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specific immunity 非 特 异 性 免 疫 non-specific immunity 讲授人:张晓燕 农林与工程系
非特异性免疫 概念与特征 1 组成与机理 2
一、概念与特征 概念 概念 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是个体生下来就有的,具有遗传性,对异物缺乏针对性的天然抵抗力,又称先天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
一、概念与特征 特征 天生具有,遗传获得; 反应迅速,范围广泛。
二、非特异免疫组成与机理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外部屏障 内部屏障 吞噬作用 体液的抗微生物物质 非特异性
第一道防线 外部屏障 皮肤和粘膜屏障 机械的阻挡排除作用 分泌抑菌杀菌物质
外部屏障——机械的阻挡排除作用 皮肤和黏膜阻挡 气管黏膜的纤毛摆动
外部屏障——分泌抑菌杀菌物质 汗腺分泌的乳酸、皮脂腺 分泌的脂肪酸 泪液、唾液、乳汗和呼吸道 分泌物中的溶菌酶
外部屏障——分泌抑菌杀菌物质 胃内的胃酸 尿道中尿液的冲刷
第一道防线 内部屏障 动物体的内部屏障一般都具有特定的组织结构,能保护体内重要器官免受感染。有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睾屏障、气血屏障等。
内部屏障 血-脑屏障电镜图 血-脑屏障模式图
内部屏障 血-脑屏障电镜图 血-脑屏障模式图
内部屏障 胎盘屏障 血睾屏障
内部屏障 气血屏障
吞噬作用 第二道防线 小吞噬细胞: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 大吞噬细胞: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多种器官、 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两者构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第二道防线 体液的抗微生物物质 动物机体中存在多种非特异性抗微生物物质,具有有广泛的抑菌、杀菌及增强吞噬的作用,如补体、溶菌酶、干扰素、抗菌肽等。
体液的抗微生物物质 补体 补体(Complemnt)——是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 因由30余种可溶性蛋白质与膜结合蛋白组成,故称为补体系统,常用符号C表示。
补体 补体按被发现的先后顺序分别命名为C1、C2、C3、C4、…… C9。其中C1由C1q、C1r×2、C1s×2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补体在体液中以非活化的状态存在,受到激活剂的作用后,才能按一定的顺序发挥一系列的酶 促级联反应,称为补体激活。
补体激活途径 激活补体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经典途径,又称传统途径/C1激活途径 旁路途径,也称替代途径/C3激活途径
(一)经典途径 1.激活剂: Ag-Ab复合物( IgG、IgM ) 2.参与成分: C1~C9 3.激活过程(三个阶段): 识别阶段 活化阶段 膜攻击阶段
1. 识别阶段 C1脂酶形成 Ag-Ab复合物 C1q C1r活化 C1s 活化
识别阶段
2.活化阶段 C3转化酶 C5转化酶
C5的活化
活化阶段
3. 膜攻击阶段 膜攻击复合体 (membrane attack complex, MAC) 的形成
膜攻击阶段
补体活化后形成的膜攻击复合体
(二)旁路途径 1.激活剂:细菌脂多糖、酵母多糖等 2.激活顺序: C3→C5→C6→C7→C8→C9 3.参与成分:B、D、P因子、C3、C5~C9 4.旁路途径的优势:在机体内产生抗体之 前即可发挥作用,参与早期非特异抗感 染,是补体系统重要的放大机制。
补体活化的两种途径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补体成分或片段 生物学作用 C1~C9或C3、C5~C9 细胞溶解作用 C3b、C4b 免疫粘附作用、调理作用 补体成分或片段 生物学作用 C1~C9或C3、C5~C9 细胞溶解作用 C3b、C4b 免疫粘附作用、调理作用 C3a、C4a、C5a 过敏毒素作用 C3a、C5a 、C567 趋化作用 C2a 激肽样作用 C1 ~ C4 中和病毒作用 炎症递质作用
皮肤、黏膜,气管黏膜的纤毛,汗腺分泌的乳酸,泪液、唾液、乳汗和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溶菌酶,胃内的酸类等 非特异免疫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外部屏障 内部屏障 吞噬作用 抗微生物物质 胎盘屏障、 血脑屏障、 气血屏障、 血睾屏障 等 补体、 溶菌酶、 干扰素、 抗菌肽 等 皮肤、黏膜,气管黏膜的纤毛,汗腺分泌的乳酸,泪液、唾液、乳汗和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溶菌酶,胃内的酸类等 中性粒细胞、 单核巨噬细 胞系统
Thank You! 祝大家安康!
多米诺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