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种子仓库害虫及微生物 一、仓库害虫及其防治 (一)主要仓虫种类及生活习性 仓虫是一切危害贮藏物品的仓库害虫的总称。 第三节 种子仓库害虫及微生物 一、仓库害虫及其防治 (一)主要仓虫种类及生活习性 仓虫是一切危害贮藏物品的仓库害虫的总称。 仓库害虫的种类繁多,根据报道国内现已知仓库害虫约254种,分属7目42科。全世界已知仓库害虫约492种,分属于10目59科。
玉米象--食性很复杂,主要食害禾谷类种子(小麦、玉米、糙米及 高粱)。此虫是一种最主要的初期性害虫,幼虫在禾谷类种子内 蛀食,种子因其咬食而增加许多碎粒及碎屑,易引起后期性仓虫 的发生,且因排出大量虫粪而增加种子湿度,引起螨类和霉菌的 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第三节 种子仓库微生物及害虫 谷蠹 食性复杂,主要危害谷类、豆类等种子,甚至能蛀食仓房木板、竹器。成虫、幼虫均能破坏完整籽粒,幼虫尤喜食种胚,或终生生活在粉屑中。
第三节 种子仓库微生物及害虫 赤拟谷盗 危害谷类、豆类和油料种子等,尤喜食种子的胚、破碎粒和碎屑粉末。赤拟谷盗成虫体内有臭腺能分泌臭液,使粮食带有腥臭气味,降低食用价值。 大谷盗 食性复杂,除危害稻、麦、玉米、豆类、油料等外,还能破坏包装用品和木质器材。成虫、幼虫咬食力均强。
第三节 种子仓库微生物及害虫 锯谷盗 食性较杂,主要危害稻谷,其次也食害小麦、玉米、油料种子等。它喜食破碎粒,也能咬食完整籽粒外皮及胚。它是仓虫中分布最广,虫口数最大的一种。 锯谷盗对药剂、熏蒸剂的抵抗力很强,一般药剂与熏蒸剂对它防治效果不大。用敌白虫防治效果很好(0.0025%的敌白虫溶液封闭48 h可达100%致死效力)。
第三节 种子仓库微生物及害虫 麦蛾 以幼虫危害麦类、稻谷、玉米、高粱等,在野外也能蛀食谷类杂草种子。籽粒被害后,常被蛀成空洞,仅剩一空壳,其危害严重性仅次于玉米象、谷蠹。
棉红铃虫--危害棉铃和棉籽。以幼 虫在棉籽内、棉花仓库及运花器材中 越冬。成虫在棉铃上产卵,孵出幼虫 后,即钻入棉铃为害,3龄后,为害
第三节 种子仓库微生物及害虫 在我国,此虫被列为检疫对象!主要为害禾谷类、豆类、油料及其加工品。幼虫非常贪食,蛀食种子,除吃去一部分籽粒外,更多的是将其咬成碎屑。此虫是危害严重和难于防治的一大害虫(耐热性、耐寒性、耐干性、耐饥性、抗药性等极强)。 谷斑皮蠹
豌豆象 蚕豆象 绿豆象 四纹豆象
(二)仓库害虫的传播途径 1.自然传播 ① 随种子传播 麦蛾、蚕豆象、豌豆象等害虫当作物成熟时在 上面产卵,孵化的幼虫在子粒中为害,随子粒 的收获而带入仓内,继续在仓中为害。 ② 害虫本身活动的传播 成虫在仓外砖石、杂草、标本、旧包 装材料及尘芥杂物里隐藏越冬,翌年春天又返 回仓里继续为害。 ③ 随动物的活动而传播 粘附在鸟类、鼠类、昆虫等身上蔓延 传播,如螨类。 ④ 风力传播 锯谷盗等小型仓虫可以借助风力,随风飘扬,扩 大传播范围。 2.人为传播 ① 贮运用具、包装用具等 ② 已感染仓虫的贮藏物的传播 ③ 空仓中传播
(三) 仓库害虫防治方法 坚持“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综合防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农业防治 即利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或 抗虫品种选育。 2.检疫防治 对内、外的动植物检疫制度,防止国内外传入新的危险性仓 虫种类和限制国内危险性仓虫蔓延传播的最有效方法。 3.清洁卫生防治--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清洁卫生制度,做到“仓(厂) 内六面光,仓(厂)外三不留(垃圾、杂草、污水)”;还应注意清 洁卫生。具体分为四个步骤: ① 清洁工作 ② 改造工作 剔刮、嵌缝、粉刷等改变仓库的面貌。 ③ 消毒工作 ④ 隔离工作 防止仓虫的再度感染。
4. 机械和物理防治 采用高温、低温、干燥、缺氧、机械防除等措施消灭害虫。 低温杀虫:适用于我国北方。气温降至-5℃以下即可(-12℃~-15℃更有 效)。一是仓外摊晾;二是开仓通风降温。 高温杀虫:如日光暴晒,使虫体蛋白质变性,酶活性降低,水分过量蒸发,正常代谢遭到破坏等。 气调防治:如严格密封,迅速脱氧,以保证和提高杀虫效果。如真空充氮、充二氧化碳、自然脱氧等。 机械防除:压盖防治(在仓虫羽化前用麻袋、席子或棉毯等压盖种子堆表面,防止蛾类繁殖和其它害虫侵入);筛理、过风等手段分离害虫。 其他物理方法:电离辐射;高频加热、微波加热、低真空等。
