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张春玉.  糖尿病  冠心病  高血压  痛风  甲状腺结节  心理健康.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泌尿道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一般知识 一般知识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膀胱炎( cystitis)
什么是慢性肾病. 肾脏位于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形似蚕豆 人体的 “ 废水处理车间 ” 体内多余的水分 钠、钾等电解质 代谢产生的废物 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 重要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 “制”成尿液排出体外 肾脏的功能.
您了解痛风到什么程度? 提到痛风你最先想到什么? 痛风高发地区 重庆 青岛 广州 沿海 > 内陆 城市 > 乡村.
痛风治疗的新思考 复旦大学风湿、免疫、过敏性疾病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科 邹和建 2013 年 9 月 ∙ 广州.
病情介绍 姓名 : 许文治 男 81 岁 病例特点: 左足肿痛 3 天 患者诉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部疼痛,左足拇指关节处 及足背红肿,皮温升高,行走困难,未诉畏寒、发热、咳嗽、 气促、胸痛、腹痛、腹泻。在家未特殊处理,遂来我院,门 诊以 “ 痛风 ” 收治入院。
痛风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内分泌 刘雅卓.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及(或)血尿 酸升高,尿酸结晶沉积到软组织致急性 或慢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和 (或)肾病变。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尿酸浓度超过正常 范围的上限.
尔同舒TM 苯溴马隆片 Benzbromarone Tablets
正确使用药物.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治.
痛风病人的护理.
痛风的饮食治疗及护理康复.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3/1/2017.
复旦大学风湿、免疫、过敏性疾病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科 薛愉 2012年12月
痛风病的营养治疗 主讲:周康梅.
痛风的诊治策略及进展.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金秀平.
第六节 痛风病人的护理.
痛风 Gout Department of Endocrine
妇产科 主讲教师:张佳.
第十二章 风湿性疾病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 张跃田.
痛风的营养治疗.
痛风的诊断与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 左晓霞.
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 赵兴胜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痛风的诊断与治疗 ( zout ).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高尿酸血症/痛风规范治疗 年 ACR痛风治疗指南评析
痛风与营养.
肺结核.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田 丰.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害:诊断与治疗进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痛风的营养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 卢世琰.
高尿酸血症/痛风, 不容忽视的健康杀手.
痛风的防治 与营养 成都中医药大学 营养师培训中心 金沈锐.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 病诊治建议专家共识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原发性痛风.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病人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病 肾内科.
广州蓝韵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专注于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保健食品研究,项目申报
藥理學 治療痛風藥物 主講者:康雅斐.
健康饮食 远离痛风 河北省药师协会 编辑.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临床与营养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营养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Hyperuricemia and gout) 第七篇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二十六章 学时数:1学时
甲状腺激素.
痛 风.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hyperuricemia&gout
痛风—值得深入研究的疾病 北京积水潭医院 伍沪生.
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治疗 中国医大一院 张 锦.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 代谢的激素 掌握要点: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 — 二羟VD3的生理作用.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高尿酸血症 男性:>416μmol/L (7.0mg/dl) 女性:>357μmol/L(6.0mg/dl) 饱和浓度

痛风 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关节-急性炎症反应 软组织(如软骨)-无炎症反应

痛 风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流 行 病 学 男性多见(5-10倍),高峰年龄在50岁左右 女性多发生在绝经期后

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变化趋势 (患病率%) ** * *方圻等:中华内科杂志 22:434 ** 杜蕙等: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1998;2(2)

高尿酸血症与年龄 北京地区人群1999年危险因素抽样调查结果 (年龄:25-64岁) 患病率(%) 年龄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尿酸: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 →人体尿酸的来源: 外源性20%: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 内源性80%:氨基酸、核苷酸等代谢产物

尿酸的排泄 内源性尿酸 肾脏排泄600mg/日 肠内分解200mg/日 外源性尿酸 80% 20% 进入尿酸池 60%参与代谢 (每天排泄约500~1000mg) 2/3 1/3

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1. 肾脏对尿酸有排泄、重吸收、分泌等作用。 2. 正常人体排泄的尿酸约占血清中尿酸的6%~10%。

痛风的发病机制 血尿酸急剧波动 尿酸盐结晶趋化白细胞,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和水解酶→炎症→急性发作。 血尿酸突然↑:尿酸结晶在滑液中沉淀-尿酸盐; 血尿酸突然↓:痛风石溶解,释放出不溶性针状结晶。 尿酸盐结晶趋化白细胞,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和水解酶→炎症→急性发作。

