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二课 诗两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陳旺全醫師主講 健康養生茶飲 明目菊花茶 明目菊花茶 成分:菊花五錢、 500c.c 熱水沖泡 成分:菊花五錢、 500c.c 熱水沖泡 功效:可治療急慢性結膜炎、頭暈 功效:可治療急慢性結膜炎、頭暈 頭痛、口苦、口乾、高血壓 頭痛、口苦、口乾、高血壓.
Advertisements

六大類食物 五穀根莖類 六大類食物 油脂類 蛋魚肉豆類 奶類 蔬菜類 水果類. 五穀根莖類 : 提供熱量 : 部份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 包含麵 ( 及麵包饅頭 ) ,飯類,蕃薯等食物 也就是一般所稱的 " 主食 " ( 蘿蔔不是這一類,是屬於蔬菜類喔! ) 飲食建議吃三到六碗 並推薦攝取全穀類食品.
正確睡午睡精神更好 正確睡午睡 精神更好 可降血壓 增加思考能力 懶懶的冬天加 上星期一又是假日後上班,如果能夠在 中午補個眠,稍微休息一下,對於精神 的提振及下午工作效率都有幫助。但冬 天睡午覺要注意保暖以及水分的補充, 避免受涼或是血液循環不好,造成手或 腿麻痛,注意這些小地方可以讓睡午睡 更健康!
揮別電腦族疲勞症候群 主講人 : 陳潮宗 中醫師. 常有症狀一 起因&症狀: 起因&症狀: 坐姿不正最易引起腰酸背痛、 過度看螢幕則眼睛疲勞酸痛。 治療重點: 治療重點:補固腰腎、明目保睛。
引言 高血壓自我健康管理包含飲食、 運動、 及健康生活型態三大方向。 飲食 是改善高血壓的重要部分, 並提 供飲食方式來改善高血壓。
人事室專題計畫業務報告 人事室 謝明峯 轉 一、專任助理注意事項 計畫案如有聘任專任助理者, 請依據「南 華大學專案助理報到程序單」內容, 將資 料繳交至人事室 ( 請於聘任到職日前繳交, 以免影響到本身權利 ) 。 離職儲金或勞工退休金 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相關規定,
1 债券融资业务拓展交流 债券业务部 二 O 一二年二月. 2 目 录  第一部分 债券融资业务概述  第二部分 东兴证券债券融资业务情况介绍及前景展望  第三部分 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发债  第四部分 债券融资业务合作开发方式及激励探讨.
山伯與英台在健康書院修業完 成後,一行人逗陣開開心心的 回自己的家鄉 …… 於是開啟了另一段 ~ 新梁祝的故事 ~ 在下 梁山伯 小女子 祝英台 我是 阿成 我是 阿香.
糖尿病的饮食控制 厦门长庚医院张翼翔. 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糖尿病对健康和生命的危害 糖尿病对健康和生命的危害 心、脑、肾、神经等 心、脑、肾、神经等 糖尿病的表现和诊断 糖尿病的表现和诊断 糖尿病的治疗 — 终身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 — 终身治疗.
第八章 膳食與營養 第一節 均衡營養與膳食 年 7 月公布新版「每日飲食指南」, 依食物營養特性,分為六大類: 全榖根莖類 蔬菜類水果類 低脂乳品類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豆魚肉蛋類 食全十美.
轴对称(一) 课堂引入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思考这些图片有什么样 的特点.
创意鄱阳湖— 一种基于无形资源理念开发鄱阳湖的思考 以传奇背景音乐作为开场,体现创意创造传奇 南昌大学 黄细嘉
牛熊證簡介.
壹 展会营销方式 在休闲娱乐产业中的分析. 壹 展会营销方式 在休闲娱乐产业中的分析 对于行业、企业、产品的作用 会展营销 的作用 会展营销 集行业资源要素、灵活多变的活动手段、面对面的展览展示等优点,已经发展成为所有行业开展营销工作的首选手段。 1、市场调研功能 5、注意力经济效应 2、产品创新功能.
防盜裝置  學生科技探究.
德 国 鼓 励 生 育 的 宣 传 画.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效果 1、控制:50%以上 有权决定对方财务和经营.
行政执法人员 综合法律知识培训 二OO六年八月.
饮食中的平衡 酸 性 食 物 与 碱 性 食 物.
我们向往新的飞翔 青岛顺兴路小学.
第2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 考点: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期末書面報告指定書籍 王鼎鈞回憶錄---昨天的雲
川信-丰盛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2016年3月.
古文選讀.
法務部財產申報查核平臺 規劃說明.
安全自护我能行 ——八年(1)班主题班会.
农信社信贷产品实务技能提升培训.
麵包的秘密 作者:奧亨利.
臺南市104學年度 國民中小學新進教師研習課程 廉政宣導與案例研習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政風室 科員 黃彥雄.
高齡者道路交通事故特性與道安防制措施 研究計畫報告