5.化学药剂防治 该法具有高效、快速、经济等优点。 ① 熏蒸剂 利用易于挥发的药剂的蒸气,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或由体壁 的膜质透人虫体,使害虫迅速中毒死亡的化学药剂。 主要熏蒸剂有磷化铝、磷化锌、溴甲烷等。 ② 触杀剂 利用液体或固体状态的药剂,通过胃毒或触杀使仓虫致死。 主要有敌敌畏、防虫磷、辛硫磷等。 磷化铝(AlP):一种灰白色片剂或粉剂,能从空气中吸收水汽而逐渐 分解产生磷化氢(PH3) 。磷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渗透性 和扩散性比较强,在种子堆内的渗透深度可达3.3 m以上;在空间扩 散距离可达15 m远。易自燃。
二、种子微生物及其控制 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需较高水分,在贮藏中危害较小;和贮藏种子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是真菌中的霉菌。 田间真菌--一般都是湿生性菌类,生长最低相对湿度约在90%以上 (对应禾谷类种子水分在20%以上),主要是半寄生菌,其典型 代表是交链孢霉,广泛地寄生在禾谷类种子、豆科、十字花科等 许多种子皮下,形成皮下菌丝。当种子收获入仓后,其他贮藏霉 菌侵害种子时,交链孢霉等便相应地减少和消亡。 贮藏真菌--大都是在种子收获后感染和侵害种子的腐生真菌,其中主要 的是霉菌。约近 30个霉菌属,但危害最严重而且普遍的是曲霉和 青霉,其最低生长RH都在 90%以下,一些干生性的曲霉可在RH 65~ 70%时生长。
曲霉属(Aspergillus) 青霉属(Penicillium) 黄曲霉 分生孢子 桔青霉(P.citrinum) 花生上的黄曲霉
(Mucor) 根霉属 (Rhizopus) 毛霉属 葡枝根霉(R. nigricans) 总状毛霉(M. racemosus) 米根霉(R. oryzae ) 总状毛霉(M. racemosus)
交链孢属 (Alternaria Nees)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第三节 种子仓库微生物及害虫 细菌 种子上的细菌,主要是球菌和杆菌,且多数为附生细菌,在新鲜种子上的数量约占种子微生物总量的 80~90%,一般对贮藏种子无明显为害。但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霉菌数量的增加,其数量逐渐减少。可作为判断种子新鲜程度的标志。
3.放线菌 属于原核微生物。大多数菌体是由分枝菌丝所组成的丝状体,以无性繁殖为主,在气生菌丝顶端形成孢子丝。孢子丝有直、弯曲、螺旋等形状。放线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绝大多数是腐生菌,在新收获的清洁种子 上数量很少,但 在混杂有土粒的 种子以及贮藏后 期或发过热的种 子上数量较多。
第三节 种子仓库微生物及害虫 (三)微生物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微生物引起种子生活力的降低或丧失。 ① 分泌毒素,毒害种子; 第三节 种子仓库微生物及害虫 (三)微生物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微生物引起种子生活力的降低或丧失。 ① 分泌毒素,毒害种子; ② 直接侵害、破坏种胚组织; ③ 分解种子,形成各种有害产物,引起种子霉变 (即微生物分解和利用种子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几乎所有的细菌、放线菌都是湿生性微生物,一般要求RH均在 90%以上。而为害贮藏种子的霉菌都是中生性。 (五) 种子微生物的控制 1. 影响微生物活动的主要因子 (1) 种子水分和空气湿度 表1 微生物对水分的适应范围 微生物类型 生长最低相对湿度 生长最适相对湿度 干生(低湿)性微生物 65~80% 95~98% 中生(中湿)性微生物 80~90% 98~100% 湿生(高湿)性微生物 90%以上 接近100% 几乎所有的细菌、放线菌都是湿生性微生物,一般要求RH均在 90%以上。而为害贮藏种子的霉菌都是中生性。 一般,RH 65% 的种子平衡水分可以作为长期安全贮藏界限,种子水分越接近或低于这个界限,则贮藏稳定性越高,安全贮藏的时间也越长。
