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皮肤的功能 ①屏障、②吸收、③分泌与排泄、 ④感觉、 ⑤调节体温、⑥代谢 重要的免疫器官--⑦皮肤免疫系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四、常见的 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I 型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在不同种属和不同个体中差异 很大。临床上与 I 型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或病理过程可以 是全身性的或局部性的。 ( 一 )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 I 型变态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组危急症候群。 发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分钟内出现症状,表现为气急、
Advertisements

認識 H1N1 新型流感 臺中縣衛生局 國內外疫情現況 國際 H1N1 疫情等級 (4 月 30 日 )
認識 H1N1 新型流感 臺中縣衛生局 國外 H1N1 新型流感疫情 (4 月 30 日 ) WHO 4/29 公布全球最新 H1N1 新型流感確定病例, 目前已有 9 國共合計 148 例確定病例,美國 91 例 (1 死 亡 ) ,墨西哥 26 例 (7 死亡 ) ,奧地利.
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 “ 十一五 ” 规划教材 解剖学基础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 基础教研室.
我的學校 5A(36)譚伊芹 目錄 1. 引言 2. 歷史 3. 位置 4. 交通 5. 設施 6. 教學設備 7. 課程 8. 教師 9. 學生 10. 活動 11. 特色 12. 總結.
為何需要營養補充品 ?. 外來威脅 常保健康之道  均衡的營養  充足的休息  適量的運動  愉快的心情.
皮肤性病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北京大学皮肤性病学系 历史:北大医院( 1915 ),人民医院( 1918 ), 北大三院( 1958 ) 1946 年,胡传揆任北大医院皮肤科主任。 主要名教授:王光超、陈集周、陈锡堂、王端礼、马圣清、王双元、 李世荫、陈学荣、朱铁君等 北京大学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皮 肤 Skin 三峡大学医学院形态学部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毛( hair) 毛( hair) 皮脂腺 (sebaceous gland) 皮脂腺 (sebaceous gland) 汗腺 (sweat gland) 汗腺 (sweat gland) 指 ( 趾 ) 甲等 指 ( 趾 ) 甲等.
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 内 容 1. 前言1. 前言 2. 概述2. 概述 3. 临床症状3. 临床症状 4. 体征4. 体征 5. 病因5. 病因 6. 危害6. 危害 7. 治疗方法7. 治疗方法 8. 护理事项8. 护理事项 9. 预防措施9. 预防措施 10. 注意事项10. 注意事项.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病理学教研室. 损 伤 的 修 复 修复 ( repair ) 是机体的细胞、 组织或脏器损伤后,机体对缺损部 位进行修补的过程。修复后可完全 或部分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参与修复过程的主要成分包括细胞 外基质和各种细胞。
愈 懂 得 · 愈 珍 贵.
秋季養生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 中醫科黃雪雅醫師
專利法(四) 發明專利 1.
第二章 皮肤的结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皮肤性病科.
中毒型菌痢 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儿科.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特点:水肿、高血压、尿异常改变以及肾功能损害,病程长,缓慢进展到慢性肾衰。病理类型及病变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貨幣信用與經濟.
《湖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 解 读 2017/3/3.
医学院 免疫学教研室 情况介绍.
皮肤的解剖和功能 Anatomy and Function of Skin
H1N1新型流感病毒 為A型流感病毒,常見病毒有H1N1、 H1N2、H3N1與H3N2等,為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傳染途徑為空氣中的細小微粒或直接接觸。 墨西哥大流行為變種病毒,同時帶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的基因。 病毒跨種及基因變異重組,將使病毒強度增強,威脅更嚴重。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
第1章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概述.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glomerulonephri“s)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教師組織的目的與運作屬性問題探討 教育概論議題討論報告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幼一甲
第十三章 体被系统 第一节 皮肤 第二节 乳腺.
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2.1 食物的消化 2.2 食物的吸收.
泸州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皮 肤 Skin 主讲教师:韩 艺(讲师).
器官与系统 器官:四大基本组织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独立的血供、神经支配。执行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第二章 影響美味之因素.
作精純的鹽 馬太福音五:13.
中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揭开神秘面纱、掌握防范之策. 中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揭开神秘面纱、掌握防范之策.
5年1班第三組 2號 陳雍翰 9號 羅謙 15號 林永誠 27號 陳昭予 34號 楊惞婾
第六节 梅核气 要求: 了解梅核气的辨证治疗.
安徽地税机打发票系统培训 2015年3月.
T 细胞之路 作者:谢志宙 王晓飞 焦丁兴 刘盼 蔡束垚 世上本没有路,过的细胞多了也就成了路。 ——团队语录.
骨肿瘤影像诊断基本要素.
述职报告书 2012年12月 郑州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請以享樂消費的角度 來說明大型量販、百貨公司、地攤三者 所提供的消費經驗有何不同? 三者的差異 地攤 百貨公司 量販店 商店形象 親切、便宜、特色 高品質 物美價廉、便利 氣氛營造 熱鬧 精緻華麗 輕鬆休閒 服務品質 低 高 中 裝潢設計感 享樂消費價值 追求「價格」or「特色」 「質」的要求.
愛滋病 病徵重温  (10分鐘).
基層診所的經營 基層照護(Primary Care)定義:
小儿高热惊厥.
直销管理报告 高阶直销商 成功经营行为模式之初探.
第五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概述 免疫是机体对异种、异体及自身物质所产生的反应,即机体“自我识别,排除异己”,以达到自身稳定的一种复杂的生理性保护,并且与人体的胚胎发育、疾病发生、衰老等一系列的生命过程有密切关系,是人体进化的结果。免疫学是研究人类和实验动物体内、外免疫反应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生涯發展教育議題輔導小組到校輔導:大園國中
温江区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培训 2010年10月28日.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 病理教研室 强欣.
基础医学概论 第一章 概 述 牡丹江医学院病生教研室 冯 华
口腔粘膜 oral mucosa.
美商亚洲美乐家公司 台湾分公司.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銀行徵授信實務 主講人 傅德麟.
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解读 民政厅社会救助处 田智勇 2015年8月6日 鄂尔多斯
第十四章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Immunotolerance and Immunoregulation)
BOX TOILET See On Blog:
K/3 Cloud 移动监控平台 K/3产品部 注:云图标可根据标题长度适度调整移动,以标题右上角,与标题上、右均等距离7个像素为标准。
台灣遊樂園有GO讚 班級:5年1班 座號:19號 姓名:陳可霓.
運動競賽制度 授課教師:鄭俊傑副教授.
K/3 Cloud V5.0产品培训 -- 门户管理 K/3 Cloud 产品部
K/3 Cloud V5.0_产品培训 —BOS套打设计平台
第十一章 皮肤 (skin).
第11章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 Chapter11 Skin and Skin Appendages.
香港的家庭暴力問題 陳沃聰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八大行星課程統合 普通生物學 召集人:余豐益 教授.
软件工程之 IT项目管理 第2讲 把握环境 控制过程 高 等 职 业 学 校 专 业 骨 干 教 师 国 家 级 培 训 王如龙
第一章 細胞和生物體 第二節  生物體的組織、器官和器官系統.
自體免疫疾病.
冷 伤.
IgA肾病 IgA nephropathy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皮肤的功能 ①屏障、②吸收、③分泌与排泄、 ④感觉、 ⑤调节体温、⑥代谢 重要的免疫器官--⑦皮肤免疫系统

