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锦涛简介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 涵义 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四、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五、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Advertisements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黄贻修.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
中国能源安全 ——形势与对策 主讲 董玲.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主持教师:曹凤云 上海电视大学法律与行政系副教授 电话: (周二、五)
第 一 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和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深入理解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论述 阿克苏地委党校 贺新萍.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科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政治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及其历史进程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关于科学发展观 的几个认识问题 王怀超.
2014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 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课程标准 : 1、阐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职场培训●工作计划●汇报总结●项目策划 明确目标 精准出击 动态 红黑双色,版式工整,通用实用,动态页面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两会精神学习参考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永 永 远 的 丰 碑 PPT模板下载: 行业PPT模板: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环境保护 / 能源 / 绿色城市 / 生态环境 / 林业局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时事报告 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一、胡锦涛简介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 涵义 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四、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五、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胡锦涛简介 1942年12月生(家中长子),祖籍安徽绩溪,生长于江苏泰州(8岁丧母后,其父胡静之将他兄妹三人寄养在舅舅家)。早年在泰州中学读高中,不满17岁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师。1959—1965年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1965— 1968年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参加科研工作,并任政治辅导员。

1968—1969年在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1969—1974年任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工程师职称)、秘书、机关党总支副书记。1974年后任甘肃省建委秘书、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1980—1982年任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1982年39岁在中共第十二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1982—1985年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一书记,全国青联主席。 1985年42岁任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88年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2年后历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1998年55岁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9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军委副主席。

2002年——2003 年3月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国家军委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2002年12月不再兼任)。2003年3月起任国家主席。 2004年9月起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主席、国家军委副主席、主席。

夫人,刘永清:1940年生,北京人,1959年毕业于重庆巴蜀中学并考入清华大学,与胡锦涛是同班同学。1965年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水利部设计所工作。1970年4月与胡锦涛在甘肃结婚(婚后生有一儿胡海清、一女胡晓华)。并调到甘肃省建委设计处任科员,后又到贵州任职。1982年后在共青团辖下的中国青年旅行社任副总经理,1992年调北京市政府工作,任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

胡锦涛上任举措 1."锦涛挺住"   非典期间,互联网上曾出现一个帖子,内容只有标题的一句话:"锦涛一定要挺住。"随后,"锦涛挺住"成为了一句百姓的口头语。这使不少人想到那句著名的"小平你好"。

大概,写帖子的网民觉得胡锦涛也会经常上网,能看到它吧?后来,在曼谷的APEC会议上,有记者问到胡锦涛这一年最伤脑筋的事情是什么。胡锦涛说,那就是非典。   其实,在当时,比非典病毒更可怕的,是陈旧的官僚制度。官员们的麻痹大意和近乎本能的刻意隐瞒,为病毒的肆虐打开了方便之门。他们甚至把虚假情报传到了中南海。

新一届中央政府毅然撤去了卫生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长孟学农的职务,同时对外界公开疫情。这一举动像扔了一颗炸弹。人们对胡锦涛等人的执政风格与理念刮目相看。   "锦涛挺住"的含义并不简单,它意味着新一代领导人的执政能力得到了民众的认可,从此不再有人怀疑它的果断与谋略。这或许是胡锦涛在他的本命之年里最大的收获。

2003年的一系列危机以非典最有代表性:它对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这个中国要害主题形成了最直接的挑战,并暴露了中国经济社会的脆弱面。它其实就是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这种危机出现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新的特点。   危机揭示了中国的任何一个执政者所面临的挑战。

  其实,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已经鲜明地提出了应对挑战的总体设想。对于胡锦涛等新政执行者来说,则是直接地面对和实施。他需要找到一个切入口。

2.胡锦涛的"归零心态"   一般而言,新执政者的首要目标是取得执政的合法性。当然,这种合法性,并不仅仅是来自党内的选举或者任命,仅从中共80多年的历史来看,这也是一个十分错综复杂的问题。   胡锦涛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之一,就是他就任总书记20天后的西柏坡之行。不妨说,新政始于西柏坡。

位于太行山麓的西柏坡是中共中央旧址。1949年3月23日,从这里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当时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对他的同事们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今天是这场考试的继续。"这是胡锦涛在西柏坡说的话。回头来看,胡锦涛到西柏坡,并不是简单地讲述从中学课本上就能读到的革命家史。

下面这些,后来都被认为是新政的重要纲领性内容:在重提毛泽东的"两个务必"(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同时,胡锦涛强调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以及"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我们的执政利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语句。分析家认为,这其实是在将面对重重危机和挑战的中共拉回到了一个"理想的基本面

中共中央办公厅一位权威人士在接受《瞭望东方》采访时说,到西柏坡考察学习的行为对于理解新政十分重要。它显示了在北京政治中心历练多年的胡锦涛的一种“归零心态”──从头开始,重新学习,从人民大众身上汲取执政力量。

3.平稳过渡   新班子曾有一个关键时间段,那便是自3月政府换届到6月非典高峰,所谓的"新政百天"。这期间,是胡锦涛等人突出展现执政风貌和能力、度过执政风险关头的时期。

 3个多月里,胡锦涛强调法治和政治透明度,视察贫困落后地区,关怀社会弱势群体,倡导礼仪改革,以务实认真态度大力推动全民抗击非典,以国家元首身份参与大国首脑外交……令人耳目一新地表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别是,他还倡导新闻改革,要求把电视摄像镜头多对准老百姓,而不是官员。

