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并思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 bsfan@infor.ecnu.edu.cn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 的理论与实践 范并思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 bsfan@infor.ecnu.edu.cn
大纲 未成年人服务的发展趋势 服务体制、理念与模式 服务对象、布局与环境设计 阅读服务的形式与组织 服务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
未成年人服务的发展趋势 国外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 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 图书馆为未成年人服务是趋势所在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重要文献
美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 1876年以前,美国只有三所图书馆提供未成年人服务。 1894年L . Stearns向 ALA年会提交“青少年阅读报告”,卡耐基图书馆的普遍兴起,推动美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 1929年ALA青少年阅读圆桌会议成立,1949年改名为青少年馆员协会。 1967年ALA修订《图书馆权利宣言》增加“年龄”:“一个人使用图书馆的权利,不因为其出身、年龄、背景或观点而被剥夺或削减。”
英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 1858年有馆员提出设立儿童阅览室建议,1861年建议被通过。 1862年曼彻斯特一家图书馆面向儿童提供服务。 1865年伯明翰公共图书馆开始对儿童借书。 1882年诺丁汉公共图书馆系统中独立出来了儿童图书馆。 1932年英国图书馆协会年会上成立了一个儿童图书馆服务工作组。 1937年成立儿童图书馆员协会。
日本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 1902年山口县立图书馆设置了儿童阅览室 1905年京都市下京区开设私立修道文库,这是公认的独立的儿童专门图书馆。 1908年东京市立图书馆的日比谷图书馆设置了儿童阅览室,1913年该馆开始儿童图书的外借,1914年起,儿童阅览免费。 1956年日本图书馆协会公共图书馆部会成立儿童图书馆分科会。
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 1912年我国第一家儿童图书馆于在湖南省双峰县青树镇成立。 1914年京师通俗图书馆已设立儿童阅览室。 1917年天津社会教育办事处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儿童图书馆。 20世纪20-30年代,吉林、上海、浙江、天津也先后设立了儿童图书馆。 1940年应永玉筹款并发起创办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这是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前身。
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 1949年后少儿图书馆有了快速的发展。 1950年代北京图书馆曾设立过儿童阅览室,在北京、上海、兰州、天津、武汉等地新建了几所独立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和成人馆的分馆。 1953年全国60%的公共图书馆设立了儿童阅览室。 1957年7月在上海召开了儿童图书馆(室)工作会议,促进了五、六十年代少儿图书事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 1980年中央书记处通过《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1981年国务院转发《关于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两个文件推动了中国儿童图书馆事业1980年代的大发展。 1990年代后,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大量关闭或与公共图书馆合并。两个文件确定的建立少儿的战略思路受到挑战。 进入新世纪后,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
图书馆服务的趋势 国际上,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服务的认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早期公共图书馆主要帮助城市贫民学习或阅读, 1949年《公共图书馆宣言》将公共图书馆定位于人民的大学,“是作为终身教育的大众教育中体现的民主信念的实际典范”。 宣言的平等服务表述是“以平等的条件对社区所有成员免费开放,不分职业、信仰、阶层或种族。”没有涉及年龄。
图书馆服务的趋势 但1949年《公共图书馆宣言》也记载了认识的转变:“虽然,公共图书馆原本是服务于成人的教育需求,但它也应该辅助学校教育,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阅读品味,帮助他们成年后能够利用图书,鉴赏书籍并从中得利。” 1972年《公共图书馆宣言》首次修改,指出公共图书馆应该“对社区的所有成员免费、平等地开放,不论其种族、肤色、国籍、年龄、性别、宗教、语言、社会地位或教育程度的差异”。 1994年《公共图书馆宣言》修订版将未成年人服务提到很高位置。
