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 也叫居民收入。指居民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 第四专题 收入分配制度与公平效率原理 讨论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个方面,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一部分,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主要内容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 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和可支配收入 收入分配方式和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 个人收入: 也叫居民收入。指居民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 通过一定分配方式得到的收入总和。
第一节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 (一)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和指标 1. 倍数分析法 第一节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 (一)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和指标 1. 倍数分析法 城乡居民收入比。 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 均收入的倍数。可用比例表示或倍数表示。 地区收入差距。 以个税扣除额为例 行业间差距。 十等分组法。
2.存量财产分析法 通过对居民金融资产、住房等的差距分析 收入差距。 3.基尼系数 用来判定收入平等程度的指标。
洛伦茨曲线图如下:
基尼系数: G=A/A+B 若: A=0 则 G=0 表示收入绝对平等 B=0 则 G=1 表示收入绝对不平等 实际上: 0﹤G ﹤1
按照国际标准: 0.2以下 表示绝对平均; 0.2—0.3之间 表示比较平均; 0.3—0.4之间 表示相对合理; 0.4—0.5之间 表示差距较大;0.4为国际警戒线。 0.5—0.6之间 表示悬殊; (阿根廷动乱) 0.6以上 社会动荡随时发生 全世界平均基尼系数大约0.66 中国的情况: 1978年—0.15 1981年 — 0.288 1995年 — 0.388 1998年以后 — 0.4以上。 2006年,世界银行公布数据为0.47。
阿根廷动乱 2001.12 G=0.55 拉美第三经济大国,1/3人口生活在贫困线 以下。 拉美平均基尼系数为0.522。
测算和提供基尼系数的部门 世界银行 中国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005年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出 “居民收入分配预警系统”,试图取代 基尼系数。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 1.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1985年 1.86倍 2001年 2.90倍 1978年 2.57倍 2000年 2.79倍 1985年 1.86倍 2001年 2.90倍 1990年 2.20倍 2002年 3.11倍 1997年 2.47倍 2004年 3.21倍 1999年 2.65倍 2005年 3.22倍
200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后者是前者的3 200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后者是前者的3.28倍。这个差距和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如果再考 虑到城乡福利待遇的差别,这个倍数还要高得多。(预计2007年达3.3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2月8日
2007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后者是前者的3 2007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后者是前者的3.33倍。这个差距和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如果再考虑到城乡福利待遇的差别,这个倍数还要高得多。(与2007年预计的3.3倍相吻合)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2月28日
2.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总体收入差距:占总户数20%的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50.24%;占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22%。高为低收入比为: 2003年5.4:1。2006年5.6:1。 ——地区之间差距:2006年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6万亿。61%的储蓄存款集中在东部地区,前六名的省份是:广东(2万亿)、 江苏(1万亿 )、山东、浙江、上海、北京 。共占全国储蓄存款的45%。再以个税起征点的讨论为例。 ——行业之间差距: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是低收入行业的5倍。(2000年2.63倍)。国际通常值为2倍。 ——不同经济类型之间收入差距: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平均工资比为 1:0.61:1.09。
3.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农民内部之间差距: 贫困农民(2000多万人)的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比 1992年 1:2.4 1992年 1:2.4 2004年 1:4.39 2006年 20%的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比为7.2:1。 ——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 人均纯收入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比 1999年 4.13倍 2000年 4.21倍 2002年 4.25倍
4.居民财产差距不断扩大 居民财产包括: 土地价值、金融资产、房产净值、生产性固定资产、 耐用消费品价值、其他资产的估计现值、非住房负债。 ——金融资产: 城乡居民之间差距大。80%农民的储蓄存款不足20%。 ——住房、轿车等家庭财产差距: 城镇户主月收入不足300元的家庭,房产价值5.99万元。 1.5亿平方米危房、156万个家庭缺房、35万个家庭人均建筑 面积不足8平方米。 东部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庭电脑56台、轿车14 辆,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为30台、1.9辆。
房产分布:人均财产最多的20%的人口拥有65.83%房产,而人均财产最少的20%的人口则仅拥有1.05%的房产,两者的比为62.7:1 从总财产来看,人均财产最多的20%的人口拥有59.3%的财产,而人均财产最少的20%的人口则仅拥有2.8%财产,两者的比为21.18:1(21倍)。 基尼系数0.55。 房产分布:人均财产最多的20%的人口拥有65.83%房产,而人均财产最少的20%的人口则仅拥有1.05%的房产,两者的比为62.7:1 金融财产分布:上述两者的比为29.13:1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特征 1.基尼系数的特殊性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为突出和关键 60% 3.不规范收入和非法收入占一定比重 10%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为突出和关键 60% 3.不规范收入和非法收入占一定比重 10% 4.低收入群体(新群体)问题严重 1.5亿农民工群,数量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和退休、下岗 职工群体。无业人员等。
由于基尼系数仅限于收入层面分析,没有显示占有资产方面的差别,因此,基尼系数并没有把我国贫富差距的严重程度全面充分地显示出来。
求解中国贫富差距数据迷局 源头之困: 所谓原始数据,就是具体到每户对自家收支情况的登记。这是测度收入的最源头,但统计系统内部人士都表示,原始数据的获得都非常困难。
适用性之辩: 除了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之外,基尼系数在中国的“适用性”也备受争论。近期,陆续有官员表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要打“国情折扣”,中国的贫富差距实际是被夸大了。国际上公认基尼系数大于0.4会引发社会的动荡,而中国在2000年就已经超过了这个“警戒值”。
