>7cm T4:无论肿瘤大小,侵及下列部位 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椎体、隆突 原发灶同侧肺不同肺叶内有肿瘤转移灶

临床分期 (IASLC ,第7版, 2009) N分期 N1:转移至同侧气管旁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原发肿瘤 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M分期 M1a: 即恶性胸腔积液、恶性心包积液、胸膜转移结节、 对侧肺出现转移结节 M1b: 胸腔以外远处转移

TNM分期 (IASLC ,第7版, 2009) IA T1a, b N0 M0 IB T2a IIA N1 T2b IIB T3 IIIA T1, T2 N2 N1, N2 T4 N0, N1 IIIB   T any N3 IV M1a,b

SCLC临床分期 非手术治疗SCLC的患者采用美国退伍军人肺癌协会的局限期和广泛期分期方法 接受外科手术的局限期SCLC患者采用IASLC 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

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疗与靶向治疗

手术治疗原则 解剖性肺切除术是早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临床治愈肺癌的重要方法。 肺癌手术分为完全性切除、不完全性切除和不确定性切除。 应力争完全性切除,以期达到完整地切除肿瘤,减少肿瘤转移和复发, 并且进行精准的病理TNM分期,力争分子病理分型,指导术后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全面的治疗计划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临床分期检查,特别是精确的N分期)均应当在手术治疗前完成。充分评估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制订手术方案。 尽可能做到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完全性切除,同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正常肺组织。 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ATS)是近年来已经成熟的胸部微创手术技术,在没有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推荐使用VATS及其他微创手段。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可行解剖性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支气管及血管袖状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 如果身体状况不允许,则行亚肺叶切除,其中首选解剖性肺段切除,也可行楔形切除。

手术适应证 I、Ⅱ期和部分ⅢA期(T1-2N2M0;T3N1-2M0;T4N0-1M0可完全性切除)NSCLC和I期SCLC(T1-2N0M0)。 部分Ⅳ期NSCLC,有单发对侧肺转移,单发脑或肾上腺转移者。 临床高度怀疑肺癌的肺内结节,经各种检查无法定性诊断,可手术探查。

放射治疗 根治性放疗 姑息放疗 辅助放疗 预防性放疗

放射治疗原则 根治性放疗适用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70分的患者,包括因医源性或/和个人因素不能手术的早期NSCLC、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和局限期SCLC。 姑息性放疗适用于对晚期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减症治疗。对于NSCLC单发脑转移灶手术切除患者可以进行术后全脑放疗,广泛期SCLC的胸部放疗。 辅助放疗适应于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切缘阳性(R1和R2)的患者;外科探查不够的患者或手术切缘近者;对于术后pN2阳性的患者,鼓励参加术后放疗的临床研究。 预防性放疗适用于全身治疗有效的SCLC患者全脑放疗。

同步放化疗适用范围 不能手术的ⅢA及ⅢB期患者,建议同步放化疗。方案为EP方案(足叶乙甙+顺铂)、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和含紫杉类方案。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可以行序贯化放疗 接受放化疗的患者,潜在毒副反应会增大,治疗前应当告知患者。放疗设计和实施时,应当注意对肺、心脏、食管和脊髓的保护。治疗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避免因毒副反应处理不当导致的放疗非计划性中断 接受放疗或放化疗的患者,治疗休息期间应当予以充分的监测和支持治疗

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技术或图像引导放疗等先进的放疗技术,建议在具有优良的放射物理技术条件下,开展立体放射治疗(SBRT)。 放疗靶区勾画时,推荐增强CT定位或PET-CT定位。可以参考PET-CT的肿瘤生物影像,在增强CT定位影像中勾画肿瘤放疗靶区。

NSCLC的放疗 I期NSCLC患者因医学条件不适合手术或拒绝手术时,大分割放射治疗是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推荐SBRT。 分割原则应是大剂量、少分次、短疗程,分割方案可根据病灶部位、距离胸壁的距离等因素综合考虑,通常给予总剂量≥100Gy。 制订SBRT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谨慎评估危及器官组织如脊髓、食管、气管、心脏、胸壁及臂丛神经等的放疗耐受剂量。

NSCLC的放疗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如果术后病理手术切缘阴性而纵隔淋巴结阳性(pN2期),除了常规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外,建议加用术后放疗, 建议采用先化疗后序贯放疗的顺序。 对于切缘阳性的pN2期肿瘤,如果患者身体许可,建议采用术后同步化疗。 对切缘阳性的患者,放疗应当尽早开始。

NSCLC的放疗 对于不能手术的Ⅱ-Ⅲ期NSCLC患者,应当给予适形放疗结合同步化疗。 对于有临床治愈希望的患者,在接受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时,通过更为适形的放疗计划和更为积极的支持治疗,尽量减少治疗时间的中断或治疗剂量的降低。 对于有广泛转移的 Ⅳ期NSCLC患者,部分患者可以接受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放射治疗以达到姑息减症的目的。 当患者全身治疗获益明显时,可以考虑采用SBRT技术治疗残存的原发灶和(或)寡转移灶,争取获得潜在根治效果。