在种子微生物中,以中温性微生物最多,其中包括绝大多数的细菌、霉菌以及植物病原真菌。 (2) 温度 表 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 微生物类型 生长最低温度 生长最适温度 生长最高温度 低温性微生物 0℃以下 10~20℃ 25~30℃ 中温性微生物 5~15℃ 20~40℃ 45~50℃ 高温性微生物 25~40℃ 50~60℃ 70~80℃ 在种子微生物中,以中温性微生物最多,其中包括绝大多数的细菌、霉菌以及植物病原真菌。 一般微生物对高温的作用非常敏感(高温灭菌);对低温的忍耐能力(耐寒力)很强。因此,低温只有抑制微生物的作用,杀菌效果很小。
(3) 仓库密闭和通风 表 微生物对氧需求的不同类型 微生物类型 对氧的要求 呼吸类型 好氧(好气性)微生物 需氧 有氧呼吸 厌氧(嫌气性)微生物 不需氧 无氧呼吸 兼性微生物 氧可有可无 有氧或无氧呼吸 引起贮藏种子变质霉变的霉菌大都是强好气性微生物(如青霉和曲霉等)。缺氧的环境对其生长不利,密闭贮藏能限制这类微生物的活动、减少其传播感染。
第三节 种子仓库微生物及害虫 (4)日光 散射的日光对微生物没有明显的危害,而直射的强烈日光,则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并能抑制多数霉菌孢子的萌发。其杀菌机理,主要是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紫外线具有的杀菌力。 在种子加工中,普遍利用日光曝晒来处理种子。 (5)种子状况 种子的种类、形态结构、化学品质、健康状况和生活力的强弱,以及纯净度和完整度,都直接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状况和发育速度。
2. 种子微生物的控制 (1) 提高种子的质量--高质量的种子对微生物的抵御能力较强。 (2)干燥防霉 首先种子仓库要能防湿防潮,具有良好的通风密闭性; 其次种子入库前要充分干燥(保持在与65%RH相平衡的安全水分以下); 在种子贮藏中,可采用干燥密闭的贮藏方法,防止种子吸湿。在气温变化季节还要控制温差,防止结露。 (3)低温防霉 保持种子温度在15℃以下,仓库RH在65%以下,防虫防 霉,安全贮藏。 (4)化学药剂防霉 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磷化铝。 目前国内外还开展 植物防霉剂的研究。 (5)气调防霉 通过控制贮藏环境气体成分进行防霉,可用除O2,充 CO2,充N2等方法,达到抑制微生物活动的目的。
第四节 种子仓库及其设备(自学) 一、种子仓库(seed storehouse) (一) 仓址选择原则 第四节 种子仓库及其设备(自学) 一、种子仓库(seed storehouse) (一) 仓址选择原则 (1) 仓基选择:坐北朝南,地势高燥的地段较好。 (2) 建仓地段:土质必须坚实稳固。一般种子仓库要求的土壤坚实 度,每平方米面积上能承受10t以上压力。 (3) 建仓地点:尽可能靠近铁路、公路或水路运输线,便利运输。 建仓地点应尽量接近种子繁育和生产基地,以减少种子运输过 程中的费用;建仓以不占用耕地或尽可能地少用耕地为原则。
第四节 种子仓库及其设备 (二) 建仓的要求 1 仓房应牢固。能承受种子对地面和仓壁的压力,以及风力和不 良气候的影响。 第四节 种子仓库及其设备 (二) 建仓的要求 1 仓房应牢固。能承受种子对地面和仓壁的压力,以及风力和不 良气候的影响。 2 具有密闭与通风性能。 3 具有防虫、防杂、防鼠、防雀的性能。 4 仓库附近:应设晒场、保管室和检验室等建筑物。晒场一般以相当于仓库面积的1.5~2倍为宜。
第四节 种子仓库及其设备 (三) 种子仓库的类型 1 房式仓 房式仓 1. 天花板 2. 沥青层
2. 机械化圆筒仓 1. 工作塔 2. 输送带 3. 筒仓体
第四节 种子仓库及其设备 3.恒温恒湿库
二、种仓基本设备 1. 装卸输送设备 采用机械输送,可配置风力吸运机、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堆包机及升运机等。
2. 机械通风设备--风机(鼓风、吸风)及管道(地上、地下两种) 3.种子加工设备 4. 熏蒸设备等
