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基本原理 武汉贝斯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部 2001.5.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淺談流動電話網絡 淺談流動電話網絡 李子健先生 DEPARTMENT OF PHYSICS, HKUST 香港科技大學 --- 物理學系.
Advertisements

1 遠距健康照護系統 - 網路架構與技術 行動網路. 2 定義與簡介 行動通訊為利用無線網路連接電腦主機、 通訊儀器與行動通訊設備,毋需纜線, 傳輸不受空間限制。
北京九亿网新农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与网络介绍.
第十四章 無線通訊安全 本投影片(下稱教用資源)僅授權給採用教用資源相關之旗標書籍為教科書之授課老師(下稱老師)專用,老師為教學使用之目的,得摘錄、編輯、重製教用資源(但使用量不得超過各該教用資源內容之80%)以製作為輔助教學之教學投影片,並於授課時搭配旗標書籍公開播放,但不得為網際網路公開傳輸之遠距教學、網路教學等之使用;除此之外,老師不得再授權予任何第三人使用,並不得將依此授權所製作之教學投影片之相關著作物移作他用。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無線網路與行動通訊 Wireless Network 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 陳以德 副教授: 濟世CS202-3
第4章 抗衰落和链路性能增强技术 4.1概述 4.2分集技术 4.3 信道编码技术 4.4 均衡技术.
8.4 分集与合并 分集技术(Diversity Technique)的基本原理 分集的物理意义
第六章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第9章 移动通信网络 主讲:刘方明 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Sub-Mission1 内容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多址技术 2G向3G的演进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 中兴通讯网络通信教育.
CDMA移动通信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九章 無線網路.
第 13 章 蜂巢式電話和衛星網路.
主要内容 N.1 基站有效辐射功率 N.2 电波空间传播特性 N.3 系统噪声与干扰 N.4 分集技术 N.5 信息传输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2G) 作者:刘俊升 11电子3班.
第八讲 信息与通信系统 8.1 概述 8.2 有线通信及光纤通信 8.3 无线通信及移动通信.
第五章 蜂窝组网技术 5.1 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5.2 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 5.3 多址接入技术 5.4 码分多址关键技术
ZXC10-CBTS 12 硬件架构.
项目一 我国电话通信网的概述.
物联网培训教程 无线通讯之RF-433M-2.4G/GPRS 郭向亮
第4章 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 张燕
第四章 IS-95 CDMA和CDMA2000 1x系统.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主讲人:王淑君 2007年3月.
3G移动通信技术 3GPP和3GPP2 WiMAX.
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维修.
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第二期計畫 -- 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 -- 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 EPC核心網路系統設計 課程單元:行動通訊之演進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授課教師:萬欽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電腦與通訊工程系)
CDMA2000 陶小峰 2018/9/19.
無線通訊與寬頻網路簡介 蔡崇洲 崑山科技大學電腦與通訊系.
網路專題 3G Voip Ethernet Skype GPRS /WiFi 周立婷.
移动电话通信原理补充.
無所不在的手機 - 行動通訊 Fang-Biau Ueng
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物理层 阮晓龙 / 河南中医学院管理信息工程学科 河南中医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 Cellular Phone Content
DEPARTMENT OF PHYSICS, HKUST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The Network Core 由互相連結成網狀的router所組成 資料在網路中傳送的方式 Circuit switching
第七章 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技术.
3G Basic UMTS & CDMA2000.
UMTS 移动通信系统 徐国鑫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新技术研究室.
行動商務的發展趨勢
計概重修報告 1.3G 2.VOIP 3.ETHERNET 4.SKYPE 5.GPRS /WIFI.
第6章 行動商務 授課教師 黃健雄 ..
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概述 第一代移动通信:模拟移动通信 第二代移动通信:数字移动通信 移动数据通信 第三代移动通信.
附錄 傳統電信網路的行動管理機制 (Mobility Management)
第四章 無線通訊與網路應用 計算機概論編輯小組.
深圳市藏海科技有限公司—CH7852 建议零售价格:140元 上市时间:2017年 12 月 11 日
第十四章 CDMA系统.
2G向3G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 cdma2000无线网络 基本性能指标 肖 建 荣.
行動商務 mobile-commerce (M-commerce)
CPU结构和功能.
CDMA系统概念 CDMA系统是基于码分技术(扩频技术)和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各自特定地址码。地址码之间具有相互准正交性,从而在时间、空间和频率上都可以重叠;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有的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接收端进行向反的过程,进行接扩,增强了抗干扰的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英语 Lesson 17 The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第17课 移动电话系统
- Cellular Phone Content
Channel Multiplexing 陳洋升 (2018/9/10).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演变及趋势 AMPS: 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第3章 蜂窝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
CDMA系统概念 CDMA系统是基于码分技术(扩频技术)和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各自特定地址码。地址码之间具有相互准正交性,从而在时间、空间和频率上都可以重叠;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有的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接收端进行向反的过程,进行接扩,增强了抗干扰的能力。
无线网络特性展现 张琦.
報告者: 通訊所 陳瑞文 學號: 授課教授: 潘仁義 老師
农牧业物联网 一、物联网的解读 二、未来的农牧业物联网 三、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四、关键共性技术 五、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思考.
通信工程专业英语 Lesson 23 Third-Generation Mobile Phone Networks 第23课 第三代移动电话网 邓 磊 (Some.
TD-SCDMA基站运行与维护PDF 黄一平 主编.
4.3 广域网 广域网的结构与特点 广域网参考模型 广域网提供的服务 广域网的种类.
比較FDMA、TDMA、CDMA、ODMA相同相異處
CDM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DMA基本原理 武汉贝斯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部 2001.5

