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振源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全球化下兩岸經濟關係 台灣經濟發展概論 施建生 編,《一九八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1999),第1-3章。 童振源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前言 首先要解答的是半個世紀來台灣經濟發展何以能有卓越的成就: 是由於中國人的本性。 日本人留下的基本建設以及人力投資等。 1949年大陸撤退來台約有兩百萬的軍民。 由於美國的援助,在1951-1965年間每年給台灣的經濟援助約為一億三千萬元,為當時國民生產毛額的6%,是國內可用儲蓄的重要來源,佔每年投資毛額的40%,有時甚至高達50%。 台灣政府的角色。 自1950-1980年為前期,自1980年以後到目前為止則為後期。現將兩期的情形分別敘述於後。
一九八0年代以前的經濟發展回顧 台灣經濟發展的歷程自1945年十月光復至1980年的35年間,依當時經濟發展情況與重點,約可分為下列四個時期: (一)1946-52年為戰後經濟重建時期; (二)1953-60年為依賴美援時期,又稱第一階段進口替代時期; (三)1961-72年為自力成長時期,也是出口拓展階段; (四)1973-80年為因應國際經濟巨變時期,又稱為二階段進口替代與出口擴張時期。
自1949年起推動了多項影響深遠的重大改革與措施。包括: (一)戰後經濟重建時期(1946-52) 自1949年起推動了多項影響深遠的重大改革與措施。包括: 推動農地改革,激勵農民增產意願。 三七五減租 公地放領 耕者有其田。對地價之補償則以實物土地債券七成及公營事業(台灣水泥、台灣紙業、台灣農林及台灣工礦業等四大公司)股票三成搭發。
(一)戰後經濟重建時期(1946-52) 改革幣制,遏阻通貨膨脹。 改革稅制,消除徵收障礙,開拓稅源。 實施外匯管制,包含複雜的外匯分配制度與貿易管制。 確立工業發展方向,選定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等三項為優先發展工業。
(二)依賴美元時期- 亦稱第一階段進口替代時期(1953-60) (二)依賴美元時期- 亦稱第一階段進口替代時期(1953-60) 為達成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的目標,乃採取強力的產業干預及保護措施,包括: 關稅保護,加工及製造品的稅率提高許多,使平均實質關稅稅率由修正前的20%以下,驟升為30%以上。 管制進口,保護進口替代產業之功能。 複式匯率與外匯管制,利於出口,不利進口。 限制設廠:為免保護措施下所產生高額利潤吸引少數工廠過度投資,產生生產過剩。
(二)依賴美元時期- 亦稱第一階段進口替代時期(1953-60) (二)依賴美元時期- 亦稱第一階段進口替代時期(1953-60) 若干補助措施,以加速工業之發展,例如: 採取低糧價政策。 將台泥、台紙、工礦、農林四大公營公司移轉民營。 透過金融機構對民營事業給予充裕的資金融通。 此時期最嚴重的財源不足問題,幸賴美援的支持而得於解決,其金額佔當時投資總額的40%以上,使當時投資占國民生產毛額的比例提高達6個百分點之鉅。
(三)自力成長時期- 亦稱出口拓展時期(1961-72) (三)自力成長時期- 亦稱出口拓展時期(1961-72) 自1958年開始採取一連串的財經改革措施,包括: 實施「外匯貿易改革方案」 (1)簡化匯率並將新台幣大幅貶值。 (2)放寬進口限制。 (3)鼓勵出口。 宣布「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1960年初),目的在建立現代化的財經行政體系與優良的投資環境。
(三)自力成長時期- 亦稱出口拓展時期(1961-72) (三)自力成長時期- 亦稱出口拓展時期(1961-72) 制定「獎勵投資條例」(1960年9月) 制定「外銷貸款通則」(1962年3月) 制定「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1965年1月)。據此依條例先後成立高雄、潭子及楠梓三個加工出口區。
