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金属通论 概述 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提炼 艾林汉图 合金 本章要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第一节 金属通论 本节要求  能用结构的知识说明金属的物理、 化学性质。  掌握一般的金属冶炼方法。  了解合金的基本类型和性质。
第一篇 金属材料及制备加工工艺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制备-冶金 第二章 铸造 第三章 金属的压力加工 第四章 金属材料热处理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超导磁悬浮小列车.
金属的性质 金属的分类 黑色金属 :铁、铬、锰; 分类 有色金属:其余的金属,如铜、铂、金等。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专题七 打开材料之门 单元1 金属矿物与金属冶炼 沙石中学 王文虎.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临海外国语学校 冯丽雅.
第二节 原子.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Geophysical Laboratory
人教版化学必修Ⅱ 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
第二节 铁和铁的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 沈阳市第一中学 遇娜.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第十二章 s区元素 §12.1 s区元素概述 §12.2 s区元素的单质 §12.3 s区元素的化合物 §12.4 锂 、铍的特殊性
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 化学化工学院 钱秀.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看一看,想一想.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6-1 元素與化合物 課文重點: 1.化學反應的變化 2.物質的分類.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第二节 离子反应.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金 属 的 化 学 性 质.
3. 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MD) 算法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常德市一中.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1.2 子集、补集、全集习题课.
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图8-16 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 图8-17 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银.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氧化还原反应 温州第五十一中学 汪淑蕾.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三元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2.了解三元系合金的显微组织与三元相图的关系; 3. 学会利用三元相图的投影图分析合金的凝固过程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φ=c1cosωt+c2sinωt=Asin(ωt+θ).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阳极氧化近期实验计划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智能仪表与传感器技术》 第一章 传感器与仪表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及应用 任课教师:孙静.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N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九章 金属通论 概述 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提炼 艾林汉图 合金 本章要求

基本要求   1、了解金属的性质   2、了解金属的提练   3、理解Eillinghenm图,分析氧化物的热还原反应   4、了解合金

第一节 概述 金属通常可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 1、黑色金属包括铁、锰和铬以及它们的合金,主要是铁碳合金(钢铁)。 第一节 概述   金属通常可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   1、黑色金属包括铁、锰和铬以及它们的合金,主要是铁碳合金(钢铁)。   2、有色金属是指除去铁、铬、锰之外的所有金属。有色金属大致上按其密度、价格、在地壳中的储量和分布情况、被人们发现以及使用的早晚等分为五大类:   (1)轻有色金属:一般指密度在4.5g/cm3以下的有色金属,如:铝、镁、钠、钾、钙、锶、钡。   (2)重有色金属:一般指密度在4.5g/cm3以上的有色金属,其中有铜、镍、铅、锌、钴、锡、汞、锡等。

  (3)贵金属:这类金属包括金、银和铂族元素,由于它们稳定、含量少、开采和提取困难、价格贵,因而得名贵金属。   (4)准金属:半导体,一般指硅、硒、碲、砷、硼。   (5)稀有金属;自然界中含量很少,分布稀散、发现较晚,难以从原料中提取的或在工业上制备和应用较晚的金属。如:锂、铷、铯、钨、锗、稀土元素和人造超铀元素等。

第二节 金属的提炼 一、金属的提炼 闪锌矿 黑钨矿 绿柱石   工业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称为矿石。绝大多数矿石都多少含有杂质,主要是石英、石灰石和长石等。这些物质也称为脉石,所以从矿石中提炼金属一般经过三大步骤:(1)矿石的富集,(2)冶炼,(3)精炼。   1、矿石的富集:是预先处理矿石,把其中所含大量脉石移去,以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富集选矿的方法很多,根据矿石的颜色、光泽、形状等不同的特征可进行简单的手选,利用矿石中有用成分与脉石的密度、磁性、粘度、熔点等性质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选矿,常用的选矿法有水选法、磁选法和浮选法等。 软锰矿 辉锑矿

2HgO===2Hg+O2 2Ag2O===4Ag+O2 HgS+O2===Hg+SO2   2、冶炼:工业上的还原过程即称为冶炼,把金属从化合物中的还原成单质。   由于金属的化学活泼性不同,要把金属还原成单质,需采取不同的冶炼方法,工业上提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几种方法:   (1)热分解法   有一些金属仅用加热矿石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在金属活动顺序中,在氢后面的金属其氧化物受热就容易分解,如:HgO和Ag2O加热发生下列分解反应: 2HgO===2Hg+O2 辰砂 2Ag2O===4Ag+O2   将辰砂(硫化汞)加热也可以得到汞: HgS+O2===Hg+SO2

