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库车县实验中学 彭志敏 Fe Al Mg Au.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Advertisements

化学与生活 —— 高二化学选修 1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2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 第二课时 ) ☆ 蔡桂涵( 07 化学)
模拟四生物试题讲评 最高分 牛婷婷 赵春军贾瑞军 最高分 重点 军检 普通 不过线 一、试卷的整体评价与分析 1 、考情分析.
在自然界中, 不同种生物之间 有着千差万别的 外形,但他们的 细胞构成确很相 似。 新课导入. 野花和熊猫.
什么是营养素 营养素: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 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 一、糖类(碳水化合物) 二、脂肪.
医学基础知识教育课程 泰山医学院 基础医学部.
结晶学与矿物学 矿物的成因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矿物形成的方式和条件 矿物的变化 矿物形成的时空关系 反映矿物成因的一些现象.
不同pH下豆腐中钙和菠菜中草酸的拮抗作用
组成细胞的分子 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 ——邹承鲁.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易晓璐 2009年5月22日.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17讲 常见的酸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中学 赵倩.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中学 ***.
第一章 地壳及物质组成 第一节 地壳 第二节 矿物 第三节 岩石 1.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肥料與農作物 組別:第五組 組員:沈家豪 王彥忠 鍾漢強 陳煬茗
作物缺素症的表现与防治 河北省廊坊市农广校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福清市首届名师 福州市化学会理事
6.4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复习回顾: 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怎样验满二氧化碳? 澄清石 灰水变 浑浊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为了增加乳制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加入有害物质三聚氰胺。
封面 二 氧 化 碳 CO2.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二节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及所致病害.
中考化学 计算题型与方法 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 龚颖潮.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四、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广元市零八一中学 化学备课组.
第3讲 物质的分类.
电池探秘2.
原电池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刘肃林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五章 还原过程 概述 一、研究还原过程的意义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很少以单质形态存在 有色金属矿物大多数是硫化物或氧化物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十四章鋁及鋁合金 改進教學計畫編號:教改進-97C-003 計畫主持人:楊慶彬.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昌图三中 宋军.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酸的警示标志 第二节 常见的酸 二、硫酸.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金属的化学性质.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教师:刘桂军.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常德市一中.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 10 章 金屬之腐蝕 10-1 腐蝕的意義 10-2 影響金屬腐蝕的因素 10-3 鋼鐵之腐蝕 10-4 防蝕的方法 總目錄.
慧眼识金属:.
实验二中 化学组 程维胜.
課程名稱:離子與寫化學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四课时.
化学扑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第一节.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課程名稱:原子說與分子說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欢迎来到科学微课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2、镁的性质 Mg Mg2+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决定 结构 性质
金器文物.
? 化学能 电能 化学能 电能 右图是将 转化为 的装置,称为_______。 原电池 Zn为___极,发生 反应。
9-1元素活性 氧化 活性.
金属的化学性质.
如果将海水中的盐类全部提 取出来,铺在地球的陆地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5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库车县实验中学 彭志敏 Fe Al Mg Au

教材分析 1 说 课 内 容 学情分析 2 教学目标 3 重点难点 4 教学方法 5 教学过程 6 板书设计 7 教学反思 8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的功能和地位 课标要求 教材地位 知识内容 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金属与金属矿物”。 本课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同时学好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地位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及置换反应的定义及应用。 知识内容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通过金属与酸的反应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和置换反应。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求知欲。

三、重点难点分析 1、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 2、置换反应的概念 及简单应用。 重点 1、通过金属与酸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 金属活动性强弱。 2、通过归纳金属与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理解和掌握置换反应。

四、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法 归纳分析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 实验法 归纳总结法

五、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问题引入 活动探究 讨论 归纳 练习巩固 回忆金属和氧气反应的现象及方程式的书写。 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置换反应 回忆金属和氧气反应的现象及方程式的书写。 温故知新 问题引入 活动探究 讨论 归纳 练习巩固 真假黄金鉴别? 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六、教学过程——问题引出 天然狗头金

六、教学过程——问题引出 友情提示: 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一些不法商贩就会利用这一点,以次充好,贩卖假黄金(实际就是黄铜)。你用什么方法来识别真假金饰品呢?

六、教学过程—温故知新 镁和铁燃烧的现象:

六、教学过程—温故知新 4Al+3O2== 2Al2O3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热,生成 白 色的固体 Fe Al 化学方程式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热,生成 白 色的固体 点燃 Fe Al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2Mg+O2== 2MgO 发出 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的固体 紫红色的铜变成黑色的固体氧化铜 2Cu+O2==2CuO 加热 3Fe+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 黑色的固体 Mg Cu

六、教学过程—活动探究 (A组:金属与盐酸反应) 金属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 铁 锌 没有明显变化 镁 产生气泡,形成浅绿色的溶液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 铁 锌 镁 没有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形成浅绿色的溶液 +2 Fe+2HCl==FeCl2+H2↑ 氯化亚铁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 ↑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Mg+2HCl==MgCl2+H2↑

六、教学过程—活动探究 (B组:金属与硫酸反应) 金属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 铁 锌 镁 没有明显变化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 铁 锌 镁 没有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浅绿色的溶液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六、教学过程—活动探究 盐酸 金属与盐酸的反应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God Save me!! 无所谓, 我无所谓… 无所谓, 我无所谓…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 金属与盐酸的反应

六、教学过程—讨论归纳 1、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是 2、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是 3、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是 > > > . Mg Zn Fe Cu Mg Zn Fe Cu

Mg+2HCl=MgCl2 +H2↑ Zn+2HCl=ZnCl2 +H2↑ Fe+2HCl=FeCl2 +H2↑ 六、教学过程—讨论归纳 上述反应有什么特点?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 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知识链接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和种类的角度分析置换反应。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2H2O2 = 2H2O+ O2↑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2H2O2 = 2H2O+ O2↑ B. CuO+CO = Cu+CO2 C. H2+CuO = Cu+H2O D. CO2+H2O = H2CO3 C △ MnO2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和种类的角度分析置换反应。

六、教学过程—练习巩固 1、下列金属在空气中最不容易失去光泽的是( ) A、铝 B、铁 C、铜 D、银 1、下列金属在空气中最不容易失去光泽的是( ) A、铝 B、铁 C、铜 D、银 2、将下列金属与稀盐酸接触,无气泡产生的是( ) A.Fe B.Mg C.Zn D.Cu 3、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Zn+H2SO4==ZnSO4+H2↑ B.CO+CuO === Cu+CO2 C.C+2CuO == 2Cu+CO2↑ D.Fe+CuSO4== FeSO4+Cu 高温

六、教学过程--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现象: Mg + 2HCl ==== MgCl2+H2↑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现象: Mg + 2HCl ==== MgCl2+H2↑ Zn + 2HCl ==== ZnCl2+H2↑ Fe + 2HCl ==== FeCl2+H2↑ Cu与稀盐酸不反应。  三、置换反应 1、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A+BC=AC+B  

八、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使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不但要“学生”还要“会学”“乐学”当仁不让的成为课堂的主体。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品尝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不断自我认可,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信品质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