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 Craniopharyngioma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37 、 38 章 尿石症、泌尿系统梗阻病人的护理 三、肾积水. 泌尿系统梗阻:发生自肾至尿道口任何部位的 梗阻都将影响尿液的排出,称为泌尿系统梗阻, 又称尿路梗阻。 概 念.
Advertisements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眼科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视神经疾病 视神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索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受损后不易再生 视神经疾病包括视盘至视交叉以前的视神经段的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鼻腔鼻窦肿瘤. 一、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耳鼻咽喉科医院 主要发生在鼻腔鼻窦 多见于 40 岁以上 单侧发病 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 内翻性乳头状瘤又称为边缘性肿瘤、癌前状态、潜在 性恶性肿瘤.
常见颅脑疾病的护理 目的要求: 1 、了解颅脑疾病的病因和分类 2 、熟悉颅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 则 3 、掌握颅脑疾病的术后护理要点,并发症的 护理 4 、掌握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西安市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惠志强 颅眶沟通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 颅眶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眶骨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穿支血管间隙及骨质破坏缺损区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 陈茂君. 目 录 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及其治疗 1 颅内肿瘤及其治疗 2.
Amenorrhea 闭 经 马庆良 教授 马庆良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 妇产科 仁济医院 妇产科.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IMAGING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TUMORS
Tuberculous Meningitis 夏晓玲
Tuberculous Meningitis
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及异常影像改变 北京协和医院 放射科.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影像表现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
颅内肿瘤 北京世纪坛医院 神经外科.
垂体腺瘤的诊疗过程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任祖渊 前言(1) 垂体是人体的一种特殊的内分泌器官,目前所知垂体前叶可分泌6种激素 垂体前叶激素受下丘脑促垂体激素的调节 PRL、GH、ACTH、TSH、LH、FSH 垂体前叶激素受下丘脑促垂体激素的调节 GHRH、CRH、TRH、GnRH、SS、DA.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岑晓勇.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二、 小 脑 (一)位置: 颅后窝内,小脑幕下方,在延髓和脑桥的背面。.
颅内肿瘤.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小 脑 Cerebellum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陈早根.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颅 内 肿 瘤 讲授:沈 学 明 主任医师 蚌埠医学院 肿瘤学教研室.
老年脑内囊性病变 影像学鉴别诊断 ——病例分析 脑外科 东潇博 2015年4月7日.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垂 体 瘤 (Pituitary Tumors)
脑表皮样囊肿 甘肃靖远煤业公司总医院放射科 李士光.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颅 内 肿 瘤 总 论 昆明医学院临床肿瘤学院 神经外科.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糖尿病流行病学.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中枢神经系统 天津铁厂职工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幕上脑肿瘤:病理、临床及影像特征概述 范国光 中国医大二院.
脑瘤疑难病例影像学诊断分析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张云亭.
鞍区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放射科 马国林.
甲状腺激素.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内分泌系统 学习目标 1.脑垂体的位置。 2.腺垂体分泌激素及其功能 3.神经垂体分泌激素及其功能 4.甲状腺素和降钙素的功能。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脑室肿瘤 王秋霜.
形态学实验IV 内分泌系统 组织结构 Endocrine system 09年5月.
内分泌系统 Endocrine system.
第二十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鞍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影像室 孙胜军.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髓母细胞瘤 2015级影像规培生 严文杰.
内分泌疾病影像学诊断.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陕西中医学院医学技术系 医学影像教研室 冯璟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一) 邬海博 Diagnostic Radiology of Central Nerve System
脑血管.
垂体腺瘤.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松果体区占位影像诊断 附一影像科 林雪花.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中国煤炭总医院 影像科.
蝶鞍区 region of sphenoid 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前界为前床突外侧缘和前交叉沟的前缘,后界是后床突和鞍背,两侧为颈动脉沟,面积约5.5cm2。该区的主要结构有:蝶鞍、蝶窦、垂体、海绵窦、鞍周血管、神经等。蝶鞍区范围小、结构多、毗邻关系复杂,是疾病的多发部位。 主讲:段菊如.
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 CT和MRI表现.
血流域解剖学.
本ppt来自:千教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颅咽管瘤 Craniopharyngioma 北京世纪坛医院 神经外科

概述(introduction) 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其起源是在垂体柄结节部的鳞状表皮细胞巢(squamous cell nest),也可能来自垂体固有细胞的组织转化.

