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实验设计 演讲:刘文磊 资料:李亚妃 孙建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炎症细胞因子与兔创伤性颅脑损 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所在院系:临床医学院 项目成员:吴祖创 吴龙 陈晓武 指导教师:吴明灿.
Advertisements

实验四 植物细胞微丝束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考马斯亮蓝R250染植物细胞内微丝束的方法。.
第19章 支原体 Mycoplasma 南华大学医学院 吴移谋 教授.
第11章 健康教育与保健措施.
第六章 细胞因子 (Cytokine).
细胞因子.
痿 病. 痿 病 [概述] 一、定义 痿病系指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导致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 又称痿躄。
功能科工作环境介绍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
第五章 细胞因子 (Cytokine,CK).
炎症与免疫研究进展 中科院感染免疫重点实验室 唐 宏.
龙星课程—肿瘤生物信息学上机课程 曹莎
第六章 第六节 免疫学方法及其 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第七章 细胞因子.
Th17细胞与银屑病关系的 研究进展 扬州大学医学院 殷筱舒 冯永山.
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由马旭洲老师带队,成员莫文泓,陈宁悦,和永 杏,高启共4人 实习时间:42天 实习单位:杭州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草花播种技术 制作人:熊光武 班级:园林绿化09-1 学号:
附录 腹腔穿刺术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TLR4、PPAR-γ异常与溃疡性结肠炎肠粘膜免疫紊乱的关系研究
T 细胞之路 作者:谢志宙 王晓飞 焦丁兴 刘盼 蔡束垚 世上本没有路,过的细胞多了也就成了路。 ——团队语录.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3/19/2017 项目三 西餐厅服务 管理 餐饮服务与 高安市职教中心.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第十七章 免疫耐受.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设计负责人:王云阳 设计指导教师:岳田利,高振鹏、史亚歌 彭帮柱,田晓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零零六年十月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T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的分离与功能测定.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程 斌 学时数:2学时.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炎症性肠病病人的护理 Nursing: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第十二节 呕 血 与 便 血 一、呕血 ㈠概念:凡是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者称为呕血。.
免疫细胞.
第40章 免疫应答.
第17讲 T细胞激活及效应功能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系 熊 洁.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HBsAg阳性肝细胞的膜表面HBsAg抗原的检测
细胞因子 Cytokine 天津医科大学 免疫学系 张永慈.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Ⅰ.T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辅助分子及分化成熟.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第十四章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Immunotolerance and Immunoregulation)
细 胞 因 子 Cytokine, CK 细胞因子概述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其它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与临床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凋亡相关基因-Bax 在不同细胞中表达产物差异检测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 根据功能可大致分为六大类: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细 胞 因 子.
Immune Regulation Xiao Jian.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足球竞赛规则.
105學年度 新北市英語歌曲演唱競賽 志工工作會議 105年11月18日 9:30-10:00 碧華國小演講廳 新北市三重區碧華國小.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AD相关LncRNA调控及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成员:魏晓冉 李铁志 指导教师:张莹 2018年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品成果展示
第二节 淋巴细胞的检测技术 一.淋巴细胞的分离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 > 90%)的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法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請、採購作業說明 總務處事務組.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第六章 细胞因子( Cytokine) 贵阳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好吃餅乾˙~ 不吃光看就可讓人有百分百幸福感的烘焙點心,絕對非餅乾莫屬。簡單易學的過程和不算麻煩的製作過程,都一再吸引著初學者躍躍欲試的心。想體會餅乾的好滋味嗎?想從點心烘焙上獲得莫大的成就感嗎?不論是薄的或厚的餅乾,輕輕咬上一口,心中馬上就可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心動了嗎?準備好,跟著我們一起在家動手作屬於自己特有的餅乾吧!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免疫实验设计 演讲:刘文磊5108001188 资料:李亚妃5108001165 孙建超5108001190 整理:郭丽萍5108001157 解会超5108001163 制作:李文静5108001164

