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痛 Facial pai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肩关节周围炎 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 “ 肩周炎 ” ,是肩关节周围 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一般认为肩部 受凉,慢性劳损与本病的形成有关。常见于 中年以后。本病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疼痛, 运动受限为主症。 中医文献中称之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 肩痹、冻结肩等。
Advertisements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头 痛头 痛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第 第十五节 头痛. 一、概述 返回目录 (一)头痛的概念 头痛即指由于外感或内伤,致使脉络绌急 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觉头部 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常见 症状,可以发生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有时 亦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 下篇:内科病证第.
消化内科病证  胃痛  呃逆  便秘  泄泻. 胃痛 gastralgia 重点难点  掌握胃痛的辨证、针灸治疗  熟悉胃痛的病因病机  了解胃痛的鉴别、相关西医病证.
胃 痛 针灸学内科病证 针灸学内科病证. 一、概 念 针灸学内科病证 — 胃痛 3 胃 痛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 痛为主的症状。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 又称 作 “ 心痛 ” 、 “ 胃心痛 ” 等。本病与 “ 真心痛 ” 有本质 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多见于急慢性胃炎,
牙痛和三叉神经痛要怎么区分开 —— 北京彭胜三叉神经医院.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 作性剧痛。 是指发生在面部一侧或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痛如放电、刀割样 的疼痛症状。 发病率高,起病于 40 岁以后,女多于男。 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 是目前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也是一种高发疾病。
三叉神经痛应该怎么治 北京嘉泽东博医院 治疗中心专家 2012 年 9 月 特别奉献. 三叉神经痛应该怎么治 内容概况 三叉神经痛发作规律?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无痛介入新疗法优势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感受.
怎么治三叉神经痛效果可靠. 三叉神经痛和牙疼的区别 “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 命 ”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 题,很多牙疼的患者采用 拔牙的方式来止痛,但是 效果并不明显,其实临床 上有一种疾病和牙疼的症 状很相似,这种疾病就是 被人们称之为 “ 天下第一痛 ” 的三叉神经痛,那么三叉 神经痛和牙疼的区别是什.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中医学 第八版 第四章 内科常见病证. 不 寐 【概念】不寐,即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 病证。主要由于机体阴阳不调,气血失和,使心神不安所 致。 【病因病机】 1. 心脾两虚 2. 阴虚火旺 3. 心虚胆怯 4. 情志所伤 5. 痰热扰心.
常用中成药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常用中成药 “ 汤者荡也 ” 、 “ 丸者缓也 ” 。 中成药的剂型种类很多,常用的传统 剂型有丸、散、膏、丹、酒、露、锭 等,先带剂型有片剂、针剂、冲剂、 糖浆、胶囊、橡皮膏等。 中成药:对证又对病,效果才会好.
第一节 感冒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学习目的 掌握外感风寒与外感风热的辨证论治。 熟悉感冒的病因病机。 了解感冒与伤风、时行感冒的区别;了解 感冒其它证型的辨证施治。 返回本节首页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五官科疾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 医学院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温故知新 1 、结合治疗学总论总结一下 “ 头痛、面 瘫、面痛、项痹、肩痹、腰痛 ” 等头面躯 干部疾病的针灸治疗规律(如它们的诊 治特点和处方规律) 2 、结合治疗学总论总结一下 “ 咳嗽、哮 喘、感冒 ” 等脏腑疾病的针灸治疗规律.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青光眼 济南卫校 王震. 别让青光眼 “ 偷走 ” 你的视力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病因。 2 、熟悉青光眼的概念及眼压正常值。 3 、掌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表现。☆ 能力目标 学会指测法测眼压。 情感目标 体察病人疾苦,学会关爱病人。
月经不调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按语 概述 定义  广义 ---- 泛指一切月经病  狭义 ---- 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 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 本节课主要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 的主要特征介绍。
痹 病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治要点                         分证论治.
三叉神经痛是什么样的病症 ——著名三叉神经痛专家彭胜.
三叉神经痛 北京 单位:北京嘉泽东博医院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介绍 北京嘉泽东博医院 2012年9月 特别奉献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介绍.
如何辨别三叉神经痛 北京华大中医院专家---柳传微.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针灸学内科病证 胃 痛.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眼科常见病针灸治疗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洪 杰.
第五章 皮外伤科病症 针灸推拿学院 李铁.
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 医院疼痛科 王礼彬
面 瘫.
感 冒.
原发性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于挺敏.
人体三叉神经在什么位置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痹证.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肩关节周围炎 针推学院 针灸治疗教研室.
视神经萎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 东方医院视神经疾病诊疗中心 韦企平.
中老年人预防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本文来源: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护理措施.
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www sancha120 cn.
三叉神经痛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冯李长.
下篇:内科病证 第八节 不寐 第八节 不寐 返回目录.
经行感冒.
三叉神经痛起因 ——彭胜专家.
月经不调.
常见急诊的针灸技术应用 主讲 熊芳丽.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症(头痛,漏肩风) 针灸教研室.
痛 经.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胃阴亏虚.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漏 肩 风.
泄泻.
肩痹(肩周炎).
《针灸学》 第七章 第五节 五官科病证.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九节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sciatic neuralgia),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通常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临床上以根性坐骨神经痛多见。本病多见于感染性疾病、脊柱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盆病变、腰骶软组织劳损及部分内科疾病中。坐骨神经痛属中医“坐臀风”、“腿股风”、“腰腿痛”、“痹证”等范畴。本病与感受外邪、跌仆闪挫等有关。病位主要在足太阳、足少阳经。感受风寒湿邪或湿热下注,痹阻经脉;腰部跌仆闪挫,损
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 曲海瑛,女,患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双眼球不能转动,四处求治23年,未见好转,接受导平治疗20天,双眼球能转动了,巩固治疗三个月,眼球运动功能及视力基本正常。
運動穴位按摩 中國經絡學 穴位按摩 手掌按摩 腳底按摩.
特发面神经麻痹 (又称面神经炎、 贝耳麻痹).
一· 概论 a. 调和阴阳 b. 扶正祛邪 c. 疏通经络 1·针灸的治疗作用 (Regulating the Yin and Yang )
第四节 颌面部检查与口腔卫生保健 一.常用的检查器械和方法 常用检查器械 1. 口镜 2. 牙用镊子 3. 牙用探针.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面 痛 Facial pain

