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概論期末報告-爆肝 老師:顏嘉宏 老師 組員: 4a0e0075 行流二乙 陳瑩真 (組長) 4a1d0067 行流一甲 張皓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國軍台中總醫院肝膽腸胃內科 淺談肝病. 大綱 前言 B 型肝炎簡介 C 型肝炎簡介 肝癌 Q & A.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麻豆區衛生所 關心您 叁、腎臟病防治. 麻豆區衛生所 關心您 ☆什麼是腎臟病 ? ★ 腎臟病 - 腎臟的功能出現問題 腎臟病的症狀並不容易發現, 因為 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 ; ★腎臟在受損之後 出現血尿、蛋白尿、多尿、少尿等症狀, 隨著腎臟組織受損程度進而影響腎臟功能。 此外高血壓、水腫、腰背痛、疲倦、頭痛、視力.
看診小撇部 門診科別 & 健康檢查. 一、門診科別 ( 一 ) 眼科  視力減退  紅腫  痠痛奇癢流淚不止  斜視  角膜炎  眼睛不舒服.
有什麼常見的疾 病呢 ? 課文 小測驗 傷風 流行性感冒 砂眼 頭癬 ( 皮膚病 ) 請按以下的圖形來看其特徵: 上一頁下一頁.
何謂肝病? 肝有病就叫做肝病. 肝癌:約五千人 肝硬化:約四千人 肝炎及其他:約一千人 國人每年因肝病而死亡者 合計 : 一萬人 每小時至少有一人死於肝病.
前 言 B 型肝炎疫苗問世之前,臺灣平均每 5~6 人中 就有一人是帶原者;近十餘年,國人十大死因首 位是癌症,而肝癌是男性死於癌症第一位,女性 死於癌症第二位;肝病及肝癌發生的原因主要是 由 B 型或 C 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此外, C 型 肝炎病毒帶原率約佔總人口 2-4% ,感染 C 型肝炎.
肝病防治 佛教大林慈濟醫院 肝膽腸胃科主任 周安良醫師. 國父像藏玄機 ? 肝病是台灣的國病 !! 陳明文.
認識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張文華家庭醫學專科醫師張文華診所2011/09/16.
1 肝臟轉移癌症和 肝癌衛教手冊 《肝臟》 肝臟是人體內臟裏最大的器官,消化系統中最 大的消化腺,位於人體中的腹部位置,在右側 橫隔膜之下,位於膽囊之前端且於右邊腎臟的 前方,胃的上方肝臟,肝臟還能促使一些有毒 物質的改進,再排泄體外的解毒作用,是新陳 代謝的重要器官。 正常肝臟有再生功能,但是 由於沒有痛覺神經也少有症狀,因此肝癌不容.
認識 B 型肝炎 主講者:黃美惠 校護 1. 在台灣地區,成人的 B 肝帶原者大概有二百 五十萬到三百萬之多,帶原率高達 15%- 20% 。也就是說每五位成人就有一人帶原, 而 C 肝也有三十萬感染者。所以肝病幾乎可 以稱為是我國國病,如果不小心感染上 B 肝 或 C 肝的人都有可能步上慢性肝炎、肝硬化、
常見疼痛保健 頭痛 下背痛 口腔疼痛. 常見疼痛 — 頭痛篇 原因: 疾病:血壓,腦部,眼睛 3C 食物:起司 (cheese), 巧克力 (chocolate), 柑桔類食 物 (citrous fruit) 。因含酪胺酸,會造成血管經孿。 醃製品: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引起偏頭痛。 代糖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
談肝炎防治 郭綜合醫院 家庭醫學科 張乃文醫師.
病毒性肝炎 香山衛生所 江國彬醫師.
癌症種類解說 1. 肝 癌 前  言 肝癌是十分惡性的癌,如果未經治療,病人往往在半年內就可能會死亡。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癌症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而肝癌在男性為第一位,在女性則為第二位。 肝癌好發之年齡在45~55歲之間,正值壯年期,若靠臨床有症狀而診斷出的肝癌,一般預後較差,平均存活率約6~9個月,因此罹患肝癌之後,不論對個人、家庭、社會或國家,均造成一重大損傷,值得個人重視與警愓。
主講人 / 三軍總醫院 婦產部 婦科腫瘤研究室 賴鴻政醫師
肝 炎 奇美醫學中心 中醫部 護理師 陳彤瑄.
指導老師:林永松老師 組員:周朝妤 黃馨儀 蔡宜玟 廖軒苓 陳巧穎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肝 炎 防 治 郭綜合醫院 家庭醫學科 張乃文醫師.
