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何 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申报省重点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展示 明光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 主要内容 一、专科医疗发展情况 二、专业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 三、科研和学术技术情况 四、重点专科建设计划.
Advertisements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 颈部肿块分类 炎症:急慢性;特异性非特异性感染 外伤:血肿、假性动脉瘤 肿瘤: 良恶性:良性多见 恶性:原发性、转移性; 畸形:血管瘤、囊肿.
第二十九章 医学原虫 一、教学目的 熟悉: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致病 性、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 应用:疟疾的发作、复发、再燃及凶险型疟疾的发生 机制和临床表现;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了解 : 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间日疟原虫的 红內期形态。 二、教学方法.
安徽省立医院 普外科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仁慈 诚信 求实 创新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热烈欢迎 — 市卫生局领导及评审专家 莅临我院指导工作!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英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孙蕊蕊 2010 年 11 月. 一、何谓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又称群发性癔症,是一 种精神或心理因素引起的的一种在临床上只 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没有任何可 以检出的器质性病变。意识不丧失,易受心 理暗示影响,使病情加重或减轻。
胃炎肠炎胃炎肠炎 心脏病心脏病 血管病变血管病变 夭折夭折 肾病肾病 癌症癌症 气管炎气管炎 疟疾疟疾 胃炎肠炎肺炎结核病 肺炎肺炎 结核病结核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十大死亡原因排行榜.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第四节 关 格 第四节 关 格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外科教研室 高昌杰 病 名 关格首载于《内经》,或指脉象或言 病机。《伤寒论》将小便不通和吐逆 为主症者称为关格。巢元方等则以大 小便俱不通为关格。至南宋时期,张 锐综合仲景与巢氏之说,提出关格病 上有吐逆,下有大小便不通。近代对 本病的认识逐渐统一于仲景,故本书.
结合实际解读藏獒标准 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副主任 —— 张晓峰. 行业流行语 它的超群毛量震惊世人,高耸的头峰、丰密的 被毛、饱满的臀部饰毛以及飘逸的腿部绯毛皆 展露绝难匹敌的品质,骨量亦是不俗,一见难 忘,感受视觉上的无限震撼! 它拥有一副业界罕见的绝佳头版,方正之余又 不失圆浑饱满,超低的发毛点仿若起于那短方.
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工作情况通报. 医院绩效考核外部环境 2014 版绩效考核草案 2014 绩效考核推进进程 我院内部绩效考核历程 科室层面准备工作 内 容 提 要内 容 提 要.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一、腰痛定义 二、腰痛历史沿革 三、腰痛病因病机 四、腰痛范围 五、腰痛诊断 六、辨证要点 七、治疗原则 八、分型论治 九、其他疗法 十、复习思考题 十一、临床病案.
肺癌. 概述 w 定义  肺癌或称支气管肺癌,是由于正气内虚, 邪毒外侵,痰浊内聚,气滞血瘀, 阻结于 肺,肺失肃降所致,以咳嗽、咯血、胸 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部恶 性肿瘤。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 ——概 述 张华.
腹部肿块(1) 腹部肿块 Abdominal Mass.
骨肿瘤总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骨伤科教究室
近期重点工作 教务处 2015年3月19日.
餐旅會計學 Ch2 借貸法則.
泌尿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泸医附院外科 杨昌美.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中公教育 韩飞.
按照“三严三实”修身为政干事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动员会专题党课
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政策解读 金坛市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以问题为导向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工作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区域卫生规划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规划发展处 杨荣刚 —1—
医疗纠纷的 防范和处理 医务部 林星方.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肺 癌.
肺癌.
義大醫院 國際事務課陳嘉卿.
“非工伤”、“重大疾病”、“住院津贴” 三项保障活动调整内容介绍 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北京办事处 2015年6月.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岑晓勇.
上海交大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系 新华教研室 向明亮
僵、麻、晕、瘫、流口水,首先脑塞通丸 脑血管疾病典型病例介绍及常见问题解答 编写:李旭勇等 编审:韩勤学.
信息化健康管理互动平台建设 新津县卫生局 2015年04月21日.
“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市)” 浏阳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情况汇报 浏阳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  赵文兵.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与病人心理护理的关系〉.
医学影像技术学 医学影像技术学 孙存杰 徐州医学院 影像技术学教研室 徐州医学院 附属医院 影像科
第四讲:创新思维方式 一、创新思维的方法 二、禁锢创新的心理状态及其排除方法 主讲:黄伟雄教授.
医学辐射防护 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 孔令丰.
中学生普法教育.
绪论课: 物理学和人类文明.
癫痫的康复治疗 康复系:张晓霞.
便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腰痛的针灸治疗 渤海镇卫生院 金永坤.
临床重点科室申报思路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吕梁.
  耳部肿瘤.
第十章 诉讼时效、除斥期间与期限.
腹部损伤 外科;顾 岩.
肝损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林 艳.
肺部大叶性肺炎 平山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康军.
痴呆 龙华医院 顾耘.
濟州島婚紗攝影+健康檢查 5天4夜.
经行头痛 中医妇科学教研室.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和防范 医务科 张海良.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十三讲 腹部损伤 铜仁职院医学院 杜开南.