一、概述 1、定义: 是指一侧面部剧痛或伴痉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面颊抽掣疼痛) 哗! 好痛。

本病有以下特点: (1) 有阵发性、短暂性、反复发作的疼痛史。 (发作突然,无先兆) (2) 疼痛剧烈,呈刀割样、针刺样、 电灼样、撕烈样跳痛。 (持续时间仅数秒至1~2分钟/ 次,发作和终止均迅速)

(4)好发年龄:40~60岁,女性> 男性。 (5)诱因:情绪紧张、进食、洗脸、 说话、刷牙、打呵欠、吹风而诱 发疼痛的发作等。 (3)多发于一侧面部,少见双侧。 (4)好发年龄:40~60岁,女性> 男性。 (5)诱因:情绪紧张、进食、洗脸、 说话、刷牙、打呵欠、吹风而诱 发疼痛的发作等。

(6)多有板机点(触发点),常在上 述诱因刺激下发作。 (7)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持 续数周至数月,而缓解期长短不 一,可为数天至数年不等。

(8)原发性者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继发性者可发现相应部位的病理改变。

2、西医相关病证 相当于“三叉神经痛” 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的、剧烈的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

三叉神经头面部皮肤分布 第一支:支配泪腺、眼球、上睑、额部皮肤 第二支:支配鼻粘膜、下眼睑、鼻外侧、上唇、上颌牙齿、牙龈 第三支:支配下颌牙齿、下唇、牙龈、面颊外侧、舌、耳前、颏部 口裂以下面部皮肤 三叉神经头面部皮肤分布

临床上以第二、三支受累最为常见。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最明显。触及这些敏感部位可诱发疼痛发作,此部位称之为“板机点”。

二、病因病机 1、外邪侵袭: 风寒: 寒邪凝滞,闭阻经脉 风热: 热灼津液,阻滞气血 袭于面部经脉,不通则痛 2、阳明火盛: 胃肠炽热,阳明火邪上冲面部,浸淫筋脉 筋脉气血阻滞不通