你的肝----發炎了! 肝發炎指數 – GOT 及 GPT 超過 40 U/L。 如果一直不降,就嚴重了。
科技與生活— 肝炎 班級:流通三乙 學號:497D0023 姓名:陳姿涵.
B 型肝炎專題報告 生機一 侯詠德 B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 西區衛生所 林敬修 主任 家庭醫學科醫師 98/03/18
病 毒 性 肝 炎.
ACE型肝炎.
速克伏3HP短程處方建議劑量 Drug Dose (>12 year-old) Frequency Duration
肝炎 21.粘云溱 22.郭璧榛.
肝癌 期中報告 指導老師: 顏嘉宏.
A型肝炎 B型肝炎 C型肝炎 幼保二乙 4A0I0046 劉羽軒
對大腸直腸癌的認識 從 專 業 醫 療 到 無 限 關 懷 ! 前言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 (1) 腹部不舒服或疼痛。
大腸癌篩檢.
從「頂新」事件談健康飲食 2014/10/13.
凝血機轉 a指的是酵素的active type(活化態) 12 (表面因子) 7 (促凝血酶原激酶原) (3,因子 III) 11
纖維蛋白於藥物傳遞系統中之開發研究 為了探討二種台灣民間常用生藥,旱蓮草 Eclipta prostrata(Linn.)和蒲公英 Ixeris chinensis (Thunb.)Nak. 的保肝作用,本實驗以三種不同作機轉的肝毒 性物質,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β-D-galactosamine.
性傳染病問答比賽.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歡迎來參加~~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1 肝炎防治 基隆長庚醫院 肝臟科 胡瀞之 醫師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健 康 教 育 分 組 報 告 第五組 疾病與健康 組員   陳毅修 楊惠婷 張智堯.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中老年人疾病的防治 衛生署新竹醫院老人內科主任吳泉昌.
急性膽囊炎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 外科主治醫師 黃懷毅.
常見的傳染病.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關於ORADUR®-Methylphenidate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腸胃炎,怎麼吃呢 ? 主講人 : 楊翊吟 指導營養師 : 陳盈君營養師. 腸胃炎症狀 止瀉藥 ?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13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Diabete.
Purple striae& Purpura
私立南山高中 信息組 電腦研習 電腦資料的備份 中華民國 99年4月20日 星期二.
指導老師: 蘇明俊 老師 組長:潘翠娥 組員:張惠雅 葉麗華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Health and Eating Behavior of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我班十大最受歡迎的雲零食 張麗嘉 5B (3).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學前兒童簡易發展 篩檢評估量表 小組成員: 張雅涵 張瑞恩 王雅琴 張馨方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細胞.
煙霧偵測開關 組員:4980J012 蔡家核 4980J094 吳庭揚.
B型肝炎 組員:吳彥平.高維辰.曾子豪.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生命科學概論期末報告-爆肝 老師:顏嘉宏 老師 組員: 4a0e0075 行流二乙 陳瑩真 (組長) 4a1d0067 行流一甲 張皓評