大量的冶金过程属于这种方法。焦炭、一氧化碳、氢和活泼金属等都是良好的还原剂。 a.用焦炭作还原剂 SnO2+2C===Sn+2CO2   (2)热还原法   大量的冶金过程属于这种方法。焦炭、一氧化碳、氢和活泼金属等都是良好的还原剂。   a.用焦炭作还原剂 SnO2+2C===Sn+2CO2 锡石SnO2   反应若需要高温,常在高炉和电炉中进行。所以这种冶炼金属的方法又称为火法冶金,例如 MgO+C====Mg+CO 2300K   如果矿石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冶炼。因为一般重金属的碳酸盐受热时都能分解为氧化物,再用焦炭还原。   如矿石是硫化物,那末先在空气中锻烧,使它变成氧化物,再用焦炭还原,如从方铅矿提取铅: 2PbS+3O2===2PbO+2SO2  PbO+C===Pb+CO 电炉

  b.用氢气做还原剂   工业上要制取不含炭的金属常用氢还原法。   生成热较小的氧化物。例如,氧化铜、氧化铁等,容易被氢还原成金属。而具有很大生成热的氧化物,例如,氧化铝、氧化镁等,基本上不能被氢还原成金属。用高纯氢和纯的金属氧化物为原料,可以制得很纯的金属。   c.用比较活泼的金属作还原剂   选择哪一种金属做还原剂,除rG来判断外还要注意下几方面情况;   (a)还原力强;(b)容易处理;(c)不和产品金属生成合金;(d)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金属;(e)其它产物容易和生成金属分离;(f)成本尽可能低,等等。

  通常用铝、钙、镁、钠等做还原剂,铝是最常用的还原剂即铝热法。例如,将铝粉和氧化铁作用可得到铁,这个是我们较熟悉的。   铝容易和许多金属生成合金。可采用调节反应物配比来尽量使铝完全反应而不残留在生成的金属中。   钙、镁一般不和各种金属生成合金,因此可用作钛、锆、铪、钒、铌、钽等氧化物的还原剂。   有些金属氧化物很稳定,金属难被还原出来,可以用活泼金属还原金属卤化物来制备,如: TiCl4+4Na===Ti+4NaCl TiCl4+2Mg===Ti+ZMgCl2

  (3)、电解法   排在铝前面的几种活泼金属,不能用一般还原剂使它们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这些金属用电解法制取最适宜,电解是最强的氧化还原手段。   电解法有水溶液电解和熔盐电解法两种。活泼的金属如铝、镁、钙、钠等用熔融化合物电解法制备。   一种金属采用什么提炼方法与它们的化学性质、矿石的类型和经济效果等有关。金属的提炼方法与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大致关系见表。

二、金属还原过程的热力学   金属氧化物越稳定,则还原成金属就越困难,比较它们的生成自由能就可以知道。氧化物的生成自由能越负的,则该氧化物越稳定,而金属就越难被还原。   艾林汉在1944年首先用消耗1molO2生成氧化物过程的自由能变化对温度作图。根据: rG=rH-TrS 的关系,只要rS不等于零,则rG将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假如rH和rS为定值,则rG对绝对温度作图便得到一直线。直线的斜率等于反应的熵变。   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不发生相变(熔化、气化、相转变)rG对T作图都是直线。

二、金属还原过程的热力学   1.从图中可以看出,凡rG为负值区域内的所有金属都能自动被氧气氧化,凡在这个区域以上的金属则不能。由图可知约在773K以上Hg就不被氧所氧化,而HgO只需稍微加热,超过773K就可以分解得到金属。 rG=rH-TrS

  2.稳定性差的氧化物rG负值小,rG-T直线位于图上方,例如HgO。稳定性高的氧化物rG负值大,rG-T直线位于图下方如MgO。在自由能图中,一种氧化物能被位于其下面的那些金属所还原,因为这个反应的rG <0。例如,铝热法,在1073K时Cr2O3能被Al还原。 rG=rH-TrS

生成CO的直线向下倾斜,这使得几乎所有金属的rG-T直线在高温下都能与C-CO直线相交。能够被碳还原,碳为一种广泛应用的优良的还原剂。` 3.图中C+O2=CO2的rS≈0,反应2C+O2= 2CO rS>0,反应2CO+O2=2CO2 rS<0。三条直线交于983K。高于此温度,2C+O2=2CO的反应倾向大,低于此温度,2CO+O2=2CO;的反应倾向更大。   生成CO的直线向下倾斜,这使得几乎所有金属的rG-T直线在高温下都能与C-CO直线相交。能够被碳还原,碳为一种广泛应用的优良的还原剂。` rG=rH-TrS