急腹症相关CT解剖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三章 第 六节 腹痛.
哈尔滨市卫生统计 工作会议 哈尔滨市卫生局统计信息中心 2012年12月.
农村地区常见非法行医 的调查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监管二处·陈罡
“落地”问题的探讨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 2012 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 冯博琴 ”
消化系统测试病例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专业.
脑膜癌病合并海绵状血管瘤1例 诊断与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中医内科学 胁 痛 龙华医院肾病科.
颅内压增高危象 神经内科 杨丽华.
急腹症相关CT解剖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骨巨细胞瘤 ( Giant cell tumor of the bone)
環環相扣--環保觀念再教育 照南國小林莉臻.
中 级 财 务 会 计 李颖琦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CT与MR灌注成像在兔缺血性肠病模型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衛生環保股長幹部訓練 衛生組長:沈玟妤.
饭店财务会计 Financial Accounting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何 伟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共分7章46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执业条件) 第三章(放射诊疗的设置与批准) 第四章(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 总则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一条 (立法目的依据) 目的(1)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 (2)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一条 (立法目的依据) 目的(1)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 (2)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 健康权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和定义) 适用于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所称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不适用:设备生产、销售、维修单位,磁共振、超声波等非电离辐射诊疗工作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三条 (执法主体) 卫生部负责全国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四条 (分类许可管理)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 分类 DSA 医用电离辐射源 射线装置   分类 医用电离辐射源 射线装置 放射性同位素 介入放射学 X射线影像诊断 放射治疗 核医学 普通X射线机 X射线CT机 DR CR 钴-60治疗机 伽玛刀 医用加速器 X射线治疗机 后装治疗机 敷贴源   伽玛照相机 SPECT PET 骨密度议 体内治疗源 放射性药物 DSA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许可: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以下简称放射诊疗许可) 来源: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当获得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449号令第八条 )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五条 (对医疗机构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放射防护、安全与放射诊疗质量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 执业条件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准入管理:具备条件者予以批准 第六条(基本条件) (一)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二)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三)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第六条(基本条件) (三)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四)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五)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七条 (人员条件) 放射治疗 核医学 介入放射学 X射线诊断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4、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师; 2、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或核医学技师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影像医师; 2、放射影像技师; 3、相关内、外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的放射影像医师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八条 (设备条件) 注意和、及、或的区别 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设备: 放射治疗 核医学 第八条 (设备条件) 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设备: 放射治疗 核医学 介入放射学 X射线诊断 至少有一台远距离放射治疗装置,并具有模拟定位设备和相应的治疗计划系统等设备 核医学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 带影像增强器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数字减影装置等设备 医用诊断X射线机或CT机等设备 注意和、及、或的区别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九条 (安全防护条件)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要求配备并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和个人防护用品: 放射治疗 第九条 (安全防护条件)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要求配备并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和个人防护用品: 放射治疗 核医学 介入放射学 X射线诊断 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警示标志 放射治疗 核医学 介入放射学 X射线诊断 当心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标志 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文字说明 工作指示灯 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电离辐射标志 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当心电离辐射

