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社會的蛻變 中古時代的起迄年代為何? 何時開始西歐在各方面的復興是顯而易見的? 哪些活動的展現,代表西歐的振興? (一)十字軍東征 (二)商業城市的興起 (三)文藝復興的發展 軍事、經濟、文化
基督宗教與伊斯蘭教的對抗 十字軍東征 基督教歐洲 的擴張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十字軍東征的背景 歐洲宗教狂熱與教宗權威的壯盛 伊斯蘭政權的強化 (一)朝聖的盛行 (二)教宗的目標: 阿拉伯人→ 塞爾柱土耳其人 統一分裂的基督教世界 主導全歐洲政治 伊斯蘭政權的強化 阿拉伯人→ 烏爾班二世,維基百科 塞爾柱土耳其人
十字軍東征的背景 東羅馬帝國的衰微 經濟的貪婪 (一)東羅馬皇帝向教廷求救 (二)西歐貴族的野心 (一)長子繼承制的限制 (二)市井小民的需求: 赦免、免債、改善生活 (三)商人的目的:商業網絡的發展 圖片來源:http://www.clas.ufl.edu/users/kapparis/Comnenian_images.html
十字軍東征的目的與發起者 目的: (一)收復聖城耶路撒冷 (二)解救拜占庭帝國 發起者: 教宗烏爾班二世
烏爾班二世的演說詞 我們這裡到處都是貧困、飢餓和憂愁,連續七年的荒年,到處都是凄慘的景象,老人幾乎死光了,木匠們不停地釘著棺材,母親們悲痛欲絕地抱著孩子的屍體。東方是那麼的富有,金子、香料、胡椒俯身可拾,我們為什麼還要在這裡坐以待斃呢?
十字軍東征的時間與經過 時間:1096~1291年 經過:大多失敗 (一)第一次:成功 奪回耶路撒冷, 建立封建王國 (二)第四次:追求財富 攻陷君士坦丁堡,建立拉丁王國 (三)第六次: 簽約收回聖城 伊斯蘭政權內戰中
十字軍東征圖
請問十字軍東征帶來何種影響?
十字軍東征的影響 擴大東西文化交流 西方 東方 中國:造紙術、印刷術、火藥 伊斯蘭:學術文化 拜占庭:製造玻璃之法 蔗糖、香料等 堡壘建築 封建制度 東方
十字軍東征的影響 改變歐洲人的地理觀念: 促使歐洲商業復興和城市興起: (一)媒介者:商人與傳教士 (二)影響:擴大眼界與心胸 (一)地中海成為商貿中心 (二)商業技術的改變
十字軍東征的影響 封建勢衰與王權擴張 教宗聲望大挫,教會受批評 拜占庭帝國衰微 歐洲人的自信大增 (一)騎士勢力衰弱 (二)王權進一步擴張 收稅 軍隊的整編與組織 教宗聲望大挫,教會受批評 拜占庭帝國衰微 歐洲人的自信大增 社會安定
基督教歐洲的擴張 背景: (一)十字軍的聖戰精神 (二)武士團(軍事修會),轉往東北歐,進行征服、宣教 (三)伊比利半島:再征服運動,併吞境內伊斯蘭勢力
基督教歐洲的擴張 表現: (一)西班牙、葡萄牙的建立 (二)東普魯士的發展
條頓騎士團擁有的城堡遺跡 位於現今德國境內,這座800年歷史的城堡 見證了條頓騎士團在東北歐一帶的勢力
商業復興 背景: (一)農業的突破 (二)貿易的開展 (三)貿易路線的 形成 時間:11世紀起 這幅圖描繪義大利商人 進行交易的繁忙場面
商業復興:農業的突破 背景: 影響:糧食增加→人口變多→進一步開發→社會與文化上的變遷 (一)政局安定 (二)可耕地增加:氣候暖化 (三)改變土地的使用:二田制→三田制 (四)工具進步:牛→馬 影響:糧食增加→人口變多→進一步開發→社會與文化上的變遷
商業復興:貿易的開展 背景: (一)商業未完全消失: 義大利北部與法蘭德斯是基礎 (二)農村人口增加: 從事農業之外的生產 (三)東西貿易互動