是重要的感觉器官,有许多感觉器,具触觉、嗅觉功能,还能感受异性的性信息素。 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三部分组成。
技職教育之人才培育 -以育達商業技術學院為例 王育文 戴美華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吉林大學企業管理系 副校長 博士生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年度中投區免試入學 超額比序與志願選填宣導說明
每周物流资讯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第四十三期.
项目亮点 融资方为AA级发债主体,是当地唯一的综合平台公司
龙海公寓· 多城一家O2O项目 商业计划书 2015年7月.
临沂市华泰工艺美术有限公司 人事管理制度培训.
复习 什么是结构?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僑務委員會法規委員會 專門委員兼執行秘書徐佑伶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授课人:姚晓霞.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 行政執行官李垂章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年共产主义学校 第十期暨主要学生干部培训班 二OO八年十二月.
植物辨識及分類 呂春森 基隆市立暖暖高級中學 植物辨識及分類 呂春森 基隆市立暖暖高級中學.
班主任素质提升要走自主发展之路 广 东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英语(翻译)12级1班 李秀云.
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 关于“四个全面”若干问题之解读 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行政学院 曹敏华教授.
第三课 闲话“家”常 1.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 行政執行官李垂章
“华东师大数学系部分老同事活动”(辛卯聚会)记事
第五节 读图表述.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交 易 部 中華民國101年8月
管理好种公鸡提高雏鸡质量.
走进 莱 芜 制作人:楠楠.
农作物病虫害图解 阜宁县农业干部学校 二OO九年四月.
教師敘薪實務解說 大墩國小人事室 吳莉真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klmyzyjsxy
第四章 时间序列的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①了解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是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②掌握时间数列编制的基本要求;③理解和掌握水平速度两方面指标的计算及运用④理解和掌握长期趋势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 本章教学难点: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
腾冲叠水河瀑布 和来凤山公园 音乐: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 摄影、制作:曹珏 陈晓芬.
報告人: 財政部採購稽核小組稽核委員 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王自來
大拇指游戏的类似经历 1、作息时间? 2、 考试成绩? 板书,表情典型性 3、心情?.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人无信不立 业无信不兴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 建设综述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
如何寫工程計畫書 臺北市童軍會考驗委員會 高級考驗營 版.
主題:踏出宣教路 使12:11 彼得醒悟過來,說:「我現在真知道主差遣 他的使者,救我脫離希律的手和猶太百姓一
06 无形资产投资环节的会计处理.
从“聚焦课堂”到  “关注教育教学全过程”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张 丰 二OO八年十二月.
臺北市私立大同高中105年 地震疏散演練 上午9時21分, 實施防災演練, 9月13日0730實施預演.
明湖國小 文書講習 時間: 地點:總務處.
知识点: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主讲教师:冯泽虎.
台灣房價指數 台灣房屋 中央大學 2011年7月29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单元 第二课 诗两首

