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党校专题试讲—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重大意义 肖 晓 平 2006.8.24
教学目标 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 理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掌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了解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基本框架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 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明确了我们国家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也是人类征服自然、世界的能力登峰造极的时代。整个世纪人类证明了自己,证明了人类在世间存在的重要性与价值,于是整个人类庆幸于一片胜利之中,但正如恩格斯说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是的,伴随着这种征服,人类面临发展的危机,发展观念的偏差导致了片面发展的恶果,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该怎么样维系地球文明,以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 1、传统发展观所带来的问题 “发展(development)”与“增长(growth)”的关系, 认为“经济增长=发展”; 把发展过程归纳为物质财富的增加过程,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唯一标准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传统发展观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认为,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以储蓄和投资的增加为引擎,以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发生重大变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在他看来,经济增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带来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解决 。
传统发展观 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有了经济就有了一切”是这种发展观的生动写照。因为“有了经济就有了一切”,所以经济增长也就成了人们所追求的唯一目标。
传统发展观 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报告,也同样是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制定的,它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为目标,忽视了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把发展公式定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改革” 。
传统发展观带来的问题 丹尼尔·贝尔所述,经济增长已经成为西方工业国家的“世俗宗教”和“政治溶剂”,成为个人动机的源泉,政治团体的基础,动员社会以实现一个共同目标的根据。这种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传统发展观带来的问题 首先,单纯的经济增长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其次,片面的发展没有消除贫困,反而造成两级分化,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紧张化。 再次,传统发展模式使经济畸增与文明衰落共生。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 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对“经济增长=发展”的模式已经产生怀疑并展开了讨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带来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阳光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的争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1969年至1973年,美国一些人士和研究机构率先发动了一场“社会指标运动”,提出建立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生活、文化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第一次冲击了以追求国民生产总值为中心的单纯经济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联合国在“第二个发展十年(1970-1980)”报告中指出:社会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福利设施的改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应与这些方面保持平衡,这样就进一步扩大了发展的概念和范围。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1972年,两位美国著名学者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德享誉很高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环境德认识推向一个新境界――可持续发展的境界。 1972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灾难,如不改变发展模式,世界末日很快就会到来,并明确提出“世界系统有机增长”、“持续增长”,“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 1972年,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1978年,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在文件中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待人的需要。 1981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出版了《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解决人口爆炸、经济衰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世界性难题的出路在于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有183个国家和地区代表、有103为国家首脑出现的“地区高峰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相关的国际公约,号召各成员国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至此,可持续发展被全世界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成为指导全球和国家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和基本战略。此次大会召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并形成体系的过程,理论的提出与体系的形成,有力的指导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推动了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世界各国政府与人们正在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走适合于本国国情的有民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后来,我国学者作了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这一定义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应将其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概念一方面强调了对各代人之间的社会公正的关注,也强调了对每代人内部的公正的关注,并指出应优先关注穷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它还打破了环境与发展的对了,不仅把环境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还将环境与经济问题和技术状况以及社会和政治因素联系起来,强调了这一概念的多维性,正因为如此,使概念才成为目前最为普遍接受的概念。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矛盾,更重要的是人与人关系的矛盾,它的完整内涵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忽视自然的社会发展和没有人的自在自然的发展都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含义。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既是人的发展,又是自然的发展,它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以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的发展为条件,三者不可偏废,其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三个转向”: 可持续发展观试图克服工业化以来的单纯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的旧模式,转向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从以物的发展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从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转向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经济稳定、人口稳定、政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的发展,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这既包满足人们各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的需要,又包括满足人们对劳动环境、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等的生态需求;既包括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又包括逐步提高生存与生活质量,做到适度消费和生活方式文明,使人、社会与自然保持协调关系和良性循环,从而使社会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它强调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不断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整人口结构,真正把现代发展转移到提高人的素质轨道上来,实现人口与社会其它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只有国名素质提高了,许多社会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才能获得更大地发展。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消除贫困与公平分配财富。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不会把现有的不公平的分配方式永远继续下去,它当然也不会允许贫穷永远存在。不公平性会助长社会发展的非持续性,只有公平性才能保证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是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以公平分配、消除贫困,共同富裕为宗旨的社会进步过程。可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推动社会整体全面进步,其终极目的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重大意义
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1、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国内发展的意义 2、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国内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经济效益为生态保护和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力量,可以促进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实现;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目的,脱离这个目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就失去了意义;生态效益则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保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关系,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国内发展的意义 (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在资源环境等方面付出了很大代价。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个重要论断,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高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国内发展的意义 (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尽管在“十五”期间我们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由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还很突出;在东部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中、西部特别是西部经济发展还存在制约因素;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还受“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制约;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收入阶层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滞后加大了城乡部分群众生活的困难;人均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等等,这些方面的解决都必须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发展残疾人事业。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国内发展的意义 (4)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新型工业化”主要是相对传统工业化而言,特征就在于“新型”二字,“新”在何处?就是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都与时代紧密相关,成功的工业化都是吸收和应用当时最先进技术的结果。与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走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背景不同,我们已经处于信息化时代。这就有机会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最新成果带动工业化,促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进程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中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将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形成良性互动,实现跨越发展。除此,新型工业化还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工业化。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道路,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以往的工业化也是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推动的,才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样就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新世纪头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如果不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和环境都难以承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考虑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的区域特点,不断提高工业化的科技含量,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生产清洁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国内发展的意义 (5)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 境,建设生态农业。 新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必须从战略发展的角度,优化和调整好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国内发展的意义 生态农业主要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制宜,以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能合理利用和增殖农业自然资源,重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换效率,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得到最优化配置,并具有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使生态与经济达到良性循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 国际社会的影响 (1)、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可借鉴范例
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 国际社会的影响 (2)增强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利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 国际社会的影响 (3) 增强社会主义对世界人民的吸引力,增强世界社会主义的实力
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评估的基本框架
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基本框架 下一面!