3、虚火上炎: 年老体衰,肝肾阴虚 阴虚阳亢,虚火上升 上犯面部筋脉 气血阻滞 4、瘀血内阻: 久病不愈,或内生肿物 气滞血瘀 经脉闭阻不通

外邪侵袭 面 痛 阳明火盛 瘀血内阻 虚火上炎

三、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特点: 1、(性质)突发性剧痛。(阵发性、闪电、刀割、针刺、烧灼样剧痛) 2、(时间)每次发作数秒或1~2分钟,每天可发作数次。 3、(诱因)常因洗脸、刷牙、进食、说话诱发。

4、(兼症)病侧面肌抽搐、流泪、流 涕、流涎。 5、(体征)病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皮 肤或有潮红,局部压痛。 6、(间歇期)无临床症状。

四、辨证分型 风寒证:多有吹风受寒史,痛处遇寒则甚,得热则减,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证:多在感冒发烧之后,痛处有灼热感,目赤,苔薄黄,脉浮数。

阳明火盛:伴口臭,口渴,便秘, 舌红苔黄腻,脉数。 虚火上炎:隐隐作痛,颧面潮红, 口干,手足心热,舌红, 少苔,脉细数。 瘀血内阻: 痛处不移,拒按,缠绵难 愈,舌暗,脉弦涩。

眼支痛 足太阳经 上颌痛 手足阳明经 下颌痛 手太阳经

五、治疗 1、针刺法 治法:疏风通络、活血止痛。 处方与方义: 攒竹、四白 局部取穴,疏调局部 下关、 地仓 经气,祛风散寒。 攒竹、四白 局部取穴,疏调局部 下关、 地仓 经气,祛风散寒。 合谷 疏调阳明气血止痛。 风池 疏风通络,活血止痛。

外关、解溪 头维 阳白 鱼腰 攒竹 四白 下关 颧髎 巨髎 迎香 颊车 内庭 夹承浆

随证配穴: 风寒型──列缺 风热型──曲池、尺泽 肝胃火盛──内庭 阴虚──三阴交 瘀血内阻——太冲、膈俞

施术法:泻法,寒证加灸。 (1)   先取远端,后取局部; (2)   远端强刺激,局部弱刺激。

其他疗法 1、耳针 选穴:肝阳、神门、面颊、颌、胃、肝、肾。 操作:发作期宜针刺;缓解期宜耳压。 2、磁疗 阿是穴,或处方选穴,用贴磁法或电磁法。

3、刺络拔罐: 同体针,用三棱针点刺后行闪罐法。 4、揿针法: 在扳机点上将揿针刺入,外以胶布固定,一周二次。

六、小结 1)注意起居有常,不要睡卧当风,以防外邪侵袭。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3)缓解期可用冷水擦面,以增强面部抗风寒的能力。

4)注意休息,适当开展体育锻炼。 5)忌食辛辣、发物,禁绝烟酒。 6)针灸止痛效好,但不能根治,要详细询问病史,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

7)本病的预后较好,大多数病人经中西医药物保守治疗后,疼痛可以缓解。

三叉神经痛与面瘫在 针灸治疗上有何异同?

共同点: 两者均采取头面部取穴和四肢部的远道取穴相结合,其中不少穴位是相同的,如合谷、颊车、阳白、太阳、四白、迎香、颧髎、巨髎、地仓、承浆、风池等。 两者均可根据疼痛或麻痹的不同部位而灵活选配穴位。

不同点: 在头面部,三叉神经痛是以下关为主穴,而面神经麻痹以翳风为主穴。 在四肢部:三叉神经痛以合谷为主穴,配内庭;而面神经麻痹以合谷为主穴,配外关。 在针刺方面:治疗面瘫以浅刺、弱刺激为主,四肢穴位则单侧针;而治疗三叉神经痛多用泻法、持续捻针为主,四肢穴位则双侧同针,均用泻法。

再见

三叉神经痛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牙痛和其他牙源性疾患、鼻旁窦炎、偏头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舌咽神经痛、非典型面部神经痛。并应注意排除脑部占位性病变。因为针灸原发性较好,对继发性要治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