第五节 种子的入库工作 一、种子入库前的准备 1. 种子入库的标准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发布的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第五节 种子的入库工作 一、种子入库前的准备 1. 种子入库的标准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发布的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Quality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al seed: GB 16715.2-1999 瓜菜作物种子 白菜类 GB 16715.3-1999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GB 16715.4-1999 瓜类作物种子 甘蓝类 GB 16715.5-1999 瓜类作物种子 叶菜类 GB 4404.3-1999 粮食作物种子 赤豆、绿豆 GB 4407.4-1999 粮食作物种子 荞麦 GB 4407.4-1999 粮食作物种子 燕麦
2. 严格种子入库中的 “五不准、五分开” 五不准:未检验的种子不准入库; 净度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种子不准入库; 水分超过安全水分标准的种子不准入库; 受热害的种子不准入库; 受污染的种子不准入库。 按质“五分开存放” :级别不同的种子要分开; 干、湿种子要分开; 受潮与不受潮种子要分开; 新、陈种子分开; 有无病虫种子分开。
3.仓库的准备 (1) 仓库全面检查 确定仓库是否安全,门窗是否齐全、关闭是否灵便、紧密,防鼠、防雀设备是否完好。 (2) 清仓 清理仓库不仅是将仓内的异品种种子、杂质、垃圾等全部清除,而且还要清理仓具,剔刮虫窝,修补墙面,嵌缝粉刷。 仓外应经常铲除杂草,排去污水,使仓外环境保持清洁。 (3) 消毒 方法有喷洒和熏蒸两种。消毒必须在补修墙面及嵌缝粉刷之前进行,特别要在全面粉刷之前完成。
2.散装堆放--适宜存放充分干燥,净度高的种子。 第五节 种子的入库工作 二、种子入库 1.袋装堆放--指用麻袋、布袋等装种子,然后堆垛贮藏。 方法:实垛法、非字形及半非字形堆垛法、通风垛。 注意:垛离墙0.6 m, 垛间距0.6 m, 垛向与门窗平行。 2.散装堆放--适宜存放充分干燥,净度高的种子。
非字形垛 实垛 非字形垛一层 非字形二层 围包散堆
第六节 常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一、种子贮藏期间温度和水分的变化 第六节 常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一、种子贮藏期间温度和水分的变化 种子入库后,仓储的种子与周围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成为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各种环境因子中对贮藏种子生命力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和水分。在一般情况下,大气温、湿度的变化影响着仓内温湿度;仓内温湿度的变化影响着种温、种子水分。
1. 温度变化 (1) 种温日变化 表现不十分明显,一般种堆表层15~30 cm左右和沿壁四周有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1℃左右);距表面30 cm以下种温几乎无变化。 (2) 种温年变化 种子堆最高和最低温度的来临比大气最高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要晚1~1.5个月,即3月最低,9月最高。总的变化规律是4~8月种温随气温升高而升高,种温低于仓温,10~2月种温随气温下降而下降,种温高于仓温。
2.水分的变化 第六节 常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种堆内的水分主要受大气 RH的影响而变化。 一年中的变化随季节而不同: 第六节 常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2.水分的变化 种堆内的水分主要受大气 RH的影响而变化。 一年中的变化随季节而不同: 低温和梅雨季节的种子水分较高; 夏、秋季节的种子水分较低。 各层次的种子水分变化各不相同: 上层受影响最大,影响深度一般在30 cm左右; 中层和下层的种子水分变化较小,但下层近地面15cm左右的 种子易受地面的影响,种子水分上升较多。
