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貫新課程 藝術與人文 資訊科技融入音樂教學 設計者:中正國中 劉素蓉老師
統整主題 曲名:C大調第六號 “田園交響曲” 作品號碼:Op.68 作曲家---貝多芬
統整理念 協同教學 運用多媒體教 為一音樂的經典作品 讓學生快樂而有效的學習音樂。 讓音樂甦醒學生的心靈感覺。
主題來源:自編 教學時間:五節 教學地點:音樂教室 教學資源:音樂工具書、網路資源、CD、LD、筆記型電腦、單槍投影機等。
統整科目 同領域:視覺藝術 跨領域: 健康與體育 跨領域:語文 歡迎有興趣的學科加入 跨領域:社會
音樂科學習單 比較分析古典與浪漫時期音樂的風格 認識作曲家貝多芬 曲式介紹— 奏鳴曲 奏鳴曲式 交響曲 “田園”交響曲概說與作曲經過 “田園”交響曲初演情形及樂器編制 “田園”交響曲各樂章樂曲解說 聆賞“田園”交響曲
音樂科教學流程(一) 能力指標 學習活動 評量 1-4-7 主題規劃 搜尋主題資料 軟體製作 1-4-2 1-4-1 環境佈置 引起動機 2-4-5 3-4-5 主學習: 古典時期音樂之風格與特色
音樂科教學流程(二) 能力指標 學習活動 評量 2-4-6 3-4-6 古典時期代表作曲家 ˇ 3-4-5 貝多芬坎坷的一生&與生命搏鬥的歷程 貝多芬作品風格的探討 2-4-5 認識奏鳴曲 奏鳴曲式及交響曲曲式
欣賞過田園交響曲後,你心中留下了些什麼感動? 音樂科教學流程(三) 能力指標 學習活動 評量 3-4-6 田園交響曲作曲經過與概說 ˇ 2-4-5 開啟田園交響曲樂曲解說 2-4-6 心靈SPA:聆賞田園交響曲 師生 互動 3-4-4 欣賞過田園交響曲後,你心中留下了些什麼感動? 分享
古典時期音樂風格 古典時期—1750年~1820年 古典時期的音樂所給予人們的感覺是「高尚」、「典雅」的古典樂派的音樂通常都給聆聽者一種單純、明朗、優美、均衡的印象,這和巴洛克時期音樂華麗而且樂風複雜,以及浪漫時期音樂強調作曲家個人情感的宣洩,是很不一樣的受到了當時文學上古典主義精神的影響,所追求的是一種樂曲形式上客觀的美感,所以古典樂派的音樂大都有著統一而且規律的性格。
古典時期音樂特色(一) 此時期的音樂有以下幾項特色: 一、數字低音的捨棄不用:古典時期複音音樂已經鮮少為人採用,這時幾乎已是主調音樂的天下了,主調音樂的樂曲通常是由一個聲部來擔任主旋律,而由其他聲部來擔任伴奏。在古典時期,作曲家們對於和聲伴奏的部份,已不再像巴洛克時期是用數字來表示,然後再由數字低音的演奏者來即興發揮。 這時期的作曲家對於曲調的和聲部份皆已完整寫出,並且安排各種樂器來擔任,以增加不同音色的變化
古典時期音樂特色(二) 二.「漸強」與「漸弱」的使用: 在複音音樂的時代,由於複音音樂著重的是每一個聲部地位均相同,各聲部必須保持均衡,所以不容易有強弱差別很大的表現。即使是巴洛克時期的主調音樂,雖然也強調獨奏部與伴奏部之間力度上的強弱交替,以產生樂曲明暗的變化,但是巴洛克時期樂句強弱的對比,是以明晰的台階式表現的,當時的人還沒有將樂句塑造成「漸強」或「漸弱」的概念,所以說樂句漸強與漸弱的 表現手法,是從古典時期才確立的。
古典時期音樂特色(三) 三.奏鳴曲式的確立: 古典時期,奏鳴曲經由D.史卡拉第、巴哈的兒子K.P.E.巴哈以及史他密茲等作曲家的努力,逐漸確立成一種樂曲形式,然後再由海頓、莫札特相貝多芬等人將之發揚光大。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奏鳴曲式確立這件事情呢?主要是因﹁奏鳴曲式﹂為古典時期器樂曲最常採用的曲式結構。舉凡獨奏奏鳴曲、交響曲、室內樂曲及協奏曲等等今天愛樂者最常聆賞的樂曲形態,都是依循奏鳴曲式來創作的,而且此一重要的式也被後來的浪漫樂派所延用。