发生学(Pathogenesis) 约在胚胎第二周即在原始口腔顶出现一向上突起,逐渐伸长的盲囊,称之为拉克氏囊(Rathkes Pouch),位于脊索的前端.稍晚一些在前颅窝底部向下出现漏斗突,两者逐渐接近,构成垂体.Rathke氏袋与原始口腔相联部分逐渐变细形成一管道,即颅咽管,或称垂体管.Rathke氏袋在第8周后由简单的表皮结构迅速增殖形成垂体的腺部,包括前叶和结合部,漏斗形成垂体神经部即后叶.

正常成人的垂体,特别是在结节部,有残存的鳞状表皮细胞,大多数学者认为颅咽管瘤即起源这些残余的表皮细胞.

病理(Pathology)

肉眼可见表面光滑或呈轻度凹凸结节状,境界明确的肿瘤,无包膜,囊肿可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直径为20-150mm;也有无囊的实质性肿瘤,组织学分为釉质表皮型和鳞状表皮型两种.

前者为小儿型,有三层结构,最外层为一层圆柱立方表皮,中间层为复层的多角形,鳞状表皮样细胞,最内层为星形胶质细胞,在其中心的层状明胶样物质的一部分形成钙化,后者细胞间桥发育的多形性肿瘤细胞呈复层状,岛状发育,虽伴有丰富血管结蒂组织的间质,但看不到囊肿形成,明胶化和钙化.在小儿几乎都是釉质表皮型,而在成人中两种类型各占半数.

发病率(incidence) 颅咽管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但在儿童却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占鞍区肿瘤的第一位..国内京沪两地三组资料提示,颅咽管瘤占全国脑肿瘤的4.7%--6.5%,但60%的病例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按部位讲颅咽管瘤在儿童约占幕上肿瘤的17%;单就鞍部视交叉区部可占54%,而在成人远低于儿童,仅为20%.

年龄和性别(age and sex) 经研究统计显示全年龄组发病高峰为15岁或13岁,而儿童和成人各自的发病率年龄高峰则有明显区别.若考虑所有组,则反应高峰年龄本身是介于7-13,20-25,60-65岁. 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

好发部位(Predilection site ) 按照颅咽管瘤与鞍隔的关系,可分为鞍内,鞍上,鞍内鞍上,和非典型部位颅咽管瘤.

鞍内颅咽管瘤:生长于鞍内,较为少见.垂体向下移位,平坦并在早期受损,随肿瘤增大鞍隔向上推移,向脑组织发展,这型向鞍上,鞍后发展,即在视交叉的后面使第三脑室底部升高,上部脑干向后而视交叉则向前移位.这型肿瘤蝶鞍明显扩大.

鞍上颅咽管瘤;位于基底池的蛛网膜内,并压迫额叶和第三脑室.垂体和蝶鞍常不受损害.肿瘤向上发展可位于视交叉前位和后位.

鞍内鞍上颅咽管瘤:肿瘤位于鞍上又位于鞍内,当鞍隔破坏或经过小裂孔后,两部分肿瘤广泛合成一体.这样病例不是单一肿瘤生长而是来自综合的起因. 非典型部位颅咽管瘤:少数肿瘤可长在蝶窦,斜坡,咽后,颅后窝及松果体等处。

※颅咽管瘤的部位不同供血也有差异. 鞍内肿瘤接受海绵窦内两侧颈内动脉的分支供血 ※颅咽管瘤的部位不同供血也有差异.鞍内肿瘤接受海绵窦内两侧颈内动脉的分支供血.鞍外肿瘤在前面接受来自前交通动脉的小分支和邻接的大脑前动脉供血;侧面则为后交通动脉的分支供血.脑室外肿瘤既不接受任何大脑后动脉分支,也不接受基底动脉分叉部的供血,这就使手术能适当牵拉囊壁的后部.然而当肿瘤接近第三脑室底部时则应仔细操作,由于其供血是来自大脑后动脉起始部.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颅咽管瘤属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一般小儿病程比成人为短.其临床表现视肿瘤的部位及发展方向,年龄大小而有所不同.鉴于肿瘤发生在鞍部因而常出现类似垂体腺瘤的局灶体征.

1:颅内压增高症状:儿童多见,多由于肿瘤长入第三脑室引起室间孔阻塞或长入脚间窝使基底池阻塞,或由于肿瘤压迫导水管所致。

2:视力视野障碍:儿童对早期视野缺损多不引起注意,直至视力严重障碍时才被发现。

3:垂体功能低下:早期表现为体格发育迟缓,身体矮小,瘦弱,易乏力倦怠,活动性少,皮肤光华苍白,面色发黄,并有皱纹,貌似老年。性器官呈婴儿型,无第二性征.