图书馆服务的趋势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提出儿童权利原则。公共图书馆必须落实这一权利要求。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还提出儿童优先原则,公共图书馆不但必须按照儿童权利的要求对儿童平等开放,不得有任何歧视,而且还应该在馆舍布局,场所及设施设计,文献资源配备,服务人员安排等方面对未成年人服务有所侧重,使未成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图书馆服务的趋势 今天,世界各地的公共图书馆,不论是大型馆,还是社区分馆,几乎无一例外地提供未成年人服务。 不仅公共图书馆,部分大学图书馆甚至国家图书馆也开始尝试提供未成年人服务。 200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成立儿童阅读中心 2010年中国国家图书馆成立少儿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服务的意义,如一位国会女议员所说:“我们需要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图书馆中激发下一代读者”。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重要文献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联合国在《世界人权宣言》的基础上制定的公约,1966年由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1976年生效,我国政府参加。 《公约》第二十四条提出“每一个儿童应享受家庭、社会和国家为其未成年人地位给予的必要保护措施,不因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或出生而受任何歧视。”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重要文献 《儿童权利公约》 《公约》规定儿童四项权利: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第一部全面对儿童权利进行保障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约定。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1990年9月2日正式生效。 《公约》规定儿童四项权利: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公约》确立了4项基本原则:不歧视原则,儿童的最大利益原则,确保儿童的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完整原则,尊重儿童的意见原则。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重要文献 《公共图书馆宣言》 1994 “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不同年龄的人都应该在图书馆中找到适合其需要的资料”。 在公共图书馆的12个使命(或任务)中,包括“从小培养和加强儿童的阅读习惯” 、“为个人发展创造力提供机会”、“激发儿童与青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支持与参与并在必要时组织不同年龄组的扫盲活动与计划”。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重要文献 《学校图书馆宣言》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1999年修订。 《学校图书馆宣言》规定中小学图书馆服务的宗旨是“向学校辖区内的所有成员提供平等的服务,不论他们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别、语言、专业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向不能获得图书馆正常服务和资源的用户提供特殊服务”,《学校图书馆宣言》对指导公共图书馆服务也具有指导意义。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重要文献 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服务指南 2001年,国际图联发布由菲利普·吉尔主持的工作小组代表公共图书馆委员会起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指南》,该指南中文译名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2002年出版。 2010年,该指南改为现名。 该指南第一章声明了公共图书馆对于未成年人服务的责任,第三章对有二个小节分别论述为儿童服务和为青少年服务。 三个儿童服务指南均以本指南为基本。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重要文献 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服务指南 该《指南》称,通过提供大量的资料和举办各种活动,图书馆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体验阅读的乐趣、探索知识的激情和丰富他们想象力的机会。公共图书馆应培养孩子和家长们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能力以及使用纸质和电子载体资源的技能。公共图书馆负有支持儿童学会阅读、为他们推荐书籍和其它载体资料的特殊责任。应该鼓励孩子们从小使用图书馆,因为这样就更有可能使他们日后一直成为图书馆的忠实读者。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重要文献 婴幼儿图书馆服务指南 由国际图联儿童和青少年服务部同国际图联其他部门联合制定,2007年发布,直译为《婴儿和学步儿童图书馆服务指南》现已有官方中文版。 指南规定了儿童图书馆的使命、满足三岁以下儿童家庭的需求、目标群体、服务于婴儿和学步儿童的目标、服务、馆藏和筛选标准、环境、合作、宣传推广、馆员、管理和评估、资金。 为婴幼儿服务专门提供一部指南,反映了国际图联对于婴幼儿服务的高度重视。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重要文献 儿童图书馆服务指南 由国际图联儿童和青少年服务部制定,1991年初次发布,2003年发布最新修订版。主要面向13岁以下儿童。 