IL-17,IL-10和IFN-γ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 【摘要】 • 目的:检测IL-17,Th-17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l disease,IBD)患者中的表达,探讨诸炎症因子及Th17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 原理:Th17 细胞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17( IL-17) , 诱导中性粒细胞向炎症局部迁移, 引起炎症反应,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IL-10可以保护对有炎性肠炎抑制作用的淋巴细胞, 且可以抑制由其介导的宿主自发免疫反应;h1细胞效应因子IFN-γ可以抑制Th17细胞增殖和分化,研究炎性肠炎患者血清中IL-17,IL-10和IFN-γ浓度可以进一步证明TH17细胞与炎性肠症的关系。

• 方法:流式细胞术(FACS)胞外染色的方法对IBD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胞内染色的方法对IL-10、IL-17、IFN-γ分泌细胞-比例进行检测,ELISA的方法检测患者及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0,IL-17, IFN-γ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结肠黏膜局部IL-17的表达。

结果:正常对照组结肠黏膜局部未检测到IL-17A的表达,而UC和CD组在结肠黏膜活组织中均检测到IL-17A的表达。同样UC和CD组血清中IL-17明显增高,而正常对照组血清未检出IL-17;UC和CD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CD组明显高于UC组(P<0.05);CD、UC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FN-γ的表达差异大(P>0.05)。 结论:IL-17A不仅在缓解期IBD患者结肠黏膜局部 达,同时在其血清中高表达,提示Th17及其分泌的 IL-17A在缓解期IBD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并伴随促炎因子和抑炎性因子失调。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0 • γ干扰素 Thl7细胞是新近发现的一群以分泌IL-17A为特征的CD4+ T细胞亚群,具有促进免疫反应的效应,在以慢性炎症为损伤机制的自身免疫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1】。本实验主要从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及血清中IL-10、IL-17、IFN-γ的水平进行相关探讨。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0岁,最大相差不过20岁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38岁,最大相差不过20岁。正常人20例。排除标准:尚使用激素的缓解期IBD患者;诊断不明确的各种肠炎;患有严重心、肝、肺、肾疾病;不能耐受结肠镜检查者;拒绝取活组织检查者或采静脉血者。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流式细胞仪,沾染血管中膜,圆球,18cm不锈钢高压锅或电炉或医用微波炉,水浴锅,16% 甲醛,MeOH,PBS缓冲液(pH7.2~7.4):0.01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0.5mol/L EDTA缓冲液,1mol/L的TBS缓冲液(pH8.0),酶消化液,3%甲醇-H2O2溶液,封裱剂

1.3实验方法 1.31 将待测细胞染色后制成单细胞悬液。用一定压力将待测样品压入流动室,不含细胞的磷 流式细胞术酸缓冲液在高压下从鞘液管喷出,鞘液管入口方向与待测样品流成一定角度,这样,鞘液就能够包绕着样品高速流动,组成一个圆形的流束,待测细胞在鞘液的包被下单行排列,依次通过检测区域。 1.32 (1)固定细胞-把 16% 甲醛直接地加入培养 基获得一个 1.5% 甲醛的最后一个浓度。 (2)在 RT 和圆球在定色料中泡 10 分钟。 (3)Permeabilize 细胞-每一 106个细胞在 500 ul 极冷的 MeOH 中有精力充沛的旋涡再 中止圆球。这是接近编号,或多或少 MeOH 如果蒸发不是重要, cna 被用。

(4)在 4℃泡至少 10 分钟。此时,细胞以信号的较小失败力量能在 -20℃ 被储存好几个星期。 (5)然后在每一 100 ul 在 .5-1 x 106个细胞沾染血管中膜方面再中止,在沾染血管中膜 (PBS 包含 1% 商业软件联盟)方面洗细胞两次。 (6)污染细胞-增加抗体的最佳浓度而且抱为 1530 分钟的在 RT。 (7)在沾染血管中膜和圆球的 15 volumesof 中的洗细胞。 (8)在 stainging 血管中膜中再中止样品而且分析。