第一节 皮肤的屏障功能 (protection) 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化学性刺激的防护 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防止营养物质和体液的丢失

第二节 皮肤的吸收功能 (absorption) ①角质层:细胞及细胞间隙(主要途径) ②毛囊、皮脂腺 ③ 汗管 第三节皮肤的感觉功能 (sensation) ①单一感觉:触、压、痛、冷、温; ②复合感觉:干、湿、光、糙、硬、软 第四节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1. 小汗腺的分泌和排泄 2. 顶泌汗腺的分泌和排泄 3. 皮脂腺的分泌和排泄

第五节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第六节 皮肤的代谢功能 ①感受器;向体温调节中枢提供环境温度的信息;②效应器:物理性体温调节的重要方式 ①糖、蛋白质、脂类、水和电解质的代谢; ②黑素代谢: 皮肤的颜色(黄、棕、黑),主要与黑素有关; 黑素:真黑素(eumelanin)和褐黑素(pheomelanin)

第七节 皮肤免疫系统 (skin immune system ,SIS) 1970 Fichtelium : 初级淋巴组织(primary lymphoid tissue) Streilein: 皮肤相关淋巴样组织 (skin associate lymphoid tissue ,SALT) 1986 Bos : 皮肤免疫系统( skin immune system, SIS) Nicholoff: 真皮免疫系统 (dermal immune system,DIS)

1. 皮肤免疫系统的细胞组成 表3-1 皮肤主要免疫细胞的分布与功能 细胞种类 角质形成细胞 Langerhans细胞 淋巴细胞 内皮细胞 分布部位 主要功能 角质形成细胞 表皮 合成分泌细胞因子、参与抗原呈递 Langerhans细胞 抗原呈递、合成分泌细胞因子、免疫监视等 淋巴细胞 真皮 介导免疫应答 内皮细胞 真皮血管 分泌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组织修复等 肥大细胞 真皮乳头血管周围 Ⅰ型变态反应 巨噬细胞 真皮浅层 创伤修复、防止微生物入侵 成纤维细胞 参与维持皮肤免疫系统的自稳 真皮树枝状细胞 不详,可能是表皮Langerhans细胞的前身

2. 皮肤免疫系统的分子: ① 细胞因子 cytokines, ② 粘附分子 adhesion molecules 整合素家族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选择素家族 钙粘素家族 ③ 其它分子 皮肤表面IgA 补体 神经肽: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神经激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