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解读 中央电化教育馆 刘雍潜 研究员.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课题背景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二级学科,三级学科覆盖高师语数英等学科课程教学论。本资源库主要包容各学科课程教学论的信息资源。
Advertisements

Halloween 万圣节.
测控技术与仪器-title.
外來語.
Happy Halloween!.
Rotary Club of SUNGCHIANG
万圣节,不给糖,就捣乱 万圣节的介绍 万圣节的由来 万圣节的象征 万圣节的游戏 万圣节的祝福.
第七讲 网络教育资源 武法提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国家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课题 项目资源介绍.
苏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内容管理.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办常务副主任
万圣节—鬼节 1.万圣节的由来 2. 万圣节的习俗 3.万圣节鬼怪 4.你要读读的歌词 5.世界各地有趣的过节图片 6.关于的万圣节游戏.
Next week is Halloween. 10月31日. Next week is Halloween. 10月31日.
(华东师大/北京师大教授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
Semantic Web & Ontology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常务副主任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
Halloween Party.
数字化校园资源管理平台、数字功能室(电子书包)解决方案
万圣节.
基督徒與萬聖節.
Halloween is Western country’s traditional festival and is popular in the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include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Halloween Eve.
Hallowee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解读 中央电化教育馆 刘雍潜 研究员

一、 建设目标 五、 应用服务 二、 建设原则 六、 数字资源 三、 建设内容 七、 基础设施 四、 师生能力 八、 保障机制

一、 建设目标 目标1: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改造 目标2: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目标3: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 目标4: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特色

二、 建设原则 第一,突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 第二,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为核心 第三,强调教育云服务模式的应用与推进

二、 建设原则 第一,突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数字校园建设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 建设原则 第二,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为核心 数字校园建设应贯彻应用驱动的基本原则,从学校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应用需求出发,整体科学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发展目标,突出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某些方面的应用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校园。

二、 建设原则 第三,强调教育云服务模式的应用与推进 数字校园建设应总体规划,整体设计,相互协调,要放在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甚至全国的范围内进行战略思考,避免出现“孤岛效应”,不搞小而全。一方面,要充分依托中央、省、地市等部署的教育云公共服务,提升学校信息化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学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三、建设内容 师生能力 应用服务 数字资源 基础设施 保障机制

三、建设内容 (一)师生能力: 师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也是服务的对象。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环境下创新教学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三、建设内容 (二)应用服务: 应用服务是数字校园建设的窗口,是实现学校教学、管理、教研、生活等教育活动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应用服务体系建议采用“云服务”建设模式,支持各种教育教学业务信息通畅、高速互访和有效整合。

三、建设内容 (三)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重点,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是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和条件。数字校园建设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并广泛整合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优质资源。

三、建设内容 (四)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和外显形式,包括校园网、终端、数据中心和各种数字化环境(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教师备课室),为校园信息化应用服务提供硬件支持。

三、建设内容 (五)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上述四个方面数字校园建设内容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也为数字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支撑,包括组织架构、 人员培训、 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

四、师生发展——学生发展 (一)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 1、具有正确的信息意识,能够准确评价信 息,对运用技术持积极态度; 2、具有利用技术进行创新性学习的意识; 3、具有利用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师生发展——学生发展 (二)学习方式与技能 1、能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 2、能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4、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应用新技术解决问题; 5、能利用多种技术工具与教师、同学、家长、学科专家进行交流; 6、能利用信息技术与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7、能正确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及设备,初步具有应对系统中常见错误的能力。

四、师生发展——学生发展 (三)社会责任 1、能安全、合法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尊重知识产权; 2、能理解与技术相关的道德、文化和社会问题; 3、掌握网络基本礼仪,学做合格的数字化公民,并能引导他人学做合格的数字化公民

四、师生发展——教师发展 (一)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能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具有主动引导学生利用技术进行更好的学习与生活的意识与态度; 3、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5、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态度。

四、师生发展——教师发展 (二)教学理念、方法与技能 1、能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2、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3、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 4、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 5、能利用网络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 6、能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 7、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8、能利用网络与学生、家长、同事、教学管理人员、学科专家进行交流; 9、能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10、能正确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及设备,具有应对系统中常见错误的能力。

四、师生发展——教师发展 (三)社会责任 1、能安全、合法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尊重知识产权; 2、能向学生示范并传授与信息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3、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全体学生平等地享有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4、掌握网络基本礼仪,学做合格的数字化公民,并能引导他人学做合格的数字化公民; 5、尊重信息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力。