种子结露:指由于温、湿度变化而使过饱和的水汽凝结在种表形成 水滴的现象。种子结露易引起种子堆的发热、霉变。 二、种子结露及其预防 种子结露:指由于温、湿度变化而使过饱和的水汽凝结在种表形成 水滴的现象。种子结露易引起种子堆的发热、霉变。 表 温度和空气中饱和水汽含量的关系 温度 (℃) 每公斤干空气中饱和状态的水汽 (g) 3.8 10 7.6 20 14.8 30 26.4
1. 种子结露原因 种子水分含量高、且空气与种子间存在较大的温差是引起种子结露的主要原因。种子水分越高,结露温差变小。
第六节 常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2. 种子结露的部位 种堆表面结露:多半在开春后,其深度一般由表面深至3 cm左右。 第六节 常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2. 种子结露的部位 种堆表面结露:多半在开春后,其深度一般由表面深至3 cm左右。 种堆上层结露:秋、冬转换季节,其部位距表面20~30cm处。 地坪结露 (下层结露) :也可能发生在距地坪2~4cm的种子层。 垂直结露:在靠近内墙壁和柱子周围的种子,成垂直形。 种堆内结露:如两批不同温度的种子堆放在一起,易引起夹层结露。 冷藏种子结露:如夏季从低温库提出来的种子易引起结露。 覆盖薄膜结露:发生在薄膜温度高的一面。
3.种堆结露的预测 --一般可采用查露点温度的方法进行。 例如,已知仓内种子水分为13%,种温20℃。查表,以种子水分13%向下找,种温20℃向右找,二者的交点就是露点的近似值,即约在温度12℃,就有可能发生结露。
4. 种子结露的预防 (1) 保持种子干燥--干燥种子能使结露的温差增大 (2) 密闭门窗保温--季节转换时期 (3) 表面覆盖移湿--可防种子表面结露。 (4) 翻动面层散热--可防止上层结露。 (5) 种子冷却入库--可防地坪结露。 (6) 围包柱子--可防柱子周围的种子结露。 (7) 通风降温排湿--可防止上层结露。 (8) 仓内空间增温--可防上层结露。 (9) 冷藏种子增温--冷藏种子出库前必须逐步增温。 5. 种子结露的处理 补救措施主要是降低种子水分,以防进一步发展。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倒仓暴晒或烘干,也可以根据结露部位的大小进行处理。
三、种子的发热及其预防 种子发热--种温不随仓温、气温的升降有规律地变化,在数 日内种温发生不正常上升现象,称为种子发热。 种子发热原因 种子水分高 通风不良,新陈代谢放出的热量积累在种堆内 仓虫和种子微生物的迅速生长和繁殖 堆放不合理 发热的预防:① 严格掌握种子入库质量,冷却后入库 ② 清仓消毒,改善仓贮条件 ③ 加强管理,勤于检查 ④ 合理通风
第六节 常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四、合理通风和密闭 通风和密闭管理是种子贮藏期间经常要做的工作。 通风 是为了降温降湿; 第六节 常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四、合理通风和密闭 通风和密闭管理是种子贮藏期间经常要做的工作。 通风 是为了降温降湿; 均一种堆各部温度,防止温差过大引起发热、结露; 排除代谢毒物和熏仓残毒; 密闭--是为了防止仓外不良温湿度的进入。 掌握不当会起相反效果! 自然通风--即打开门窗使空气对流,用时长。 机械通风--即用通风机械对种堆通风,高速但耗电。 1.通风方式
第六节 常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2. 合理通风的原则 a. 遇浓雾天、雨天、刮台风,不宜通风; 第六节 常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2. 合理通风的原则 a. 遇浓雾天、雨天、刮台风,不宜通风; b. 仓外温、湿度低于仓内时,可以通风,但要防结露; c. 当仓外、仓内温度相同,而仓外湿度低于仓内,可以通风 (以散湿为主); 或仓内、外湿度基本相同而仓外温度低于仓内时,可以通风 (以降温为主); d. 仓外温度高于仓内而相对湿度低于仓内;或者仓外温度低 于仓内而相对湿度高于仓内,此时要比较仓内外绝对湿度 以决定能否通风,当仓外绝对湿度大于仓内时不能通风, 否则可以通风。