三、金属的精炼 现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精炼方法。 1、电解精炼:常用此法精炼提纯的金属有Cu、Au、Pb、Zn、Al等。 2、气相精炼法   现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精炼方法。   1、电解精炼:常用此法精炼提纯的金属有Cu、Au、Pb、Zn、Al等。   2、气相精炼法   镁、汞、锌、锡等可用直接蒸馏法提纯。例如,粗锡中的锡和所含杂质具有不同的沸点,控制温度在锡的沸点以下,“杂质沸点”以上,可使杂质挥发除去。为了改善蒸馏条件,采用真空蒸馏是很适合的。   3、羰化法   是提纯金属的一种较新的方法。现以镍为例。羰化法提纯镍是基于镍能与一氧化碳生成易挥发并且也容易分解的一种化合物——四羰基合镍。 Ni+4CONi(CO)4

  4、碘化物热分解法   可用于提纯少量锆、铪、铍、硼、硅、钛和钨等。   5、区域熔炼法   将要提纯的物质放进一个装有移动式加热线圈的套管内,强热熔化一个小区域的物质,形成熔融带。将线圈沿管路缓慢地移动,熔融带便随着它前进。   一般混合物的熔点较组成混合物的纯物质的熔点低,因此当线圈移动时,熔融带的末端即有纯物质晶体产生。不纯物则汇集在液相内,随线圈的移动而集中于管子末端,这样便能轻易地将不纯物自样品末端除去。此法常用于制备半导体材料——镓、锗、硅和高熔点金属等。产品中杂质含量可低于10-10%。

  6、气相水解法   近年来有采用火花放电、氢氧焰等进行气相加水分解的方法制高纯物质。如将铝放人纯水中,用火花放电方法制成Al(OH)3再于1580K加热Al(OH)3可制得纯度为99.99%的Al2O3。

第三 节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全属与非金属的比较 金属 非金属 1.常温时,除了汞是液体外,其它金属都是固体 常温时,除了溴是液体外,有些是气体,有些是固体 2.一般密度比较大 一般密度比较小 3.有金属光泽 大多没有金属光泽 4.大多是热及电的良导体,电阻通常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大 大多不是热和电的良导体,电阻通常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 5.大多具有展性和延性 大多不具有展性和延性 6.固体金属大多属金属晶体 固体大多属分子型晶体 7.蒸气分子大多是单原子的 蒸气(或气体)分子大多是双原子或多原子的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自由电子的存在和紧密堆积的结构使金属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如:   自由电子的存在和紧密堆积的结构使金属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如:   1、金属光泽:当光线投射到金属表面上时,自由电子吸收所有频率的光,然后很快放出各种频率的光(全反射),绝大多数金属呈现钢灰色以至银白色光泽。   此外,金显黄色,铜显赤红色,铋为淡红色,铯为淡黄色,铅是灰蓝色,这是因为它们较易吸收某一些频率的光之故。   金属光泽只有在其为晶体时才能表现出来,粉末状金属一般都呈暗灰色或黑色(漫散射)。   许多金属在光的照射下能放出电子(光电效应)。另一些在加热到高温时能放出电子(热电现象)。

Ag,Cu,Au,Al,Zn,Pt,Sn,Fe,Pb,Hg   2、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大多数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见金属的导电和导热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下: Ag,Cu,Au,Al,Zn,Pt,Sn,Fe,Pb,Hg   3、超导电性:金属材料的电阻通常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1911年H.K.Onnes发现汞冷到低于4.2K时,其电阻突然消失,导电性差不多是无限大,这种性质称为超导电性。具有超导性质的物体称为超导体。   超导体电阻突然消失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T0)。超导体的电阻为零,也就是电流在超导体中通过时没有任何损失。

超导材料大致可分为纯金属、合金和化合物三类。 超导材料可以制成大功率超导发电机、磁流发电机、超导储能器、超导电缆、超导磁悬浮列车等。 金属钠   超导材料大致可分为纯金属、合金和化合物三类。   超导材料可以制成大功率超导发电机、磁流发电机、超导储能器、超导电缆、超导磁悬浮列车等。   4、金属的延展性:金属有延性,可以抽成细丝。例如最细的白金丝直径为1/5000mm。金属又有展性,可以压成薄片,例如最薄的金箔,可达1/10000mm厚。   5、金属的密度:锂、钠、钾比水轻,锇、铁等比水重。   6、金属的硬度:一般较大,但它们之间有很大差别。有的坚硬,如铬、钨等;有些软,可用小刀切割如钠、钾等。

  7、金属的熔点:金属的熔点一般较高,但高低差别较大。最难熔的是钨,最易熔的是汞、铯和镓。汞在常温下是液体,铯和镓在手上受热就能熔化。   8、金属玻璃(非晶态金属):将某些金属熔融后,以极快的速度淬冷。由于冷却速度极快,高温时金属原子的无序状态被“冻结”,不能形成密堆积结构,得到与玻璃类似结构的物质,故称为金属玻璃。   金属玻璃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磁学性能,因此它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典型的金属玻璃有两大类:一类是过渡金属与某些非金属形成的合金;另一类是过渡金属间组成的合金。