该指南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儿童图书馆的使命;第二部分包括:满足儿童的需求、服务群体、目标、经费、馆藏及其筛选标准、空间、服务、合作网络、宣传推广、馆员、管理和评估;第三部分包括:寻求更多的帮助和补充信息,通过倡导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并投身于图书馆儿童服务中。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重要文献 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 1996年由国际图联儿童和青少年服务部制定,2006年最新修订。 该指南共分六个部分:(一)图书馆服务青少年的目标和使命;(二)服务对象的界定、服务对象的需求、服务、青少年的参与、推荐活动的实例、馆员;(三)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四)规划和评估,主要是对服务的评估;(五)宣传推广与促进;(六)精选的优秀案例。
服务体制、理念与模式 服务体制与主体 少儿图书馆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的使命 管理理念 服务原则 服务模式
服务体制与主体 我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存在服务的体制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内出现了两个服务系统:公共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 在某些城市,两个系统存在竞争,甚至出现主管部门禁止公共图书馆从事未成年人的事(理由:有分工)。 对这二个系统的关系的认识涉及到我国未成年人服务的开展,也涉及少儿图书馆的定位。
服务体制与主体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没有门槛、不分年龄、就近便捷,是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走得进去的公共空间。 公共图书馆具有公共财政支持、立法保障,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具有专业能力的员工,为未成年人阅读提供了最为理想的场所。 世界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内,儿童阅读或亲子阅读往往是图书馆里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服务体制与主体 主张少儿图书馆的理由: 少儿图书馆是专门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图书馆,其资源更能满足未成年人服务要求。 少儿图书馆专注于未成年人,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有更好的专业性,更强的竞争力。 发达国家有很多儿童图书馆。
服务体制与主体 发达国家的确有很多儿童图书馆,但在英美国家,儿童图书馆并非一定是独立建制的图书馆。 一所图书馆建筑内的一个独立房间,就可以被称为XX图书馆,甚至社区图书馆的一个大空间中设置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小空间,也可称为儿童图书馆。
服务体制与主体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机构导向战略”的影响,国家一直将未成年人的着眼点放在建设少儿图书馆。 在“一个政府办一个图书馆”的时代,公共图书馆数量有限,建设少儿馆增加了公共图书馆网点数量。
服务体制与主体 国家实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国家也一再发文建设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少儿图书馆,但多数地方政府并不卖账,自1980年代以来,独立建制的少儿馆越建越少。
服务体制与主体 我们需要选择另一条思路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这条路就是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未成年人服务的主体。 这一主张的理由: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战略 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部分重要文献── 2007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2010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2007中央两办文件《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6文化部《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9《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
公共图书馆的平等服务的使命 《公共图书馆宣言》的理念: 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 不同年龄的人都应该在图书馆中找到适合其需要的资料。 从小培养和加强儿童的阅读习惯 为个人发展创造力提供机会 激发儿童与青年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未成年人对就近便捷服务的要求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形成,使其服务网点遍布城乡。 一定的服务半径(如1公里,15分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本要求。未成年人的服务半径虽未见讨论,但不应该大于成年人。 利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开展未成年人服务,满足未成年人就近便捷利用图书馆的需求。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之外再建未成年人服务体系不合适。