目錄 病情介紹 關於疾病 罹患疾病徵兆 藥物與治療 平時保養 診斷指標 (針對肝癌) 迷思與正解 延伸閱讀與報導資料

病情介紹 何謂爆肝≠猛爆性肝炎 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肝膽腸胃科林建宏醫師說,其實「爆肝」只是一般人想像因工作過度、長期熬夜,或是沉迷電腦遊戲而導致生活作息不正常,未讓身體獲得適當休息的一種形容詞,因此所謂的「爆肝」,既不是肝臟爆裂,更不是醫學上所指的「猛爆性肝炎」。如果真要出現「猛爆性肝炎」,並不是1、2天的勞累壓力就可能造成,但如果本身就是帶原者,習慣天天熬夜、長期處在過度壓力下,又長飲酒應酬,也難保肝臟不會出現激烈的抗議行動。 愛肝加油站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96939#ixzz2DoendhK8

工作勞累或熬夜易爆肝? 許多上班族因為工作太過勞累或熬夜,最常掛在嘴邊的流行語就是「爆肝」。雖然肝不會因為工作太過勞累或熬夜而真的自體爆炸,但是過勞或熬夜的行為卻是一種對肝臟的慢性傷害。 現代人所謂的「爆肝」是一種長期不正常的作息或飲食,如過勞、睡眠不足、熬夜、酗酒及暴飲暴食等,甚至是不安全的工作環境所造成個人的健康影響,使自體免疫力降低,進而肝臟處於發炎狀態而受到傷害。

肝癌是男性勞工癌症死因的首位 勞工主要死亡原因中惡性腫瘤排行第一位,特別是男性惡性腫瘤排名中第一位即是肝癌,其肝癌死亡率每年大約每十萬男性勞工就有75人因此而死亡。

在不同的工作行業中也會有不同的嚴重程度,其中農牧業、漁業、木竹製品製造業、建築工程業、建物裝修及裝潢業、陸上運輸業等都可能是肝癌發生的高危險族群。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http://www.iosh.gov.tw/Publish.aspx?cnid=16&p=1773

關於疾病 肝病種類

猛爆性肝炎 症狀:產生黃疸→肝昏迷 發生原因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之一,猛爆性肝炎是一種急性肝炎,當患者一旦開始產生黃疸,即眼睛和皮膚開始呈現黃色,小便呈類似紅茶般的深茶色後,兩周內會開始產生肝昏迷。 發生原因 服用草藥偏方 - 不明草藥 各型肝炎病變 – 機率不高,但孕婦感染E型肝炎,會因免疫力 改變,使得罹患猛爆性肝炎的機率變得略高 藥物濫用 - 例如服用過多的止痛藥、肺結核藥物等 治療/延長換肝時間 - 一旦罹患,病情往往急速惡化,死亡 率非常高

治療及預防 絕不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 如果已經是B肝、C肝帶原者,應定期追蹤治療,B肝已有藥物可以控制病情,C肝的治癒率更高達7至9成。至於A型與E型急性肝炎,若民眾要前往落後國家旅遊或出差,一定要施打疫苗,避免被感染。 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止痛藥或肺結核藥物的患者,醫院也會注意且追蹤患者用藥狀況,避免因用藥過量而造成猛爆性肝炎。

A型肝炎 症狀:類似感冒症狀 A型肝炎病毒進入人體後,約經過二至六星期的潛伏期,可能引發急性肝炎患者可能會噁心、厭食、倦怠、黃疸、發燒、上腹部疼痛。有很多人感染後沒有症狀,尤其年紀越小的人,感染A型肝炎症狀越輕。患了A型 肝炎,多數會痊癒產生抗體,而對此病毒具有抵抗力,並且不會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後遺症,只有極少數的人會發生猛爆性肝炎而死亡。 傳染途徑: 被糞便汙染的水源、食物可能感染沒有抵抗力的民眾。

B型肝炎 症狀: 健康帶原者:肝功能正常,且腹部超音波檢查也正常。 慢性肝炎: GPT指數不正常,GPT的值會有不定的起伏。 肝硬化:有部份的肝硬化病人可從肝功能看出肝硬化的蛛 絲馬跡,不過仍須靠腹部超音波或肝穿刺來加以 確認。 併發肝癌:須要檢驗血中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 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持續存留在血清中六個月以上,則稱為B型肝炎病毒的「慢性帶原者」。

