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急救 第一章 概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 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 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 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 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 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 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晕厥。严重 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Advertisements

中医适宜技术讲座 青岛大学医学院 贺孟泉. 课堂第一语 医生的座右铭 医生的座右铭诚诚实实、规规矩矩、按部就班、一丝不苟.
第 3 章 测绘项目和测绘市场管理制度 3.1 测绘项目管理制度 测绘项目技术管理主要从技术立法、技术基础设施 建立、技术业务及质量保障、技术创新及新技术、先进 设备使用、推广等几方面加以规范和管理。对此,测绘 法律法规对建立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制定测绘技术规 范和标准、坐标系统选择、测绘质量监督管理等内容作.
第四章 舒适与安全 漳县职业中专 09 护理二班 何琴. 教学目标: 1. 熟悉不舒适的原因及不舒适的护理原则。 2. 熟悉卧位的性质 。 3. 掌握常用卧位的姿势与适用范围。 4. 掌握保护具、辅助器使用的目的及操作中的注 意事项 5.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种 保护具及辅助器具。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 疗 临邑中医院 ICU 赵海云 电话: 总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为 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以 心肌缺血、缺氧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心脏病。本病 好发于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以 脑力劳动者居多。冠心病由于病变部位、范围及.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 ( 衡量是否健 康的十项标准 ) :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食疗 禹建春. 一、健康与亚健康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 “ 健康是指 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 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 ,世界卫生组织据此制定了 健康的 10 条标准: 1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
怀孕了 要注意什么 苏州市立医院母子中心妇产科 蒋创. 可以孕育一个新生命并非是容易事。它是个 可以孕育一个新生命并非是容易事。它是个 “ 系统工程 ” ,不能匆匆忙忙,更不能马马虎虎。 21 世纪已经来到,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各种观念也在飞速转变的时代。同样,在国际、国内的围产医 学也是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
陳于柔 1 陳映真 中國近代大儒學家徐復觀先 生,對於文學,他曾公開讚 譽陳映真是「海峽兩岸第一 人」。綜觀台灣當代文學, 如果要舉出最具代表性、最 值得推崇的小說家,我則認 為非陳映真莫屬。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 非心脏并发症 预防和护理进展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 心脏监护病房 顾晴.
我校创建浙江省 “ 健康促进学校 ” 铜牌单位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健康知识》 娄桥河庄小学. 健康的新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 基 本知识与技能》第.
我校创建温州市 “ 健康促进校 ” 银牌学校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健康知识》 娄桥一小. 健康的新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 基 本知识与技能》第 1.
贯彻《患者安全目标》 确保用药安全 医疗部 申建民 年 “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 服务 质量为主题 ” 的 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重点工作 :8 大点 25 小点 贯彻《患者安全目标》 确保医疗安全.
健康 美丽 绿色生活 七点健康欢迎您. 家庭长寿村必备七要素 良好的心态平衡的饮食 合理的运动 绿色的环境 功能食品 七点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理疗 美容护肤.
副护士长竞聘演讲 外三科 孙丽娜. 个人经历 2004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护理专科 2004 年至今一直在外科系统临床一线科室从事护理工 作 。主要在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 骨科工作过,也在急诊科学习过。 2007 年取得了护师资格 2009 年取得了 ICU 资格护士认证 2012.
各類肝硬化的中醫藥治療與調理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高級導師         黃賢樟.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张晓林 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
廿一世紀的輪廓 朝陽科技大學 嚴國慶.
第三章 论死亡 ——未知死,焉知生? 2017/2/28 未知死,焉知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武迎宏
常見民俗療法.
跟著媽祖遶境去-白沙屯媽祖文化 國立聯合大學&育達商業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古鎮清
學務處衛保組關心您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6.1.1有序数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
—壓力釋放心靈深呼吸— 薛凱仁 心理師 分享者成長中心 主辦:交通部公路總局西部濱海公路中區工程處.
老年人家庭自我护理和保健 安徽省老年医疗保健研究所 陈爱萍
第二章 环境.
卫生法学绪论 卫生法学绪论.
面对当前的医疗风险,怎么办? ——防范与应对
康复护理学 张玲芝.
報告人 方萱玉 100上學期教學組業務報告.
公共营养师职业简介.
企业实地核查办法解析 机械产品审查部 李燕霞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唐为萍.
2014年上半年全市 女职工工作总结 2014年8月 扬州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要点 及注意事项解读 (管理组)
保健的意义 亚健康概念 如何维护我们的健康? 怎样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解读 宁波市康宁医院 吴向平.
院前急诊转运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急诊科 蔡学全.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临床护理教研室.
生命之托 重于泰山 张芳芳.
第一章 考点精讲 第1课时 湖南师大附中 高二地理备课组.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器官移植中心创建研究型学科的实践与思考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沈中阳.
心灵探索— 认识精神症状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孙春云.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 建设方案汇报 汇报人:陈建民 项目主持单位: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 理》 (七年级上册) 简 介
? 新中国这时进入 社会主义社会了吗? 开国大典.
北角官立上午小學 小班教學在北官.
主办单位:西城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西城区金融服务办公室
催人奋进正能量 -2013年第四季度病人反馈分析 2014年1月9日.
請和我們一同來關心~ 孩子在學校的健康照顧
服务热线 :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行程 服务热线 :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培训 中国医院协会 陈晓红.
無菸、拒檳防制宣導 服務單位:尖石衛生所 主講人:周玉英 護理長.
性健康教育的人本取向.
第四章 女性与健康 2009年 湖南女子大学女性学教研室.
广东地区海关 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 对外宣讲会
体育保健学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围手术期胆囊切除的护理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二组.
林安迪 2017/9/ /9/13 游泳C教.
第九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下).
课程 新疆艺术学院精品课程 艺术职业道德与 艺术法基础 新疆艺术学院思政理论教研室.
安寧療護 健康與護理學科中心.
電子系學生核心能力(四技航電組) 本系畢業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如下: 1.具有整合與組織電子理論和專業知識來分析、表達問 題之能力。
目 錄 一、94~100年台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統計…...2 二、法規及肇事案例…………..……………………………4
第一章:導論(方法、標準及工作設計) 第二章:解決問題的工具 工作研究課程介紹 RT)及工作場所分析指南以選定計畫。
監測系統可提供有效預警防災但不是徹底解決方案,完整配套才是防災之道!
太阳和月球 第三章 第三节.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普查与征集技术方案 李立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社区急救 第一章 概论