五、应用服务 (一)统一认证与门户服务 (二)教学应用服务 (三)管理应用服务 (四)教研应用服务 (五)生活应用服务

(一)统一认证与门户服务 1、提供全局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用户认证服务,支持 用户安全、便捷的应用各种信息服务; 1、提供全局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用户认证服务,支持 用户安全、便捷的应用各种信息服务; 2、提供单点登录服务,支持用户一次登录即可在有效期间内访问任何已授权的应用系统; 3、提供综合信息门户服务,支持用户个性化设置各种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

(二)教学应用服务 1、提供电子备课服务,支持教师开展网络协同备课; 2、提供网络教学服务,支持教师开展网络教学; 3、提供网络学习服务,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4、提供在线学习评估服务,支持教师对学生开展在线测评和评价管理; 5、提供远程实时授课服务,支持师生开展同步课堂教学。

(三)管理应用服务 1、提供电子档案袋管理服务,支持学生成长过程中 各种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1、提供电子档案袋管理服务,支持学生成长过程中 各种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2、提供数字教务管理服务,支持学校高效开展排课、选课、评课、成绩采集等教务活动; 3、提供数字行政管理服务,支持学校高效开展文件流转、知识共享、信息发布、公文审批等政务活动,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 4、提供数字财务管理服务,支持学校高效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监督和控制; 5、提供设备资产管理服务,支持学校高效管理各类设备和资产; 6、提供数字图书管理服务,支持学校高效管理各种数字图书资源。

(四)教研应用服务 1、提供教研网络社区服务,支持教师在线互动、交流、资源分享、案例研讨等; 2、提供教研数字资源服务,支持教师自主学习和协作研究; 3、提供跨校区域交流和评价服务,支持校际教师间远程评课互动; 4、提供跨校区域协同备课服务,支持校际教师间协同设计教案和课件; 5、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档案袋服务,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 6、提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服务,包括培训、考核与认证。

(五)生活应用服务 1、提供数字家校互通服务,支持家长与学校进行便捷的沟通交流; 2、提供数字课外学习支持服务,支持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3、提供数字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服务,支持学生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4、提供数字化社会公共服务,向社会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六、数字资源 (一)建设趋势 1、从“集中建设”向“群建共享”转变 2、从支持“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变 3、从“预设性资源”向“生成性资源”转变 4、从“结构封闭”向“内容开放”转变

六、数字资源 (二)资源类别 1、学生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或协作学习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系统化的网络课程、数字图书、校本选修课程、个性化辅导的多媒体课件、针对学科专题的探究性主题资源等。 2、教师教学资源:供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备课素材资源等。 3、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资源: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培训资源和供教师开展教研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网络培训课程、专家报告、公开示范课等。

六、数字资源 (三)资源来源 1、校本资源:学校开发的自主版权资源, 包括学校自主建设或与企业等单位合作研发的教学资源; 2、引进资源:学校以购买、合作等形式从外部引入的非开放性教学资源; 3.、开放资源:基于非商业用途,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自由地参考、使用和修改的教育资源,如各种视频公开课、开放课件资源等; 4、国家公共教育资源:是指由国家或政府部门主导,组织建设的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国家精品网络课程资源等。

六、数字资源 (四)建设要求 1、结合区域特性和本校特色,建设校本课程资源,并通过多种渠道与外部共享; 2、建设视频公开课资源,促进名师课堂的网络传播; 3、建设支持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个性化资源; 4、建设数字图书资源,支持师生开展数字阅读; 5、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名校网络课堂,并利用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机制快速普及输送到其他学校;

六、数字资源 (四)建设要求 6、循相关教育资源建设标准(SCORM、LOM、CELTS-42、CELTS-41.1等),以利于资源共享、系统间互操作和资源重复利用; 7、尊重教学规律和要求,强调数字资源的教学性,避免技术的过度应用; 8、重视教学过程中各种生成性资源(讨论、试题、笔记等)的积累与应用; 9、重组和改造数字资源,适应实际教学需要; 10、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和保护资源版权。

七、基础设施 (一)校园网 (二)数据中心 (三)终端 (四)多媒体教室 (五)计算机教室 (六)教师备课室 (七)录播教室 (八)其他数字化环境

(一)校园网 1、能覆盖到学校的每个教学、活动和办公场所,并保证全校师生安全、方便接入互联网; 2、网络带宽要满足日常教学和办公的正常需要; 3、能支持高峰期的群体并发访问,保证正常的访问速度; 4、网络布线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支持互联网、校园广播网、校园电视网、校园安防网等多网融合; 6、采用成熟的千兆/万兆以太网络技术和设备,网络应满足冗余性要求; 7、实现单线路或多线路接入互联网,有条件的建议接入教育科研网; 8、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实现光纤到学校; 9、学校接入的控制点,要配备良好的网络安全系统,有效隔离不良信息。

