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 第七课 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 深圳市翠园中学 孙曙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2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盆 位 分 芽 煮 并 宣 盛 选 规 丝 表 要 没 孩 挑 选挑 选.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潼关县城关一中:秦政.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欧洲启蒙运动.
第55课时 中外著名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 第二节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英国议会大厦 美国国会.
第四讲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 确立与发展.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10.2 立方根.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课程标准: 1.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认识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的斗争的实质。
17世纪英国革命 · 1689-1742年的英国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回顾知识: 资本主义国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半总统半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 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 光荣革命 法国大革命 英国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一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课标要求: 1.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 2.分析其功过。
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 Lesson 10 The U.K..
主要英语国家国情 英国篇 Unit 1.
Harvard ManageMentor®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世界近现代史 第二讲 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姓名XXX.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1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第4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单元 民主与专制的搏斗 ■有限的王权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成长 ■倒行逆施的斯图亚特王朝
西藏 Tibet.
用计算器开方.
澳大利亚 迪肯大学 DEAKIN UNIVERSITY 紧密相关 • 不断创新 • 快速响应 James Sun 孙琎 迪肯大学中国区主任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英国 美国 时间 原因 开始 结束 领导 文件 性质 共同作用 1775—1783年 1640—1688年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Harvard ManageMentor®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对黄金的狂热追求商业危机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认识几分之几 gjq.
小王想去外面玩。 他不知道今天的天 气怎么样。他应该穿什么衣服呢?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第4课时 绝对值.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找 因 数.
Unit one welcome back to school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杀害伯利恒 四境婴孩。 大希律 ( BC) 亚基老 (4 BC - 6 AD) 犹太、撒玛利亚、以土买 (犹太人和外邦人各半) 特拉可尼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课 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 第七课 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 深圳市翠园中学 孙曙光

综合了原英格兰(白地红色正十字旗)、苏格兰(蓝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爱尔兰(白地红色交叉十字旗)的旗帜标志。现国旗的白边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 。 英国国徽即是英国皇室的徽章,左上、右下两部分图案相同, 即红地上绘有3头金色雄狮,它们代表着英格兰;右上方点缀着鸢 尾花的方框中有一头跃立的红狮,是苏格兰的标志,左下方镶嵌在 蓝地中的金色银弦竖琴象征爱尔兰。一条嘉得勋章的蓝色绥带环 绕盾徽,上面铭刻着英国上层社会的一句格言:“恶有恶报”。盾徽 两侧分别侍立着一头英国王狮和银色的苏格兰独角兽,上方有一 顶金银相嵌的头盔,其上供奉着华丽富贵的帝国冠冕。盾徽底部的 白色丝带上英王的座右铭熠熠闪光:“神赐予我权利”。

“他是兼罗伯斯比尔与拿破仑于一身” ——恩格斯 “克伦威尔在很多方面和现代的独裁者不是一种类型。 ——丘吉尔 “一些人认为他是个伪君子。他总是宣称承认国会的 权利,但他是一个真正的独裁者,他所建立的是一个军事独裁政权。” ——迈克尔·H·哈特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说,“17世纪英国革命完全是1789年法国革命的预演。在长期的议会里,很容易识别出相当于法国制宪会议、立法会议和国民公会的三个阶段。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制、军事专政、复辟、以至中庸革命这个转变过程,在法国革命中也鲜明地反映了出来:克伦威尔兼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于一身;长老会派相当于吉伦特派,独立派相当于山岳派,平等派相当于埃贝尔派和巴贝夫派。”恩格斯是从自己的评价出发,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得出的结论。由此看恩格斯的观点,恩格斯所说“克伦威尔兼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于一身”,是指克伦威尔对内既创立民主又武力维护民主统治、对外征服爱尔兰苏格兰与英荷战争,又任护国公、多次解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

克伦威尔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千古罪人?他为何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用你们的智慧解答这道历史难题——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