商業復興:貿易的開展 經過: 農產品商業化 生產方式的改良 生產力提高 奢侈品的需求 商業的復甦 貿易路線的形成 貨幣與城市出現
商業復興:貿易路線的形成 兩大貿易中心: (一)威尼斯 (二)法蘭德斯 連接樞紐:香檳地區(12世紀) 兩大貿易網絡
威尼斯 位置:地中海中部 重要發展 (一)6世紀起:與地中海東部進行貿易 (二)11世紀:成為海上強國,成為歐洲的商品集散地 (三)12世紀:發展出銀行制度
貨幣兌換圖 圖中銀行家及從業人員正忙於 貨幣兌換,顯示當時商業貿易 的發達。
威尼斯 商業競爭 沒落: (一)組織海軍:打敗鄂圖曼的海軍,開啟近東的市場 (二)與其他貿易市鎮進行商業競爭 (一)原因:地理大發現 (二)情形:15世紀後逐漸被大西洋沿岸的城鎮取代
法蘭德斯(低地) 地理位置:法國北部、比利時和荷蘭的南部 發展優勢:P119 (一)紡織中心:毛織業 (二)交通樞紐: 海路:斯堪地那維亞往地中海的轉運站 陸路:君士坦丁堡轉往北海
法蘭德斯(低地) 重要貿易伙伴:英國→引發英法百年戰爭(P119)
漢撒同盟 時間:13世紀中葉至16世紀 範圍:北德、北歐的港口城市 重要性:掌握波羅的海、法蘭德斯的貿易 衰弱:荷蘭與英國的競爭
城市興起 商業城市再興: 發展:城市壯大後,開始向領主(貴族、教會)爭取自治 時間:12、13世紀 (一)羅馬舊城 (二)交通要地、軍事要地 (三)製造業中心 (四)修道院、大學 發展:城市壯大後,開始向領主(貴族、教會)爭取自治 時間:12、13世紀
城市興起 爭取自治的方式: 自治城市:取得「特許狀」 (一)金錢:日耳曼城市為主 (二)武力:義大利城市為主 (一)第一個自治城市:米蘭 (二)政體:多為共和政體 (三)主要領導階級:富商
城市興起 發展:以地緣之便組成聯盟,對抗封建領主,爭取更多利益 城市狀況:擁擠、衛生條件差→14世紀的黑死病 (一)萊茵聯盟 (二)漢撒聯盟 (三)倫巴底聯盟 城市狀況:擁擠、衛生條件差→14世紀的黑死病
城市興起 產生新的價值觀 (一)資本主義的萌芽 (二)新價值觀:商人的時間,時間即金錢
商業復甦:歷史變遷動力 商業復甦 十字軍東征(加速進行) 貨幣經濟 城市興起 封建貴族沒落 中產階級興起 農奴解放 黑死病 (加速進行) 莊園瓦解
行會(基爾特) 定義:同一產業從業者的互助組織 發展背景: 目的:壟斷市場與限制競爭 (一)工商業者為維護經濟上的優勢,保障個別產業的權益 (二)城市居民欲擺脫封建領主與基督教會的控制 目的:壟斷市場與限制競爭
行會(基爾特) 類型: (一)商人行會:自保→對抗領主壓迫→爭取到自治權後,成為城市中最重要與勢力最大的團體(倫敦市議會會堂)→組成各種行會,以監督與壟斷各種商業活動 (二)工人行會:脫離商人行會,壟斷工業 影響:大學的興起
中古歐洲大學的出現 發展背景: 時間:12世紀 本質:學人基爾特,由教師或學生組成,為保護自身利益而組成的社團 (一)主教座堂的基礎 (二)商業發展的需求 (三)對古典文化的重新認識與接觸 時間:12世紀 本質:學人基爾特,由教師或學生組成,為保護自身利益而組成的社團 東羅馬的學者到西方講學 伊斯蘭世界的保存
中古歐洲大學的出現 著名大學 課程內容:七藝為基礎,神學、法律、醫學為高級課程 區域 大學 行會 特色 義大利 波隆那 學生 法學 法國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區域 大學 行會 特色 義大利 波隆那 學生 法學 法國 巴黎 教師 神學 課程內容:七藝為基礎,神學、法律、醫學為高級課程
早期大學講課的情形