  9、金属的内聚力: 所谓内聚力就是物质内部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就是金属键的强度,即核和自由电子间的引力。金属的内聚力可以用它的升华热衡量。   金属键的强度(用升华热度量)主要决定于(1)原子的大小,随原子半径增大升华热减小;(2)价电子数增加,升华热随之增加。   由于金属是含有原子、离子和电子的不能分立的原子集团,所以金属在普通溶剂中不溶解。但可溶于具有金属性的溶剂中(如汞)。此外熔融状态的锌也是许多金属的重要溶剂。   许多过渡元素具有很高的升华热,因为它们有较多可供金属原子成键的d电子。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多数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以下的电子,过渡金属还能失去部分次外层的d电子。   金属通常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但各种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因此,金属还原性的强弱也大不相同。   在气相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用电离势数值大小来衡量。在水溶液中金属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就要用标准电极电势的数值来衡量。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的一些金属很与氧化合形成氧化物,钠、钾的氧化很快,铷、铯会发生自燃。   (一)、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的一些金属很与氧化合形成氧化物,钠、钾的氧化很快,铷、铯会发生自燃。   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后面的一些金属,如铜、汞等必须在加热情况下才能与氧化合,而银、金即使在炽热的情况下也很难与氧等非金属化合。   如铝、铬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金属继续被氧化,即钝化。   在空气中铁表面生成的氧化物结构疏松,因此,铁在空气中易被腐蚀。

  (二)、金属与水、酸的反应   在常温下纯水的[H+]=10-7mol·L-1,其H+/H2=-0.41V。因此,<-0.41V的金属都可能与水反应。   钠、钾与水剧烈反应。钙与水的作用比较缓和,镁只能与沸水起反应,铁则须在炽热的状态下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如镁等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物不溶于水,覆盖在金属表面,在常温时使反应难于继续进行。   一般<0的金属都可以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放出氢气。有一些金属“钝化”。如铅与硫酸反应生成难溶物。   >0的金属一般不容易被酸中的氢离子氧化,只能被氧化性的酸氧化,或在氧化剂的存在下,与非氧化性酸反应。如铜不和稀盐酸反应,而能与硝酸反应。

Zn+2NaOH+2H2O===Na2[Zn(OH)4]+H2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二、金属与碱反应   金属除了少数显两性以外,一般都不与碱起作 用。锌、铝与强碱反应,生成氢和锌酸盐或铝酸盐, 反应如下: Zn+2NaOH+2H2O===Na2[Zn(OH)4]+H2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铍、镓、铟、锡等也能与强碱反应。

由于配合物的形成,改变了金属的值,从而影响元素的性质。如铜不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但在适当配位剂存在时,反应就能够进行:   三、金属与配位剂的作用   由于配合物的形成,改变了金属的值,从而影响元素的性质。如铜不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但在适当配位剂存在时,反应就能够进行: 2Cu+2H2O+4CN-===2[Cu(CN)2]-+2OH-+H2   如有氧参加,这类反应更易进行。 4M+2H2O+8CN-+O2=4[M(CN)2]-+4OH-(M=Cu,Ag,Au)   这个反应是从矿石中提炼银和金的基本反应。王水与金、铂的反应都与形成配合物有关。   在这些反应中,金属都是还原剂,但是也有例外。例如,除了卤素以外,金的电子亲和势比任何其它元素都要高,故可以制得含Au-的化合物,CsAu是一个含Au-的离子化合物。

第四节 合金   在熔化状态时金属可以相互溶解或相互混合,形成合金。金属与某些非金属也可以形成合金,例如生铁就是铁和碳的合金。故合金可认为是具有金属特性的多种元素的混合物。   1、低共熔混合物   是两种金属的非均匀混合物,它的熔点总比任一纯金属的熔点要低。例如铋的熔点为544K,镉的熔点为594K,铋镉合金的最低熔化温度是413K,这个温度称为最低共熔温度而组成对应于这一温度的合金称为低共熔混合物对铋和镉合金来说,低共熔混合物含40%Cd和60%Bi。

  2、金属固溶体   固熔体具有一种均匀的组织。它是合金组成物在固态下彼此相互溶解而形成的晶体,称为固溶体(固态溶液)。固溶体中被溶组成物(溶质)可以有限地或无限地熔于基体组成物(溶剂)的晶格中。根据溶质原子在晶体中所处的位置,固溶体分为置换固溶体、间充固溶体和缺位固溶体。   3、金属化合物(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