1.33 (1)脱蜡、水化。 (2)PBS洗两次各5分钟。 (3)用蒸馏水或PBS配置新鲜的3%H2O2,室温封闭5~10分钟,蒸馏水洗3次。 (4)抗原修复。 (5)PBS洗5分钟。 (6)滴加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室温20分钟。甩去多余液体。 (7)滴加Ⅰ抗,室温1小时或者4℃过夜或者37℃1小时(4℃过夜后在37℃复温45分钟)。 (8)PBS洗三次每次2分钟。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对资料进行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 (9)滴加生物素化二抗,20℃~37℃20分钟。 (10)PBC洗3次每次2分钟。 (11)滴加试剂SABC,20℃~37℃20分钟。 (12)PBS洗4次每次5分钟。 (13)DAB显色:DAB显色试剂盒或者自配显色剂显色 (镜下掌握显色程度)。 (14)蒸馏水洗。苏木素复染2分钟、盐酸酒精分化。 (15)脱水、透明、封片、镜检。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对资料进行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

2.2 血清IL-17A、IL-10、IFN-γ蛋白的检测结果 2 结果 2.1CD、UC组淋巴细胞胞质均出现IL-17A阳性染 色,UC组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上皮的固有层淋巴细胞中,呈棕黄色,分布于腺体的周围,CD组的阳性细胞肠壁全层可见,在各层中的分布未见明显区别。正常对照组肠黏膜全层均未见阳性染色。 2.2 血清IL-17A、IL-10、IFN-γ蛋白的检测结果  2.2.1 IL-17A蛋白 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未检测到IL-17A,UC和CD组血清IL-17A水平明显升高,CD组平均水平较UC组高,但差异不大(P>0.05)。 2.2.2 IL-10蛋白 CD组IL-10表达水平高于UC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UC组与正常对照组相差不大P>0.05。 2.2.3 IFN-γ蛋白 CD组、UC组血清中IFN-γ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微升高,较差异小(P>0.05)。

3 讨论 炎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 (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以再发的炎症或持续的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在欧洲,其发病率为(100~150)/10万【2】,IBD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3】。

Th17细胞在IBD发生中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辅助性T 细胞传统上分为Th1 型和Th2 型, 然而近年人们又发现了一种具有与T h1 和Th2 细胞亚群完全不同分化机制和功能特性的新的CD4+ T 细胞亚群, 并将其正式命名为T h17 细胞( T helper 17 cell) 。研究显示, T h17 细胞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17( IL-17) , 诱导中性粒细胞向炎症局部迁移, 引起炎症反应,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4】。众多研究显示,当抗原及病原体入侵肠道时,在局部抗原提呈细胞作用下使肠黏膜组织未致敏的T细胞活化,向Th17细胞增殖、分化,通过释放IL-17、IL-21、IL-22、IL-6、TNF-α等炎症介质调节炎症的发生,同时Th17细胞因子也可以诱导趋化因子如MCP-1、MIP-2等的表达,介导炎症细胞到局部的浸润,从而导致肠黏膜组织损伤。IL-17等还参与了中性粒细胞、DC细胞的增植、成熟及趋化过程【5】。

研究表明【6】,在CD患者血清和结肠组织活检中IL 17高水平表达,主要是Th17细胞产生的IL17F的异常。CD患者结肠炎症病变区IL 17F mRNA表达量是非炎症结肠区的4 4倍,UC患者中肠道IL 17F mRNA平均表达量高于CD患者,说明活动性的IBD患者Th17细胞上调。 本实验中可发现正常对照组结肠黏膜局部未检测到IL-17A的表达,而UC和CD组在结肠黏膜活组织中均检测到IL-17A的表达。同样UC和CD组血清中IL-17明显增高,而正常对照组血清未检出IL-17,说明了TH-17在炎症性肠炎的发病过程中确实有作用。