中古歐洲大學的出現 研究主題:經院哲學 意義: (一)主題:希臘哲學+基督教神學 (二)方法:辯證法 (一)學術活動量的大增 (二)專業化程度的提升 (三)世界觀的擴大 大學成為西方學術思想的殿堂 超歐洲的世界觀
中古歐洲大學的出現 影響: (一)受教育的人數增多 (二)西方的文化變遷 (三)文藝復興 (四)享有學術自由 十七世紀的巴黎大學 現在的索邦大學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中古社會的變遷 封建貴族的沒落 (一)經濟力漸被削弱: 成為收田租的地主,但物價上漲與 貨幣貶值,深受影響 (二)政治勢力逐漸流失: 君主重用中產階級
中古社會的變遷 農奴的解放 (一)農民以金錢取代勞役,成為自由人 (二)躲入城市之中,重獲自由 (三)14世紀的黑死病: 勞動價值增加,加速解放
中古社會的變遷 中產階級的形成 (一)形成背景:商業復興與城市興起 (二)組成:商人、銀行家與工匠 (三)地位: 隨財力增加,逐漸超過土地貴族 (四)影響力: 其發展與需求影響歐洲社會
十四世紀歐洲的發展 社會、經濟:停頓 (一)英法百年戰爭 (二)黑死病 (三)水旱災 政治:民族王國的出現 文化學術:文藝復興
十四世紀歐洲的發展: 英法百年戰爭 時間:1337~1453年 起因:英法兩國之間 導火線:王位繼承問題(諾曼地公爵:征服者威廉) (一)封建領土糾紛 (二)法蘭德斯的問題 導火線:王位繼承問題(諾曼地公爵:征服者威廉)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BBC
十四世紀歐洲的發展: 英法百年戰爭 經過: 結果:英法成為民族國家 代價:兩國經濟貿易折損 (一)初期:英國占優勢 (二)法國反敗為勝: 團結:貞德 武器:火砲 結果:英法成為民族國家 代價:兩國經濟貿易折損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十四世紀歐洲的發展:黑死病 時間:14~15世紀爆發 傳播源:老鼠 傳播條件: 城市擁擠骯髒 結果: 至少奪去全歐1/4人口 http://www.hellouk.org/forum/lofiversion/index.php/t124180.html 圖片來源:http://www.hellouk.org/forum/lofiversion/index.php/t124180.html
十四世紀歐洲的發展:黑死病 影響: (一)經濟: 工資抬高 人口減少 勞工缺乏 莊園經濟解體 圖片來源:http://www.flatrock.org.nz/topics/history/plot_thus_far.htm
十四世紀歐洲的發展:黑死病 (二)社會 (三)信心危機: 宗教改革的基礎 消極人生觀:縱情聲色 屠殺猶太人 出現農工暴動 反教士運動 異端邪說 恐懼吸血鬼、女巫 宗教改革的基礎
獵捕「女巫」施以死刑 上一頁
十四世紀歐洲的發展:黑死病 (四)文學藝術:作家擺脫宗教題材,以懷疑、沮喪的寫實手法來描繪大眾生活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死的勝利」 一幅十五世紀不知名畫家的畫作, 描述人們飽受黑死病肆虐之苦情形
十四世紀歐洲的發展:政治 君主權力超越諸侯:有助國家統一 新興中產階級支持君主 民族國家的出現
十四世紀歐洲的發展:文化 發展:人文主義不斷增強 表現:文藝復興運動
文藝復興運動 請問文藝復興發生的時間為何? 提到文藝復興,會想到哪些代表人物?