如今,中国民间已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影响政策。新一届政府推行信息公开,意在把判断力还给人民。   新一届领导人懂得如何迅速地走进民众心里。有道是"君子不入险境",但是,海内外媒体都看到了,非典期间,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代领导人多次深入疫区,亲临第一线,与民众零距离接触。在广州疫情严重之时,胡锦涛亲赴广东视察,没有事先安排地突现在广州闹市,令市民激动不已。

新政的一大特色,就是从老百姓最深恶痛绝的事情开刀:反腐败。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和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的落马,堪称今年的两大力作。为监督高官,新一届政府还推出了巡视员制度。   更多的务实之举被民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经济增长能不能达到目标?由于有非典影响,这是当时新政的一大悬念。通过种种努力,中国经济结束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恢复调整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前三季度经济增长8.5%。   能不能给民众带来实惠?新政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致力于改善从农民、下岗工人到私营企业主和归国留学人员的生存状况。

通过这些,人们逐步体会到了新一届政府的一些特征:它把执政的基础建立在民众内心的评判中;它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务虚名、不图虚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它把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视为政治道德的底线。   随着全国省部级领导班子的换届的完成,新政逐步把一些更重要的改革提上了日程。到10月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时,提出了一系列施政纲领。   至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实现平稳过渡。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 ※ ※ ※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第二,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 第三,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 ※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第二,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生活 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 对外开放 以上特征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时期。

 我国的经济运行、社会运行出现一些严重的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其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等社会和谐的内容。)  

 资料:——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答记者问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   熟悉您的人都说您是一个重视事实,也非常注重数据的人。在目前中国国情当中,有哪些数据您认为是最为可喜的?有哪些数据是最忧心、牵挂和关注的?您期望5年后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

 [温家宝总理]:    瑞士驻中国的前任大使曾经说过我的脑子像computer,我确实装了许多数字。这些数字有使我高兴的,也有使我忧虑的。譬如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增长平均在9%以上。中国近5年,尽管出现亚洲金融风波,GDP的增长平均在7.7%,去年达到8%。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3000亿美元等等,这些是使我高兴的。    但是有些数字恐怕连记者也不完全清楚,比如中国的劳动力有7亿4千万。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亿3千万。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中国的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亿2千万。

  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国13亿人口有9亿农民,说是目前没有摆脱贫困的是3000万左右。但是大家知道,这个标准是低水平的,人均625元。如果标准再增加200元,中国的贫困人口就是9000万。中国东西部差距很大,大家恐怕只是从概念上知道,我想说一个数字,中国沿海五六个省市GDP的总值超过50%。我这几个数字已经点出了几个问题:农村问题、下岗和再就业问题、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东西差距问题。因此,当好中国的总理不容易。如果说我现在的心情,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有千斤重。

 兰德公司:“2005年--2015年,制约中国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失业下岗职工、贫困人群、社会不稳定因素和艾滋病与其他传染病因素。” 目前我国有60——130万人患艾滋病,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到了2020年每年会死亡70—270万人,患艾滋病病人总数将会达到2000万!(2000万是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数量) 2003年非典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矛盾的集中体现和总爆发。

 其二,城乡二元结构失衡。 弱势群体   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0.4%和7.4%。当前,城乡差距突出表现在: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城乡教育差距; 城乡医疗差距; 就业差距; 政府公共投入差距。

  其三,地区发展失衡。   第一块:北京、上海、深圳,占全国总人口的2.2%,相当于高收入世界国家;   第二块:天津、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占全国总人口21.8%,属中等收入世界国家档次;   第三块:山东等地,占全国总人口的22.3%,相当于中低收入世界国家;   第四块:中西部低收入地区,占全国总人口的53.7%,相当于低收入世界的国家。

个案: 2005年GDP : 青海省(538.6万人):543 亿 无锡市(447.19万人):2759亿 南充市(724.77万人):346亿

其四,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失衡。   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耕地人均占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森林人均仅有世界人均的六分之一。石油储量仅25亿吨,天然气储量仅5.4 亿吨,不足10年需求。    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逾5000亿元;因空气污染致人死亡人数约40万人。 

第三,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总之,“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4年3月10日)  

——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过程。 1.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过程。 2.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体现并进一步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3. 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4.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四、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 ※ ※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把握人民的愿望、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   “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   “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即时思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   A.具体的、现实的人   B.广大人民群众   C.作为个体的个人   D.社会全体成员         (2007年考研题)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胡锦涛    第三、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A.个人关系的普遍性的发展;   B.个人关系的全面性的发展;   C.个人需求的多方面的发展;   D.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个人创造、生产和享用物质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的能力。)

 怎样坚持以人为本?     —— 要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什么? ——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归纳: 经济建设要着眼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合法权益; 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 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是指各方面都发展; 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 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第一、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发展,就是要改变过去仅仅以GDP增长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不能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社会和人的发展;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高增长,而牺牲环境、资源、生态。  

第二、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注重“平衡”。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A.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B.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      C.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效益。  

 诗朗诵 “童年时你就是地图上的一条河,长大了才明白你给我的很多很多,我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你的血,我的子孙相承着你的脉搏,你的乳汁没了,我的喉咙也干裂,你不息的流淌给我永远的收获,你我之间的情感怎么能割舍…我的无知曾让你的心痛的流血;我的无理曾让你的愁怨难以诉说。我知道对你的责任无法推卸,我应该敬你保护你——我的母亲河。”   ——摘自<别无选择—写给“保护母亲河行动”>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五、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结语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必将不断开拓新的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会取得新的成果。

 讨论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表现在哪里? 2.联系实际谈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的规律的科学,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规律的科学。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新的思维方式、文明模式和生活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