三、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评价 学者的看法:出现了有产者 政府的观点:出现了新社会阶层 民间的议论:出现了穷人和富人 (福布斯富豪榜、湖润富豪榜、中国500富豪榜中榜)
新社会阶层(“十六”大)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个体户 私营企业主 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自由职业人员 约5000万人,掌握或管理10万亿元的资本。
四、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简析 大体有两类: 非经济、非正常、不合理和无序的因素,如垄断, 腐败、违法经营等。 正常、合理和有序的因素: 分配制度本身的原因 从按劳分配分配看 从按生产要素分配看 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 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
五、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价值判断 和调节 五、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价值判断 和调节 1.收入差距应处在合理范围内 2.差距过大会出现分配不公、两极分化,一定要防止 3.要采取政策措施缩小收入差距: 保护合法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整顿不合理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年收入12万止07.04.12计163万人) 保障最低收入
据统计,在中国个人所得税中,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65%以上,而高收入者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只有30%左右。 美国10%的最高收入者缴纳个人所得税占 全部个税比重的80%以上。 我国的税制安排相当程度上弱化了税收本应 起到的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瞭望》2008.3
第二节 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和可支配收入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 1.个人收入的含义 2.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 (1)初次分配 第二节 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和可支配收入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 1.个人收入的含义 2.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 (1)初次分配 在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企业中进行的分配 在微观领域中进行 在市场上实现 收入形式:工资、利润、利息、租金等
(2)再分配 含义 :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原因 :市场失灵 主体 :国家或政府、集体组织或社会团体 (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比较 范围不同 实现途径不同 分配方式不同 收入形式不同
二、可支配收入 1.含义 :经过再分配以后的个人收入 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收-非税支付 2.构成:消费 储蓄 (投资)
第三节 收入分配方式和居民收入来源 的多样化 第三节 收入分配方式和居民收入来源 的多样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收入分配问题的认识过程 1978—1992年:扩大企业收入分配自主权,在收入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 1992年十四大: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的分配政策.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制度”。 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第三节 收入分配方式和居民收入来源 的多样化 第三节 收入分配方式和居民收入来源 的多样化 2002年十六大: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 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继续强调十六大提法。提出“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 法,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完善和规范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推进事业单位 分配制度改革。规范职务消费,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
2007年十七大关于分配的新提法 将分配纳入民生问题、 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联系起来 (一)效率与公平关系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公平结合起来,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创造机会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三)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 生活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含义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三、按劳分配 1.客观必然性 2.内容 从参与分配的前提上看 从分配的物质对象上看 从分配的尺度上看
马克思讲的六大扣除: 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补偿基金 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扩大生产基金 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的部分-后备基金 用于国家行政管理和国防费用等的一般管理费用 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文教卫生基金 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社会保障基金
“劳动产品超出维持劳动的费用而形成的剩 余 ,以及社会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从这种剩 余中的形成和积累,过去和现在都是一切社会 的、政治的和智力的继续发展的基础。”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8年)
再从分配的尺度上看 就是劳动。 劳动在质上是符合社会需要的、被社会承 认的劳动; 劳动在量上是以社会平均劳动量为尺度。
3.性质 历史进步性 历史局限性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以企业为主体实现 “劳”是被社会承认的劳动 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5.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第一,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是两个不同范畴,各 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二者之间无内在联系。 第二,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分别在社会主义再生 产的不同环节存在,二者之间无相互排斥关系。 第三,商品经济对按劳分配有影响,使按劳分配 的实现形式具有一些新特点。
6.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在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中:货币工资 在农村集体经济中:“联产计酬”