古典時期作曲家(一)-莫札特 一七五六年一月二十七日莫札特出生於薩爾斯堡的音樂世家,父親雷奧博是個極有天分的小提琴家兼作曲家,為薩爾斯堡大主教禮拜堂的副樂長。身為職業音樂家,的他堅信小莫札特的天分是無人能及的,於是為他安排了一連串歐洲宮廷巡迴演出,好展現莫札特過人的才氣。從六歲起,莫札特就開始在歐洲各地貴族出入的宮廷及公共場合演出,所到之處人人心醉神怡,
古典時期作曲家(二)-海頓 海頓 Haydn (1732-1809) 奧國作曲家,作品包括奏鳴曲 協奏曲 絃樂四重奏 交響曲 神劇等,其中以交響曲和絃樂四重奏最為著名,人稱他為交響曲之父。 著名的驚愕 時鐘 倫敦擂鼓交響曲均為海頓的作品。
古典時期作曲家(二)-海頓 1797年,海頓寫下一首絃樂四重奏--皇帝。當時拿破崙戰爭正威脅著歐洲大部分地區,海頓應邀為奧地利帝國寫一首愛國歌曲,開頭那句「主佑吾皇法蘭西斯」意在激起奧地利人民最深的感動,此曲後來變為奧地利的國歌;而海頓也曾用這首歌的旋律來為自己最後的一首弦樂四重奏譜寫一變奏曲。
古典時期作曲家(三) 貝多芬 貝多芬於1770年生於萊茵河畔的波昂,父親是科隆宮廷樂團的男高音,他發覺年幼的貝多芬有音樂天份,四歲便開始以嚴格方式指導他學鋼琴、小提琴。 11歲時貝多芬便輟學回家專心學習音樂,這時在尼富門下正式學習音樂,尼富教貝多芬了解巴赫的平均律古鋼琴集,並介紹他成為波昂宮廷樂團之一員。
1827年,結束貝多芬57歲的生涯,葬於維也納中央公墓。 古典時期作曲家(三) 貝多芬 母親的去世加上父親酗酒,貝多芬一肩挑起家計。 不幸的是聽力從28歲逐漸退化,使他墜入痛苦的深淵。然而在海里金史塔特事件後,他的作品風格有明顯的轉變,中期(1802-1815年)作風深受海頓影響:是以主題動機貫穿全曲,傾訴激烈熱情的音樂。 後期(1815-1827年)是內省階段,作品充滿冥想與幻想,主觀與個性,可說暗示了浪漫樂派的作風。 1827年,結束貝多芬57歲的生涯,葬於維也納中央公墓。
古典時期作曲家(三)-貝多芬 貝多芬算是相當多產的作曲家,一共寫了九首交響曲、五首精彩絕倫的鋼琴協奏曲、一系列的室內樂、鋼琴小品及聲樂作品。貝多芬在1802年,也就是他32歲時,進入全聾狀態,但這樣的劣勢再加上生命中期及晚期病魔纏身,並未減緩他的創作速度。
浪漫派時期作曲家-舒伯特 舒伯特1797-1828 奧國作曲家,一生完成六百餘首德國藝術歌曲,稱為“歌曲之王” 。 音樂作品曲調優美如菩提樹、鱒魚等均為耳熟能詳的歌曲,此外尚有交響曲、室內樂作品。
浪漫派時期作曲家-舒伯特 舒伯特 1797誕生於維也納 1806學風琴、和聲、對位、歌唱等 1807成為教堂合唱團主唱 1808加入維也納皇家神學院詩班 1813完成第一號交響曲 1814開始教書、初戀,完成紡車旁的葛麗卿 1816辭去教職,完成四百多首作品 1819為歌曲鱒魚改寫成鋼琴五重奏 1822完成流浪者幻想曲,感染梅毒 1823完成美麗的磨坊少女連篇歌集 1827完成(冬之旅)連篇歌集 1828適於維也納,葬於貝多芬旁
曲式(一)--奏鳴曲式 奏鳴曲式是一種由兩個相對的主題,以呈示部、發展部和再現部所構成的曲式。 奏鳴曲式又稱為第一樂章式或快板樂章式。 呈示部中兩個相對的主題,是指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屬性、調性均各異,第一主題大都活潑、陽剛而第二主題則較柔美,第一主題是主調,而第二主題必是屬調。 發展部則以第一或第二主題為素材,作曲家運用,是作曲技巧和樂思加以發展,是一富於變化、精彩的樂段。 再現部顧名思義是再現第一、第二主題,但是在再現部中第二主題仍是主調。 奏鳴曲式有時是序奏-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尾聲。
