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博雅 指導老師: 周 家 榮 班級:國貿三甲 姓名:周裕傑 630032002 楊雅婷 630032012 賽德克巴萊 人文與博雅 指導老師: 周 家 榮 班級:國貿三甲 姓名:周裕傑 630032002 楊雅婷 630032012
目次 1前言 2霧社事件 3霧社的導火線 4尊嚴的驕傲 5讀後心得感想
從前從前… 在遙遠的台灣山地裡,有一支信仰彩虹的民族。 有一天他們遇見了來自北方一個信仰太陽的民族, 他們為了彼此的信仰而互相戰爭… 可是他們卻忘了,原來他們信仰的是同一片天空…
霧社事件 簡介 霧社事件是發生於1930年日據時代的山胞抗日行動,地點在現今南投縣仁愛鄉;事件是由於當地賽德克族馬赫 坡等部落,不滿總督府的壓迫而聯合起義,在霧社運動會上殺死134名日本人,隨即遭到總督府攻討,參與行動的部落幾遭滅族,台灣山胞犧牲人數近千人,餘生者被強制遷至川中島
霧社事件的導火線 一、日本理蕃政策 日據時代日本理蕃政策,對所謂「蕃地」的山地族人視為野蠻民族,處處對山地族人民族歧視、欺凌壓迫與肆虐蹂鋼,並使用「以夷制夷」,或稱「以蕃制蕃」的狠毒伎倆,挑起山地各部落問的仇隙,藉相互殘殺之滅族理蕃手段,山地族人的抗暴怒潮日益高漲,無時不密謀抗日。
霧社事件的導火線 二、霧社蕃膺懲事件 治36年(1903),日本理蕃機構脅迫布農族干卓萬社壯丁以提供食鹽和鐵器、槍械為由,設下埋伏,誘殺霧社群之壯丁,造成勢力衰退,遂於1906年向日本政府繳械歸順,自此霧社成為日人的理蕃中樞,此即「霧社蕃膺懲事件」。其後日人兩次脅迫霧社地區各社,以「恢復生計物資交易」舉行「和解式」;表面上霧社群被日人的武力和「生計大封鎖」所屈服,但抗日的怒吼,正逐漸在霧社山區燎原。
霧社事件的導火線 三、和蕃(婚姻)政策 日人為了防範台灣山胞的抗日事發,除對各部落頭目加以物資籠絡外,也藉和蕃(婚姻)政策,消弭台灣山胞的抗日意識,並在部落間收集情報。在當時確實發 揮了「招撫」的效果。但也因「和蕃」政策的締結,導致了文化衝突,更因日警遺棄泰雅妻子(尤其是日警近藤儀三郎拋棄了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之妹特娃絲.魯道),亦造成了抗日事件的誘因。
尊嚴的驕傲 「賽德克.巴萊」還原歷史的場景,記錄一個政治的悲劇,在驕傲這兩字上定格了。 命定民族的心酸,呈現弱勢族群抗暴的勇氣,彷彿走回時光長河,一粒沙、一顆石的細細品味看見的片段,然後從腳底源源湧上來的悲涼。 那種悲,那樣的涼,因為同理心而痛貫心肝。 這一個民族在這一役消失殆盡,殘存的幾希,遺落台灣的血脈又有多少? 統治者的征服戰爭,優勢的武器征服冷兵器,優勢的文化征服原始文化,優越民族心態征服被殖民者。一連串的征服戰爭裡,這一場血淚交織,最是巨大。 轉動的銀幕影像,好像從過去事件當地拿出來,每一個告別鏡頭,每一次的交鋒,總是揮灑濃濃水氣,在觀賞者的眼眶流連,為先祖的遭遇淚漣漣。 他們,怎麼會是馬關條約割讓台澎時的清朝大吏李鴻章所言「男無義、女無情」的民族?山林秀麗,大河遼遠,又怎會「鳥不語、花不香」呢? 撫今追昔,感念他們的犧牲,重寫日本治台政策,奠基台灣文明基礎。 長河冷月,秋天的肅殺傷情,都給「賽德克.巴萊」詮釋了!
讀書心得感想 歷史並不能以非黑即白來看待,例如起義的六個部落為榮譽而戰;沒有參與的部落則是為了族群生存而忍辱,你能說他有錯嗎?站在不同當事人的立場來思考(也就是站在對方立場想一想。),甚至要拿掉所謂現代人文明的眼光,或許可以消弭許多誤會,避免甚至化解掉歷史的仇恨,我認為這是本片的原意。 我們在霧社事件中看到受傷害的族群,不只是人權,個人的生命、財產都受到非常大的損失。深思台灣原住民的過去歷史,霧社事件恍如一個象徵過去被統治、殖民、同化、土地被任意搜括、強迫遷村,離開和各原住民的傳統宗教信仰有息息相關的祖先土地,這成了和各族群的根源作一種決裂的政策,使原住民傷害很大。
讀書心得感想 為了維護做為人的尊嚴,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起而奮力的對抗,秉持著「無自由,毋寧死」的偉大精神。我們台灣人應當不分族群、黨派,繼續發揚這種台灣精神,以建立一個族群和諧的台灣社會,共同凝聚台灣人的歷史意識,做為一個有主權獨立的國家之基礎。所以我們不應該小看自己,每個人對社會都是有貢獻的。「霧社起義事件」結束後,又連續發生一九三一年「悲似丹事件」,一九三二年「大關山事件」及「逢阪分駐所襲擊事件」等。前仆後繼都是原住民及台灣人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不得不採用以卵擊石的方法,奮起抗日的英勇義舉。
報告結束 感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