(四)因應國際經濟劇變時期- 亦稱第二階段進口替代與出口擴張時期(1973-80) 為實現發展第二階段進口替代工業之目標,政府於1973年宣布於次年開始推動十大建設計畫,一方面大幅擴充交通及電力設施,另一方面決定建立一貫坐大煉鋼廠、大造船廠以及規模龐大的石油化學工業體系。 但石化原料及鋼鐵工業都是能源密集工業,而我國是缺乏能源的國家,為促進工業升級,改善產業結構,提升能源利用率,政府於1979年迅速擬定「經濟建設十年計畫」(1980年至1989年),積極發展機械、資訊、電子、電機、運輸工具等附加價值高能源密集度較低的技術密集工業。
(四)因應國際經濟劇變時期- 亦稱第二階段進口替代與出口擴張時期(1973-80) 設立「資訊工業策進會」(1979)及「新竹科學園區」(1980),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電子研究所(1979),以及日後成立的材料工業研究所及機械工業研究所(1982),積極發展積體電路、新材料、自動化設備並推動資訊工業等策略性工業發展。
「台灣經濟發展經驗」的檢討 (一)「台灣經濟發展經驗」成功因素分析 起始條件 (1)日據時期的軟硬體建設,在當時對台灣經濟社會的安定與發展,有極大的貢獻。 (2)大陸來台的優秀人力資源。 (3)大陸來台的資金與機器設備-估計當年中央政府撤退來台時,曾攜有黃金3百萬兩、白銀33.5萬公斤,有許多企業家帶有資金及設備來台。
「台灣經濟發展經驗」的檢討 外在因素 內在因素 (1)美國的經濟援助:1951-65年美國給予經援15億美元,相當於台灣國民生產毛額的6%,投資財源的40%。 (2)國際經濟的景氣:工業國家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自1950年代的4.0%提高到1960年代的4.7%。 內在因素 (1)確定「計畫性自由經濟」的體制。 (2)勤勞充裕的勞力供應。
「台灣經濟發展經驗」的檢討 (3)正確的經濟發展策略。 -重視物價穩定與經濟成長的並重; -奠定農業發展基礎,以農業培養工業,工業則採取循序漸進(輕、重高科技)的發展; -節約消費、鼓勵儲蓄、獎勵投資改善投資環境; -培養民間活力,促進民營企業發展; -培育與開發人力資源,提升人力素質; -開拓貿易、鼓勵出口。
「台灣經濟發展經驗」的檢討 (二)不成功的經驗 政府的不當干預 政策未能適時調整 (1)管制物價,於1973年採取「限價」措施,造成通貨膨脹預期,並未產生穩定物價的作用。 (2)進口油價暴漲,國內油價未隨即反應,1973年10月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國內油價並未立即調升,產生物價上漲預期心理,引起物價大幅上漲。 政策未能適時調整 (1)農地政策僵化,使缺乏勞力的土地所有人不願將土地租給剩餘勞力的農民,有礙農場經營規模的擴大。
「台灣經濟發展經驗」的檢討 企業對研發不夠重視 文化、社會建設未能有效配合發展 (2)保護國內產業與鼓勵出口政策,未能及時功成身退。至1970年代初期轉變為出超;但由於外匯管制,鉅額貿易出超開始導致貨幣供給的大幅增加,帶來許多新的問題。 企業對研發不夠重視 1980年研究發展支出佔GDP的比率僅達0.71%,與工業國家的2%以上比較落後甚多。 文化、社會建設未能有效配合發展 社會團體與個人間的利益衝突,生產與消費關係的衝突,社會紀律鬆弛與經濟犯罪增加等種種失調脫序現象。部分企業忽視勞工權益的保障與環境保護的要求。
一九八0年代以來的總體經濟表現
短期經濟波動與穩定 (一)經濟波動歷程 1980至1998年間,台灣歷經四次景氣循環。 1、第一個谷底為1982~1983年間受第二次能源危機的影響,國際經濟不景氣,導致台灣景氣降至1975年第一次能源危機後的景氣谷底。 2、1985年為台幣升值的前一年,也就是八0年代前五年的第二個景氣谷底。 3、1990年為波斯灣戰爭爆發全球景氣衰退,我國亦於當年八月進入新循環的谷底 4、1995年初房地產和股票市場出現疲態,下半年又有中共的文攻武嚇,故在1995年第四季和1996年第一季間出現新循環谷底。
短期經濟波動與穩定 (二)短期波動評估 對外貿易對台灣景氣的影響甚鉅,台灣經濟景氣循環受國外因素影響很大。 台灣在1980年以後的經濟政策,除承續過去的平衡政府財政收支等總體經濟政策外,所進行的正式「華盛頓公識」所列的個體經濟政策。
