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 发展的曲折历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全国 2009 年 4 月高等 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年,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 ( ) 年 4 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 了 ( ) 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
Advertisements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四单元 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请根据课本第四单元目录,找出单元线索。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3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 和对中国的冲击.
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必修(Ⅰ)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战争到五四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现代化理论与高考 导学提纲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未来50年的现代化展望及思考.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派探索救国道路一览表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必修(Ⅰ)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八章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华民国时期)经济思想
把书读薄 高考五大高频考点专题整合 专题四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明确高考动向 形成知识体系 做到触类旁通.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三单元 重难点分析.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 三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两晋与南朝.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历史特征 (1)从个别国家到列强争相侵略。 (2)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3)从局部宰割到扶植代理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 2.主要表现: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I think therefore I am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案 欧阳德全编写
八国联军侵华.
第 12 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与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欢迎指导!圣诞快乐! 执教者:蒋海兵.
虎门销烟 辛亥革命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红色政权 的建立 第3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3课 辛亥革命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什么? 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政治纲领、性质各是什么? 兴中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
(2)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3)“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和“无间断”革命理论的错误倾向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课标: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 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第四讲 新民主主革命的内容与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专题.
--专题复习讲座 --主讲:王年胜 时间:四月十八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政 治 文 明 历 程 专题三 近代中国政治文明 主讲人:李素云.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课标要求: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 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本章目录 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延伸 阅读 复习 思考 教学 案例. 本章目录 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延伸 阅读 复习 思考 教学 案例.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840年后中国社会主义的变化 1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原因:.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是1840年,标志性事件鸦片战争 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原因: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时间1949年,标志性是新中国的成立.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 发展的曲折历程 专题总结

纵 横 连 线

【中外关联】 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社会发展的特征 西 方 中 国 政治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发展完善,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发展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民主化、法律化与制度化逐步被社会普遍接受 (1)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世纪初,农民战争从高潮到失败;中外反动势力从对抗到相互勾结 (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掀起反帝爱国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于19世纪末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经济 (1)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1)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走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3)中国社会生活及习俗逐渐近代化

思想 (1)启蒙思想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马克思主义诞生和传播 (2)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 (1)新思潮萌发;洪仁玕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早期维新思想出现 (2)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想先后传入 科技 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从科技与生产力尚未紧密结合到各种科学门类体系基本建立,科技与生产力已经紧密结合 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教育

国际 关系 (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扩张,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资本主义各国加紧殖民扩张,到20世纪初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一部分

【典题探究】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西城市化进程有着明显的不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959年)

材料二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宁克平《城市和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材料四 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探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

提示:(1)发展特点:18世纪上半期发展缓慢;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发展迅速;20世纪30年代达到较高水平,此后较为平稳发展。主要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或工业化进程的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 (2)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制约;城市化起步晚;工农业生产水平低(或工业化程度不高,或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措施:对原有城市进行彻底改造;改变城市产业结构和发展类型。 (3)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推动经济发展。但城市化的发展应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会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

【方法攻略】 评价、评述类设问答题模板 1.设问方式 (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2)“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和评论性叙述。二者区别在于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偏重于结论。 (3)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评价、简介、评论、说明、证明、解释、你认为、如何理解、谈谈你的看法等。

2.答题模板 (1)评价类:历史评价=史实(即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历史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促进社会或生产力发展)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结论。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作答: ①“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是什么或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②“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③“怎么样”,即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以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要 点 整 合

一、近代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影响及认识 1.特征影响 时期 阶段特征 影 响 19世纪40年代~ 60年代 (1)侵略方式: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门为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 (2)国家: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1)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外交: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开放

19世 纪末 20世 纪初 (1)侵略方式:政治: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2)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 (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2)经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传统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正统地位 (4)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20世 纪三 四十 年代 (1)侵略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到独霸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 (2)侵华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 (1)政治: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 (2)经济: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3)思想文化:日本推行奴化教育,消磨 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和民族精神 二战 后到 朝鲜 战争 (1)侵略方式:美国“扶蒋反共”,独霸中国 (2)主要侵略国家:美国 (1)政治:美“扶蒋反共”,内战爆发 (2)经济:中国的民族经济日益萎缩

2.对列强侵华战争的认识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如两次鸦片战争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输出的需要;甲午中日战争反映了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分割世界、瓜分殖民地的需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4)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5)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 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瓦解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二、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的历程、特征 1.历程 主要事件 特征 中共 创立 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有了新的领导力量 1921年,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2年,中共 “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国民 大革 命 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合作,共同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高潮:1926年7月,国民政府北伐 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1935年前,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1935年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十年 对峙 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5年前,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1935年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27年,八七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1928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开始,遵义会议使革命转危为安, 1936年,三大主力会师,战略转移完成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9年4月,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抗日 战争 时期 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的全民族抗争 1937年,全民族抗战开始,开辟了抗日敌后战场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 解放 1945年,争取和平与民主的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中共进行反独裁、反内战的人民民主斗争 1946年6月,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5月,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战略总决战完成 1949年4月,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索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化问题 1.中国近代化开始的背景 (1)国际背景: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资本主义近代化成为时代潮流。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实力和野心。 (2) 国内形势: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一步一步地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②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也传入中国,加速了中国社会落后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解体。

2.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主要是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是指导思想。政治近代化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教育近代化开始。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的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到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初步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相结合,是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从政治上看,晚清政府推行新政、维新派领导变法、立宪派领导保路运动、革命派发动革命、中共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学习西方的层面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

(3)曲折发展阶段(1927年~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错的复杂环境中举步维艰,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政策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出现却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中国近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中国近代化无从谈起。

3.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及评价 (1) 特点:①打上了深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烙印,与中国人民对外抗争紧密相连。②具有与西方明显不同的近代化特点,发展十分缓慢。③最初由地主阶级领导,后来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互为因果。④中国初期的近代化过程几乎与农村、农民、农业无缘。 (2)评价:①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它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和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和爱国精神,打击了专制和迷信,为民主改革和民主革命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③为中国社

会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人才基础。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文化、教育的进步和发展。④由于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不同步,又受到列强的干涉和顽固派的阻挠,也没有或很少顾及到农民利益,所以其前进的过程十分艰难和缓慢,即使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许多弊端。如洋务运动过程中只重视军事工业,辛亥革命前后只重视轻工业等,使我国近代化从一开始就畸形发展。⑤从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得失可以认识到,由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近代化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近代化的成功,必须要由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共产党来领导,必须要走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道路。⑥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四、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表现及特点 1.历程 时期 特征 表 现 鸦片战 争至甲 午战争 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掀起洋务运动 从戊戌 变法至 五四运 动前夕 由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的层次,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政治,发动辛亥革命;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

从五四 运动至 新中国 成立 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思想历程 无产阶级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2.特点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2)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3)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复杂历程。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