社会服务效率的提升 只要布局得当,不同年龄群体的人完全可以在一个空间阅读与学习,相得益彰。 低幼人群需要和成年人一起学习,少儿图书馆的资源难于满足成年人的需要;学龄儿童利用图书馆的时间集中于节假日和放学后,使独立少儿馆在其他时间资源闲置。 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少儿图书馆的作用 根据国际图书馆管理的一般法则,我们可以将公共图书馆的少儿部统称为少儿图书馆。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不必要讨论是建设还是取消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而应该在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框架内,找到少儿图书馆的合理定位。
少儿图书馆的作用 建立独立的少儿图书馆服务体系? 理论上,不应该重复建设二个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浪费社会的公共服务资源。而且未成年人服务的时间段集中于少数时间,管理者更有理由选择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现实中,是我国独立建制的少儿馆越来越少,尚不能保证中心城市的普及,更不要说向乡镇社区延伸了。对于乡镇社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社会服务都集中到一个点上。
少儿图书馆的作用 停办少儿图书馆? 少儿图书馆是专注于未成年人服务的图书馆,为未成年人服务是其核心能力。 尽管我国少儿图书馆的产生有其特殊背景,但在目前体制下,为整体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按某种他国体制取消我国少儿图书馆,而是应该发挥少儿图书馆多年形成的专业能力,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
少儿图书馆的作用 正如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平等服务、延伸服务、社会包容等领域需要学习与进步一样,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公共图书馆也需要加强学习,特别向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学习。 现有少儿图书馆应该志存高远,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未成年人服务起到下列作用:
少儿图书馆的作用 服务示范 我国少儿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服务至少已经有50多年历史,而且是从不间断地专注于未成年人服务,它们的经验、教训和理论积淀必然导致高水平服务,这对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将起到示范作用;
少儿图书馆的作用 业务促进 近年来一批优秀的少儿图书馆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推动未成年人阅读。这将对公共图书馆将服务重心之一向未成年人群体转移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少儿图书馆的作用 理论指导 未成年人服务是一项非常特殊的服务,对理论的要求很高。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理论不同于成年人服务理论,少儿图书馆在理论领域大有可为。
少儿图书馆的作用 理论指导 未成年人服务是一项非常特殊的服务,对理论的要求很高。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理论不同于成年人服务理论,少儿图书馆在理论领域大有可为。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的使命 公共图书馆应该鼓励儿童的平等意识和社会包容意识,鼓励他们与不同年龄、不同个人能力或不同经济状况的儿童一起阅读。 公共图书馆应该鼓励儿童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或在利用图书馆的活动中帮助他人。 公共图书馆应该培养儿童的信息意识,鼓励他们自由获取信息的意愿与行为。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的使命 公共图书馆尊重儿童的阅读权利,坚持平等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和高品质的专业化服务,推进社会阅读和社会包容,这种服务的本身就是最好的儿童教育。 例如,通过平等、礼貌、规范的图书馆服务,可培养儿童的公民意识;通过爱书行为和良好的信息素养,可培养儿童的图书馆意识或信息意识,等等。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的使命 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阅读领域的使命:尊重阅读权利,消除阅读障碍。 尊重未成年人选择阅读内容与阅读形式的权利 消除经济困难人群的阅读障碍 消除社会、文化因素导致的阅读障碍 消除儿童生理、心理问题导致的阅读障碍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的使命 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阅读领域的使命:尊重阅读权利,消除阅读障碍。 尊重未成年人选择阅读内容与阅读形式的权利 消除经济困难人群的阅读障碍 消除社会、文化因素导致的阅读障碍 消除儿童生理、心理问题导致的阅读障碍
管理理念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基本理念的选择: 教育(管理、管教)儿童? 服务(保障、护理)儿童?