中期結構轉變與調整 (一)經濟結構轉變 一個國家長期出現順差或逆差,表示這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結構發生問題,需要加以調整。1986~87年間,貿易順差分別為156.8億和186.9億美元,創歷史紀錄,且占GDP比重高達19.8%和17.3%。因此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聲浪高漲,要求進口開放和貨幣升值。 1986年和1987年的M1b貨幣供給徒然增加51.4%和37.7%,造成國內資金氾濫,一般民眾開始熱中金錢遊戲,由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找到出路。
中期結構轉變與調整 以勞力密集方式生產的傳統出口產業,在台幣升值和工資上揚的壓力下,無法在國內生存,紛紛移至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等勞力充沛的地方繼續經營。 (二)因應策略 由於國內泡沫經濟發生,社會問題增加,且貿易糾紛迭起,政府終於在1987年做了政策性轉變,積極推動經濟自由化和擴大國內需求。 經濟自由化貿易開放、解除外匯管制和金融自由化等方面著手; 擴大內需則從增加公共支出推動重大工程建設,並配合進口開放和出入境辦法的修正,放寬對民間投資和消費的限制。
長期經濟成長與展望 「創新驅動期」是台灣未來的努力方向。 台灣在1980年中期以前,經濟成長是在威權領導下完成。戒嚴法解除後,我國走向民主社會,多黨政治形成,民意機構更能發揮監督政府的功能。但經濟政策執行的交易成本跟著提高,行政效率相對低落,因此政策執行的困難度相對增加。
後期的經濟發展政策 政府將重心放在兩個領域: (一)促進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之發展 修訂獎勵投資條例 促進研究與發展的實施 1980年再修訂條例鼓勵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的發展,1990年改以「促進產業升級條例」。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為功能性的,諸如自動化、防治污染、研究發展、人才培訓與建立自我品牌等等活動,方予以賦稅優惠與減免的鼓勵。 促進研究與發展的實施
後期的經濟發展政策 設立科學工業園區 技術學習的三個階段 加強人力資源的發展 1980年決定仿效美國加州矽谷在新竹設立科學工業園區。 吸收(acquisition) 調適階段(adaptation) 創新(innovation) 加強人力資源的發展 教育與訓練一定會發揮重大的功能。
後期的經濟發展政策 (二)加強經濟自由化的推行 前期經濟政策的檢討 台灣經濟是一個混合的市場經濟,其中政府配合市場力量共同負起決策的任務。由於貿易順差日益增加,大量外匯乃告匯入,貨幣供給的不斷增加通常會引起通貨膨脹,形成泡沫經濟。美國揚言,台灣若不進一步開放市場,將予以報復。 政府在1984年就宣布今後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將是經濟發展的基本指導原則。
後期的經濟發展政策 三個自由化的項目 貿易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 外匯自由化 是進口關稅的減低。 是進口管制的放寬。 銀行法已於1989年修訂,將所有存款利率的管制全部取消。 對於外國銀行以准其受理長期儲蓄存款業務。 對於新銀行亦准予成立。 外匯自由化 在1979年2月中央銀行以宣布外匯制度由固定匯率制改為浮動匯率制。1987年7月開始大幅放寬外匯管制,先是讓市場力量自行決定匯率。接著又准許每一成年人每年可匯入或匯出500萬美元,到了1996年這一數量又增為5,000萬美元。
結論 (一)五十年台灣經濟發展的成果 實質國民生產毛額在1952-1998年間的平均成長率為8.35%。 每人平均國民生產毛額在1952年是196美元,到1998年已成為12,567美元,增加了64倍。 對外貿易自1952年起一直在增加。 1951年農業在國內生產毛額中所佔的分額為32.28%,到1997年已減為2.67%。 通貨膨脹相當和緩。 失業在1980年以前不是嚴重的問題。 早期的吉尼係數一直在下降,但1981年以後開始上升,到1997年已上升為0.32。 在1964-1980年間,政府一直在推行健全財政的政策,但自1980年以後則常常出現財政赤字,主因為社會福利的增加。
結論 (二)未來發展的展望 如果工業技術能夠改進 如果攸關發展成敗的基本條件能夠適切創備 如果海峽兩岸能夠和平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