4:下丘脑损害的表现: (1):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下丘脑结节核管理性功能和生殖活动,漏斗部及灰结节一带又与脂肪代谢有关。 (2):体温调节失常:下丘脑后部受损临床多见体温较低,下丘脑前部受影响可致中枢性高热。

(3):尿崩症:表现为尿量增多,每天可达数千毫升甚至10000毫升以上,原因为肿瘤损伤视上核,视旁核,下丘脑-垂体束或垂体后叶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缺乏,但多尿与ACTH的正常分泌有关,如垂体前叶同时受损,ACTH分泌减少,则也就不致产生尿崩。

(4)嗜睡:见于晚期病例,轻者尚可唤醒,重者终日沉睡。 (5)精神症状: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虚构等。与下丘脑边缘系统或下丘脑额叶联系损伤有关,成人较多见。 (6)贪食或拒食症;下丘脑腹内侧核的饱食中枢或腹外侧核的嗜食中枢被破坏,临床较少遇到。 (7)高泌乳素血症.

5:邻近症状;肿瘤可向四周生长,向鞍旁生长者可产生海绵窦综合征,引起3,4,6对颅神经障碍,向蝶窦,筛窦生长者可致鼻出血,脑脊液鼻漏等,向颅前窝生长者可产生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定向力差,大小便不能自理,向颅中窝生长者可产生颞叶癫痫和幻嗅幻味等精神症状,少数病人肿瘤可向后生长而产生脑干症状,甚至长到颅后窝引起小脑症状。

辅助检查(Accessorytest) 1:颅骨X线平片:鞍上型者可见蝶鞍后床突及鞍背低下形成短鞍背,鞍底较平,蝶鞍前后径相对增大,形如碟状。鞍内型者蝶鞍呈球形扩大,前床突吸收,鞍底吸收或破坏。

2CT:水平位及冠状位扫描可示肿瘤囊变区呈低密度影,钙化灶呈高密度影,肿瘤实质部呈均一密度增高区,注射碘剂后可见实质部均一增强,囊性肿瘤仅有环行薄壁增强。

3MRI;典型颅咽管瘤T1像表现为高,等,或较低信号,T2像表现为高信号。 4内分泌功能的测定:血清GH,LH,FSH,ACTH,TSH均可低下。

诊断和鉴别诊断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临床诊断小儿颅咽管瘤一般较为容易,因为常伴有发育迟缓,视力视野改变,以及颅内压增高,并通过前述各项检查而肯定诊断,但在成人的诊断往往遇到困难,原因是少见的肿瘤尤其鞍内型颅咽管瘤和垂体瘤的影像学表现相似,常发生诊断困难.因此,当疑有本病时为提高疗效宜尽早拍照头颅平片,作CT扫描以便作出早期诊断,并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垂体腺瘤,不论分泌型或非分泌型的垂体腺瘤大多见于15岁以后,一般不产生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无生长发育迟缓,常有典型的双颞侧偏盲,眼底可有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假如发现鞍上有钙化和视交叉后的垂体腺瘤,常给诊断带来困难.

2鞍结节脑膜瘤:较为常见的鞍上肿瘤,垂体内分泌障碍与下丘脑损害症状均少见,常有鞍结节部位有骨质增生或骨质破坏,累及前床突和蝶骨小翼,增强CT扫描可在鞍上区显示团块影像.

3虹吸段动脉瘤:在临床上诊断不困难.但鞍区钙化呈环形,蝶鞍扩大,不能排除拉克氏袋Rathke’s pouch)肿瘤,对成人应作双侧颈内动脉造影,以资鉴别 .

4视神经胶质瘤:视神经和视神经交叉的胶质瘤一侧或两侧视神经孔扩大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但也有罕见颅咽管瘤伴有视神经孔扩大的个例报告.

5第三脑室前部胶质瘤:可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早期出现颅内压增高,并进行性加重,可呈发作性头痛 5第三脑室前部胶质瘤:可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早期出现颅内压增高,并进行性加重,可呈发作性头痛.一般无蝶鞍改变,无钙化,无内分泌症状,CT扫描有助诊断.

6生殖细胞瘤:可发生在鞍上,称之为鞍上生殖细胞瘤,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尿崩症,可有性早熟征,蝶鞍形态大多正常,也无钙化.

7脊索瘤,大多有数条颅神经损害症状,常见有钙化,颅底(蝶鞍部和斜坡)可有明显骨质破坏,一般能与本病相鉴别. 8其他鞍区病变:如鞍区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以及视交叉部蛛网膜炎等也应予以鉴别. .

