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中脂肪酸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检测大豆油脂肪酸组成
油脂是食品加工中重要的原料和辅料,也是食品的重要组分和营养成分。 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脂肪酸组分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一些相关标准(如:GB/T17377)规定应用的检测方法。 甲酯化是分析动植物油脂脂肪酸成分的常用的前处理方法,也是常用的标准方法(GB/T 17376-1998)
实验目的 了解气相色谱法测食用油脂肪酸组成的原理 掌握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学习食用油脂中脂肪酸组分的色谱分析技术
色谱分析法 气相色谱系统和理论 样品前处理
色谱理论 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它是根据不同的待分离组分在两相中作用能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 塔板理论、 速率理论、 层析理论
气相色谱仪 载气 净化器 流量计 色谱柱 柱箱 汽化室 检测器 记录器 进样 放空 气相色谱仪流程图
气相色谱仪主要包括四部分: 载气系统 进样系统 分离系统 检测系统 1、载气系统 载气由压缩气体钢瓶供给,经减压阀、稳压阀控制压强和流速,由压强计指示气体压强,然后进入检测器热导池的参考臂,继而进入色谱柱。最后通过热导池、流量计而放入大气。
常用的载气: 氮气 氢气 氦气 2、进样系统 包括进样装置和汽化室。 进样通常用微量注射器和进样阀将样品引入。液体样品引入后需要瞬间汽化。汽化在汽化室进行。 对汽化室的要求是:(1)体积小;(2)热容量大;(3)对样品无催化作用
分流出口 散热片 接色谱柱 加热块 载气入口 汽化室示意图
毛细管柱进样口 隔垫吹扫出口 分流出口 载气 玻璃衬管 F2 F1
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流路图 F1 F2 隔垫吹扫出口 载气 空气400-600ml/min 氢气40-60ml/min 尾吹气约35ml/min 分流出口 载气 玻璃衬管 F2 F1 空气400-600ml/min 氢气40-60ml/min 尾吹气约35ml/min
3、分离系统 填充柱(2-6mm直径,1-6m长 色谱柱 毛细管柱(0.1-0.5mm直径, 几十米长 固体固定相:固体吸附剂 液体固定相:由担体和固定液组成
分离系统的温度控制 恒温 程序升温
恒温和程序升温分析烃类化合物
检测器 作用: 将色谱分离后的各组分的量 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然后纪录下来。 要求: 灵敏度高 线性范围宽 响应速度快 结构简单 通用性强 作用: 将色谱分离后的各组分的量 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然后纪录下来。 要求: 灵敏度高 线性范围宽 响应速度快 结构简单 通用性强 常用检测器: 热导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电子捕获检测器
气相色谱的检测器
FID的检测原理 在氢火焰中,有机化合物燃烧产生CHO+离子,该离子强度与含量成正比。 该检测器检出的是有机化合物。 无机气体及氧化物在该检测器无响应。
FID检测器
TCD的检测原理 利用被测组分和载气的热导系数不同而响应的浓度型检测器。 灵敏度低,通常用来测气体样品。
样品的预处理 有机溶剂萃取 固相萃取(吸附柱法) 吹扫捕集 静态顶空 微固相萃取 衍生化
样品前处理—样品衍生化 前处理的作用 油脂分析常用的前处理方法 甲酯化、乙酯化 甲酯化 碱催化、 酸催化、BF3催化 降低气化温度将不挥发成分变为挥发性, 增加组分稳定性,防止热分解, 防止吸附, 改善分离, 加入官能团,使用选择性检测器,提高灵敏度。 油脂分析常用的前处理方法 甲酯化、乙酯化 甲酯化 碱催化、 酸催化、BF3催化
甲酯化步骤 取样 皂化—样品加KOH甲醇溶液皂化,除去不皂化物,将脂肪酸从三甘酯上释放出来, BF3催化甲酯化—加入BF3甲醇溶液,样品在BF3的催化作用下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 萃取—加入正己烷将甲酯萃取出 加入饱和食盐水—将甲酯与其他水溶性物质分开 移取甲酯样品,进样分析
实验报告 标准图谱 样品图谱 备注 峰1 20 峰2 40 峰3 峰4 峰5 根据标准图谱确定大豆油不同的脂肪酸组分的百分含量 完成思考题 保留时间/min 脂肪酸 百分含量/% 备注 峰1 5 C16:0 20 峰2 15 C18:0 40 峰3 峰4 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