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 《大宪章》 《权利法案》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 1264年 孟福尔创建议会雏形 1640年—1688年 王权和议会的斗争 1689年 《权利法案》

詹姆士二世 James II 英国历史上独有的戏剧性的“光荣革命” Glorious Revolution 1688年 政变——又称“光荣革命”,它避免了流血冲突与社会动荡,文明而理智地转交了政权. Glorious Revolution 詹姆士二世 James II 詹姆士二世

乡间绅士 铁骑将军 民族英雄 护国独裁 悲剧结尾 克伦威尔就是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脱颖而出的…… 乡间绅士 铁骑将军

克伦威尔1599年生于亨廷顿郡一个中等乡绅家庭。17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后来又在伦敦学法律。1628年,他被选入议会。从学校出来后他回到家乡,靠种田和收租生活。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他辗转迁居了三个地方。人到中年收入一般,家室之累却越来越重——他要养活寡居的母亲、妻子和八个儿女!虽然他在1628和1640年两次当选下院议员,但他在内战之前只是当地的一个小角色,在全英国更是默默无闻。若不是1640年发生内战,克伦威尔一辈子就只能是个志不获展终老乡间的土地主了。那时的国王查理一世专制暴虐,1642年,查理一世和议会派人士各自秣马厉兵准备武力解决,久拖无果的政治危机终于酿成了一场全国性的内战。查理的保皇党称为骑士党(CAVALIERS),议会派的军人则称为圆头党(ROUNDHEADS)。正是乱世出英雄,克伦威尔以前既没受过军事训练,又无战争经验,但是从战争一开始他就显示出了一位常胜将军的天纵之才。

乡间绅士 “早上我来到议会……看见一个我从不认识的绅士正在发言。他衣着简朴,穿着一身粗呢衣服,一看就知道是蹩脚的乡村裁缝缝制的,领子粗劣而不大整洁……他身材相当高大,佩剑紧紧系在腰间,面部红肿,声调尖利难听,不过他的演说却充满了热情。 从这段回忆中,你觉得革命前的克伦威尔是个怎样的人?

战争初期,议会军节节败退,克伦威尔十分焦急,他决定自己出钱建立一支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他仔细分析了议会军溃败的原因,认为要想在战争中争取主动,必须有一支英勇善战的骑兵。在17世纪的欧洲,步兵已经开始使用火器——一种短管火枪。但是,这种枪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它必须从枪口装子弹,并且要用引火线点火才能发射,遇上大风大雨,就等于没有用。打完一发子弹以后,必须重新从枪口装子弹,非常麻烦。而且,这种子弹的杀伤力不强,遇到身穿铠甲的骑兵,就很难奏效。而骑兵行动迅速,又可以冲锋陷阵。克伦威尔从剑桥郡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中间选择士兵,要求他们具有革命热情,英勇无畏,并能自觉遵守纪律。起初,他的队伍只有60人,但他们英勇善战,常常以少胜多,越战越强,人数也越来越多,人称“铁骑军。”克伦威尔率领铁骑军扭转了战场上的局面,铁骑军所到之处,敌人闻风丧胆。克伦威尔的声望也日益增高,当上了议会军的司令。

那些清教徒农民军都是些惯于户外艰辛劳作的农夫和牧羊人。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却一次也没打过败仗。真是奇迹! 1644年1月他升为中将,任骑兵司令,7月即在马斯顿草原之战中击败王党军,扭转了战局。克伦威尔的农民武装被誉为“铁骑军”. 他声望也日益增高,当上了议会军的司令. 1645年1月,议会通过《新军法案》,授权克伦威尔建立一支2.1万人的军队,改组后的军队称新模范军。新模范军的士兵有三分之一来自“铁骑军。”克伦威尔制定了严肃的军纪, 还打破门第观念,大力提拔英勇善战的下层平民。这样一来,部队的战斗力更强了。1645年6月14日清晨,英格兰的纳西比村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议会军和王家军在这里展开血战。查理一世王家军被彻底击溃。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查理一世被处决仅一个星期,苏格兰议会便宣布拥立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为国王,并且加紧备战,准备出兵讨伐英格兰。克伦威尔得到消息,迅速进军,不久就攻占了苏格兰首都爱丁堡并全歼苏格兰军队,查理二世逃到了法国。从此,他获得了“常胜将军”的称号。英伦三岛建立了共和国(又称英联邦),国家行政大权临时由克伦威尔任主席的国务会议掌握。

