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恩 東吳大學社工系 講師 兒童福利聯盟 督導 《終結霸凌》 作者 校園零霸凌,可能嗎? 王美恩 東吳大學社工系 講師 兒童福利聯盟 督導 《終結霸凌》 作者
友善校園 學生喜愛學習,友愛同學,尊敬老師
班級經營的重點,不再只是 學習能力、秩序為重心。 HOW ? 班級經營的重點,不再只是 學習能力、秩序為重心。 人際互動教育,才能解決霸 凌問題。
情緒沒有對錯,是處理情緒,發洩 情緒的方式有好壞之分。 人際互動教育的基本概念 情緒沒有對錯,是處理情緒,發洩 情緒的方式有好壞之分。 學生需要的是生命涵養的轉變,同 理心的增加,打從心底的尊重。
社會、國家、世界 老師 家庭 大雄 家庭 胖虎 小夫 家庭
落實三級輔導機制 初級輔導:全體教師 就全體學生進行一般輔導。 二級輔導: 輔導教師 針對初級輔導無法奏效及瀕臨行為偏差之學 生進行專業之輔導諮商。 三級輔導:心理師、社工師、精神科醫師等 針對偏差行為及嚴重適應困難學生,引進 外部資源或轉介,以進行專業協助。
孩子一進班級後的心理動力 人 定位系統啟動 尋找自我價值感 班級
求得老師與同學的接納
霸凌三個主角:「弱肉強食」的結構
沒有孩子是故意違反規則的 胖虎特質:用負向行為博得注意,沒有得到好的關愛 與照顧 大雄特質: 外顯型—不懂人際互動的訊號 內縮型---低自尊的孩子 小夫特質:害怕自己是下一個受害者 沒有正義的勇氣
霸凌發生的步驟: 「測試期」 看大雄的反應 「醞釀期」 看顯性和隱性的小夫多寡 「爆發期」 長期的霸凌行為出現了
一個學生長時間重複地被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 主導的欺負或騷擾,或是該學生被鎖定為霸凌對 象而成為受凌兒童的情形。 什麼是霸凌(bully) 一個學生長時間重複地被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 主導的欺負或騷擾,或是該學生被鎖定為霸凌對 象而成為受凌兒童的情形。 ~ Olweus, 1993 ~
霸凌的種類 肢體霸凌 言語霸凌 關係霸凌 性別霸凌 網路霸凌 反擊型霸凌
事發的19分鐘
胖虎:掩飾與逃避的課題 成長經驗中自我價值感不高 長期沒有被肯定被注重,心中有許多無助與 無能感,控制感來掩飾自己的無助無能。 缺乏「同理心」,因為「被同理」的經驗太 少了。
胖虎的外顯行為與特質 會藉由負向的小動作要博取老師和同學的注意力。 當意見領袖的慾望高,總是替同學出點子,帶動同學一起 去做他決定的事,甚至也會左右老師的決策。 被別人拒絕或是不如意時,比較有暴怒的反應,或是摔東 西的動作。 口語表達內容較多否定他人的字眼。 漠視班規、校規,犯錯時先推卸責任,不肯認錯。 遊戲和競賽,很在乎輸贏,並且不太尊重遊戲競賽規則。 有幾位如「小跟班」的朋友,朋友對他多是展現出討好、 巴結的氣質 親職管教態度偏向嚴厲「軍事化」教育,或是長期忽略孩 子的情感需求。
原因: 缺乏情緒教育:表達喜怒哀樂的方法 衝突和爭吵的環境未能給孩子安全感,甚至家人 彼此間有肢體衝突出現,也很容易讓兒童學習到 用暴力解決挫折感和氣憤。 給與過多不適當的愛,讓孩子養成自我中心的思 考,這類孩也有可能變成大雄,成為大家不喜歡 的對象。 人性中的忌妒與佔有慾。 反擊型的霸凌者。
大雄:自信與自覺的課題 「他跟我們不一樣」:勢力不均 分成兩大類:一個是外在條件造成的弱勢,一個是個 人特質造成的弱勢。 1.外在條件的弱勢,孩子學來的鄙視與偏見,只要有 人帶頭霸凌,最後變成一種團體趨勢,不配合的人會 有壓力。 2.個人特質造成弱勢,不是別人來「侵犯」他,而是 他的「不知不覺」的行為,不自知在人際互動上造成 別人的困擾,無法分辨社會訊號。