曲式(一)--奏鳴曲 奏鳴曲是古典時期重要曲式,是由三或四樂章所構成的器樂曲。 第一樂章:快板 奏鳴曲式 第二樂章:慢板或變奏曲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或詼諧曲 第四樂章:快板奏鳴曲式或輪旋曲
曲式(二)--交響曲 交響曲一詞來自希臘語,即諧和之聲,十六世紀末時指歌劇中的“間奏曲”;十七世紀後期指義大利的序曲。 十八世紀義大利序曲發展為一獨立的器樂曲,與歌劇正式脫離關係,以後海頓在交響曲的第二樂章與終樂章間加入“小步舞曲”,於是四樂章的交響曲在十八世紀後期成為“交響曲”的標準形式。
曲式(二)--交響曲 交響曲的四樂章 交響曲的樂器組織分為絃樂器、木管、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 快板 第二樂章:慢版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或詼諧曲 第四樂章:奏鳴曲式快板或迴旋曲式 交響曲的樂器組織分為絃樂器、木管、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
C大調第六號交響曲 “田園”Op.68 1812年貝多芬的日記寫到:自然,是為心靈所設的光輝學府.是的我該成為該校的學生,以飢渴及求知的心接受自然的教化.我將要在自然中學習人生智慧,以遠離社會黑暗與人間罪惡;我還要再自然中了解上帝,經由宗教的認知品嚐天堂的滋味.再完成自然學府課業後,我將不再是幼稚的新生,而是坐擁智慧的先知,並可再人士煎平靜渡過餘生.
C大調第六號交響曲 “田園”Op.68 前段自述中描寫由美好自然通像宗教信仰及幸福人生,恰好捕捉《田園交響曲》的主旨與深義. 《田園交響曲》在素材上由「人文精神」轉向「自然描寫」,不但開創浪漫閱派描寫交響曲的先河,並直接影響孟德爾頌創作《蘇格蘭》和《義大利》兩手交響曲的構思.在形式上由四樂章增為五樂章.
C大調第六號交響曲 “田園”Op.68 《田園交響曲》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它的標題性格與描寫自然素材,而是以藉景抒情的手法,展現一種人文與自然圓融為一的世界觀,並在第五樂章的結尾,以沉浸於美好自然的精神饗宴,表現敬虔感恩的宗教情懷.
“田園”交響曲概說 與第五號“命運”號稱雙胞,第五號描寫人,第六號描寫自然。 是一首標題音樂,是貝多芬親自命名,且每樂章都有標題。 樂曲亮麗動人如貝多芬自述:“本曲中,感覺的表現更甚於繪畫。
“田園”交響曲作曲經過 1784年年僅十四歲的貝多芬接觸涅希特的《大自然的音樂畫像交響曲》,此曲共分五個樂章,每個樂章都有簡要說明: 第一樂章-來到美麗鄉間 第二樂章-天空突然變得昏暗 第三樂章-暴風雨排山倒海而來 第四樂章-暴風雨逐漸平息 第五樂章-大自然中萬物歡愉,向創造宇宙萬物之主宰高唱感恩頌歌.
“田園”交響曲作曲經過 涅希特這首《大自然的音樂畫像交響曲》,幾乎是《田園交響曲》的後三樂章的內容雛形,因此《大自然的音樂畫像交響曲 》可視為《田園交響曲》的創作素材之母.
“田園”交響曲作曲經過 貝多芬於1803年寫下「小溪潺潺流水聲」的主題動機,後來用在田園的第二樂章. 1807年秋天,其他重要主題出現. 與此曲創作有密切關係的地方是艾森斯塔及海里根城. 貝多芬曾於1823.5.6給有人信中提到創作田園的靈感,其實這些靈感是不請自來的,在室外,在森林,在散步,在靜夜,再心情愉快時,我可以輕易的抓住這些靈感,有時候由詩轉化成我想說的話,再轉變成音響;有時是我四周的雷鳴和暴風,最後再把它們寫成音符.
