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型痛经 护理学院05级本科一班 胡晓晴.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新东方多媒体库介绍 和 使用方法 申晓雨 江苏省区域经理 M: Q: E :
Advertisements

LOGO 第十课 看中医 (Part 1). 1.A 不如 B (那么) adj. (那麼) adj. 2. 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其次医病 上醫醫國、其次醫人、其次醫病 3. 癌症、糖尿病、艾滋病 愛滋病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 效,常用于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 药或活血祛瘀药。活血化瘀作用较强者,称为 破血药或逐瘀药。 一. 含义:
理血药对. 桃仁 — 红花 桃仁 红花 组成 桃仁:苦甘而平,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 血 1. 配对机理 红花: 味辛而温,破血、行血、和血、调血.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癌痛的中医药治疗 顾 奎 兴 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 南京 ). 前 言 疼痛是癌症最常见,也是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 一。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半数以上的癌症患 者伴有疼痛,晚期患者疼痛发生率常达 60% ~ 90% 。 WHO 调查统计, 1998 年全球新发癌症 患者约 1000 万人,死亡.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消化内科病证  胃痛  呃逆  便秘  泄泻. 胃痛 gastralgia 重点难点  掌握胃痛的辨证、针灸治疗  熟悉胃痛的病因病机  了解胃痛的鉴别、相关西医病证.
胃 痛 针灸学内科病证 针灸学内科病证. 一、概 念 针灸学内科病证 — 胃痛 3 胃 痛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 痛为主的症状。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 又称 作 “ 心痛 ” 、 “ 胃心痛 ” 等。本病与 “ 真心痛 ” 有本质 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多见于急慢性胃炎,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经行发热. 一、概 述 (一)定义: 概念: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的病证,称 “ 经 行发热 ” 。
药 物 ―― 理血药 作 用 ―― 活血祛瘀、止血 病 证 ―― 血瘀证、出血证 定 义 血证血证 血虚 出血 血瘀 — 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 — 血行不畅,瘀蓄内停 — 离经妄行 补血 止血 活血祛瘀 分类分类.
中药复方治疗痛经 的统计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新华医院 中医科 倪建俐. [ 摘要 ]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近二十年来治疗痛经的中药复方 176 首,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 法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在所使用的 62 种中药中,活血化瘀类 中药和理气类中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
月经不调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按语 概述 定义  广义 ---- 泛指一切月经病  狭义 ---- 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 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 本节课主要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 的主要特征介绍。
中医护理学基础暑期课程 王渤雯 安秋影 李海欣 邵文駿 張香玉 張曼娸 張淑嫻 曾天裕 鄔錦輝 鄭甜 蕭詠姿 第三組 个案一 - 小组研习.
理血剂 【概念】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  
理血剂 概念: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 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 理血剂。 立法依据: “血实者直决之”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十一章 产后病 第八节 产后恶露不绝 教师:张勤华 曙光医院妇科教研室.
胁 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针灸学内科病证 胃 痛.
痛经 目的要求 1·掌握痛经的定义、辩证要点及辨证论治。 2·掌握痛经的应急处理。 3·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
失眠的治疗 北京国济中医院
月 经 过 少.
月经病.
第十节 痛 经 掌握痛经的定义与诊断。 掌握痛经的辨证要点与辨证论治。 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及鉴别诊断。
顺一堂整理 2013年8月 真诚祝愿痛经的姐妹们早日摆脱痛经的折磨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各 论 甘肃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李朝平
北京嘉泽东博医院 三叉神经痛康复中心 联合推出 2012年10月
痛经的简单诊断与治疗.
痛 经 概述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女性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等为主要症状一种临床表现;多见于未婚的青年女性 。
中 药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胃 痛 Stomachache.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药治疗 钦州中医院 杨名群副主任.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第八节 理气药 定义:凡以舒畅气机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单纯性肥胖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痛经 预防和保健. 痛经 预防和保健 痛经(dysmenorrhea) 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
46、 痹 证.
宫月舒胶囊 市场部:李瑞雪.
腹 痛.
经 前 期 综 合 征 1、熟悉经前期综合征的定义、诊断、辨证 要点及辨证论治 2、了解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易怒、失眠、浮肿、头痛等症状是女性经前 期综合症特的有症状,而女性经前期综合症对女 性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那么我们怎么预防女性
实 证 定义: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 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 表现的 病理概括。 包括气滞、血瘀、湿阻、痰、
各种月经不调中药调理 主讲:肖老师.
痛 经 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 梁菁.
经行感冒.
月经不调.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同病辩证.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痛 经.
痛经 目的要求 1·掌握痛经的定义、辩证要点及辨证论治。 2·掌握痛经的应急处理。 3·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
痛 经.
痛经护理——青春期女生保健知识宣讲.
第十五章 理 气 药.
单纯性肥胖.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白云小学 一(5)班 陶官森.
堕胎 小产 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 赵颖 掌握堕胎、小产的定义、诊断与鉴别诊断。 掌握堕胎、小产的辨证论治。 熟悉堕胎、小产的病因病机。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活血化瘀药.
第二十章 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 上册 练习一 高效课堂编写组 郜淑蕊.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气滞血瘀型痛经 护理学院05级本科一班 胡晓晴