急症: 急性疾病和意外伤害 急救: 针对急诊采取的医疗措施挽救生命,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 急救医学: 研究急症与急救的理论与方法 的医学学科

1.针对急症采取有组织的、及时的、有效的、科学的医疗措施来挽救病人生命,为病人接受进一步诊疗创造条件,称为( ) C A.急诊 B.急症 C.急救 D.急救医学 E.普通医学

急救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美国: 一战8.4%;二战4.5% ;越南2%以下。 1959 独立医学学科 建立健全ICU和CCU 1973年 《急症医疗体系法》 1972 WHO正式列为独立学科 1975年      国际急症会议----提出急救医疗国际化、国际互助化、标准化方针

我国: 1980年 危重病急救医学会筹委会 10月 《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1981年 《中国急救医学》 1980年 危重病急救医学会筹委会 10月 《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1981年 《中国急救医学》 1984年 《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 1986年            成立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 1997年更名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组建8个专业组:复苏学、院前急救、危重病医学、创伤学、急性中毒、儿科急诊、灾难医学、继续教育)

198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 统一120急救电话 1990《急诊医学》创刊 2001年改名《中华急救医学杂志》

1、《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颁于( ) A、1980 B、1981 C、1984 D、1986 E、1990 2、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 成立于( ) A、1980 B、1981 C、1984 D、1986 D D

急救医学的特点: 1、急救医学是急诊医学的组成部分,跨专业、多学科的专业学科。 2、急救医疗形式:向心式 3、急救的特点为“急”,实质为“救” 诊疗措施以应急应变多,计划性少 4、急救医疗水平反映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医院、救护站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和救治水平 5、要卫生行政部门支持,社会公民参与

关于急救医学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是一门跨专业、多学科的专门学科 B.医疗形式为“向心式” C.诊疗措施以计划性为主 D.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与医院或救护站的综合水平有关 E.常需要公民的参予与支持

社区急救的任务与特点: 全科医疗以社区、家庭为单位,以患者为中心,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

1、社区急救的任务 社区急救的重点: 现场急救与转送途中救护 (1)对平时急症和意外的急救和转送途中救护------经常性与主要任务 (2)遇难者的急救和转送途中救护 (3)对大型集合或活动救护值班 (4)普及社区居民自救与互救知识 不是专业人员培训

社区急救的任务不包括(A) A.对平时社区居民的急性疾病实施急诊室急救 B.对灾害遇难者实施现场急救 C.参加大型活动的救护值班 D.对社区居民进行急救知识普及 E.对急性中毒者实施转送途中救护