管理理念 主张教育儿童的观点认为:图书馆管理员应该承担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角色,对儿童行为进行教育、指导和规范管理。 公共图书馆的早期传统就是教化民众。 早期《公共图书馆宣言》认为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大学”。 未成年人对图书馆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图书馆员有责任帮助他们。
管理理念 现代公共图书馆仍然承担社会教育职能。图书馆员编制推荐书目、建立导读系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都属于教育范畴。 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图书馆员希望自己是老师,可以对未成年人进行经典推荐、阅读方法指导,甚至阅读行为、习惯的指导。
管理理念 主张服务儿童的观点认为: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是服务,应该坚持对儿童平等服务的立场,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利用图书馆的权利。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与个人尊严。 尊重未成年人选择的自由。
管理理念 教育儿童中全社会的责任,图书馆员理所当然地应该指导儿童阅读。但图书馆员应该有自己的角色。 图书馆员的角色应该是以优质、平等、专业的阅读服务引导儿童走向阅读,而不是寻求对于儿童阅读行为的直接干预。
服务原则 阶段性服务 图书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群体设计相应的服务,并且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服务之间能够有所衔接。 未成年人在不同时期心理、生理和脑认知等各个方面存在极大差异。涵盖了从不具备自主的行动能力的婴儿和学步儿童到自主阅读能力完全形成的“年青的成人”等不同的人群。如果图书馆服务缺乏阶段划分,未成年人服务的服务人群就会相应缩小,服务质量大大下降。
服务原则 安全性服务 图书馆服务确保未成年人的安全,是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前提。在为未成年人提供图书馆服务时,务必将安全性原则放到重要位置。 低幼儿童大多不具备自理能力,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而青少年则喜动好尝试,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此外一旦出现未成年人服务的安全问题,图书馆在处理方面比成年人更加急迫与复杂。
服务原则 多样性服务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一定要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以吸引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能水平与个人能力,不同兴趣爱好的儿童都能积极参加。多样性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倡导的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服务对象年龄的多样性 服务对象智力和能力的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服务原则 平等性服务 未成年人同成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各项权利,未成年人应该与成人一样享有平等使用图书馆的权利,不能因为年龄的问题受到任何限制。 未成年人应该能够自由地使用图书馆及其拥有的各种资源、提供的各项服务,享有与成人同等的权利。 这一问题十分容易被图书馆员忽视,国际图书馆界十分重视。
服务原则 便捷性服务 就近便捷的服务是公共图书馆追求的服务目标,这一目标对于未成年人更显得重要。 便捷性服务要求服务点必须设置在未成年人容易到达的地方,不因为距离上的问题造成他们使用图书馆的障碍。 除了图书馆服务网点的数量外,还应该仔细考虑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空间在图书馆的位置、阅读空间的大小和高度、书架的高度、馆内各种指引与标识等。
服务模式 公共图书馆的面向未成年人的主要服务模式是节日活动还是日常服务。 公共图书馆面向未成年人服务的一种基本模式是节日活动,一般选择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展广场活动或馆内外活动相结合。 日常服务不选择日子,一般为馆内活动。
服务模式 主张节日活动的观点认为: 节日活动受领导和社会各界重视 节日活动便于获取活动资源 节日活动不战用中小学生学习时间,容易聚集人气 节日活动可见度高,效果突出
服务模式 主张日常服务的观点认为: 日常服务有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终身学习能力与阅读兴趣,更能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也是图书馆追求的终极目标 日常服务也可开展活动,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理应“服务活动化,活动品牌化”。日常服务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不亚于节日活动。
服务模式 部分公共图书馆管理者在提供未成年人服务时重节日活动轻日常服务,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以成人日常服务的观点看等未成年人服务。 一般而言,图书馆为成人营造的阅读环境以被动服务为主,是静止、稳定的服务。如果管理者以针对成年人的思路设计未成年人服务,无法满足未成年人阅读的要求,达不到良好的服务效果。
服务模式 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而这种兴趣与能力,通常要借助日常的训练与培养。 公共图书馆借助日常活动进行阅读推广,应该是以小规模、高频率、低成本的阅读推广活动为主。
