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归于罗马!” 古罗马 “辉煌属于希腊!” 古希腊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西方文明之源 “辉煌属于希腊!” 雅典民主政治:精神自由,文化成就 “宏伟归于罗马!” 必修一政治史 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治 ——政治民主化进程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世界部分 西方文明之源 “辉煌属于希腊!” “宏伟归于罗马!” 雅典民主政治:精神自由,文化成就 罗马法:注重实际,崇尚秩序
总统 国会 最高法院 首席将军 公民大会 五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 众议院 参议院 美国大选,公 民积极投票 现今的美国,现今的世界,民主政治的原则与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深深打下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烙印,这是雅典公民的伟大创举。 选举权 全国人大会议上代表对国家事务举手表决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 类似于公民大会 类似于五百人会议 表决权
轮番而治 主权在民 机构 性质 职责 产生 看视频,找出雅典的民主机构及其运作方式,并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公民 大会 最高权 力机关 成年男性公民均可 审议并决定国家大事 (决策权) 主权在民 准备提案;主持公民大会;监督落实决议 (监察权) 五百人 议事会 常设附属 机关 抽签 民众 法庭 审理案件;终审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司法权) 司法机关 抽签 27个行政、军事和经济机构 具体管理国家各方面事务 (执行权) 选举
梭伦 克里斯提尼 伯利克里 他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他对雅典选举体制和血缘团体作了较彻底的改革,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他 “领着人民参与政治”。 他所统治的时代是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 ,他说“我对雅典是问心无愧的。” 梭伦 克里斯提尼 伯利克里
回首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历程 时间 改革者 改革措施 意义 公元前6世纪初 梭伦 改革 ①废除债奴制 ②根据 划分四个等级 ②根据 划分四个等级 ③ 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④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⑤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动摇了 保障了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 克里斯提尼改革 ①以 为单位举行选举 ②设立五百人议事会,轮流执政 ③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④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⑤实行“ 法” 基本 空前扩大 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公元前5世纪 ① 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②进一步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 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④发放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旧贵族世袭特权 财产多寡 公民民主权利 公民大会 铲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地区部落 公民权利 陶片放逐法 所有成年男性公民 工资和观剧津贴
巩固练习 1、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2、考古学家经鉴定发现,191个刻有铁米斯托克利名字的陶片仅出自14人之手。这说明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良方 C.确保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D.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巩固练习 3、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后的一位27岁的公民,曾经在陶片上记录了自己某天的经历。学者们经过研究,认为这个纪录有可能是伪造的,理由是记录中有一项有悖事实。该项是 A.早上来到公民大会会场,参加城邦重大事务表决 B.上午参加了法庭审判员的竞选,并当选为法官 C.下午参与了放逐自己最讨厌的阿琉斯的投票 D.晚上从公民大会领到了一笔钱,去剧院观看演出 4、在古代,雅典和中国都经历了由部落时代的血缘社会到文明社会的演变,都要打破血缘纽带,打破世卿世禄的贵族制度,下面不符合该说法的是 A.梭伦改革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 B.商鞅变法军功授爵 C.魏晋南北时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科举制
从上图和材料可以看出古代希腊在地理上有什么特点? 1、地理条件 环海、多山、多岛 2、经济条件 探寻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产生的历史条件: 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柏拉图 从上图和材料可以看出古代希腊在地理上有什么特点? 1、地理条件 环海、多山、多岛 2、经济条件 耕地缺乏,土地贫瘠 →粮食不能自给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黑格尔《历史哲学》 海外贸易、商业活动 从材料看古希腊人由于地理条件所限,主要从事什么经济活动?此经济活动对政治有什么要求呢?
材料: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合农耕的土地很少,但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往亚洲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 探寻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产生的历史条件: 环海、多山、多岛 1、地理条件 海外贸易、商业活动 2、经济条件 城邦体制 3、政治条件 平等互利的观念 4、文化条件 汲取亚非文明 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材料: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合农耕的土地很少,但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往亚洲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
关于古希腊城邦 (1)城邦是怎样形成的? (2)“城邦”的含义? (3)特点? 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 ,这样就形成了城邦。 材料1: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古希腊最多的是蕞尔小国,人口不过一两万。 材料2:在希腊国土上,每一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 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成年男子 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以城市为中心,含周边若干村落 政治经济的绝对独立。 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外邦人、奴隶、妇女、未成年人没有公民权 公民 全体居民 91% 9% ①小国寡民(突出特征) ②独立自主
伯利克里时代的国家机构 秦朝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中央行政机构 地方行政机构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郡守 县令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历史发展有它一定的轨迹,从古至今政治体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专制——民主,那么,是不是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就比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要先进?古代中国是不是也应该实行民主政治?为什么?
3、实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维护奴隶制贵族的利益 历史发展有它一定的轨迹,从古至今政治制度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专制——民主,那么,是不是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就比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要先进? 雅典民主政治之思 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1、进步性 ——伟大文明的催化剂 (1)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绩; (2)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基础。 2、局限性 ——— 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1)民主范围狭小,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3、实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维护奴隶制贵族的利益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政治体制的比较 比较 中国 古希腊 特点 实用性、集体、等级 理性、个性、平等 趋势 专制 走向民主 政治体制 加强君主专制;法律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 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政治,并以法律作为保证 文明与政治体制的关系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力保障,促使中华文明进一步延续 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易摧毁文明,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 认识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①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文明。 历史发展有它一定的轨迹,从古至今政治制度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专制——民主,那么,古代中国是不是也应该实行民主政治?为什么? 海洋文明 大河文明 态度: ①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文明。 ②人类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别。 ③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容,促进其共同发展。 封建的小农经济 奴隶制工商业经济 自由平等 公平交易 具有分散性和封闭性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民主政治 地理环境影响东西方生产方式的差异,而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与国情相适应的,体现出文明的多样性。
雅典民主政治与今天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与联系 古代雅典民主与现代美国民主对比 古代雅典民主制 现代美国民主体制 首席将军 总统 公民大会 众议院 参议院 国会 五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 最高法院 雅典民主政治与今天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雅典民主政治 今天西方民主政治 区别 联系 ①直接参与式民主 ②民主范围有限: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 ③缺乏制衡机制 ①间接的代议制民主 ②民主范围不断扩大、 ③制衡机制、治理机制、程序等方面比古代要广泛和完善 雅典民主为后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 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三权分 立”的组织形式,国家公 职选举任期原则等。
“(雅典)这一个城邦,是人之师。” -------希腊诗人西门尼底 知识结构 古代希腊 希腊民主 条件 自然环境:三面环海,多山多岛 进步性 社会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影响 历程 奠基:梭伦改革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顶峰:伯利克里改革 局限性 “(雅典)这一个城邦,是人之师。” -------希腊诗人西门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