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克伦威尔的个人野心也膨胀起来,已不满足于仅仅指挥军队,他要独揽大权。1653年4月19日,克伦威尔在伦敦白厅召开军官会议,要求议会自动解散。第二天,议会召开会议,准备了一个新的选举法,公开对抗克伦威尔。 “我马上到议会去!给那些夸夸其谈的老爷们一点颜色看看!”克伦威尔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恼火,立即带着一支军队冲进议会。 “议员先生们!你们整天只会空谈,上帝已经抛弃了你们,要选择更好的人来执掌政权!”克伦威尔高声喊道。 “你怎么敢污辱议会!”议员们愤怒地指责克伦威尔。“够了!够了,你们这群废物,我不承认你们这个议会,我取缔你们!”克伦威尔怒吼道。 “你敢破坏英格兰神圣的法律?!你疯了!” “你们统统给我滚出去。”克伦威尔一挥手,士兵们冲进议会,议员们全被拖了出去。“把选举法草案拿来!”克伦威尔走到议会秘书面前,伸手把文件抢了过来,脱下自己的帽子,把文件塞了进去,又重新戴在头上。 “把门锁上!”克伦威尔离开议会大厅时命令士兵。1653年12月16日,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他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军事、外交大权都抓在自己手里,成为没戴王冠的国王。他从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变成了一个军事独裁者。

1653年12月16日,伦敦市政厅内挤满了当时英国社会中的头面人物。正中间的椅子上端坐一人,这人50岁上下,红红的脸膛,身穿黑色长袍,戴着宽金边的帽子,神态庄严。伦敦市长站了起来准备讲话,热闹的大厅立即肃静下来,只听他大声说道:“先生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盛大的仪式,请奥列弗·克伦威尔将军就任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护国主。同时,还将宣布新的英国宪法《统治文件》。”原来,椅子上坐的就是英国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克伦威尔。这时,礼宾官送上国玺,伦敦市长献上了国剑,克伦威尔起身——接受。大厅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接着,一位将军宣读了新的英国宪法《统治文件》,文件规定,护国主为终身制,国家的一切施政方针,都要通过护国主才能生效。随后,以护国主为首的各级官员列队而出,在士兵的欢呼声中结束了就职典礼。从此,克伦威尔成为英国的最高统治者。

(3)内战 1644年马斯顿荒原战役 1645年纳西比战役

1649年 查理一世被处死

民族英雄——重拾海上霸权 随着克伦威尔以铁腕平息了国内的种种混乱,他以国内政策的迫切需要为出发点,加之他的干练的治国之才,使英国重新对海洋发出了强有力的呼声;英国对克伦威尔的号召作了迅捷的反应,重新拾得了自此从未衰减过的迈上海上霸权之路的激情。对克伦威尔而言,他的使世界上的航运贸易掌握于英国之手的举措是正确的,1651年他颁布《航海条例》,挑起英荷战争……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从克伦威尔的短暂统治时代开始,英国海军才作为一支组织得力的力量树立了它的威荣为他的国家在该海域的海权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护国独裁 从1653年到1658年,克伦威尔使用护国主的头衔统治着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在这五年期间,他在不列颠建成了大体完好的政体和井然有序的行政机构。他改善了粗暴的法律,扶持文化教育。他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允许犹太人再来英格兰定居,在那里实行他们自己的宗教(他们在三个多世纪以前被国王爱德华一世驱逐出境)。克伦威尔推行的外交政策也是成功的。 1658年克伦威尔因患疟疾在伦敦去世。