第六节 常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3.密闭 是通过封密仓库设施(如门窗、通气孔等)或使用器材(如塑料帐蓬等),使种堆与外界完全隔绝,避免外界湿、温的影响,防止害虫的感染,抑制或消灭虫霉危害的一项管理措施。一般分为两种: 高温密闭--以杀虫为目的,适用于耐热性较强的麦类和豌豆种子。 低温密闭--可起到降低种子的呼吸强度,延长种子的寿命,同时 抑制仓虫和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的作用。可利用自然 冷却和人工冷却的方式进行。
五、 建立健全种仓管理制度 ① 保管岗位责任制 ② 安全保卫制度 ③ 清洁卫生制度 ④ 检查制度 ⑤ 建立档案制度 温度检查 水分检查 发芽率检查 虫霉鼠雀检查 设施检查 入库半月内每3d查1次,以后每隔7~10d查1次, 热季每月查1次 1、4季,1次/季度 2、3季,1次/月 一次/季度,但在高温或低温出现后或熏仓后增查1次;最后一次发芽率检查不得晚于出库前10d 用筛检、目测、鼻闻、看足迹等方法 检查地坪、仓顶、门窗、防雀网、防鼠闸等有无问题
第六节 常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查仓步骤 ① 开仓门,闻气味,看鼠、雀、虫迹 ② 划区设点,安放测温、测湿仪 第六节 常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① 开仓门,闻气味,看鼠、雀、虫迹 ② 划区设点,安放测温、测湿仪 ③ 扦样,以测水分、发芽率、虫情、净度等 ④ 观察温、湿度测定结果 ⑤ 检查种仓安全性和卫生情况 ⑥ 写出查仓报告 查仓步骤
第七节 低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低温仓库是利用人为或自动控制的制冷设备及装置保持和控制种子贮藏的温度、湿度稳定,使种子长期贮藏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延长种子的寿命,保持种子活力的一种贮种库型。
一、低温库种类 种类 温度范围 相对湿度 种子含水量 种子寿命 短期库 15~20℃ 55%~65% 低于12% 2~5年 中期库 0 ~10℃ 低于60% 6%~9% 10~30年 长期库 -10~ -20℃ 低于50% 5%~6% 30~50年 二、低温库的基本要求 1. 高度隔热保冷--低温库最基本的要求。 2. 隔气防潮--防潮层材料有沥青、油毛毡及其他防水涂料。 3. 结构严密--不能设窗;库房面积不宜过大; 仓壁设内外两层:外墙为承重墙,内墙起隔热防 潮作用,两墙之间为隔热层(稻壳,膨胀珍珠 岩,空心砖软木,泡沫塑料等)。
三、低温库的原理与设施 1.制冷--低温贮藏库的低温来自机械制冷。制冷机主要有压缩机、 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部分组成。 2.除湿--除湿机械有冷冻除湿机和氯化锂除湿机两类。
第七节 低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四、种子低温仓库技术管理特点 (一) 严格建立仓贮管理制度 1) 种子入库前,彻底清仓,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消毒或熏蒸。 2) 把好人库前种子质量关。 3) 合理安排种垛位置,科学利用仓库空间,提高利用率。 4) 库室密封门尽量少开,即使要查库,亦要多项事宜统筹进行,减 少开门次数。※ 5) 严格控制库房温湿度。 6) 建立库房安全保卫制度。 7) 种子进低温库不能马上开机降温,应先通风降低湿度,否则降温 过快,达到露点,造成结露。 ※
第七节 低温仓库种子贮藏和管理 (二) 收集与贮存下列主要种子信息 1) 按照国家颁发的种子检验操作规程,获取每批种子入库时初始的 发芽率、发芽势、含水量及主要性状的检验资料。 2) 种子存贮日期、重量和位置(库室编号及位点编号)。 3) 为寄贮单位存贮种子,双方共同封存样品资料。 (三) 收集与贮存下列主要监测信息 1) 种子贮藏期间本地自然气温、相对湿度、雨量等重要气象资料。 2) 库内每天定时、定层次、定位点的温度,相对湿度资料。 3) 种子贮藏过程中,种子质量检验的有关监测数据。