傳染途徑:分兩種 垂直傳染: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也就是帶原的媽媽傳給小孩。 Q:什麼時後傳染的? A:不是在懷孕時,而是在生產過程中媽媽的血液污染到小孩身上的傷口,使得病毒進入小孩的體內,小孩體內就帶有病毒,很容易變成慢性帶原者。 水平傳染: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周遭環境種種因素(例如打針)之影響而感染到B型肝炎病毒。

C型肝炎 症狀:幾乎沒症狀 急性C型肝炎大部份沒有症狀,只有少部份有倦怠、茶色尿、或黃疸等肝炎症狀。然而將近八成都會變成慢性C型肝炎。通常C型肝炎是因為肝功能異常(例如健康檢查時發現),進一步驗血才發現已經有慢性C型肝炎,而病人都想不起來過去有過急性肝炎之記錄。經過一、二十年後,部份(約二成)慢性C型肝炎者會變成肝硬化,而經過二、三十年,少部分會長肝癌,因此(慢性C肝雖然沒有症狀,且肝功能正常或輕微異常)仍必須定期檢查,以早期診斷肝硬化或肝癌。

傳染途徑 C 型肝炎病毒 (HCV) 透過血液和血液的直接接觸而傳染。傳染的途徑包括共用注射用及非注射用之藥物器材(注射針筒、炊具、止血帶、吸管和其他管子等)。紋身、刺青和針灸所用的針也可能會傳播 C 型肝炎病毒。雖然比較少見,但共用刮鬍刀、牙刷、指甲銼等個人物品也有可能成為傳染途徑,不過大約有 10% 的感染途徑不明。C 型肝炎病毒不會經由打噴嚏、咳嗽、擁抱或共用鍋碗瓢盆和杯子這些偶然的接觸而傳染。 罹患C型肝炎務必要每年定期做抽血檢查,平時要作息正常,多吃蔬果,最重要的是要能夠面對問題並接受治療。 資料來源 http://depart.femh.org.tw/lg/chinese/hepatitis%20ABC.html

肝臟慢性發炎的原因 飲酒過度 本身已有脂肪肝 經常食用富含高鐵的動物肝臟 飲食過量 (熱量攝取過量) 腰圍突出 (內臟脂肪囤積過量) 停經後的女性 缺乏運動 肝病三部曲:

肝癌的生長過程 資料來源 http://framsoso.pixnet.net/blog/post/26615531-%E7%88%86%E8%82%9D%E7%97%87%E7%8B%80

罹患肝病的徵兆 肝癌的症狀在早期體積小時並無特殊的症狀,若有倦怠厭食等常是肝炎,肝硬化的症狀。大的腫瘤,才會有體重減輕、右上腹痛、肝腫大等現象,少部分病患會因肝癌破裂內出血休克求診。常有病患誤以為抽血正常就代表肝臟一切正常,這在高危險群的病患是不能適用的。 高危險群: 有肝病家族史者,尤其母親為慢性肝炎帶原者。 肝硬化病患,尤其年過40歲之男性。

肝臟不佳者的症狀 容易疲勞、全身無力 食慾不振、噁心欲吐 腹脹 腹水 黃疸 搔癢 右上腹部有沈重感並有隱約的痛楚 腹部浮出靜脈乃危險信號 尿色呈啤酒顏色表示有肝病 體重的減少是癌的前期症狀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092009333

世界肝炎日 世界衛生組織將7月28日訂為「世界肝炎日」,國民健康局呼籲民眾要避免肝癌上身,需一知、二要、三不: 一知:瞭解自己是否為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 染者。 二要:要定期追蹤檢查與正確治療,亦即B型肝炎帶 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要定期做超音波檢查,如 果符合健保慢性B、C型肝炎治療條件,應接受治 療。 三不:不亂服藥物補品,不抽菸,不過量飲酒。