经 典 晨 读 1 高 考 导 航 2 课 堂 互 动 5 学 习 目 标 3 课后强化作业 6 课 前 预 习 4 名 著 博 览 7

经 典 晨 读

乐园鸟 戴望舒 飞着,飞着,春、夏、秋、冬, 昼,夜,没有休止, 华羽的乐园鸟, 这是幸福的云游呢, 还是永恒的苦役?

渴的时候也饮露, 饥的时候也饮露。 华羽的乐园鸟, 这是神仙的佳肴呢, 还是为了对于秋天的乡思?

是从乐园里来的呢, 还是到乐园里去的? 华羽的乐园鸟, 在茫茫的青空中, 也觉得你的路途寂寞吗? 假使你是从乐园里来的, 可以对我们说吗? 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后, 那天上的花园已荒芜到怎样了?

【赏析】 这首诗是戴望舒诗歌中很有特色的一首,在写作上,诗人借助想象中的来自天上的乐园鸟,表达了对失去乐园的眷恋。乐园鸟是追求热望的象征,是一个品德高尚、永恒求索的形象。乐园鸟无休止地飞翔,可能是幸福的,也可能是“苦役”。诗人没有明确地回答,给人以想象补充的余地,而在读者的意念中,乐园鸟的“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形象特点反而更加鲜明。

这首诗写作上的另一个鲜明特色是用选择问句贯串全诗,造成了诗歌内涵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给读者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这正是诗歌“意在言外”特点的体现。而结句之间却令人触目惊心,隐含了对乐园荒芜的失落感,饱含着惋惜的喟叹,不愧为“惊世之音”。

高 考 导 航

(2015年高考广东卷)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 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软,使……柔软,江水本窈深而显冷涩,但在习习晨风吹拂之下竟显得柔软,软字很形象地写出晨风轻轻吹送、江水微微波褶的情状,从中亦可见出诗人的早过大通驿的轻快心意。

(2)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先从时间很快的角度来表现”过”:早雾刚刚消散,朝阳还未升起,没来及等景象展开就离开这个地方了;②再从行舟速度很快的角度来表现”过”:站在船上远远地通过柳树来辨识城市的方位,一霎眼功夫,眼前已经是满山枫树,到了另一处水湾。

学 习 目 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的形式美和音乐美。 2.深刻理解两首诗的意象及表现手法,领悟作品的内涵。 3.体会诗人对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侧面了解“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课 前 预 习

2.解释词语 (1)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寂寥:书寂静;空旷。 (3)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 (4)凄清:形容清冷;凄凉。 (5)凄婉:哀伤;(声音)悲哀而婉转。 (6)颓圮:坍塌,毁坏。 (7)漫溯:漫,不受拘束,随便。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8)斑斓:书灿烂多彩。

3.辨析词义 沉淀·积淀 都有“沉积下来”的意思,都可作名词。“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如:情感需要沉淀,才能写出好诗。“积淀”指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如:一座好的园林,是民族文化积淀的象征。

4.走近作者 戴望舒(1905-1950),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

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诚挚。

徐志摩(1897-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出生于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一个富商家庭。现代诗人、散文家。1918年至1922年,先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学习银行学、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1921年开始写诗。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徐志摩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其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因而被称作是“浪漫潇洒的资产阶级诗人”。1931年11月19日,他从南京飞往北京,在山东济南开山遇难,年仅35岁。徐志摩一生留有四部诗集,即《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再别康桥》作于1928年11月,收在《猛虎集》中。

5.了解背景 《雨巷》产生在1927年夏天,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风云激荡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上。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6.开阔视野 (1)现代诗派 这个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这个诗派的鼎盛时期。这个诗派并非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简单移入,它实际上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因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代诗派的诗艺核心是象征主义。

(2)新格律诗派 亦称新月诗派,是活跃于20世纪20~30年代的一个诗歌流派。它发端于胡适、徐志摩等人1923年在北京成立的新月社,形成于闻一多、徐志摩1926年4月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的《诗镌》。该流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其代表人物是闻一多、徐志摩。新格律诗最突出的特征是讲求三美,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课 堂 互 动

本课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读《雨巷》) (一)整体把握 第一节,写出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常常孤身一人彷徨在江南悠长的雨巷,等待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第二节,诗人用丁香比喻姑娘,这位姑娘是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第三节,诗人在这一节中进一步刻画丁香姑娘的形象,在寂寥的雨巷,“我”期待的姑娘同“我”一样彷徨而又迷茫。 第四节,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来了,“她静默地走近”。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说明这只不过是诗人理想中一个飘忽朦胧的幻想而已。

第五、六节,这两节写这位丁香般的姑娘刚在“我”期待的梦幻中出现,走近,旋而又“在雨的哀曲里”梦幻般地消失。 最后一节,跟第一节呼应,写出“我”在“姑娘”消失后继续彷徨追求,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是徒劳的,但诗人仍在彷徨中继续追求。

(二)自主思悟 1.作者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结着愁怨”的姑娘与诗人一样,有着忧愁,更利于作者借她抒发自己的情感。

2.诗歌首节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诗歌首节描写了一个满怀落寞、惆怅和有一丝微茫希望的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3.诗的第一节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答:第一节为全诗创设了低沉、凄婉的感情氛围,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4.从“独自”“彷徨”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心情?“悠长”“寂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时代的迷惘。“悠长,悠长”“寂寥”描写细雨笼罩下的雨巷,营造了一种凄婉、朦胧的抒情氛围,又暗示诗人理想、希望的迷蒙渺茫。