第八节 种子超低温贮藏的原理和技术 一、种子超低温贮藏(ultra low temperature storage)的概念 利用液态氮 (-196℃) 为冷源,将种子置于超低温下 (一般为 -196℃),使其新陈代谢活动处于基本停止状态,达到长期保持种子寿命的贮藏方法。 适合于长期保存珍贵稀有种质。
第八节 种子超低温贮藏的原理和技术 二、不同种类种子对液氮低温反应的差异 根据种子对液氮低温的反应,将种子分为三种类型(Stanwood,1985): 忍耐干燥又忍耐液氮的种子: 多数农作物,园艺作物种子都能忍耐干燥和液氮低温。适合于 冷冻保存的最高含水量就是种子含水量的临界值。植物种间有 明显的差异。 忍耐干燥对液氮敏感的种子: 许多果树和坚果类植物,如李属、胡桃属、榛属和咖啡属的种子。 对干燥和液氮均敏感的种子:顽拗型种子,其寿命很短,难以保存。
第八节 种子超低温贮藏的原理和技术 三、种子超低温贮藏的技术关键 1)寻找适合液氮保存的种子含水量 ※ 1)寻找适合液氮保存的种子含水量 ※ 2)冷冻和解冻技术 :需掌握合适的降温和水温速度 ※ 3)包装材料的选择 4)添加冷冻保护剂--常用的冷冻保护剂有二甲基亚砜(DMSO)、 甘油、PEG、脯氨酸等。 5)解冻后的发芽方法 ※
第九节 种子超干贮藏的原理和技术 一、种子超干贮藏 (ultra-dry seed storage)的概念 亦称超低含水量贮存(ultra-low moisture seed storage) 是指种子水分降至5%以下,密封后在室温条件下或稍微降温的条件下贮存种子的一种方法。常用于种质资源保存和育种材料的保存。 种类 温度范围 相对湿度 种子含水量 种子寿命 短期库 15~20℃ 55%~65% 低于12% 2~5年 中期库 0 ~10℃ 低于60% 6%~9% 10~30年 长期库 -10~ -20℃ 低于50% 5%~6% 30~50年
二、种子超干贮藏的研究概况 1985年,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首先提出采用超干贮存的设想,并重点资助研究项目。 1986年,英国里丁大学首先开始种子超干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浙江农业大学、北京植物园、中国农业科学 院国家种质库也相继开展了种子超干研究 。
第九节 种子超干贮藏的原理和技术 三、种子超干燥贮藏理论基础和原理的研究 过去认为种子水分安全下限为5%~7%,如果低于此限,大分子失去水膜的保护作用,易受到自由基等毒物的袭击等。但已有研究发现:“5%~7%安全水分下限”对有些正常型种子上是不适用的。 1.已知抗氧剂维生素E、维生素C等能够阻止脂氧化酶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β-胡萝卜素和谷胱甘肽以及其他酚类物质也有这种保护作用(Priestley,1986)。 2.从试验结果看SOD等酶类自由基清除剂并没有被破坏,一旦种子吸水萌动,就可协同抗氧剂共同清除自由基等毒害物质,使耐干的种子有较好的萌发效果。
第九节 种子超干贮藏的原理和技术 四、种子超干燥贮藏的技术关键 1.超低含水量种子的获得--常用的方法有冰冻真空干燥、鼓风 硅胶干燥、干燥剂室温下干燥,一般对生活力没影响。种子 在P2O5、CaO、CaCl2、硅胶中的干燥速率依次递减。 2.超干种子萌发前的预处理--发芽前对超干种子进行回湿处理 (饱和水汽平衡、不同相对湿度梯度平衡、PEG渗调等) ,使 超干种子有一个缓慢的吸水过程,对膜进行修复, 改善膜的 选择透性,从而避免种子在吸胀过程中由于大量物质渗漏而 造成的活力下降。但不同作物种子有不同的特性以及化学组 成,要求的回湿方法也不相同。
第十节 顽拗型种子贮藏 面包果 红毛丹 榴莲 可可 芒果 椰子
顽拗型种子(recalcitrant seeds):指那些不耐干燥和零上低温的种 第十节 顽拗型种子贮藏 顽拗型种子(recalcitrant seeds):指那些不耐干燥和零上低温的种 子,也即对干燥和低温敏感的种子。 一、顽拗型种子的生理特征 1.干燥脱水易损伤--如红毛丹种子在水分13%, 榴莲在20%就会丧失生活力。 2. 易遭受冷害和冻害--如可可、红毛丹种子在10℃, 芒果在3~6℃就会死亡。 3. 属大型和大粒种子--如椰子、芒果千粒重50~100万g, 栗子、面包果600~8 000g。 4. 不耐贮藏、寿命短--只能保存几个月或几年。 5.多数属于热带或水生植物-种子成熟时水分较高,多数为多年生。