SCLC的放疗 放化疗综合治疗是局限期SCLC的标准治疗。 局限期患者建议初始治疗就行同步化放疗或先行2个周期诱导化疗后行同步化放疗。如果患者不能耐受,也可行序贯化放疗。 局限期SCLC的放射治疗应当尽早开始,可以考虑与第1或第2个周期化疗同步进行。 如果病灶巨大,放射治疗导致肺损伤的风险过高的话,也可以考虑在第3个周期化疗时同步放疗。 对于广泛期SCLC患者,远处转移灶经化疗控制后加用胸部放疗也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延长生存期。

SCLC预防性脑照射 局限期SCLC患者,在胸内病灶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推荐行预防性脑照射。 达到部分缓解的患者也推荐行预防性脑照射。 预防性脑照射推荐时间为,所有化放疗结束后3周左右进行,之前应行增强脑核磁检查以排除脑转移。 建议全脑放疗剂量为25Gy,2周内分10次完成。

晚期肺癌患者的姑息放疗 原发灶或转移灶导致的局部压迫症状 骨转移导致的疼痛 脑转移导致的神经症状 可以采用低分割照射技术,使患者更方便得到治疗,同时可以更迅速地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 化疗 姑息化疗 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 分子靶向治疗

晚期NSCLC患者的药物治疗 一线药物治疗 含铂两药方案是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 在化疗基础上可联合血管内皮抑素 EGFR基因敏感突变或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靶向药物治疗 目前可选用的治疗药物见(表2、3)

晚期NSCLC患者的药物治疗

维持治疗 对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稳定)的患者,可选择维持治疗。 目前同药维持治疗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药物有培美曲塞(非鳞癌)和吉西他滨。 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换药维持治疗的药物有培美曲塞(非鳞癌)。 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患者可以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进行维持治疗。

晚期NSCLC患者的药物治疗 二线药物治疗 二线治疗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多西紫杉醇、培美曲塞和EGFR -TKI。 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如果一线和维持治疗时没有应用EGFR-TKI,二线治疗时应优先应用EGFR-TKI。 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阴性的患者,应优先考虑化疗(表4)

晚期NSCLC患者的药物治疗

晚期NSCLC患者的药物治疗 三线药物治疗 可选择EGFR-TKI或参加临床试验

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的治疗 推荐放疗、化疗联合,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同步或序贯化放疗。

术后辅助化疗 完全切除的Ⅱ~Ⅲ期NSCLC患者,推荐含铂两药方案术后辅助化疗4个周期。 具有高危险因素的lB期患者可以考虑选择性地进行辅助化疗。高危因素包括:分化差、神经内分泌、(除外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癌)、脉管受侵、楔形切除、肿瘤直径>4cm、脏层胸膜受累和淋巴结清扫不充分等。 辅助化疗一般在术后3—4周开始,患者术后体力状况需基本恢复正常。

新辅助化疗 对可切除的Ⅲ期NSCLC患者可选择2个周期的含铂两药方案行术前短程新辅助化疗。 手术一般在化疗结束后2-4周进行。

SCLC患者的药物治疗 局限期SCLC患者推荐化疗、手术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一线化疗方案推荐EP方案或EC方案(足叶乙甙+卡铂) 广泛期SCLC患者推荐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一线化疗方案推荐EP方案、EC方案或lP方案(顺铂+伊立替康)或IC方案(卡铂+伊立替康) 3个月内疾病复发进展患者推荐进入临床试验。 3—6个月内复发者推荐拓扑替康、伊立替康、吉西他滨或紫杉醇治疗。 6个月后疾病进展者可选择初始治疗方案。

常用的SCLC化疗方案

化疗的原则 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60分 或ecog>2分的患者不宜进行化疗。 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 血小板<6×109/L,红细胞<2×1012/L,血红蛋白<8.0g/dl的患者原则上不宜化疗。 肝、肾功能异常,实验室指标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或有严重并发症和感染、发热、出血倾向者不宜化疗。

化疗的原则 在化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当考虑停药或更换方案: 治疗2个周期后病变进展,或在化疗周期的休息期间病情恶化者,应当停止原方案治疗,酌情选用其他化疗方案或治疗方式。 出现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4.0版)≥3级不良反应,对患者生命有明显威胁时,应当停药,并在下次治疗时改用其他方案。

NSCLC的分期治疗模式

I 期NSCLC的治疗 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完全切除的IA、IB期 NSCLC肺癌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等。 任何原因无法再次手术的患者,推荐术后化疗联合放疗 对于有严重的内科合并症、高龄、拒绝手术的患者可采用大分割根治性放射治疗。