痛风诱因 饮食习惯:饮食无度、饥饿、酗酒和高嘌呤饮食等 劳累、创伤与手术等 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B12、环孢菌素A、胰岛素、青霉素、抗痨药等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临床表现 痛风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急性期(痛风) 慢性期 常伴冠心病、脑血管和高血压等疾病,约25%的痛风患者死于心脏和血管意外

痛风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尿酸水平 痛风发病率 >9.0 8.0 % 7.0–8.9 0.5 % <7.0 0.1 %

高尿酸血症的并发症与伴发病 并发症 高尿酸肾病、肾结石、急性 肾梗塞及尿毒症 伴发病 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 病、脑梗塞、糖尿病、脂肪 并发症 高尿酸肾病、肾结石、急性 肾梗塞及尿毒症 伴发病 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 病、脑梗塞、糖尿病、脂肪 肝等 高尿酸血症常与多种疾病伴发,通称X综合征。

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害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早期蛋白尿和镜下血尿,逐渐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最终由氮质血症发展为尿毒症。 急性高尿酸肾病:短期内出现血尿酸浓度迅速增高,尿中有结晶、血尿、白细胞尿,最终出现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衰竭死亡。 尿酸性肾结石:20%~25%并发尿酸性尿路结石,多数患者可有肾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症状。

高尿酸肾病的预后 血尿酸控制良好: 肾功能继续恶化者占16%; 血尿酸未控制: 肾功能继续恶化者高达47%。

血尿酸水平与伴发的疾病(发病率%) (Metabolism vol 45,12,1996:1557-61)

急性期 60%-70%首发于拇趾跖关节,反复发作逐渐影响多个关节,大关节受累时可有关节积液。最终造成关节畸形。 夜间或清晨,通常在几小时内达到顶峰,常不能被触及,皮肤发红发亮,并会导致脱屑

足跟、踝、膝、肘、腕、指关节等 持续数天,可自行缓解 间歇期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血尿酸水平增高

痛风间歇期 如间歇期不降低血尿酸浓度(5-6mg/dl),随着时间的推移,痛风发作会愈加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症状更重 第一次发作与二次发作的间隔 1y 62% 1-2y 16% 2-5y 11% 5-10y 6% 10y内无发作 5%

慢性期(约10年) 痛风石形成 临床症状不完全缓解

痛 风

实验室检查 血尿酸:>420mol/l 滑液、痛风结节抽吸物:尿酸盐结晶

痛 风

痛 风

X线检查 软组织肿胀 关节软骨缘破坏 骨质凿蚀样缺损 骨髓内痛风石沉积

痛 风

痛 风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诊 断 具备以下三项中一项者可以确诊 ①关节液有尿酸盐结晶 ②痛风石 ③典型的临床表现 诊 断 具备以下三项中一项者可以确诊 ①关节液有尿酸盐结晶 ②痛风石 ③典型的临床表现 Wallace Sletal.Arthritis Rheuma,1977,20:895-900

痛风的ACR诊断标准 1次以上急性关节炎发作 炎症表现在1日内达高峰 单关节炎 关节发红 第一跖趾关节肿痛 累及第一跖趾关节的单侧发作 单侧跗骨关节受累可疑痛风石 高尿酸血症 X线,关节内不对称性肿胀 X线,骨皮质下囊变不伴骨糜烂 关节液无菌生长

痛风诊断 具备以下三项者亦可确诊 典型急性发作单关节炎之后有一无症状间歇期 持续的高尿酸血症 用秋水仙碱治疗关节炎可迅速缓解

痛风诊断的一些问题 多关节、症状轻、较慢性的痛风-尿酸盐晶体 关节内找到晶体,但无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石,但无急性痛风史(老年女性,有其服用利尿剂或NSAIDs者)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预防急性痛风发作 纠正高尿酸血症 治疗慢性并发症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秋水仙碱:越来越少用 NSAIDs:起效快,有一定副作用 皮质激素:越来越常用 治疗剂量接近胃肠反应剂量 0.5mg/2小时,总量<8mg 18小时左右起效 骨髓抑制、肝、肾、神经系统损伤 NSAIDs:起效快,有一定副作用 皮质激素:越来越常用 强的松30-50mg/d,5-7天递减完;肌注长效激素;关节腔注射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注意 症状未完全缓解前毋使用改变血尿酸药物 延缓关节炎时间 引起新的发作