“田園”交響曲作曲經過 貝多芬曾於1823年偕同弟子辛德勒拜訪海里根城,無限懷念的對他的第子說: 「我的《田園交響曲》中,描寫小河風景的樂章就是在這裡寫成的,當時還有黃鸝,鵪鶉,夜鶯,杜鵑等陪我一起作曲.
“田園”交響曲的結構與內涵 1808年夏完成於維也納郊外的海里根城〔他曾立過遺書之地〕 “田園”交響曲由五個樂章構成, 在五個樂章中一.三.五.樂章重在描寫主觀心情,而二.四樂章個性較強烈,重在描寫客觀景物,行程主客觀交錯的畫面. 而三四五樂章演出時必須連續不間斷,也使這首交響曲的結構更形緊密. 1808.12.22首演於維也納劇場 由貝多芬親自指揮.
“田園”交響曲第一樂章 從容的快板 F大調 奏鳴曲式 2/4拍 田園晴爽的景象 第一小提琴呈現明亮的第一主題,此一主題散發出鄉村純樸自然的芬芳氣息. 譜例:
“田園”交響曲第一樂章 第二主題由第一小提琴奏出,與第一主題性格類似,沒有明顯的對比。 譜例: 發展部以第一主題的三個動機,加以充分發展。 在現部的第一主題由第二小提琴及中提琴呈現,之後有小提琴的花奏(裝飾奏)。 全樂章充滿和平安詳的氣氛。
“田園”交響曲第二樂章 此樂章仍是寧靜的情緒但描述性格較首樂章強烈。 很快的行板 降B大調 12/8拍 奏鳴曲式 小河邊的風景 在如同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及大提琴則的伴奏下,小提琴悠揚而明亮的呈現第一主題;第二主題同樣的由小提琴悠揚動人的呈現
悠揚而明亮的第一主題 第二主題仍然悠揚動人,隨之出現寬闊而陳穩的旋律
“田園”交響曲第二樂章 不久,低音管吹出沈穩寬厚的歌唱旋律,接著中提琴 大提琴加入,長笛 小提琴也反覆同一旋律,表示小河安靜緩緩地的向前流去。 樂章結尾貝多芬使用木管樂器模仿鳥的叫聲--夜鶯〈長笛〉鵪鶉〈雙簧管〉杜鵑〈單簧管〉的輕啼此起彼落。
“田園”交響曲第三樂章 快板 F大調 ¾拍 詼諧曲農民們歡樂的聚會 第一段是三拍子的圓舞曲,是農民快樂的舞蹈, 緊接著雙簧管奏出一段洋溢著鄉村純樸趣味的牧歌旋律。
中段是活潑粗獷 節奏強烈的二拍子波爾卡舞曲 回到圓舞曲部分,立刻轉為急板 加快速度像舞蹈氣氛熱到最高點。不間斷的進入第四樂章。
“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 快板 f小調 4/4拍 雷電 暴風雨 此樂章以類似間奏曲方式寫成風格趨向於描寫音樂 低音提琴恐怖的顫音加上短笛尖銳刺耳的呼嘯,預示著暴風雨來臨 雷聲由遠而近,狂風驟起 雷電交作 大雨傾盆…. 風雨停息,雲霽天光! 長笛聲在晴空悠揚,進入終樂章。
“田園”交響曲第五樂章 稍快板 F大調 6/8拍 迴旋奏鳴曲形式 牧人之歌 暴風雨之後充滿感恩的欣喜 單簧管吹出牧人之歌法國號呼應著。 譜例:
“田園”交響曲第五樂章 弦樂奏出充滿感恩的第一主題: 此一感恩主題貫穿整個樂章,為全曲精神所在
“田園”交響曲第五樂章 第二主題轉為C大調,由弦樂器奏出,表現出歡愉的心境。 結尾前以最弱音響,所表達的是發自心靈深處敬虔的感恩。 貝多芬在終樂章結尾前手稿:主啊!我們感謝你。
參考書目 名曲的饗宴 崔光宙著 世界文物出版社 最新名曲解說全集 交響曲Ⅰ 李哲洋主編大陸書店
相關網站 http://www.ezone.com.tw C:\windows\TEMP\clip_image001.jpg
LD 卡拉揚指揮 柏林愛樂管絃樂團演奏 1990 Deutsche Greammop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