5.“丁香”象征着什么?诗人用三个句式一致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出了“丁香一样的”姑娘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味,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 这一节中诗人用了三个句式一致的句子,整齐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感,加深了诗人对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

6.“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这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本体是“她飘过”的情状,喻体是“梦”。梦的特点是虚无缥缈,似有实无。而这位“丁香姑娘”本来只存在于诗人的幻觉中,使用“梦”喻其情状,十分贴切。

(三)深入探究 1.结合诗的最后两节,分析一下本诗的象征意味。 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2.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 《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静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

3.《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撑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句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到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4.诗中的“丁香姑娘”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 观点一:此诗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表达“诗人对革命失败的苦闷与追求”的“政治”化了的诗歌,它就是一首情诗。诗中的“丁香姑娘”即使没有从诗人身边经过,也至少从诗人的幻觉中经过,应该是实指,绝不是什么“理想的象征”。诗人此时已22岁,为爱情写诗,难道不正常吗?

观点二:这位姑娘既实又虚。诗人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根本说不出来。诗人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许是真的,但“她”的出现与逝去是那样的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诗人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尚且忧郁的姑娘。

【答案】 C(C项都读wǎn。A项分别读:liáo,liǎo,liào,móu;B项分别读:yōu,yōu,yóu,yóu;D项分别读:pǐ,yí,sì,fán。)

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哀怨 磅礴 逶迤 碣石    B.揉碎 招摇 彩红 篱墙 C.太息 揣磨 幽雅 赋予 D.静默 仿徨 沉淀 韵脚 【答案】 A(B项红—虹,C项磨—摩,D项仿—彷)

3.对下列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借代) B.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顶真) C.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比喻) D.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反复) 【答案】 A(应为比喻。)

4.对《雨巷》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诗人就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地行走,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B.诗歌体现出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采用重叠反复手法,使全诗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

C.全诗写得朦胧恍惚。“我”似乎怀着满腹心事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 D.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虽然诗行长短不一,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 【答案】 A(《雨巷》不只是实写,也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

5.下面对《雨巷》中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这两句在舒卷自如、回旋流畅的节奏中惟妙惟肖地传达出姑娘的神态。 B.“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作者用排比的手法把丁香一样的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愁,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而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凄凉悲惨的意境。

C.悠长、狭窄而又寂寥的“雨巷”,是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的象征。 D.“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独自”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彷徨”“悠长”“寂寥”点出了环境的阴郁。 【答案】 B(“凄凉悲惨”不对,应为“空濛幽深”之类。)

6.对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整首诗凄清、婉转,而又含意绵绵。 B.整首诗意境深远,让人肝肠寸断。 C.诗人以“雨巷”为题,揭示内心的苦闷、惆怅以及对理想的渴望。 D.诗人大量运用了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耐人回味。 【答案】 B(“肝肠寸断”错。)

7.下列关于新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B.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 C.新诗创造了许多新样式,《雨巷》和《再别康桥》就有不同的结构样式。 D.新诗不讲究格律,不讲究押韵。 【答案】 D(新诗分为用白话写成的自由诗体和用文言写成的旧体诗。旧体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和押韵,如《沁园春·长沙》,而自由诗体在格律、押韵方面较自由。)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8~10题。 九一八 二OO五年九月十八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但也是“九一八”事件的国耻纪念日。 ——题记 可以不在盛唐的马上听风 可以隐忍力量,保持火药黑色的沉默 可以让西伯利亚的寒雪遍撒江南, 不忍那柄东来的刺刀,插在难圆的月上 衣衫挡不住贞洁,贫穷阻碍不了坦克的履带

那一块块膏药,无处不是土地的创伤 流血的日子,七十四年的遗恨 在一根纱布上,紧紧缠缚着受伤的心脏 唯有让孩子读书,深记那一篇 东北抗联被数倍的鬼子和豺狼白骨山冈 将成吨的炸药,落在祖国的尊严上 只是有些孩子还读不到书,还是祖辈的模样 今天的月亮圆了,借的是恒星的光芒 花红酒绿的长廊,消磨着无聊的时光 那把现代化和疯狂压进枪膛的鬼子 何时扣动扳机?谁能担保

[阅读提示]2005年的中秋节,恰逢“九一八”国耻纪念日,在这家家团圆,人人欢乐的日子里,诗人不忍回顾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但我们又不能不回顾:“那把现代化和疯狂压进枪膛的鬼子/何时扣动扳机?谁能担保”,历史难忘,未来堪忧,我们必须擦亮眼睛,奋发图强,争取立于世界不败之地。