服务模式 公共图书馆为未成年人提供日常服务,其服务模式应该丰富多样: 既包括室内的、静态的阅读,也包括户外的、动态的阅读; 既包括传统的纸本文献阅读,也包括对于新媒体的阅读; 既包括主动阅读,也包括被动阅读; 既包括个人的沉思式的阅读,也包括集体的参与性的阅读。
服务模式 由分级阅读理论衍生出的未成年人分级服务理论,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设计不同的服务项目。 日常服务虽然不可能像节日活动一样轰轰烈烈,但如果精心的设计,科学的组织,也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如同城阅读。 双休日、寒暑假,学生们的时间甚至比节日更充分,服务设计的空间更大。
服务模式 倡导日常化的服务活动 美国纽约市图书馆每年都要配合读书活动上演儿童木偶剧,举办的朗诵会以及魔术表演多达3万场次。 皇后区图书馆仅在2000年1 月10至18日的9天内,就为读者安排了近40项活动。 深圳少儿馆1年600多项活动。
服务模式 总之,立足于日常服务开展未成年人服务,是大有可为的事,也是更显功力的事。 为推进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图书馆管理者有必要重新考虑日常服务的价值,将工作重心转向日常服务,丰富与发展日常服务,切实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的能力。
服务对象、布局与环境设计 服务对象 服务空间的布局特点 室内布局 规章制度与预案 对人员的特殊要求
服务对象 在计划经济时代出现的少儿图书馆,曾将服务对象界定为4-16岁。 这种界定的潜在理由是,4下以下儿童不具备自主阅读能力,而16岁以上则具备独立的民事能力,可以进入成年人图书馆了。
服务对象 现在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大为拓展,例如深圳少儿馆将服务对象定为0-99岁。 但是,由于未成年人服务的特殊性,并非图书馆大门一开,宣布对所有年龄开放就可以满足各年龄段儿童的阅读需求。 以往少儿图书馆服务对象之外的人群,即0-3岁婴幼儿和17-18岁少年成为最需要公共图书馆主动拓展的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 17-18岁,国外称为“年轻的成人”(Young Adults),他们16~18岁是过渡阶段,完成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 这一群体的服务特征处于成人服务和儿童服务之间,图书馆服务应该立足于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公民意识和成人意识,除了对成年人的服务可以对他们开放外,还可提供志愿者活动、讲座(关于择校、就业、两性话题等)、展览等。
服务对象 0-3岁,婴幼儿,国外称为“婴儿和学步儿童”(Babies and Toddlers),他们不具备独立行为能力和阅读能力,因而以往我国少儿图书馆不对他们开放。 即使现在的公共图书馆不再排斥这一群体,但由于没有积极的服务设计,没有合适的资源(文献、设施、人员),公共图书馆无法真正吸引这一人群。
服务对象 面向婴幼儿群体的图书馆服务至关重要。早期大脑发育研究表明:对婴幼儿说话、唱歌及阅读有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幼儿身处的环境对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大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分级阅读和亲子阅读等,可以帮助婴幼儿家庭改善婴幼儿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服务对象 为达到这一目的,公共图书馆应该要有专业的、针对婴幼儿服务的图书馆员,专门配置的阅读环境和阅读资源,以激发婴幼儿的阅读兴趣并吸引他们来到图书馆。 婴幼儿开始进入图书馆,需要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培养他们寻求帮助意愿,使他们能够在图书馆和通过图书馆寻求答案、了解信息和技术。
服务对象 良好的公共图书馆应该为婴幼儿及其监护人提供了一个好的场所,拥有大量适于他们年龄阶段的学习资料,有各种阅读、唱歌活动,有厚板书籍和触摸感知书籍等等。 在许多社区,婴幼儿无法得到良好的阅读训练。如果社区图书馆能够积极主动介入,将为公共图书馆服务打开新的空间。 例:膝盖上的时光
服务空间的布局特点 现代图书馆建筑与服务的特点之一是模数式建筑,大开间布局。 在开阔、通透的空间中,不同服务项目集成于同一空间,如参考咨询和外借,阅读和休闲,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同时不同用户群体也可在同一空间享受图书馆服务。 但是未成年人服务布局不应该照搬成年人服务的大开间趋势。
服务空间的布局特点 根据年龄细分服务空间 未成年人服务的特点之一是服务细分化,包括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分级服务,以及同一年龄群体的多样化服务。 分级服务是由分级阅读决定的。20岁和80岁的成人年可以读相同的书,而3岁、5岁、7岁、13岁的儿童则应该是读完全不同的书。同时对服务场所、服务人员的要求也有很大不同。
服务空间的布局特点 根据服务项目细分服务空间 成年人接受图书馆服务基本是“静”的服务,即使听音乐看视频,也是戴着耳机,不会干扰他人。 但未成年人服务有“动”和“闹”的特点,相互之间影响较大。适当细分服务空间,形成相对隔音的环境,形成易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环境(未成年人活动空间尽量靠近管理者/监护人)。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划分更多的具有声音和视觉隔离的服务空间。
室内布局 公共图书馆不仅是未成年人阅读、学习、获取知识的场所,也是他们成长必不可少的乐园,是他们探索科学、寻找宝藏、获知增智的“王国”。 近年来国际上公共图书馆在新建、扩建和整修过程中,十分注重未成年人服务空间的建设。据台湾学者曾淑贤的调查,新建图书馆在儿童空间规模上,较10年前多了一倍。新的不仅增加儿童空间,空间创设的理念也不断创新。