文藝復興運動 時間:14~16世紀 重要性:中古邁向現代的轉型期 發生背景: 十字軍東征後的商業復興,城市繁榮,商人興起 興起地點:義大利
文藝復興運動 興起地點:義大利 (一)政權分立競爭 (二)經濟富裕與社會開放 (三)有利的地理位置: 無統一中央政府,政府干預力不高 統治階級贊助,以提高自己的社會聲望 (二)經濟富裕與社會開放 (三)有利的地理位置: 古羅馬文明的中心 拜占庭學者前來講學 與伊斯蘭世界接觸交流
文藝復興運動 核心概念:人文主義 目的:從古人的作品中,發覺人的新價值(自我),培養新的人生觀(再生) 是一種以研究古典語文為基礎,以人為中心的一種教育和學術運動 目的:從古人的作品中,發覺人的新價值(自我),培養新的人生觀(再生) 希臘、羅馬
文藝復興運動 中心思想:p121 (一)人文主義:以人為本,肯定「人自身」的地位和價值 (二)人文教育: 教育內容:語文、歷史、藝術與道德課題 教育理想:通才,獨立自主的自由人p120 博學多聞 富批判力 具淑世的關懷
文藝復興運動 表現:再生(新學問) (三)批判傳統與挑戰教會權威 深究事物本源與歷史真相,企圖有所發明與創見→法拉:考證《君士坦丁的贈禮》 研究希臘羅馬時期的學術:人本精神濃烈 表現:再生(新學問)
文藝復興的意義 後續發展: (一)15世紀後北傳:法國、日耳曼、英國、荷蘭等國,發展出基督教人文主義p120
文藝復興的成就:文學作品 作者 但丁 薄伽丘 佩脫拉克 代表 《神曲》 《十日談》 《十四行詩》 作品 特色 兼具基督教文學與人文主義色彩 反應人生百態,貴族教士皆成諷刺對象 抒發對情人的熱烈情感 附註 顯示中古思想到文藝復興觀點的變化 文藝復興之父
文藝復興的成就:人文主義學者 人物 佩脫拉克 馬基維利 伊拉斯莫斯 代表作 古典文學研究 《君王論》、《佛羅倫斯史》 《愚人頌》、《新約聖經》 作品特色 文藝復興時期以人為著眼的新思維 集人文主義大成;批判教會 備註 影響古抄本的熱潮 近代政治學的鼻祖 人文主義的親王
文藝復興的成就:繪畫藝術 題材擴展到非宗教範圍 裸體人像 喬托 突破中世紀的繪畫方式,開啟寫實風格(表現人物的性格與感情),且展現立體感p123 馬薩喬 透視法 波提且利 「維納斯的誕生」,以希臘神話為主題 題材擴展到非宗教範圍 裸體人像
文藝復興的成就:繪畫藝術 文藝復興三傑 重視人物的神態表現 透視法 達文西 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寫實技巧 米開朗基羅 大衛(雕刻)、西斯汀壁畫創世紀 無比的生命力 拉婓爾 雅典學院、聖母像 個人的情感 透視法
文藝復興的成就:建築 仿古或創新的私人豪宅與宮廷華廈競相出現 教堂風格:哥德式建築→羅馬式建築 羅浮宮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http://blog.liontravel.com/album_photo/900/900-246063.jpg
文藝復興的科學成就p120 哥白尼:太陽中心說(《論天體之運行》)→科學革命 伽利略:自由落體;天體觀察 醫學:哈維(血液循環)
北區文藝復興運動 時間:15世紀中葉後 發展背景: (一)較缺乏古典文化基礎 (二)宗教氛圍仍然濃厚 (三)宮廷為主要的贊助者
北區文藝復興運動 特色:基督教人文主義 思想內涵:主張基督徒應回復使徒時代的簡樸教會 (一)以古典文藝作為改革黑暗教會及教育野蠻文化的指標 (二)在宗教範圍內重振「人自身」的地位 思想內涵:主張基督徒應回復使徒時代的簡樸教會
北區文藝復興運動 代表學者 (一)荷蘭的伊拉斯莫斯:《愚人頌》 (二)英國的摩爾:《烏托邦》 (三)法國的蒙田:《論文》(《隨筆》)
北區文藝復興運動 代表作家: 影響:宗教改革 挫折:西班牙地區 (一)法國的拉伯雷:《巨人傳》 (二)西班牙的薩凡提斯:《唐吉訶德》 (三)英國的莎士比亞:戲劇作品 影響:宗教改革 挫折:西班牙地區
文藝復興的意義 中古邁向現代的轉型期:p120 世俗化運動:並未要「以人代神」p123 (一)個性創意 (二)自覺意識 (三)世俗性價值 (一)現世的成就 (二)生活的趣味 (三)個人特質的抒發
文藝復興的意義 求知精神的體現:對「自我」探索與發現的時代,成就為:p120 (一)古典學研究 (二)文藝創作:方言文學 (三)科學探討
文藝復興的影響 歐洲文化的發展 對人的理性崇拜 承先啟後: (一)宗教改革 (二)科學革命 (三)啟蒙運動
透視法構造
喬托:哀悼基督
米開蘭基羅的作品 「西斯汀教堂圓頂局部」 〈聖母慟子〉 回上頁
圖片資料來源 若未特別註明出處者,來源為以下的教學光碟 南一出版社 龍騰出版社 三民出版社 本檔案為教學使用,圖片若有版權問題,請來信或留言,會立即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