8.中秋和“九一八”国难同在一天,多么让人感叹,诗人在感叹的同时也发出了警告,找出这一句,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那把现代化和疯狂压进枪膛的鬼子/何时扣动扳机?谁能担保。”在合家欢乐团圆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了国耻,应该奋发图强,让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真正成为东方的巨人。(意近即可)

9.“衣衫挡不住贞洁,贫穷阻碍不了坦克的履带”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明贫穷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

10.“将成吨的炸药,落在祖国的尊严上/只是有些孩子还读不到书,还是祖辈的模样”,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尊严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也只有在历史书上看到了,但是我们还有的地方像祖辈一样贫穷落后,这一点着实让人担忧。

第二课时(讲读《再别康桥》) (一)整体把握 第一节: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这里的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地与康桥作依依惜别。 第二节:写了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出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感受康河清波的爱抚。 第四节:写榆阴下的清潭。那榆树浓荫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可以想象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多么醇厚的诗意。 第五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似乎已经忘记了他要离别康桥而去了。他撑着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他“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诗人的快乐到达顶点。

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消失了的梦境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只能让悄悄作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因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 第七节:呼应开头。诗人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康桥却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

(二)自主思悟 1.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烘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2.“云彩”这一意象有何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云彩是美丽的,也是虚无缥缈的。作者巧妙地运用这一意象,把读者带进一个如梦如幻、美丽异常而又迷蒙的境界。

3.作者为什么将“金柳”比喻成“新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柳枝下垂,随风轻舞,如新娘身着金色的婚纱,娉娉袅袅,艳丽多姿,包含着诗人对母校的挚爱。

4.“招摇”一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招摇”二字,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作者认为母校的一草一木对他都有感情,也表达了他对母校全方位的爱。

5.作者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彩虹似的梦”美丽而朦胧,“虹”和“梦”,奇异的意象,写出了潭水的静美。这里的“梦”是对上节中的“梦”加以引申,是对过去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

6.为什么诗人不能放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此时的康河,宁静而和谐,诗人不忍搅扰这份美丽。更是因为,一想起离别,诗人的心情立刻沉到谷底。别离的沉重感压得人发不出任何声响,别离的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

(三)深入探究 1.从“那河畔的金柳”到“寻梦?”这几个诗节描绘了作者重见的康桥风光,满蕴着诗人久别重逢的喜悦,这种喜悦与诗歌惜别的主题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康桥的生活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次重见,诗人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所以他用快乐的笔调描绘了美好的意象。但为什么欢乐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相见紧接着的便是离别,喜悦之后的失落与感伤更添凄凉。

2.如何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句诗? 这句话,诗人匠心独运,将“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也准确体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3.“寻梦”有何深义? 这里的“梦”是对过去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寻梦”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

4.那“青草更青处”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梦幻般的境界?为什么令诗人那么神往? 诗人没有明说,让我们展开想象,同诗人一道去尽情地享受吧。当晚上归来时,天上星光灿烂,水中星火闪烁,连小船儿也载满了一船星辉。波光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意即向心灵的更深处追忆,他终于寻回了那“沉淀”在心灵深处的彩虹似的“梦”。

5.最后一节诗中的“悄悄”与首节中的“轻轻”有何关系?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 最后一节中的两个“悄悄”与首节中的“轻轻”照应,而表意略有不同,“轻轻”强调动作的轻盈,“悄悄”状写不忍打破康桥和谐与宁静境界的心情。

6.本诗最后一节与开头一节相比有哪些异同?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 相同:语意相似,都表达一种与母校告别的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情感。不同:首节“轻轻”,末节“悄悄”;首节“招手”作别西天“云彩”,末节“挥袖”不带走“云彩”。作用:末节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比首节又进了一层,让人惆怅不已。

7.《再别康桥》的线索是什么?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全诗以作者离开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本诗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透露出难分难舍的离情;接着选择了三个最让诗人流连的景物,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性依恋;又写诗人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感情达到了高潮;最后由幻想回到了现实,显得无比依恋和惆怅。

8.怎样理解《再别康桥》的画面美、意象美和韵律美? ①画面美。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绚丽的色彩,选用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摇”“荡漾”“揉碎”等,描绘了一幅富有动感的康河寻梦图。 ②意象美。诗人告别的对象不是人,而是物,选用“金柳”“青荇”“潭水”“云彩”等意象,展现了康桥的秀丽风光,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美的享受。