(二)数据中心 1、鼓励利用区域教育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心或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原则上不提倡学校新建较大规模的数据中心; 2、确需建设的数据中心,应严格遵循数据中心建设的国家标准; 3、提倡应用云计算机技术,实现服务器虚拟化管理和应用; 4、要重视数据中心的绿色化,减低能耗,节约成本; 5、要配有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三)终端 1、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配备适量计算机,满足正常教学和管理业务的需要;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每位专任教师配备笔记本计算机; 3、教学班级要配备适量公共使用的计算机,并有机融合到教室环境中; 4、计算机的配置应满足正常教学和办公的需要,属于同类产品的主流配置; 5、购买的计算机要安装正版的教学软件,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6、学校为学生的数字学习终端提供方便的网络接入、电源充电、储存管理、专用课桌等使用配套服务; 7、在学校的公共空间配置合适的公用终端,如大屏幕电视、触控一体计算机等; 8、各种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校园有线网/无线网安全接入互联网。

(四)多媒体教室 1、每个班级配备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据班级容量和教学需要选择配置规格; 2、多媒体教室要具有多媒体资源展示与交互的功能,能接入互联网,能满足各学科课堂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3、具备智能型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实现教室内主要电子设备的集中控制; 4、多媒体教室中各种电子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属于同类产品的主流配置,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5、多媒体教室的施工、布线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五)计算机教室 1、计算机教室的建设数量应以满足学校正常教学需要为基本要求; 2、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属于同类产品的主流配置; 3、计算机设备要安装正版的教学软件,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4、计算机教室管理软件要提供教室管理系统功能,教师机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对各终端的实时监控、管理、屏幕广播、师生互动交流等; 5、数字化语音产品要具备高音质、低噪音、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语音清晰自然,无延迟、断裂现象; 6、每个计算机终端的上网速度要满足正常教学需要; 7、计算机教室的施工、布线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六)教师备课室 1、教师备课室的建设数量应以满足学校教师备课的实际需要为基本要求; 2、教师备课室内的计算机数量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应用需求选择性配备; 3、每台计算机上需要安装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实现电子备课功能; 4、教师备课室内电子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实际备课需求,属于同类产品的主流配置,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5、教师备课室的施工、布线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七)录播教室 1、录播教室录制的课堂教学,应支持视频流媒体和三分屏格式; 2、录播教室要能支持网络实时直播及录像存储; 3、录播教室录制的课程,要画面清晰、流畅; 4、录播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远程教学和微格教学的实际需求,属于同类产品的主流配置,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5、录播教室的施工、布线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八)其他数字化环境 1、建设校园数字广播系统,及时传播校园资讯; 2、建设数字化校园电视台,丰富和传播校园文化; 3、建设数字校园安全防护系统,保障师生人身和校园财产的安全; 4、建设数字化阅览室,方便师生随时随地阅读; 5、建设基于数字技术的微格教室,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 6、建设数字探究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创新实验; 7、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便利广大师生的校园生活。

八、保障机制 (一)组织架构 1、成立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设立学校信息化主管职务,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教师队伍; 3、地方电教机构参与数字校园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保障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八、保障机制 (二)人员培训 1、凡符合条件的在任教师全员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达到合格要求; 2、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3、学校积极开展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各种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教育技术与信息化素养。

八、保障机制 (三)资金投入 1、数字校园建设经费应列为区域教育事业专项经费; 2、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中应包括每年必要的数字校园运维经 费,并形成制度化的可持续的经费投入机制; 3、硬件、软件(含资源)和运维(含培训)的经费投入要比 例合理,要加大软件资源应用和培训方面的经费投入。

八、保障机制 (四)制度建设 1、建立完备的数字校园管理规章,包括校园网络管理、多媒体教室管理、校园电视与广播管理、教师培训管理、经费管理等; 2、制定鼓励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政策,落实信息化教学的常规化; 3、建立学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和制度,鼓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携手共建优质的、个性化的校本资源库。

数字校园建设打油诗一首 三通建设校班人, 平台应用接入云。 能力提升为根本, 模式创新是核心。

谢谢! 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员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 联系电话:13911905911 电子邮箱:caet200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