在正常状态下,体内的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处于动态平衡,二者相互制约,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IL-10可以保护对IBD有抑制作用的淋巴细胞, 且可以抑制由其介导的宿主自发免疫反应, 在中断致癌作用方面也有重要意义【7】。IL-10由BSE 细胞、5 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定位于一号染色体,是一种抑制性的细胞因子,能抑制BS- 细胞反应和巨噬细胞因子的合成,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活性。研究发现,IL-1O缺陷可引起自发性结肠炎【8】,一般炎症反应时IL-1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本实验中IL-10上调可能是机体对炎症的代偿作用。

Th17 与Th1、Th2 及Treg 之间相互制约。Th1和Th2细胞效应因子IFN-γ和IL-4可以抑制IL-23刺激的Th17细胞增殖。诱导Th1 类细胞的IL-12 和其产生的IFN-γ, 诱导Th2 类细胞的IL-4 和相关的转录因子, GATA-3 均可以抑制Th17 细胞的分化【9】。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IFN-γ 抑制Smad3 磷酸化, 可以下调TGF-β 并抑制mad7, 阻断Smad3 与TGF-β 受体相互作用。Th1细胞激活后上调Smad7, 而Th17 负相调节Smad7的表达。

研究表明【10】。,IFN-γ和IL-12p35在CD中显著上调,IFN-γ或IL-12可以抑制人类LP-CD4+T细胞产生IL-17,因此可以推测,尽管CD患者中黏膜中也发现有Th17细胞,CD患者中Th1细胞产生过多的IFN-γ可能对Th17细胞产生IL-17有负性调节作用,所以该实验的结果CD患者血清中IFN-γ升高符合预期。 通过该实验我们发现,在慢性炎症性肠病时IL-17,IL-10和IFN-γ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该实验证明了TH-17在炎症性肠病中浓度升高,说明TH-17与炎症性肠病关系密切为我们深入研究TH-17把握了方向。本实验设计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基本与理论相符,但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结果还不完全可靠,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在炎性肠病中起作用,其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Weaver C T,Harrington LE,Mangan PR,et al.Th17: an effector CD4+Tcell lineage with regulatory T cell ties[J].Immunity,2006,24(6):677-680. [2] Albanesi C,Scarponi C,Cavani A,et al. Interleukin-17 is produced by both Th1 and Th2 lymphocytes, and modulates interferon-gamma and interleukin-4-induced activation of human keratinocytes[J].J Invest Dermatol,2000,115(1):81-87. [3] Loftus EV Jr, Clinical epidemiolog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J]. Gastroen-terology,2004,126(6):1504-17. [4] Miossec P. IL-17 an d T h17 cell s in hum an inf lam matorydiseases[ J] . Mi crobes Inf ect , 2009, 11( 5) : 625-630. [5]周明欢,李学锋,卢放根.Th17细胞与炎症性肠病[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2):3731-3732. [6] Seiderer J,E lben I,D iege ml ann J,e t a l R ole o f the nove lT h17 cytokine IL 17F in inflamm atory bow e l disease(IBD):upregu la ted co lon ic IL 17F expression in activ e C rohn?s disease and ana lysis o f the IL 17F p H is161A rg po lymo rph ismin IBD In flamm Bow e l D is,2008,14(4):437-445.

[7] 王婷,郑长青.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72-75. [8] YenD,CheungJ,ScheerensH,eta1.IL-23isessential f0rT cell—mediated colitisand promotesinflammationvia IL-17andIL-6.JClinInvest,2006,1l6(5):1310—1316. [9] Mathur AN, Chang HC, Zisoulis DG, et al. T-bet is critical determinant in the instability of the IL-17-secretingT-helper phenotype[J].Blood,2006,108:1595-1601. [10]杨丽等.Th17细胞在炎症性肠病发生过程中的免疫病理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4): 389-394.

谢 谢!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