悲剧结尾 克伦威尔的长子理查德·克伦威尔继承了父位,但是他统治的时间极为短暂。1660年查理二世恢复王位。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遗体被掘出来吊在绞刑架上。 这种报复的行径并不能掩盖实行君主专制主义的斗争已经失败的事实。查理二世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不想同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相抗衡。当他的继承人詹姆斯二世企图恢复君主专制主义时,顷刻间就被1688年的不流血革命给废除了王位。革命的结果与克伦威尔1640年的期望恰好相同── 一种君主立宪制,国王明确地服从议会,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 思考讨论:怎样正确评价克伦威尔的历史功绩? 1.驱散掘地派; 2.远征爱尔兰; 3.征服苏格兰。 内战期间:指挥马斯敦荒原战役,组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击败王军主力。 独裁期间:驱散掘地派;远征 爱尔兰;征服苏格兰。 结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杰出领导人。 请你介绍当今英国与爱尔兰的关系。

我们如何来评价克伦威尔在历史中的作用呢? 材料一:自从奥利弗·克伦威尔去世以来,他的品格成为了人们争论不休的对象。许多评论家指责他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大多数人却认为,虽然克伦威尔在局面失控的情况下不得不实行独裁统治,但他对民主政体的献身精神是十分真诚的。据人们评述说他从不偏激,从未曾接受王位和建立永久性的独裁统治。他的统治通常是温厚宽容的。

材料二:当克伦威尔开始执政时,1640年组成的议会所保留的成员都属于一个数目不多、无代表性、过于激进的少数派,即所谓的残余议会。起初克伦威尔想要通过谈判来进行新的选举,但是当谈判破裂时,他就用武力解散了残余议会(1653年4月20日)。从那时起直到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为止,曾先后成立和解散了三个不同的议会;采用了两部不同的宪法,但都未能发挥作用。在此整个期间,克伦威尔靠军队的支持来维系统治,实际上他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但是他多次试图建立民主政体和坚持拒绝别人给他加冕,其目的是表明他不想实行独裁统治,他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的支持者们创建不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政体。

答案建议(提示思索) 1.克伦威尔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在英国内战中打败了保皇党军队。要是没有他,这支军队完全有可能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克伦威尔胜利的结果使民主政体在英国得到了持续和巩固。克伦威尔领导国会军在英国内战中大获全胜,他是才干杰出、叱咤风云的军事将领,是使国会民主政体成为英国政体的关键性的人物。 2.在十七世纪,欧洲大部地区都正在朝着更强大的君主专制主义的方向发展;民主政体在英国的胜利是逆总的历史趋势而出现的事件,在随后的年月里,英国民主政体的榜样对法国启蒙运动、法国革命和最终在西欧建立民主政体都是一个重要因素。还有显而易见的是,民主势力在英国的胜利对于在美国以及英国先前的殖民地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建立民主政体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英国在世界上只是个弹丸之地,但是民主政体却从英国涌向世界的其他某些范围不小的地区。

3.在任期间,克伦威尔依靠军队进行统治。虽然在实际上,他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但是,他曾几次进行民主实践,甚至拒绝加冕。这表明,实行军事独裁并不是他的初衷,其实他是想建立一个有效率的政府。克伦威尔对民主的追求是真诚的,他不得已实行独裁统治,这主要是由于局面无法控制所致。他很坦诚,他拒绝加冕,并且从未试图建立永久的独裁统治。他的统治是温和而又宽容的。 从1653年到1658年,克伦威尔作为 “护国公”统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在这5年间,总体说来,克伦威尔的政府是贤能的。他修改严厉的刑法,支持教育。他主张宗教宽容,允许犹太人教重返英国,并进行传播。克伦威尔的外交政策也很成功。 总而言之,克伦威尔是英国功名显赫的军事领袖,他领导国会军赢得了英国内战的胜利。而同时,他又是英国议会民主制的奠基人。