2、社区急救的特点 (1)缺乏病因诊断依据 (2)急救措施难以按常规运行。 要灵活、果断、随机应变,借助非医疗人力、物力实施 (3)措施以挽救生命、减少转送途中患者痛苦与预防并发症为主。为EMSS的首要环节,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 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和ICU

目的: 最短期内把最有效的措施提供给患者,提高救治成功率。

一、院前急救 由通讯、医疗、转送三要素 1、通讯 迅速到达现场。 有线通讯:120 无线通讯:直接拔号-----通讯距离短 一、院前急救 由通讯、医疗、转送三要素 1、通讯 迅速到达现场。 有线通讯:120 无线通讯:直接拔号-----通讯距离短 独立型模式:有线,专线专用 网络型模式:GPS(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属于卫星全天候定位)

2、医疗措施 现场评估和现场救治 (1)现场评估(检伤) 一级评估 是否要复苏及其他 二级评估 短期不危及生命但需进一步诊治。 (2)现场救治 是EMSS成败的关键。 分家庭救治、野外现场、灾难现场救治 内容: ①脱离危险现场,合适体位 ②畅气道 ③心肺复苏 ④抗休克 ⑤监测生命体征 ⑥外伤急救: ⑦对症处理:止痛、止痉 ⑧加强护理 ⑨与医疗单位联系,做好接诊工作。

3、转送 稳妥快速的转运是院前急救成败的关键。 (1)搬运技术; (2)快速安全; (3)恰当的体位; (4)注意观察病情; (5)防止导管脱落意外; (6)通知医院接诊。

急救医疗体系成败的关键在于 ( ) A.灵敏的通讯 B.积极有效的现场救治 C.转运是否及时 D.搬运方法是否恰当 E.医院急诊室设备是否先进 B

二、院内急救 1、急诊室抢救 分诊,通知专科医生。检伤,实施救治----平稳后进观察室或转入病区进入ICU。 2、监护室救治

三、建立合理的抢救程序 现场急救 (维持生命体征,进行初步救治) 转送救护 (维持急救措施,防止并发症) 急救中心或相关医院急诊室 创伤急症 非创伤性急症 一次急救 一次急救 (初步诊治) 二次急救 二次急救 (确诊确定性治疗) 相关病区或ICU 相关病区或ICU

四、EMSS的管理 1、人员培训 (1)社会人员的培训 意外伤害的自救与互救 (1)社会人员的培训 意外伤害的自救与互救 (2)院外急救人群 急救四大技术、复苏、常见急诊的初步诊断与急救。 (3)院内人员 熟练掌握急救医学理论体系及急诊的诊断与急救技能

2、急救药械的配备 药品、器械及运输工具。 3、运输工具(普通型、监护型救护车)

4、建立网络化急救系统 医院或急救中心为依托,将院内、院前急救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通讯系统、缩短RT(反应时间)。 市区RT<8 分钟,郊区 RT15-30分钟。

五、急救保健卡 (一)卡的形式和内容 纸卡、磁卡

×××急救医疗保健卡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婚姻 职业 家庭住址 工作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建卡日期 年 月 日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婚姻 职业 家庭住址 工作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建卡日期 年 月 日 身高 体重 血压 血型 主要疾病 确诊日期 备注 过敏情况 用药禁忌 医师签字 背面内容 正面内容

(二)卡的填写 1、急救保健卡由一级医疗单位或社区医疗机构负责填写、发放、更换、补发 2、由专职医师用黑色墨水正楷字体填写。 3、一般内容应与身份证、户口本内容一致 4、编号无重复 5、病史资料以最新资料为准,每2年更新 6、病史资料主要记载与急救相关的疾病 7、计量单位以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否则,应注明

(三)急救保健卡的使用 1、1人1卡,专卡专用,随身携带 2、遗失,及时补卡、换卡 3、急症时,主动出示卡 4、急救人员应迅速急救卡,通知医院或急救中心 5、急救中心、急诊室通过编号等资料,查出详细资料。通知急救人员及家属

(四)急救保健卡的管理 1、一级管理 持卡人个人管理 2、二级管理 发卡单位管理 1、一级管理 持卡人个人管理 2、二级管理 发卡单位管理 3、三级管理 相关医院急诊室管理,建立配备电脑终端,查阅资料,患者死亡通知二级管理者(一级医疗单位或社区医疗机构)消卡。 4、四级管理 电脑中心站管理 协助查找,并资料备份

社区急救的任务: 不包括专业人员培训 不包括建立急救保健卡 EMSS首要措施是: A 对症治疗 B 搬运 C 寻找病因 D 系统检查 E 稳定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