第三章 设置与批准(11-18条)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设置放射诊疗项目,应当按照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的类别,分别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和设置放射诊疗项目申请:

第三章 设置与批准(11-18条)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可行性论证与审核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卫生审查 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竣工验收 审批阶段 新建、扩建、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从可行性论证到正式运营,其主要的审批阶段      可行性论证与审核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卫生审查 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竣工验收 1.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表;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复印件); 3.放射诊疗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4.放射诊疗设备清单; 5.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   放射诊疗许可 诊疗项目登记

第三章 设置与批准(11-18条)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放射治疗 核医学 PET影像诊断 立体定向(γ刀、X刀) 医用加速器治疗 质子等重粒子治疗 钴-60机治疗 后装治疗(中子) 深部X射线机治疗 敷贴治疗 其他放射治疗项目 核医学 PET影像诊断 SPECT影像诊断 γ相机影像诊断 骨密度测量 籽粒插植治疗 放射性药物治疗 其他核医学诊疗项目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介入放射学 DSA介入放射诊疗 其他影像设备介入放射诊疗 X射线影像诊断 X射线CT影像诊断 CR、DR影像诊断 牙科X射线影像诊断 乳腺X射线影像诊断 普通X射线机影像诊断 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

第三章 设置与批准(11-18条)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 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在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资料,申请进行卫生验收: (一)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申请; (二)建设项目卫生审查资料; (三)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四)放射诊疗建设项目验收报告。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带回旋加速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等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当提交卫生部指定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出具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技术审查意见和设备性能检测报告。

第三章 设置与批准(11-18条)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放射诊疗许可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在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前,应当提交下列资料,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放射诊疗许可申请: (一)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表;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复印件); (三)放射诊疗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四)放射诊疗设备清单; (五)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

第三章 设置与批准(11-18条)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诊疗科目登记: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到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执业登记部门办理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手续。执业登记部门应根据许可情况,将医学影像科核准到二级诊疗科目。 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或未进行诊疗科目登记的,不得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第三章 设置与批准(11-18条)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校验: 变更: 第十七条 《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申请校验时应当提交本周期有关放射诊疗设备性能与辐射工作场所的检测报告、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资料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变更: 医疗机构变更放射诊疗项目的,应当向放射诊疗许可批准机关提出许可变更申请,并提交变更许可项目名称、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等资料;同时向卫生行政执业登记部门提出诊疗科目变更申请,提交变更登记项目及变更理由等资料。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四章(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1)管理人员(第19条,人员与职责) 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兼)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对人员进行培训。 说明:没有要求建立组织,单位大小不同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四章(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2)检测 设备检测 (第20条,设备性能) 验收检测: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稳定性检测: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 状态检测: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四章(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2)检测 设备检测 (第20条,设备性能) 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应当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者校准用于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 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购置、使用、转让和出租。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四章(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场所(第21条)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个人剂量(第22条)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四章(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3)工作人员健康监护(第23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四章 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4)质量保证(第24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放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遵守质量保证监测规范。 (5)放射防护原则(第25条)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屏蔽防护与辐射危害告知(第25条) 医生在对患者实施放射诊疗前,应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告知患者射线对健康的危害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保护儿童、育龄妇女(第26条) 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以拍片代替透视(第26条) 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 控制健康普查(第27条) 医疗机构使用放射影像技术进行健康普查的,应当经过充分论证,制定周密的普查方案,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适应症问题(第二十八条) 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在对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前,应当进行影像学、病理学及其他相关检查,严格掌握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对确需进行放射治疗的,应当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并按照要求实施。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其他防护措施 (1)重复照射问题。要求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2)防止工作人员误照问题。进入体外远距离放射治疗室前,检查操作控制台的源位显示。使用专用工具拿取放射源,不得徒手操作;对接受敷贴治疗的患者采取安全护理,防止放射源被患者带走或丢失。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其他防护措施 (3)对服用放射性药物患者控制问题(第29条)。要求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接受体内放射性药物诊治的患者进行控制,避免其他患者和公众受到超过允许水平的照射。 需要指出的是,列入本规章条款的操作要求仅仅是一部分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事件报告(第32条) 规定了放射诊疗事件报告制度,即医用辐射机构发生放射事件后应当进行原因调查,进行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1)诊断放射性药物实际用量偏离处方剂量50%以上的; (2)放射治疗实际照射剂量偏离处方剂量25%以上的; (3)人员误照或误用放射性药物的; (4)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和污染的; (5)设备故障或人为失误引起的其他放射事件。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二)未办理诊疗科目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校验的; (三) 未经批准擅自变更放射诊疗项目或者超出批准范围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条 医疗机构违反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有关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四十一条 医疗机构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 购置、使用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的; (二) 未按照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的; (三) 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检查的; (四) 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的; (五) 发生放射事件并造成人员健康严重损害的; (六) 发生放射事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 (七) 违反本规定的其他情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