室内布局趋势 公共图书馆在空间布局时注重推出很多新的空间,如: 富创意及童趣的儿童空间 婴幼儿阅读区及说故事活动室 乐龄学习资源中心或学习教室 青少年互动空间 网络搜寻及数字学习空间 影音欣赏空间 无人服务智能图书馆 书籍数据展示空间
室内布局原则 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营造一个促进阅读的环境 营造一个适应多样化服务特点的环境 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获取信息并掌握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技能。 营造一个促进阅读的环境 应该刻意营造一个环境鼓励未成年人热爱阅读及书籍。 营造一个适应多样化服务特点的环境 打造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空间。 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图书馆必须是一个安全、舒适、有吸引力,没有威胁感的场所。
室内布局要求 安全性要求 生态性要求 全面性要求 人性化要求 设备配置、系统导向及环境标识等应考虑未成年人特点。 各类设备、教具、道具、玩具等要有绝对的安全性能。 生态性要求 树立环保节能的绿色理念。 全面性要求 将硬件建设与图书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及服务质量、服务品牌等软件建设共同考虑
室内布局标准 美国基奇纳公共图书馆委员会在考虑中心图书馆空间创设时提到了七条标准: 创建一个温馨的和有吸引力的图书馆空间 提供适应图书馆馆藏增长及新载体的空间 增加计算机工作站数量 为艺术展示、讲座和文化活动提供空间 在一个功能完善、儿童友好的空间中集成所有的儿童服务 通过降低书架和扩大过道改善设备的可用性 体现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特点
规章制度与预案 做好未成年人服务,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制定各种应急预案是基本前提。 未成年人在面对各种危机时,不能和成人读者一样自主地做出相应的评判和选择,图书馆员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003年团中央的“儿童意外伤害大调查”,10811名中小学生和17759名家长对4个生活环境——公共场所、大自然中、学校、家里作选择:最不安全的地方是公共场所和学校。
规章制度与预案 案例:托马斯·克兰公共图书馆的儿童安全政策: 1、4岁以下的儿童在任何时间都必须被一位负责的成年人或14岁以上的儿童严密看管(在视线范围内)。 2、5岁至9岁的儿童必须得到一位负责任的成年人或14岁以上的儿童的直接看管(在图书馆内的同一房间或地方)。 3、10岁或以上而没有被看管的儿童必须是懂事和能够服从图书馆使用守则的。如家长或监护人认为儿童在没有看管下不能单独留在家里的话,该儿童亦不能在没有陪伴下留在图书馆内。
规章制度与预案 案例:托马斯·克兰公共图书馆的儿童安全政策: 4、发现没有被看管的儿童或被13岁以下的儿童看管的儿童,图书馆员将联络他的成年看管人,若未能联络上看管人,馆员将会通知警察。 5、13岁以下没有被看管的儿童在图书馆关门时将被视为高危儿童。在关门后十五分钟内仍未能联络上看管人的话,馆员将通知警察。两位馆员陪伴直至看管人或警察到达。 6、如图书馆因无法估计的情况下提前关门,如因天气转变或停电,职员将尝试联络缺乏陪伴儿童的看管人。
规章制度与预案 案例:托马斯·克兰公共图书馆的儿童安全政策: 7、图书馆员在任何情况下均无权接送任何儿童离开图书馆。 8、如没有被看管或高危儿童遇到医疗紧急情况,图书馆职员将拨电911 要求紧急援助,然后联络家长/监护人。 9、如家长/监护人被知会儿童安全政策后,仍然重复地让儿童单独留在图书馆内,职员将会通知警方。 10、图书馆所有服务台都提供儿童安全政策书,并会派发给没有被看管或高危儿童的看管人。
对人员的特殊要求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人员的职业要求: 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平等接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不因他们的家庭和个人状况而有所不同; 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童趣的图书馆空间,使其成为促进未成年人家庭和学校之外的第三空间; 促进未成年人阅读、学习和信息素养; 鼓励未成年人与其它人和谐相处,培养社会包容和社会参与意识; 保障未成年人的心智和身体不受伤害。
对人员的特殊要求 图书馆员是服务质量的关键,而未成年人服务对图书馆员要求更高。 服务设计更复杂:未成年人服务需要设计更多的项目; 服务技能要求更高:除了图书馆服务一般技能外,还涉及幼儿心理幼儿教育、婴幼儿护理保健等多方面知识; 服务态度对影响更大:服务态度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影响极大,一次不良的服务体验足以完全改变儿童对图书馆的认识。
阅读服务的形式与组织 婴幼儿阅读活动的组织 学前儿童阅读活动的组织 学龄初期儿童阅读活动的组织 少年时期的阅读活动 未成年人后期阅读活动的组织 不同载体阅读活动的组织 不同形式阅读活动的组织
婴幼儿阅读活动的组织 婴幼儿时期是人的生命的起跑线,是人的智慧潜能开发的关键期。人的终身阅读习惯始于其在儿童期所感受到的快乐阅读。 婴幼儿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主要是翻阅图画,因此图书馆不仅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色彩鲜艳、画面活泼的图书,还应为家长购置儿童阅读指导、儿童心理学及幼教、科普保健等图书。 这一阶段的阅读活动可指导家长进行一些启发式的口述阅读活动,并提供阅读指导。
学前儿童阅读活动的组织 学前儿童语言技能发展很适度,词汇扩展很迅速。在这一阶段, 孩子对“语言”和“文字”开始具有一定的相关知识。 儿童开始进入到喜欢语言游戏的阶段,父母伴随孩子进行互动分享阅读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一阶段的儿童阅读活动主要是体验式为主,为阅读环境要求很高,针对学前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喜新的特点,应设计充满童趣、富有想象力的阅读空间。