治疗(treatment): ※手术治疗: 目的:通过切除肿瘤达到解除肿瘤对视神经交叉及其他神经组织的压迫,解除颅内压增高,对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则较难恢复。

入路: 1:经额下入路:适用于视交叉后置型,鞍内向鞍上生长较大肿瘤,或鞍上视交叉前上生长的脑室外肿瘤.

优点:视神经及视交叉暴露清楚,同侧颈内动脉暴露清楚。 缺点;第三脑室内占位暴露不清,同侧视束视交叉下暴露差。

2:翼点入路:适用于鞍内向鞍上一侧生长或鞍上视交叉下及视交叉后脚间池的脑室外型肿瘤.应用最广泛.

优点:经Willis环下方到达鞍旁区距离最近,在Willis环下方鞍后区暴露清楚; 缺点;基本上是单侧的,对侧视神经暴露差。

3:终板入路:适用于视交叉前置型,鞍上视交叉后生长的脑室外型肿瘤.

优点:第三脑室前部暴露清楚,允许将肿瘤从脉络丛,大脑内静脉上分离; 缺点:侧方标志定位困难,有下丘脑损伤的高度危险,有视交叉后部损伤的危险.

4:经蝶入路:适用于完全位于鞍内或鞍内向鞍上轻度生长或向蝶窦生长的肿瘤. 优点:避免开颅,直接暴露鞍内肿瘤,视交叉下方减压好. 缺点:肿瘤扩展至前侧方及大脑脚之间暴露不清,若蝶鞍和垂体腺正常,经蝶困难.

5经胼胝体或侧脑室入路,若肿瘤长入第三脑室,可采用此入路. 优点:在半球表面内侧经扩大的中轴外,两侧第三脑室壁暴露清楚,允许到达第三脑室前方两侧的肿瘤; 缺点:分离胼胝体前部,.有两侧穹隆损伤的危险,识别标志困难.:

※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是根本方法,但治疗和纠正水,电解质,内分泌紊乱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

放疗: 对不能达到全切除的颅咽管瘤,术后应给予放疗。术后放疗可使手术病人的生存率提高50%-80%。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of craniopharyngioma)

尿崩症:手术时损伤垂体柄所致,处理:①每天记出入液体量,定期测体重,尿比重,根据出入液量补充液体 尿崩症:手术时损伤垂体柄所致,处理:①每天记出入液体量,定期测体重,尿比重,根据出入液量补充液体.轻者通常先给予双氢克尿塞口服,严重者肌注垂体后叶素,其间要控制液体量,防止水中毒. ②定期测血清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率,及酸碱度,和血尿素氮等.若电解质丢失,可按正常补充,若引起钠潴留,应限制钠盐.

体温失调:严重下丘脑损伤时出现中枢性高热,也有表现为体温不升,低于32℃以下,病人陷入垂危状态,应予对症处理,多提示预后不佳。

循环衰竭:术前有明显垂体功能减退者,术后易产生急性肾上腺皮质衰竭现象,病人呈休克状态 循环衰竭:术前有明显垂体功能减退者,术后易产生急性肾上腺皮质衰竭现象,病人呈休克状态.处理是术前应予补充激素术后有衰竭现象者给予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不仅可以减少危像,也可减少下丘脑反应及脑水肿,对中枢性高热的预防也有积极作用.但为减少如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应在术后四天逐渐减少用量,一般用维持量两周后逐步停止.垂体功能障碍明显者除外.

急性消化道出血:见于下丘脑损伤及大量应用皮质激素后.处理应注意血压波动,给予输血,应用止血剂,H2受体阻断剂等,并禁食,胃肠减压,停用激素等.

视力障碍:术中损伤视路及其供应血管可致视力障碍,尤其是视交叉前置型的肿瘤发生率较高,应予注意.

无菌性脑膜炎:系肿瘤囊内容物术中溢出刺激脑膜所致,为此,术中应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腔,术后可多次腰穿排放脑脊液.

垂体功能低下:尤其是术前有垂体功能减退者,一般较难恢复,处理予以甲状腺激素等药物及加强锻炼可望恢复某些程度的恢复.

预后(Prognosis) 首次手术力求全切肿瘤,10年生存率达58%-66%,复发率7%-26.5%。部分切除肿瘤的复发率很高,即使术后辅以放疗,也不能长期控制残存肿瘤的继续生长,5年生存率难以达到50%,再次手术行广泛切除肿瘤难度很大,也会增加手术的危险性。

se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