问题探究  克伦威尔组织特别法庭,以“叛国罪”的名义判处查理一世死刑。当“君权神授”的国王头颅被砍掉的这一刻,英国等于通过克伦威尔向全世界宣告: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属于全国人民!克伦威尔在当年共和国宣布成立后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先后跑去镇压各地的小规模起义,又远征爱尔兰;5月,议会正式任命他为大将军和共和国武装力量总司令,他又率军进攻苏格兰并将其征服。克伦威尔横扫英伦三岛,已经没有真正的对手了。1655年,克伦威尔在离开人世之前又做了一件大善事,在他的指示下,在英格兰实际上广泛存在的奴隶制被消灭了。大多数奴隶是比利时人,从1066年后,就被他们的诺曼底法国主人带到英国来了。许多被解放的奴隶被船运到澳大利亚,在那儿建立了棉花农场,气候温暖干燥,很适合棉花生长。克伦威尔为此又以“伟大的解放者”而闻名,他的头像也出现在1658-1660铸造的1便士硬币上。他在掌权之前,深感国王对他们清教徒的压迫之苦,自称为了宗教自由而反抗专制暴政。一旦大权在握,又反过来压迫别人,并不给天主教信徒以自由。当年的平均主义者要求自由,他不屑一顾地说:“他们有呼吸的自由。”他的部下把平均主义者的传单置于军帽之上,他命令取下,而且当场枪毙了一个不服从命令的军人。

英国历史学家艾诗立写过两部克伦威尔的传记。第一部名为《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将克伦威尔说得几乎一无是处;20年后出版的第二部名为《克伦威尔之伟大》,之前那个专横独断的篡位小人成了民族英雄,作者承认自己过去是有眼不识泰山。 请同学们分组查阅有关克伦威尔的资料,结合教材知识和上述材料,写一篇关于克伦威尔的评价文字。(500—1000字)(答案要求)能用两分法评价克伦威尔,能认识到克伦威尔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能具体、充分关注到克伦威尔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两方面作用。 孙老师谈谈看法:对克伦威尔的评价:1指挥议会军打败王军,结束内战。2克伦威尔掌握了共和国的大权后,对内:在政治上以武力维持统治,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宗教上厉行清教法规;对外:征服爱尔兰、兼并苏格兰,公布《航海条例》和进行第一次英荷战争,尽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因此,总的来说,上台后的克伦威尔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有一定作用。3但当上“护国公”,先后多次解散议会,成了军事独裁者。那也是 革命形势的结果.

英国共和国的建立是革命达到最高峰的表现.在英国历史上仅存在4年(1649—1653年)的共和国,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名义上,一院制国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国会每年选出的国务会议掌握行政权,他曾先后成立和解散了三个不同的议会;采用了两部不同的宪法,但因议会不成熟, 都未能发挥作用。在此整个期间,克伦威尔靠军队的支持来维系统治,实际上他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高级军官控制了政权.因此,独立派的共和国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民主联合专政.这一专政的施政方针基本上有两个方面都是进步的.对内:在政治上以武力维持统治,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宗教上厉行清教法规;对外:征服爱尔兰、兼并苏格兰,公布《航海条例》和进行第一次英荷战争,尽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

从1653年到1658年,克伦威尔使用护国主的头衔统治着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在这五年期间,他在不列颠建成了大体完好的政体和井然有序的行政机构。他改善了粗暴的法律,扶持文化教育。他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允许犹太人再来英格兰定居,在那里实行他们自己的宗教。克伦威尔推行的外交政策也是成功的。 这也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的过程,不应过多责难历史人物.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样的民主?要的是什么样的政治结构?雅典城邦是实现完全民主的,但雅典消亡了;罗马共和国是在雅典的基础上实现的,但却被恺撒窃取,从此有了独裁者这样一个称号,而他的侄子将共和国改为了“帝国”。克伦威尔找到了一条路,但他却在最后将国家朝着彼岸倾斜。尽管从操纵权势、控制政治权力这种意义上讲,他有独裁之嫌,但他是正确的。