藥物與相關治療 八成肝癌個案有B或C型肝炎病史: 國人約有290萬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73萬人為C型病毒肝炎: 防治肝炎,國民健康局自民國100年8月1日起於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提供民國55年或以後出生且年滿45歲之民眾終身1次B、C型肝炎檢查,由100年8月至101年4月申報B、C型肝炎檢查結果顯示,B型肝炎陽性有16%、C型肝炎陽性有3.9%,由此結果估算20歲以上成人約有290萬人有B型肝炎,73萬人有C型肝炎。

B、C型肝炎藥物治療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發生 依據高醫余明隆醫師等人之研究,對B型肝炎帶原者且HBeAg陽性施予藥物治療,經追蹤1-17年,約可降低47%肝硬化的發生及78%肝癌的發生;而對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施予抗病毒及干擾素治療,經追蹤1-15年,約可降低65%肝癌的發生,因此B、C型肝炎藥物治療成效非常好,可以有效降低肝硬化或肝癌的發生。 因臨床實證顯示肝炎藥物治療B肝控制率可達8成,C肝根治率可達7成,故中央健康保險局於民國92年起開始給付慢性B、C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或干擾素治療。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提高存活率

平時保養 常吃苦瓜可有效預防肝癌 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譽為“脂肪殺手”,苦瓜的新鮮汁液,含有苦瓜甙和類似胰島素的物質,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能使攝取脂肪和多醣減少。苦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正常細胞的癌變,促進突變細胞的複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降低發生肝臟發生癌變的危險性。

Q:除此之外,預防肝癌的食物有哪些? 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大蒜中的蒜氨酸酶具有抗癌的功效。如果將大蒜切片後在空氣中放置10分鐘再食用,會使蒜氨酸酶發揮更顯著的抗癌的作用。 將花椰菜蒸三四分鐘可讓其中所含的抗癌物質“蘿蔔硫素”的功效大增。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微波爐加熱,否則該物質就會被破壞。 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唯有定期篩檢才能早期發現肝癌 篩檢的方法一般包括血液甲種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的測定及腹部超音波掃瞄。 但是只有約20-30%的小型肝癌其AFP會升高,因此對於早期診斷的助益不是很大,但大量高危險群病患的抽血篩檢仍有它的實用性。腹部超音波掃瞄對於小型肝癌的診斷準確性相當高,可達95%,但掃瞄者需要有相當程度的訓練才能找出小肝癌,而且仔細檢查很耗時間,一般只針對高危險群的病患。兩種方法合併使用,可以提高診斷率。因此慢性病毒性是台灣肝癌發生的最大危險因子,這些病患應該定期追蹤檢查。

食物禁忌 禁吃:補品,如:四物湯、中將湯、八珍、十全、當歸和黃耆等等。 少吃:薑母鴉和羊肉爐。為什麼呢?因為大部份都有放補品補藥。 紅肉、內臟類以及海鮮,也應少吃。 不是新鮮的、醃漬以及太精緻的食物,都儘量不要吃。 若是已經有肝硬化之現象,則高蛋白的食物也要少吃,以免增加肝臟負擔。 油膩食物也要少吃,可保護肝也可減肥! 飲食與禁忌 http://www.tianbao.tw/new/d2003.htm

肝癌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的方法,近年來有一些共識普遍被外科醫師所採納: (1) 切除腫瘤必須帶有足夠的安全邊緣 (安全邊緣>1公分)。 (2) 在安全範圍內儘量採取合乎解剖結構的切除。 (3) 儘量避免手術時輸血。 (4) 為了減少腫瘤手術中因扳動引起的血行散播,扳動肝臟前儘可能結紮預定切除域的門脈分枝。 (5) 儘量避免手術中因操作所引起之腫瘤破裂。 談肝癌手術治療 http://cisc.twbbs.org/lifetype/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378&blogId=1