学龄初期儿童阅读活动的组织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从读图阶段逐渐进入读字的过程。孩子开始主动探索文字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父母发现孩子开始尝试阅读文字时,应适时地加以鼓励。 这一阶段的儿童阅读活动在引导性阅读的基础上强调开始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同时通过亲子阅读和集体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
未成年人后期阅读活动的组织 少年时期未成年人处于高级阅读期。他们可以处理一些抽象的推理,开始发展自己的个性,受到除了家庭以外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 随着组织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增强,研究和学习的技能也开始增长。阅读兴趣向知识型转变。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自主阅读能力,在开展阅读活动时主要在图书选择上做好引导,在阅读兴趣上培养空间,在阅读方法上提供提升,通过活动着重提升其阅读品味。
未成年人后期阅读活动的组织 这个阶段的孩子系统正式的学习成为重要部分,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始逐步由阅读青少年读物向阅读成人读物转变。 阅读时间的分配上因为学习压力见长做了倾斜,阅读活动主要集中在兴趣阅读和课外延伸阅读方面。 图书馆可以通过活动搭建阅读交流分享平台,培养个性阅读计划。指导中开展主题阅读等活动。
不同载体阅读活动的组织 纸质文献的阅读活动组织 视听阅读的活动组织 新阅读活动的组织
不同形式阅读活动的组织 亲子阅读活动的组织 自主阅读活动的组织 共享阅读活动的组织 户外阅读活动的组织
服务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 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需要落实联合国教科文/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宣言》和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以现代图书馆理念指导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注重创新,新的服务品种很多。落实现代图书馆理念,应该特别关注的是杜绝服务的歧视。
服务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 公共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应该体现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态度,避免采用“偷窃”、“罚款”的文章,甚至应该少用“禁止”、“不得”的文字。 例:少儿借书证积分制度代替罚款制度
服务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 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活动,一般会涉及竞赛类活动,此类活动应该精心设计,避免与学校应试教育雷同,保护参与活动的弱势儿童群体的自尊心。 例:“李咏式”竞赛(粗暴地说:错!你来)对未成年人的打击
服务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保障公民的阅读自由。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阅读的庇护所,更是未成年人阅读的庇护所。 开卷有益,图书馆人不歧视任何阅读行为。图书馆人对阅读过程或阅读行为的关注胜于阅读内容。 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特别应该避免阅读的歧视。
服务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 阅读的话语权从来掌握在精英阶层手中,精英们习惯于居高临下地看待社会阅读行为,对社会底层人士阅读行为进行歧视。 例:“浅阅读”、“功利性阅读”的提法是歧视性提法。读《论语》的教授没有任何理由用“浅阅读”形容读绘本的半文盲,也没有任何理由称读菜谱的厨师是“功利性阅读”
服务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 图书馆人在阅读领域,曾以“导读”或推荐自豪。他们开出经典、名著书目,劝导读者读经典、读名著。 按现代图书馆理念,图书馆可将书单交给家长老师,不应该直接交给未成年人。 例:某些教授开出的书单,他们自己也未必精读过。
服务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 现在某些社会管理者出于对未成年人或青年学生的关爱,还倡导“读好书”。 “读好书”不符合现代图书馆理念,或者说图书馆员没有判断好书的能力,也不应该成为未成年人阅读内容的判官 。 例:某些少年英雄的“好书”,因将国家财产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已变得少儿不宜。
服务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 对数字阅读和移动阅读也存在歧视。 一些图书馆人士习惯于纸质阅读,因而抓住未成年人喜好的新阅读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对数字阅读和移动阅读泼冷水。 例:在国外,甚至某些游戏(结构化的、复杂的)也被当作阅读。
范并思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 bsfan@infor.ecnu.edu.cn 谢谢! 问题与讨论 范并思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 bsfan@infor.e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