预防急性痛风发作 纠正高尿酸血症前开始 NSAIDs:起效快,有一定副作用 秋水仙碱:0.5mg 1-2次/d,3-6月

去除痛风发作的诱因 饮食习惯:饮食无度、饥饿、酗酒和高嘌呤饮食等 劳累、创伤与手术等 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B12、环孢菌素A、胰岛素、青霉素、抗痨药等

纠正高尿酸血症 减少生成 促进排泄

减少生成 很多方面可使尿酸生成增加,但可逆转的主要包括: 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海产品,蘑菇等) 食物对血尿酸的贡献<1.0mg/dl 肥胖 酒精

减少生成-药物 别嘌呤醇 别嘌呤醇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 次黄嘌呤 黄嘌呤 尿酸 血尿酸 尿尿酸 黄嘌呤氧化酶 抑制

别嘌呤醇副作用 过敏性皮炎,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 肝功能损害,急性肝细胞坏死 上消化道出血 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 不能与硫嘌呤、硫唑嘌呤合用,防止抗癌药浓度升高

别嘌呤醇副作用 与氨苄青霉素合用皮疹发生率明显增高,如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长期使用会引起黄嘌呤肾病或结石形成 明显增加6-巯基嘌呤、硫唑嘌呤及环磷酰胺等细胞抑制剂的毒性

促进排泄 多饮水 碱化尿液: 尿PH 6.2-6.8 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促排药物

促进排泄 苯溴马隆(立加利仙) 作用 用法及用量 副作用 作用快,服用4小时开始起效,6-8天可清除过多尿酸(比别嘌呤醇快2~3倍) 对肾小球滤过率无影响 不干扰体内核酸(DNA、RNA)代谢及蛋白质合成 对抗噻嗪类利尿药致高尿酸血症,不影响其利尿作用 用法及用量 50mg qd,可增至每日二次,长期服用 副作用 轻,偶有胃肠道反应,过敏,粒细胞减少

苯溴马隆(立加利仙) 作用 适用于 抑制尿酸在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使血尿酸降低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Ccr(肾小球滤过率)>20ml/min,BUN(血尿素氮)<14.2mmol/L(40mg/dl) 无肾石?

立加利仙 作用部位

促进排泄 丙磺舒:少用 丙磺舒,羧苯磺胺 0.25Bid 0.5~1.0gBid 维持量0.5qd

降尿酸药治疗指征 经饮食控制血尿酸持续>416.5μmol/L(7mg/dl) 有痛风石 有尿酸性肾结石或肾损害 愿意规律和长期服用

降尿酸药物服用方法 发作控制后3-5日使用 小剂量开始 7-10日渐加量,以免诱发急性关节炎发作

促排药物的潜在危害 尿酸盐在肾间质和尿道沉积 用前碱化尿液并多饮水

治疗误区 血尿酸水平降为417μmol/L (7mg/dl)即可 血尿酸维持在理想目标值:297-357 μmol/L (5-6mg/dl) < 5md/dl:防治痛风石 (12-24个月) 保护肾功能

治疗误区: 过分依赖严格的饮食控制 高嘌呤饮食并非是痛风原发病因,只是痛风发作的诱因。严格限制嘌呤食物的摄入仅能降低血尿酸1mg/dl。 外源性尿酸 20% 内源性尿酸 80% 高嘌呤饮食并非是痛风原发病因,只是痛风发作的诱因。严格限制嘌呤食物的摄入仅能降低血尿酸1mg/dl。

治疗误区: 如何选择降尿酸药物 在原发性痛风中,肾脏排泄减少的占90%,而由于尿酸生成过多所致的仅占10%。 肾脏排泄减少 尿酸产生过多

治疗误区: 仅进行短期治疗 不治疗,痛风复发的时间约6个月,痛风石复发的时间约3年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隔时间 小于1年 62% 1-2年 16% 2-5年 11% 5-10年 6% 10年内无发作 7%

治疗失败的原因 继续饮酒、肥胖、使用利尿剂(和用ACEI类药物) 无上述情况:苯溴马隆+别嘌呤醇 痛风石+一般肾病:加大促排药物 痛风石+严重肾病:对症治疗

并发症与伴发病 并发症 高尿酸肾病、肾结石、急性 肾梗塞及尿毒症 伴发病 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 病、脑梗塞、糖尿病、脂肪 肝等 并发症 高尿酸肾病、肾结石、急性 肾梗塞及尿毒症 伴发病 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 病、脑梗塞、糖尿病、脂肪 肝等 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预 后 目前尚不能根治,需维持治疗 高尿酸血症发展成尿毒症时,其死亡率约为25% 易伴发心脑疾病,其死亡率约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