评 估 框 架 经济 社会 资源 环境 人口 科教 制度 水平 结构 效益 能力 投入 发展程度 产出 水平 结构 效益 能力 投入 发展程度 产出 水 土地 森林 海洋 草地 矿产 能源 综合利用 水 土地 大气 废物 噪声 环保 生物多样 规模 结构 素质 组织建设 法制建设 宣传培训 公共参与 生活 就业 社保 安全 卫生 贫困 满意度
六、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战略措施
六、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1、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进考核指标,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逐步使投资中用于内含扩大再生产的比例上升,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比重下降,并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要以生产力水平提高为中心,不能单纯以财政增收为中心。体现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力布局,合理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把可持续发展考核指标提到重要地位上来。
六、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2、地区平衡发展,生产力合理布局。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把共同富裕的目标通过切实措施,落实到我国中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上,把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的共同提高联系起来,在地区平衡发展进程中,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减少垂直分工,扩大平等的水平分工,解决合理运输流向,减少社会生产中的流通成本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消耗。
六、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3、实施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普及教育一体化。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把人口— 劳动者再生产的合理模式放在首位,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要把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青少年犯罪率、文盲半文盲率,提高整体教育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等工作抓好。
六、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4、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进城市化建设。城市化是区域经济格局变动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现有情况下,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城市化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我们必须按可持续发展要求制订一整套规程,来管理、调控、引导城市化发展。严格执行已有郊区土地管理、城市建筑规划管理规定,防止城市建筑面积扩展过多过快。对于某些农业,如花卉业、果园、蔬菜种植与园艺、水产业等,可以按照企业化原则,进行更为集约化的生产经营。使市民和农民可以在这个领域内平等竞争实现优势互补。
六、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5、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树立我国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价值观。可持续发展意识包括人口意识、生态意识、环境意识、资源意识、科技意识等,这是现代社会、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精神,既包含有着眼于全人类利益和子孙后代利益的思想,又包含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自然观。应该通过各种宣传和教育手段,使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深人人心,使公众、团体和组织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融于教育、社会宜传、新闻舆论、文艺、科研和政策研究中,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该成为政府经济社会决策、个人维护社会利益、企业遵守社会公德、搞好社区公共关系的重要准则。
部分参考文献: 1、曲福田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 2000 1、曲福田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 2000 2、朱启贵 《可持续发展评估》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 出版社,2002 3、刘思华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 4、大卫·皮尔斯,初兆丰,张绪军译,《绿色经济的蓝图――衡量可 持续发展》,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解振华 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4-01-20 6、洪银兴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 7、其他网上资料。
谢 谢!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引子 没有发展的增长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
引子 没有发展的增长 拉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一大优势。 在20世纪60、70年代,拉丁美洲普遍实行了替代进口战略,经济增长很快。 经济总量的增长并没有最终带来经济发展。
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忽视了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且过分依赖于美欧等国市场。过于依赖反复无常的外国资本。 21世纪初期,全拉美国家外债超过7500亿美元,每年支付外债的资金将近1500亿美元。 财政赤字连年增加,外债“雪球”越滚越大,偿还债务就成为吸吮拉丁美洲财富的“黑洞”。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经济的波动非常频繁。
1982年的债务危机 1994年墨西哥货币贬值 1998年拉美经济萧条 2002年阿根廷金融危机。 …………. 社会问题。 目前拉美贫富分化严重,贫困人口达2.4亿,占全地区人口的1/3,失业人口超过2000万。 墨西哥城每天发生1500~2000起犯罪案件; 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谋杀犯罪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加; 巴西是拉丁美洲暴力犯罪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总人口万分之二的人被谋杀; 哥伦比亚暴力活动频繁,成为世界上恐怖暴力活动最为猖獗的国家之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中国的情况 通常以 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指: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1季度、1年、3年、5年、10年)内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 通常以 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民收入(NI) 及其人均数值来表示。 中国的情况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即不仅意味着产出增长 还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包括投入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人民参与等在内的所有的变化。 经济发展 除了增长外, 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
增长是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变化。 实现持续经济发展,必须得到全面的增长。 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