第十节 顽拗型种子贮藏 二、顽拗型种子保存的关键措施 控制水分--使种子水分略高于致死临界水分。通常用木炭粉、木屑 第十节 顽拗型种子贮藏 二、顽拗型种子保存的关键措施 控制水分--使种子水分略高于致死临界水分。通常用木炭粉、木屑 及干苔藓等加水与种子混存,然后把它们贮藏在聚乙烯袋里 (袋 口敞开或袋上打孔)。要用克菌丹、0.5%氯化汞等进行杀菌处理。 适宜低温--不同顽拗型种子对贮藏温度反应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 类:一类是易遭冷害的种子,如榴莲、芒果、红毛丹、菠萝蜜、 坡垒等种子,最好采用15℃~20℃的贮藏温度;另一类是不会 产生冷害的种子,温度可低至5℃(或更低)。但都不能低于0℃。 防止发芽
第十节 顽拗型种子贮藏 四、顽拗型种子的贮藏方法 1.普通短期贮藏--目前仍是通过田园连续栽培和繁殖进行保种, 费工费时费钱,且很不保险。 第十节 顽拗型种子贮藏 四、顽拗型种子的贮藏方法 1.普通短期贮藏--目前仍是通过田园连续栽培和繁殖进行保种, 费工费时费钱,且很不保险。 2.超低温保存 Grout(1980)报道了用不同水分的番茄种子为材料, 采用15%(体积比)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保护剂,发现快 速冷冻至-196℃时,水分为33.4%的种子仍有86%的发芽 率;而水分高达72.3%的种子丧失发芽力。 3.离体保存 也称组织培养,是指把将来能产生小植株的培养物 (用于种质保存最适是茎尖和胚),在容器中进行人工控制条 件下培养或保存。现在主要采用最低限度生长方法。
第十一节 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又称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s)、作物品种资源。包括古老的地方品种、栽培品种、新育成的品种和品系以及各种作物的突变体、稀有种和近缘野生种等。 种质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掌握、占有和利用作物种质资源的程度。 种质资源具有经济、科学和生态上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对其进行收集和保存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第十一节 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目前全世界已有38个基础种质库。有76个国家具有中、短期种子贮藏设施,其中有56个国家具备长期保存的条件。我国于1985年和1986年先后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成两座国家作物种质库(National Crop GeneBank CAAS),总建筑面积为4527m2,总容积可达60多万份材料,到1997年底已有入库农作物种质资源已达31万份作为长期保存。 为防万一,又在青海西宁修建了复份库,两地保存相同的两套全部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温-18℃左右,保存时间可达50年以上。
第十一节 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质资源保存的理想条件:干燥、低温、低水分(RH 15%、-20℃以下的温度和4%~6%的种质含水量)、低氧、黑暗、无辐射损伤 种质资源保存方法: 干燥密封保存 4.种质库保存 7.超低温保存 低温保存 5.原位保存 8.超干燥保存 异地保存 6.种质资源圃保存
第十一节 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质资源圃保存 武昌野生花生圃全景 国家种质南宁野生稻圃
第十一节 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国家种质徐州甘薯试管苗库 国家种质克山马铃薯试管苗库
电泳图谱的鉴定 1.谱带数目:不同品种之间的谱带数目有不同; 2.谱带位置 (Rf值):不同品种的谱带数目可能相同。 3.谱带的宽窄:电泳图谱中不同品种之间谱带有宽窄之分 4.谱带浓度深浅:电泳图谱中不同品种之间由于基因的剂量效应,谱带颜色有深浅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