大雄外顯行為和特質 長期被欺負不敢跟大人訴說,孩子在認知上會認為是自己有問題的人 ,表情會是怯弱害羞,心事重重,作決定也不果決,下課遊玩也較少 跟其他同學互動。 在班上「特例獨行」表現良好的學生,容易被大多數的學生排擠。 肢體語言,包括眼神不夠專注、走路姿勢低頭、面對權威角色總是呈 現害怕的表情,整體而言是沒有自信的氣質。 比較溫和善良,中性特質的男孩。 肢體外型有別於大多數人,像是男孩的高矮,女孩的胖瘦,五官上的 特殊特質,青春期第二性徵發育早熟現象,肢體上的障礙等。 比起以往,突然常感不舒服請假不上學。 同學在分組時,總是被忽略,忘了他的存在。
小夫:正義與勇氣的課題 顯性與隱性的小夫,霸凌發生時他們的心理都充滿矛 盾。 面對胖虎的強勢作風孩子都會害怕,深怕自己伸出援 手遭到胖虎的攻擊,也被同學排擠孤立。 團體中有許多次文化〈小團體的影響力〉的角力運作 ,會有霸凌的次文化,也會有正義溫暖支持的次文化 ,也會有「不加入也不干涉」的中立的次文化,這些 次文化的角力輸贏在於人數的多寡,以及班級經營領 導者老師的引導。
要與學生強調的價值觀〈小夫的教育〉 校園霸凌,都是缺乏尊重、友愛、正義文化 ,人際間彼此勢力的較勁之下,所產生強欺 弱的現象,藉此滿足強勢者的操控以及獲得 注意的慾望。 尊重:去除歧視 友愛:付出關懷 正義:遏止霸凌
「小夫」的教育 小夫們在班級中占多數,友善且正義的小夫 增加,會影響團體動力與文化,只要無人跟 著胖虎起鬨,胖虎易有自制力。 「告狀」和「求助」是不同的,告訴老師霸 凌的事實,不是「報馬仔」害同學被責備被 處分,而是要協助大雄「脫離苦海」。
左腦 右腦 1.圖像化機能(企劃力、創造力 、想像力) 2.與宇宙共振共鳴機能(第六感 、念力、透視力、直覺力、 靈感、夢境等) 3.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心算、 數學) 4.超高速大量記憶(速讀、記憶 力) ‧知性‧知識‧理解‧思考 ‧判斷‧推理‧語言‧抑制‧五感 ( 視、聽、嗅、觸、 味覺)
右腦的思索 腦科學家吉兒‧泰勒 『右腦只注重此時此刻的豐富,它充滿感激之情,感激我生命裏的每一 個人與每件事物,它很滿足、很慈悲、充滿關愛,永遠是個樂天派。 〈感性〉』P.184 『我的右腦….,它熱情奔放、無牽無掛、常常微笑,極為友善。』P.184 『右腦的基本性格是內在深處的和平與同情,….我們如果花比較多的時 間來運轉〈右腦〉迴路,….最後我們的星球就會擁有更多的和平與同 情之心。』P.176
運動、體驗嚐試、音樂、藝術、烹飪、 雕刻、電影、閱讀…… 透過「專注」 在視、聽、觸、嗅、味覺的五官感受 ,就會刺激右腦的迴路運轉, 我們會有「感動」。 運動、體驗嚐試、音樂、藝術、烹飪、 雕刻、電影、閱讀……
接觸真善美特質的人事物,產生共鳴就會有感動,感 動被累積,會想超越自己,與更偉大的事物之間有相 連。
右腦迴路的「滋潤」,累積內在的感動,會有更多和 平與互助、社群感的產生。
日本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 ,在〈感動腦〉一書中前額葉沒有反應,額葉區接受 的正向訊息〈像是要同理他人,要尊重他人等訊息〉 都是沒用的,所謂前額葉要有反應,就是要有「感動 」,茂木先生強調要有「感動」,才會有「真知灼見 」的產生,才會有行動。 知 感動 行
知: 零霸凌的班規設定 何謂霸凌?霸凌有哪些類別? 罵人或叫綽號算是霸凌嗎? 受到霸凌的人,會有怎樣的感覺? 如果同學遭受霸凌,我們可以做甚麼? 為何遭受霸凌的同學都不說出來? 你認為最不好的霸凌是甚麼? 如何讓霸凌不要發生在我們班上?
感動的媒介〈依老師/學生的興趣為主〉 Key person:老師、家長、認同對象 環境美學 音樂 戲劇 電影 體驗接觸 閱讀與寫作 …….
