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 东方医院视神经疾病诊疗中心 韦企平
一、概念 视神经疾病不是单独的一种疾病,是指不同病因导致视路系统(视网膜膝状体通路)的轴突变性,造成神经纤维退变及坏死后的一个病理概念和形态学后遗症,其结果是:
组织病理学上——神经纤维丧失,神经髓鞘崩解脱失,视神经直径缩小,软脑膜束间隔变厚,蛛网膜和硬膜下腔变宽,并有神经胶质和星形细胞增生及毛细血管减少。
眼底镜下——视盘颜色和结构的异常及伴随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纤维层的改变,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 视功能上——视力、视野、色觉的不同程度损害。
二、病因 * 强调一旦确诊本病,要先查病因,因为 先天 炎症 外伤 脱髓鞘病 中毒 遗传 缺血 肿物压迫 放疗后 营养不良 高眼压 代谢障碍 先天 炎症 外伤 脱髓鞘病 中毒 遗传 缺血 肿物压迫 放疗后 营养不良 高眼压 代谢障碍 * 强调一旦确诊本病,要先查病因,因为 对因治疗既可事半功倍,又消除隐患。 不同病因,疗效不同。
196例(298只眼)疗效比较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0,3期) 病因 眼数 有效率 病因 眼数 有效率 外伤 98 48% 脱髓鞘 13 54% 视神经炎 48 46% 遗传 16 19% 循环障碍 27 67% 中毒 12 50% 压迫性 28 43% 其他 14 43% 青光眼 17 53% 原因不明 25 44%
三、治疗 (一)病因治疗(举例) 炎症----抗炎、抗生素。 外伤----消肿、减压、抗炎、营养。 肿物压迫----摘除肿物。 脱髓鞘病----抗炎、免疫抑制。 放疗后----高压氧、改善循环。
(二)中医中药 1、病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先天与衰老、劳倦,外伤,疠气、药物中毒,全身病……
2、病机——郁、瘀、热、虚。 3、病位——五脏六腑,气血,经络。 4、治疗: 以补为主,补重心、肝、脾、肾四脏及气血两途。 以通助补,通以气血、经络、玄府,针药并用。
5、辩证分型 实证类 虚证类 肝经风热 钩藤熄风饮 气血两亏 八珍汤 气滞血瘀 逍遥四物 肝肾阴虚 六味地黄 脾肾阳虚 金匮肾气 虚实兼杂类 实证类 虚证类 肝经风热 钩藤熄风饮 气血两亏 八珍汤 气滞血瘀 逍遥四物 肝肾阴虚 六味地黄 脾肾阳虚 金匮肾气 虚实兼杂类 气虚血瘀 气滞血虚 阴虚阳亢 本病重在——补气血,理气机,益肝肾。
6、辨证原则 全身症状明显,全身辨证定主方。 眼部体症明显,局部辨证定主方。 全身无证可辨的眼底病,眼底辨证。 五轮辨证供参考。
7、针刺治疗 (1)文献复习 *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 诸脉者,皆属于目。 * 目者,宗脉之所聚也。 * 直通目系仅心肝膀胱三经,又唯有肝经是本经直接上连目系;心经其支脉系目系;膀胱经其直行者,从巅入脑,连属目系。
(2)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所属穴 *手太阴肺经—列缺。 *手阳明大肠—商阳、合谷、曲 池、二间。 *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头维、 足三里、内庭。 *足太阴脾经—三阴交、阴陵泉 *手少阴心经—神门、通里。 *手太阳小肠—养老。
*足太阳膀胱—睛明、攒竹、曲差、昆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 *手厥阴心包—间使、内关、大陵。 *手少阳三焦—外关、支沟、翳风、角 仑、肝俞、肾俞。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 *手厥阴心包—间使、内关、大陵。 *手少阳三焦—外关、支沟、翳风、角 孙、丝竹空。
*足少阳胆—瞳子髎、率谷、阳白、头 *足厥阴肝—行间、太冲。 *奇经八脉—四神聪、印堂、鱼腰、上明、 临泣、目窗、正营、阳陵 泉、风池、光明。 *足厥阴肝—行间、太冲。 *奇经八脉—四神聪、印堂、鱼腰、上明、 太阳、球后、翳明、百会、 上星、神庭。
(3)重要穴位提示 * 眼周围—睛明、上明、球后、承泣、 * 头区—太阳、阳白、四白、神庭、 * 全身—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 丝竹空、鱼腰、瞳子髎。 * 头区—太阳、阳白、四白、神庭、 百会、风池、翳明、曲差、 临泣(头)。 * 全身—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 光明、行间、太冲、昆仑、 肝俞、肾俞。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