Ⅱ期NSCLC的治疗 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完全性切除的Ⅱ期NSCLC患者推荐术后辅助化疗。 当肿瘤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时应当行整块胸壁切除。切除范围至少距病灶最近的肋骨上、下缘各2cm,受侵肋骨切除长度至少应当距肿瘤5cm。 切缘阳性的Ⅱ期肺癌推荐再次手术 任何原因无法再次手术的患者,推荐术后化疗联合放疗。

Ⅲ期NSCLC的治疗 Ⅲ期NSCLC亦称为局部晚期NSCLC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Ⅲ期NSCLC的最佳选择

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 T3Nl期的NSCLC,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行辅助化疗。 N2期NSCLC,单组纵隔淋巴结肿大并且直径<3cm或两组纵隔淋巴结肿大但没有融合,并且估计能完全切除的,应接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有条件的医院推荐行术前纵隔镜、EBUS-TBNA或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检查,明确N2分期后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然后行手术治疗。 对于纵隔淋巴结融合、固定的患者,应行化疗、放疗或同步化放疗;治疗后N2降期特别是降至N0、且经重新分期评估排除远处转移者,结合患者的机体状况,推荐手术治疗。

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 T4N0-1期的NSCLC 相同肺叶内存在卫星结节的患者:首选治疗为手术切除,也可选择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进行辅助化疗。 其他可切除的T4N0-1期NSCLC患者:可酌情首选新辅助化疗,也可选择手术切除。如为完全性切除,考虑术后辅助化疗。如切缘阳性,术后行放疗和辅助化疗。

肺上沟瘤的治疗 部分可手术患者,建议先行术前同步放化疗,经再评估有手术指征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化疗。 对于不能手术的肺上沟瘤,则行根治性放疗联合化疗。

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 纵隔融合状肿大淋巴结 T4N2-3的NSCLC 胸膜转移结节、恶性胸水和恶性心包积液

Ⅳ期NSCLC的治疗 Ⅳ期NSCLC以全身治疗为主要手段。 Ⅳ期NSCLC患者在开始治疗前, 应先获取肿瘤组织进行EGFR和ALK基因的检测,根据EGFR和ALK基因状况决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Ⅳ期NSCLC的治疗 孤立性脑转移而肺部病变又可切除的NSCLC患者,脑部病变可手术切除或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胸部原发病变则按分期治疗原则进行。 孤立性肾上腺转移而肺部病变又可切除的NSCLC患者,肾上腺病变可考虑手术切除, 胸部原发病变则按分期治疗原则进行。 对侧肺或同侧肺其他肺叶的孤立结节,可分别按2个原发瘤各自的分期进行治疗。

Ⅳ期NSCLC的全身治疗 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Ⅳ期NSCLC推荐EGFR-TKI一线治疗,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推荐克唑替尼一线治疗。 EGFR基因敏感突变和ALK融合基因阴性或突变状况未知的Ⅳ期NSCLC患者,如果ECOGPS评分为0~1分,应当尽早开始含铂两药的全身化疗。对不适合铂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考虑非铂类两药联合方案化疗。 ECOG PS评分为2分的晚期NSCLC患者应给予单药化疗,但对ECOG PS评分>2分的患者不建议使用细胞毒类药物化疗。 目前的证据不支持将年龄因素作为选择化疗方案的依据。

Ⅳ期NSCLC的全身治疗 二线治疗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多西紫杉醇、培美曲塞和EGFR-TKI 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如果一线和维持治疗时没有应用EGFR-TKI,二线治疗时应优先应用EGFR-TKI;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阴性的患者,应优先考虑化疗。 ECOG PS评分>2分的Ⅳ期NSCLC患者,一般不能从化疗中获益,建议采用最佳支持治疗。 在全身治疗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局部情况,可以选择恰当的局部治疗方法以求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SCLC的分期治疗模式

SCLC的分期治疗 I期SCLC患者:手术+辅助化疗(EP方案或EC方案,4-6个周期),术后推荐行预防性脑照射(PCI)。 (1)可选择序贯或同步化放疗; (2)序贯治疗推荐2个周期诱导化疗后同步化放疗; (3)达到疾病控制者,推荐行PCI。

SCLC的分期治疗 Ⅳ期SCLC患者: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一线推荐EP方案或EC方案、lP方案、IC方案。 3个月内疾病复发进展患者推荐进入临床试验。 3-6个月内复发者推荐拓扑替康、伊立替康、吉西他滨或紫杉醇治疗。 6个月后疾病进展可选择初始治疗方案。 化疗有效患者建议行PCI。

诊疗流程和随访

随访 对于新发肺癌患者应当建立完整病案和相关资料档案,诊治后定期随访和进行相应检查。 具体检查方法包括病史、体检、血生化和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等,旨在监测疾病复发或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评估生活质量等。 术后患者随访频率为治疗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1次,2 -5年内每6个月随访1次,5年后每年随访1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