卢梭曾说,“动乱永远是所有政治结构中最差的一种情况。” 对于英国而言,阻止了动乱,保障了革命成果就是最大的民主 卢梭曾说,“动乱永远是所有政治结构中最差的一种情况。” 对于英国而言,阻止了动乱,保障了革命成果就是最大的民主.而由定期选举的议员组成的议会,以及由民众领袖和政党领袖充任向议会负责的部长而组成的政府是漫长历史 逐步发展变化的产物.国家本身,如果指的是一个拥有理性的成文宪法和理性制订的法律、并具有一个受理性的规章法律所约束、由训练有素的行政人员所管理的政府这样一种政治联合体而言,那么具备所有这些基本性质的国家就自然是最好 共和国,可惜当时英国历史不允许.

孙老师谈对英国历史的看法:过去对于17世纪英国革命的看法,我们的教科书里总是津津乐道于前期国王和国会战争、查理一世上断头台、护国公的铁碗等,对1688年的不流血的“光荣革命”评价不高,似乎是说那不算一次革命,有“假革命”之嫌,最多也只能算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而西方则正好相反,对“光荣革命”极为推崇。那么“光荣革命”究竟是假革命,还是真革命,算不算是“彻底”的革命,我认为不能仅从流不流血这个实现手段去判断,而应从革命的目的是否达到这个根本去着手。应该说,从那以后,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牢牢地树立起来,资产阶级发动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国家从此走上了强盛之路。显然,这应该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很彻底,没有再反复过。从这个例子来看,一场革命应有破和立两个阶段,在破的阶段,矛盾的爆发,仇恨占主导地位;但到了一定火候,“立”显得更重要,可以说直接影响到革命的效果和走向。立这个阶段,关键的在于和解与妥协,要和解必须妥协,有妥协才有和解。英国这次革命也延续了四十多年,几经曲折,最后的收官还是漂亮的。我们过去对第二阶段认识不足,让仇恨主导了思想意识,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这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丈夫菲利普亲王 2006年的伊丽莎白 这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丈夫菲利普亲王

典题分析 例1:(2000.北京·安徽,第28题)英国清教徒属于( ) A 天主教徒 B“非国教徒” C 国教徒 D 胡格诺教徒  【解析】 历史史实是天主教一般指旧教,改革后的新教在英国称为国教。国教中又有一部分人主张清除国教的天主教残余,故称清教。清教自成一派,自然为“非国教徒”。胡格诺教是流行于西欧各国的另一种新教派。【答案】B 例2:英国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后出现了拿破仑称帝。这主要是由于( ) A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 B 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 C 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需要 D 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  【解析】 二者的出现都维护了革命成果,稳定资本主义统治。易误为B,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可以认为是原因,但不是主要的,更多地应理解为:两个类似现象的出现,表明了资产阶级民主发展还不充分。【答案】C

练习选择题 1、1640年英国议会限制王权的斗争实质是( ) A 议会有赞成或拒绝征税法案的权力 B 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进行指责C 反抗查理一世宗教迫害和镇压苏格兰起义 D 资产阶级利用合法斗争进行革命 2、(2001,上海,)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 )A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B 宣布了英国为共和国C 1688年“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通过 3、克伦威尔政权的性质是( )A 资产阶级独裁 B 军事独裁C 贵族专政 D 王朝复辟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几经反复的根本原因是( )A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领导权B 人民群众把革命推向深入 C 斯图亚特王朝不甘心失败D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够

5、英国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后出现了拿破仑称帝。这主要是由于( )A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 B 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C 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需要 D 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 6、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反对封建统治的基础是( ) A、社会地位一致 B.经济利益一致 C、思想观念一致 D.阶级出身一致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宗教斗争实质上反映了( ) A、国教徒与清教徒的矛盾B.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矛盾D.清教徒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在于( ) 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C、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D、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   【答案】1——5 DDBDB 6——8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