一、病因病机 多抑郁+气机失于条达+复伤情志,气滞更甚 血行瘀滞 痛经

二、症状 经前一二日或经前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痛,量少,不畅,经色紫黑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涩。

三、辨证施护 1.病情观察 2.环境和生活起居护理 3.给药护理 4.饮食护理 5.情志护理 6.对症护理

1.病情观察 疼痛时间、部位。 病症特点:量的多少,色泽,质地,疼痛情 况,舌,脉等。 同时也要观察治疗和护理效果,及时修改护理措施。

2.环境和生活起居护理 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不用凉水洗头,洗脚,避免淋雨,涉水。经期注意保暖,特别是腹部等。 气滞血瘀严重者可能发生剧痛昏厥,应注意多卧床休息,并观察疼痛部位、程度与性质,一旦出现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虚脱症状时,立即报告并协助医生及时处理。

3.给药护理 代表方剂:①膈下逐瘀汤 五灵脂6克,当归9克,川穹6克,桃仁研如泥9克,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延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5克,红花9克,枳壳5克,水煎服。 ②甘橘调经饮:干松10克,蚕砂10克,荔枝核12克,山楂6克,清橘叶6克,本方宜水煎服,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剂,连服5-7天。 一般在月经来临前3~5天口服中药,每日一剂,连服3~5天,定时温服。 中成药:逍遥丸,益母草膏,血块大而多者需三七片,云南白药 药物取嚏 药酒疗法

药物取嚏 方法:取药用皂荚3份,冰片1份,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 凡遇病人痛经时,取药末少许置病人手帕或手掌中,令其捂鼻呼吸,倾刻病人张口收腹,喷嚏频作,继而周身微汗,精神振奋,每天1~2次,一般1~3次痛经可止,一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中医认为,痛经多为气滞血瘀,血虚寒凝所为,当以活血散寒,行气止痛为治,皂荚、冰片辛香走窜,可通络开窍,用以取嚏可有效且迅速地鼓动中气,增强内脏压力,起到宣畅气机的作用,故能治疗痛经。但因喷嚏有耗气之弊,故气血虚弱的痛经患者应慎用。

药酒疗法 祛痛酒 [原料]丹参 30克,延胡索30克,川牛膝15克,红 花 15克, 郁 金 15克,酒 500毫升 [制法]冷浸或热浸法制取。 [用法]月经前3日开始服,每日3次,每次服15~20毫升。 延胡索酒 [原料]当归 15克,延胡索 15克 ,没药 15克,红花15克, 白酒 1000毫升 [制法与用法]冷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10~15毫升。月经前3日开始服。 田七丹参酒 [原料]田七30克, 丹参60克,黄酒500毫升 [制法与用法]热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服20~30毫升,月经前3日开始服用。 荔枝酒 [原料]山楂50克 ,荔枝50克, 酒 600毫升 [做法]冷浸或热浸法制取。 [用法]每日2~3次,每次15~20毫升。经前3日开始用。

4.饮食护理 经后宜服养血活血之品: ⑴红花适量浸泡于黄酒中,每日口服少许。 ⑵益母草煮鸡蛋:益母草50克,延胡索20克,鸡蛋2枚共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渣,吃蛋饮汤,经前服,每日一次,连服3~5天。 ⑶理气活血食疗首选玫瑰花、橘饼、山楂,白萝卜、佛手、茴香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⑷桃仁粳米粥: 桃仁10~15克 ,粳米50~100克,把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细,去渣后与粳米共煮成粥。趁热顿服,每日一剂,连服5天。 ⑸桃仁饼:桃仁 50克,鸡内金 20克 , 陈皮20克 , 延胡索 20克, 将上述原料研为细末,同适量面粉烙饼食用。

5.情志护理 精神支持,心理护理,情志疏导。 专家指出,有些人在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灶,一遇经期,小腹部便出现疼痛的感觉.所以,首先要思想开朗,不要有恐惧心理。 适度作运动:尤其在月经来潮前夕,多走路或从事其他适度的运动,将使你在月经期间较舒服. 练习瑜伽操:练瑜伽也有缓和的作用,如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直.保持这姿势,直到感到不舒服为止.

6.对症护理 ⑴针灸 中极、三阴交、气海、内关等,泻法。 ⑵贴敷 麝香痛经膏外贴上述穴位,发作时贴敷,1~3天更换一次,痛经消失后除去。 ⑴针灸 中极、三阴交、气海、内关等,泻法。 ⑵贴敷 麝香痛经膏外贴上述穴位,发作时贴敷,1~3天更换一次,痛经消失后除去。 ⑶耳针 取穴子宫、神门、内分泌、肝、肾,于经前3~5日作预防措施。 ⑷按摩 按摩小腹可促进气血畅行,缓解疼痛。具体方法 经前3天起,每晚用双手重叠,掌心向下压于小腹正中,做逆时针旋转按摩10分钟,同时从小腹至脐部推摩30~50次。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