移动通讯的特点 追求个人化通信(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 任何个人 任何形式) 传输环境恶劣 强干扰,如同频干扰、互调干扰和远近效应 有限频率资源和巨大用户数的矛盾 需要复杂的网络和控制设备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是指移动台以地址码接入基站。这里的地址码是直接序列扩频时的扩频序列。

移动通讯的分类

频率复用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 AMPS: 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TACS: 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扩展频谱通讯技术 五六十年代军事通信 八十年代末,Qualcomm公司成功使之商用于蜂窝通信系统。 94年香港实现第一个商用IS-95 CDMA蜂窝通信系统 95年韩国自主开发出CDMA蜂窝系统。 97年中国长城网开通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实验网即“133”,98年商用。 99年全球6000万用户,分布于美洲、韩国、日本、香港等。 CDMA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主要接入技术。

扩频通讯技术 A、定义 B、理论基础 C、分类 D、基本原理 E、主要特点

扩展频谱技术的理论基础 定义: 理论基础: 将信息的频谱展宽后进行传输的技术 C =B log2(1+S/N) SHANNON B-信道带宽

扩频技术的基本类型 分为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混合扩频四种方式 CDMA系统采用的是直接序列扩频,即将需要传送的信号经速率(频带)远大于信息速率(带宽)的伪随机序列(PN码)编码(调制)后再对载波进行调制,这样调制信号的频谱宽度将远大于原来信息的频谱宽度。

扩频技术对信号的处理过程

CDMA扩频通信基本原理

CDMA系统信道结构 前向链路信道 导频信道 同步信道 寻呼信道 业务信道 反向链路信道 接入信道

移动台通信简化过程 搜索基站导频信道 解调基站同步信道 移动台在接入信道上请求 基站在寻呼信道证实 指派业务信道通信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频率利用率高 频率复用系数为1 具有软切换能力 掉话率很低 大容量:FDMA的10倍,TDMA的4倍 频率利用率高 频率复用系数为1 具有软切换能力 掉话率很低 大容量:FDMA的10倍,TDMA的4倍 N=GFr/[(Eb/Nt)Vr] 话音质量好:8K速率的话音质量相当于GSM的13K,而13K的话音质量接近于有线电话,8K EVRC话音在汽车背景噪声下优于有线电话质量。 降低了移动台的平均发射功率,减少了对人体和环境的辐射,被誉为“绿色手机”:发射功率大约0.2W,而GSM手机的发射功率约为1~2W