四、按生产要素分配 1.生产要素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是指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所必需的一切投 入品。包括: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管理 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照生产要素所有者向社会提供 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支付要素收入。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结合的必然性 从市场经济本身看,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 ; 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结合看,要求把按 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 总体区别: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 分配方式和收入形式 劳动生产要素和非劳动生产要素 (人的要素) (物的要素)
具体区别: 分配依据的区别 体现关系的区别 分配对象的区别 (3)结合的作用 第一,在不同层面促进生产发展 第二,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 作用
五、其它分配方式 1.公有制经济中的非按劳分配 企业资产性分配、职工资金性分配、福利分配 2.个体经济的个体劳动收入 3.私营经济中的分配方式 4. “三资”经济中的分配方式 独资企业:同私营经济 合资、合作企业:外商收入为资本收入; 职工收入具有两重性:看以哪方为主。
六、居民收入来源和收入形式的多样化 1.劳动收入及构成、种类 劳动收入:各类劳动者(企业、机关、事 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中的从业人员,包括农民工) 通过劳动获得的全部报酬。 在城镇主要是:工薪收入(工资、奖金、津贴、 补贴)、保险福利待遇,还包括兼职收入、稿费收入 等。 在农村主要是:务农收入、务工收入。
按劳分配收入: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种类: 按劳分配收入: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非按劳分配收入: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私营企业、“三资”企业职工的劳动力价值收入 第二职业收入-稿酬、技术转让费、咨询费等 非公企业管理劳动报酬 并非一切劳动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在居民总收入中,劳动收入占73.8%
2.非劳动收入及构成、种类 非劳动收入:指资本、技术、管理等非劳 动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回报。 资本要素获股金分红、利息、租金等收入。 技术要素获出售专利所得、技术股份分红。 管理要素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股份分红。
非劳动收入种类 资金或资本收入: 在居民总收入中,非劳动收入占26.2% 股息、红利、利息 私营企业主、“三资”企业资方的资本收入 资产收入:土地、房屋等财产的租金收入 社会保障和福利收入:医疗、养老、失业、劳保 风险和机会收入:各类企业经营者可获得 其它收入:财产赠与、遗产继承、中奖等收入 并非一切非劳动收入都是剥削收入。 在居民总收入中,非劳动收入占26.2%
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 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 十七大新提法: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 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 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 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 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第四节 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 一、社会公平 1.公平的含义: 公平=平等≠均等 市场公平 公平 机会公平(起点公平) 第四节 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 一、社会公平 1.公平的含义: 公平=平等≠均等 市场公平 公平 机会公平(起点公平) 社会公平 规则公平(过程公平) 收入公平(结果公平) 绝对公平 相对公平 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是结果公平的基础
收入公平是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不存在 3.机会公平及内容 2.收入公平 收入公平是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不存在 差距或不存在过大差距。 3.机会公平及内容 (1)从一般意义上讲,机会公平是每一个社会成员 都应当拥有平等获得收入的机会。 (2)机会公平的内容包括: 第一,劳动者受教育或人力资本形成上的平等;
第二,人们对资本、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占 有上的平等和利用上的平等; 第三,竞争平等,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在可 进入的领域、可参与的程度和每个社会成员对 竞争规则的遵守等。
(3)影响机会公平的因素 经济制度的性质 社会对经济体制的选择 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否 政策的正确与否或落实的好坏
二、经济效率 1.含义: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从宏观层次看,指资源配置效率,即经济资源在 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分配、社会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 一种状态; 从微观层次看,指经济活动效率,包括劳动生产率 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即 效率=产出/投入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学界的不同看法 替代论 主辅论 互补论(结合论、兼顾论)
(2)我国认识和处理过程 1992.10 十四大:兼顾效率与公平 1993.11 十四届三中全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987.10 十三大: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1992.10 十四大:兼顾效率与公平 1993.11 十四届三中全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997.09 十五大:重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002.11 十六大:重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出“初次分配 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2005.11 十六届五中全会:更加注重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 改革发展成果 2007.10 十七大:把提高效率同促进公平结合起来,初次分配 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 注重公平
(3)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既矛盾又统一,要历史地看待二者的关系 矛盾关系: 存在着替代选择 统一关系: 效率是公平的前提,效率 财富 公平 公平是效率的基础,公平 积极性 财富
第四专题思考题 1.衡量个人收入差距的方法和指标有哪些? 2.个人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有哪些区别?再分配的结果是什么? 3.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含义是什么? 4.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理解按劳分配的内容和性质?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有哪些特点? 7.什么叫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何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8.我国现阶段的非按劳分配有哪些形式? 9.社会公平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理解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10.试分析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产生的原因及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