診斷指標 血清檢驗 抽血檢驗是診斷肝癌最簡單方便的方法之一。其中又以血清中的「甲種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最常見,可以作為檢驗肝癌的重要指標。正常人甲種胎兒蛋白值有一個上限,一般來說多在20ng/ml以下。如果超過了這個上限,就要注意是否有肝癌發生的可能性。但是,肝臟在肝細胞發炎壞死後細胞再生時、懷孕時及某些睪丸的腫瘤時甲種胎兒蛋白值都可能會上升。 一般而言,85%左右大型肝癌甲種胎兒蛋白值會升高,但是三公分以下的小型肝癌,大約只有三分之二的病患甲種胎兒蛋白值會升高。甲種胎兒蛋白值正常並不能完全排除一定沒有肝癌,仍應參考腹部肝臟超音波掃描加以確定。

影像檢查 超音波檢查 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 超音波掃瞄是近年來診斷肝癌最常使用的影像檢查工具,它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且不具侵襲性,病人也不會有痛苦。超音波除了可以偵測肝癌的大小、位置之外,還可以評估肝癌是否有侵入血管或膽管的現象,此外可以評估病患是否已有肝硬化的現象、是否有腹水,有時單純的超音波掃描無法正確分辨腫瘤的性質,所以往往還是需要進一步檢查加以確定。 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 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對於肝臟腫瘤的性質可以提供進一步的訊息,特別是在超音波掃瞄的死角部位。 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掃瞄也可以同時檢查肝臟以外之腹腔淋巴結或腹腔內的大血管是否有受到肝癌侵犯,這對於肝癌的治療選擇有重大的影響。

血管攝影 血管攝影因為具有侵襲性,通常安排在最後檢查。如果遇到以下這些情況,需要藉由血管攝影檢查來判定: 甲種胎兒蛋白值持續上升,但其他檢查項目都無法發現肝癌時。 超音波、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掃瞄等都沒有辦法確定肝腫瘤的特性時。 藉由血管攝影檢查進一步確定肝癌腫瘤的數目,因為腫瘤的數目常常會影響肝癌治療的方式。 資料來源 http://www.mil.doh.gov.tw/cancer/cancer_04.asp

迷思與正解 迷思 正解 GOT與GPT指數正常,肝很正常。 GOT與GPT是肝臟發炎指數,只能測到肝當下是否有發炎。 晚上十一點前睡覺,裁示護肝時機。 中、西醫都無最佳護肝根據。 食物不要吃太精緻,所以不是最新鮮的食物,對身體較好。 保肝飲食最佳原則是新鮮自然,以免誤食,誘發肝癌。 像乳癌般,肝臟也可以觸診發現。 肝臟多位於右肋骨後,因此肝無法自摸發現。 資料來源:許金川教授與所著

延伸閱讀 Q:常常熬夜的人該吃什麼中藥保肝? A:枸杞+紅棗 中國醫藥研究所研究員林雲蓮鼓勵大家可以在日常多吃一些天然的紅棗來保肝。因為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紅棗、黑棗內含有三帖類化合物的成分,可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其中又以紅棗抑制B型肝炎病毒活性的作用比黑棗佳,所以對於患有慢性肝炎帶原的病患,除了要定期由專業的醫師診療外,可於日常再配合吃紅棗來保肝。 注意: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攝取肉類導致面泛紅光的老饕們最好不要食用枸杞,因為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

肝的作息與運作時間 最強的時間凌晨1~3時:我們能做的就是睡眠,給肝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最弱的時間是13~17時:所以建議把辛苦工作儘量堆在上午。肝臟在體表開竅於眼睛,至少每隔一小時讓眼睛休息5分鐘。 肝臟是人體重要 器官,具有合成人體生存重要物質及分泌膽汁、過瀘排毒及調節新陳代謝等多功能,因此民間才有「肝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的說法;劍橋預防醫學中心負責人 許朝欽 醫師提醒,其實肝的保養,不外乎注意起居及飲食習慣的調整,「食療」加上「時療」,讓身體在正確的時間內主動進行吸收與排毒的動作,保肝效果事半功倍。 參考資料 http://tw.myblog.yahoo.com/jw!rZKIHFyaAx6Ye5YWadzx/article?mid=1694

結論

Q & A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