③韵律美。全诗七节,四行一节,十分整齐;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整齐中又有变化;每节押韵,逐节换韵。此外,“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也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诗人将一首离别诗写得如此有情趣和美感,充分表现出对康桥爱的真切和深挚。

(四)概括主旨 1.《雨巷》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常常孤身一人彷徨在江南悠长的雨巷,等待着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理想。姑娘出现了,但是她的步履、她的颜色,连同她的太息与惆怅,莫不带有可望而不可即——执著追求但又无法把握的意味。诗人借此表达了他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却是徒劳的那种孤苦的心情。全诗带有浓厚的象征色彩。

2.《再别康桥》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勾画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离别的无可奈何,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五)鉴赏艺术 1.技法运用娴熟。 《雨巷》 本诗巧用象征手法,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在雨巷中独自彷徨,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我”期待的姑娘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许是真的,但“她”一刹那间便与“我”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再别康桥》 本诗的写作技巧表现在:第一,本诗构思独具匠心,新颖别致。诗人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将告别的对象由人转向物,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全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创造一种寂然无声的意境,但却是“无声胜有声”,体现了诗意美和艺术美。第二,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立体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2.语言运用恰当,形式优美。 《雨巷》 如“悠长”“寂寥”的雨巷,“默默”“彳亍着”“哀曲”等这些很优美的词语,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向读者展现了雨巷和“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朦胧美,更具动态和立体感。此外,在音韵上,韵脚严整,韵律和谐,给读者以音乐上的享受,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再别康桥》 本诗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金柳”“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描绘得出的画面: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还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如“招手”“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描绘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音乐美,指诗歌的音节,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具体体现为押韵,音节和谐,节奏感强。本诗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此外,每节一韵,使人读来感到语调轻缓,韵律和谐。 建筑美,表现为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答案】 A(A.盖棺论定: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结论。B.敝帚自珍: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爱惜,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C.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D.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首座自主开发、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近年来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 C.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D.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文艺汇演,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与创造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歌舞表现了民族团结和热情奔放。 【答案】 A(B项语序不当,“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改为“国际上许多有眼光的大商人”。C项搭配不当,“植被覆盖率”与“十分严重,令人担忧”不搭配,关联词“但是”使用也不当。D项成分残缺。

3.对《再别康桥》中的意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柳”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倒映在康河里,是那样婀娜多姿,浸透了诗人无限的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B.几声浸透着淡淡哀愁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惆怅气氛。 C.招摇的“青荇”,榆阴下的“潭水”,浸含着诗人对康桥无限的留恋之情,诗人还要到这里继续学习。

D.诗人借以寄情的物象有“云彩”“金柳”“青荇”“青草”“星辉”等,这些物象充满色彩感,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想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答案】 C(“诗人还要到这里继续学习”理解错误,抒发的是对康桥的喜爱、留恋之情。)

4.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B.这首诗以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创造了深邃的意境。 C.这首诗完全遵循新格律诗派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三美”主张 D.这首诗意境优美动人,诗人抓住“波光”“新娘”“星辉”等具体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无比美丽的康河晚景。 【答案】 D(“新娘”不是诗中的具体意象。)

5.对《再别康桥》中诗句含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六节诗将“笙箫”和“悄悄”、“夏虫”和“沉默”这些无法调和的事物联系起来,意在表明诗人离情别绪的不可遏制。 B.诗中写柳树倒映在康河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无限眷恋的情感。

C.全诗开头两句中的“走了”和“来”相呼应,与标题中的“再别”暗相扣合。 D.第一节中连用了三个“轻轻的”,表现了诗人对康桥挥之不去的离情。 【答案】 A(“意在表明诗人离情别绪的不可遏制”不对。)

6.下列对《再别康桥》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三节写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头致意,“招摇”二字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 B.全诗思想起伏变化,第一节至第四节低缓,第五、六节高昂,第七节又回到低缓。 C.全诗讲究色彩的运用和搭配,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成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 D.此诗节律和谐,结构整齐,给人音乐的波动感和旋律的美感。 【答案】 B(第六节“高昂”不对。)

课后强化作业 (点此链接)

名 著 博 览

《楚辞》作品中,以屈原所作的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他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这种文体为“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南齐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曾用“莫不同祖风骚”一句,以概括汉魏以来诗歌的渊源。鲁迅则认为《楚辞》对后代的影响,“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