班級經營的美學 自動學習的態度 友善人際的互動 和諧的師生情誼
戲劇:雷夫老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GXXLoG6vm8
《自由寫手日記》
《飛行少年》
電影的感動效果
The Objective Level〈客觀事實〉 The Reflective Level〈情緒感受〉 感受整理:ORID The Objective Level〈客觀事實〉 The Reflective Level〈情緒感受〉 The Interpretive Level〈理性推論〉 The Decisional Level〈行動決策〉
影片討論: 15分鐘 心靈點滴
舉例:周杰倫的「外婆」 外婆她的期待 慢慢變成無奈 大人們始終不明白 她要的是陪伴 而不是六百塊 比你給的還簡單 外婆她的期待 慢慢變成無奈 大人們始終不明白 她要的是陪伴 而不是六百塊 比你給的還簡單 外婆她的無奈 無法變成期待 只有愛才能夠明白 走在淡水河畔 聽著他的最愛 把溫暖放回口袋
O的層次〈客觀事實〉 所提的問題是要確定事實的描訴,像是看到、聽到、 摸到的描訴,具體的事實、現象、人事物相關描訴。 「歌詞中外婆的感受有哪些?」 「外婆為何會有這些的感受?」 「外婆真正想要的是?」
R的層次〈情緒感受〉 協助學生描訴自己內在的情緒與感受,以及生活經驗 的連結。 「如果你是外婆,你最希望擁有甚麼?為什麼?」 「你自己家人中也有像外婆一樣的老人家?他們的心 情會跟外婆一樣嗎?」 「聽完這首歌,了解外婆的心情,你曾經有這樣的感 受?在甚麼狀況下?」
I的層次〈理性推論〉 替學生整理出感受背後的意義,以及信念、價值觀 「家人或是朋友間,最需要的是甚麼?」 「是甚麼東西讓你和朋友之間願意繼續交往下去?」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期待希望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 你喜歡怎樣的方式?為什麼?」
D的層次〈行動決策〉 從前面的問題討論中產生一個結論,決心,新方向, 新動力。 「如果是你的外婆,你會如何告訴家人,要改變對待 外婆的方式?」 「選擇家中一個人或是班上一位朋友,作一件她會期 待的事情,是甚麼?」
霸凌發生時….. 處理原則: 1.人 / 事 分開的態度 2.要讓學生有被同理、了解的感受 3.嚴重程度涉及法律層面 〈請參考教育部網站通報流程〉
「4F」漸進對話的過程 老師給學生的感覺是「一起」來解 決問題,而不是急著要定罪名和責 備,學生有被了解的感受,才有改 變的契機。
Fact --建構客觀現場,收集資料 霸凌事件不光是看事情的表面現象。 老師與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分開談話,必要時也可 以再與班上其他較為成熟、客觀的學生了解班上 發生的事情,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立場的詮釋, 從中去拼湊出實際的狀況。 注意自己心中的刻版印象。
Feeling --同理情緒感受 霸凌行為的背後有「生氣」還是「厭惡」、 「不高興」、「懊惱」、「忌妒」…,都是 可以先被了解。在對話中讓學生覺得「你懂 他」,這就是同理,同理不代表同意,只是 不給予評價、論斷。當一個人被同理時,他 會滋生自省的能力,也會開始去同理別人。 正確價值與思想、行為觀念,可以在下一個 階段討論。
Finding—重建價值信念 信任關係建立了,學生被了解了,「教育」的效果就 更明顯,這個階段老師可以傳輸正確的觀念和價值觀 ,以及導引行為方向,也可以帶著受凌的學生轉換對 自己的看法。 經過前面客觀資料的確認,感性情緒上的同理,這過 程學生會有消化自己情緒的作用,也會試著吸收老師 欲傳達的理念,這裏可以重建學生的價值觀。
Future --模擬改變行動 學生經過前面三階段,有意願想改變未來的行動,鼓 勵嚐試新的行為,新的想法,如果學生對於未來可以 做甚麼不是很有想法,老師可以提供建議,清楚舉例 學生可以做的事情,調整的觀念。
校方的支持 成立反霸凌委員會 訂出明確的友善校園校規 反霸凌委員會協助老師處理嚴重霸凌事件 提供教師彼此交流霸凌的處理經驗 跨專業資源的合作網絡建立,校方平日須建立起社 區中的相關資源體系 提供各式潛能課程,讓學生發揮不同潛能 校園中的美學佈置
當霸凌發生時,與家長的合作 清楚了解前因後果的發展,再通知兩方家長,說明 時不要強調學生的對錯,而是說明霸凌發展歷程 等待家長的情緒平穩進入理性狀態,再建議家長一 些解決的方法,親師彼此可以再交換所觀察的資訊 ,以讓家長安心。 協調會議,校方要公平處理。 如果是老師霸凌學生的狀況,校方應積極協助老師 調整行為,並密切觀察被霸凌學生的各項發展。
引導「功能良好」的家長協助「失功能 」家庭的孩子的課業與生活關懷,可以 分擔老師心力與工作,也讓班級整體朝 正向的發展。 面對家長的心態: 擁有「專業自信」與家長合作。 面對家長多元的意見,有效掌控局勢。 引導「功能良好」的家長協助「失功能 」家庭的孩子的課業與生活關懷,可以 分擔老師心力與工作,也讓班級整體朝 正向的發展。
學生學到了甚麼? 校方、老師、家長這三個角色是以學生為中心而 存在的,當一個霸凌事件產生時,三個角色請先 放下自己的立場,所有的處理方式,都要問「學 生學到了甚麼?」,而不是急著把事情壓制下去 。 孩子的轉變需要時間
「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勢力不 均等,加上缺乏尊重、友愛、正義的人 際文化,霸凌就發生了。 班級經營的目標,讓「叢林世界」變為 「文明世界」。 讓學生透過有「感動」的刺激,達到「 知」「行」合一的成效。
「感動」的刺激,在於透過五感的活動 ,有右腦的迴路運動,會想突破自己, 想成為更好的人。 班上的「正義小夫」增加,霸凌自然消 失。 看到問題行為背後的渴望: 被重視、被了解、被支持
「勞心」的工作要學會自我照顧 把自己「照顧好」 「感動」才會產生 心靈要有空間,美才會進來 忙碌的生活,感動就不會產生 ---蔣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