扩频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隐蔽性和保密性好 抗干扰和抗多径能力强 占用的频带较宽、系统复杂度增加、同步技术要求很高

CDMA蜂窝系统关键技术(1) 语音编码 技术: 波形编码、参量编码和混合编码 QCELP可变速率声码器 话音激活技术 软越区切换

CDMA蜂窝系统关键技术(2) 精确的功率控制技术 克服远近效应,降低手机功率 主要的功率控制方法: 反向链路开环功率控制 反向链路闭环功率控制 反向链路外环功率控制 前向链路功率控制

CDMA蜂窝系统关键技术(3) 分集技术 时间分集——交织、检错、纠错编码 频率分集——宽带通信技术 空间分集——多付天线接收,RAKE接 收,软切换

CDMA蜂窝系统关键技术(4) 蜂窝呼吸技术 纠错编码:维特比译码器 多址技术: PN长码、PN短码和WALSH正交码

现阶段发展CDMA技术的理由 CDMA技术的先进性 有利于竞争 3G通信的重要基础技术 政治背景 困难:关键技术的实现;专利问题;

BTS 中兴通讯 CDMA BTS BTS ZXC10-BSS 简介 BTS BTS BTS

中兴通讯CDMA研发情况 97年立项; 98年一所开发出CDMA无线接入产品。 窄带CDMA MSC——南研所 ‘99 窄带CDMA BSS( IS-95)— CDMA产品部 2000年7月试验局 W_CDMA——技术中心---863计划,预研 CDMA2000 1X——CDMA产品部(‘2001)

ZXC10-BSS系统结构 ---BTS结构 BTS: Base-station Transceiver System RFE: RF Front End HPA: High Power Amplifier TRx: Transceiver RFIM: RF Interface Module TCM: Timing Control Module CHM: Channel Processing Module HIRS: High-speed Interconnect Router Subsystem CC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odule BTM: Base-station Test Module CDSU: Channel/Digital Service Unit BSC: Base-station Controller

ZXC10-BSS系统结构 ---BSC系统结构 BSC: Base_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 BTS: Base-station Transceiver System--基站收发系统 CDSU: Channel/Digital Service Unit--信道数据服务单元 HIRS: High-speed Interconnect Router Subsystem--高速路由内连子系统 CPM: Call Process Module--呼叫处理模块 SVM: Selector Vocoder Module--选择器/声码器模块 SVICM: Selector Vocoder Interface Control Module--选择器声码器内部控制模块 MSC: Mobile-servic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NCM: Network Control Module--网络控制模块 TCM: Timing Control Module--时间控制模块 OMC: Operation &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

ZXC10_BSS的系统指标 ---BSC系统指标 最大可带BTS数量:512 声码器数量:7200 最多信道数(含开销和软切换信道): 512 X 32 = 16384 最多业务信道数 :512 X 20 = 10240 最大用户数:102,500* BTS侧的业务量:2,930 Erl* BHCA容量:125,000* 每用户业务量:1.28BHCA/用户 系统中断概率:< 0.003% 系统恢复时间:< 15分钟

ZXC-10 BSS向3G的过渡 特点: ZXC-10 BSS向3G演进 容量增加 提供不对称数据业务 后向兼容95A 前向64Kbps 反向14.4Kbps 后向兼容95A 容量加倍(相对95A) 提供数据业务 144Kbps 最大307.2Kbps 后向兼容95A/B 容量增加 提供数据业务 384Kbps 最大2Mbps 后向兼容95A/B/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