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知耻近乎勇
做人从知耻开始 知耻近乎勇。语出《礼记•中庸》 字面意思: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 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是对知耻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之心,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也。 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 廉耻,是立人之大节。 --------欧阳修 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 --------朱熹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之心,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也。 ---------康有为
一个少年去问智者:“什么是人的尊严?”智者没回答却要少年去做三件事: 1:脱光衣服,到处去走一趟。 2:去奉承富人,求他赏一些钱。 3:当遇到朋友时,让他们知道你的叔叔是大官。 如果你是少年,你会不会去做这三件事?为什么?
身体、仪表方面的自尊 向别人卑躬屈膝,没有自尊 虚荣,没有了自尊 A:脱光衣服,到处去走一趟。 身体、仪表方面的自尊 B:去奉承富人,求他赏一些钱。 向别人卑躬屈膝,没有自尊 C:当遇到朋友时,让他们知道你的叔叔是大官。 虚荣,没有了自尊
羞耻观念 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中,廉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要树立一种观念: 对自己的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 羞耻观念
羞耻心包括 身体仪表方面,比如在公共场合不能赤身露身,保证衣冠整洁等等; 心灵方面,不去做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事情等等。
比高低 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的小刚,这次也考了95分,但很不服气,因为他知道小明的成绩是靠作弊得来的,而事先他们曾经约定要在这次考试中比个高低。 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发下来了,小明考了100分,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得意地看着同桌小刚的试卷,眼里露出一丝嘲笑。 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的小刚,这次也考了95分,但很不服气,因为他知道小明的成绩是靠作弊得来的,而事先他们曾经约定要在这次考试中比个高低。
开动脑筋: 小明和小刚到底谁赢了这场“比赛”?为什么? 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准备如何让小明提高认识,改正错误?
羞耻之心的意义 1、知耻之心,能使人自觉抵抗不良诱惑 有了羞耻之心,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就会感到羞辱,从而改过自新,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去履行义务,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情。
(1)动画中出现了哪些人? 破坏公物、破坏环境 (2)他们是怎么对待垃圾箱的?给社会有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这种行为分别说明了他们什么样的心理? 破坏:社会没有秩序,社会不安定。 心理:没有羞耻心,没有社会道德责任感。
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我们应该怎样去改变这些行为? 做一个严于律己、文明优雅的人
2、羞耻心使公民切实履行社会道德义务,树立道德责任感,有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保证社会安定。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竟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思考: (1)是什么促使徐悲鸿打赌的?他的作为说明了什么? 洋人的挑衅,使民族的自尊受到了侵犯,他觉得同时自己的尊严也受到了侵犯,于是激发了他的羞耻心。 说明了他已经把自己的尊严与民族的尊严结合起来了。
(2)他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带来了什么? 通过自己的奋发图强维护了民族的尊严,促进了民族的复兴和祖国的富强。
明耻堂 《清野史大观》中讲了一个姓郭的知县明耻的故事。此人出身寒微,从小奋发读书,立志报效祖国,让百姓温饱安乐,经常以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自己。后来考中了进士,但因为没钱送礼,十年候补,才被分到江苏吴江县做知县。他终于没有顶住官场陋俗的浸染和上司们的贪婪勒索,为了不断填充自己和上司的腰包,他开始接受贿赂和浮征赋税。郭某的行为被人告发,遭到一位名叫汤斌的清廉上司的训斥。对此,他感到无地自容,悔恨不已。回到县衙,派使役们挑来好多担水,他和大家一起动手,把县大堂和他的卧室好好地洗刷一遍,并将“明志堂”书房更名为“明耻堂”,还在衙门前贴出告示:“以前的县官郭某已经死掉了,现在的知县是另一个人。”从此以后,郭某清廉做官,把吴江县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百姓拥护。
启发: 知耻 记耻 奋发
羞耻感与责任感 毋忘国耻 牢记历史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 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