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我国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国内国际背景 2、改革开放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3、改革开放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制度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改革的任务决定中 国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2、中国改革是整体推进式改革。 3、体制改革具有广泛性和全方位性。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改革的任务决定中 国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2、中国改革是整体推进式改革。 3、体制改革具有广泛性和全方位性。
(二)、“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992年,针对一些人用抽象的社会主义原则来衡量现实生活,抽象地论述所谓姓“社”姓“资”的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为正确地评价改革的得失成败提供了一个全面科学的标准。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一,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促进的。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改革、发展、稳定又是相互制约的。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的两个判断: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的两个判断: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对外开放的现实依据就是产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这是深刻总结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结果 ;是敏锐把握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结果 ;是清醒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的结果。 不要关起门来,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否则就会信息不灵,睡大觉,而世界技术革命却在蓬勃发展。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4、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邓小平根据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把和平与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加以认识,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个问题。” 根据对时代主题的正确判断,邓小平提出了对外开放战略。
1980年8月26日,在一片噼噼叭叭的爆竹声中,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中的第一号特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了! 1979年4月,北京,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对时任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工作的习仲勋、杨尚昆说:“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特区。 1980年8月26日,在一片噼噼叭叭的爆竹声中,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中的第一号特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了! 1985年的深圳 深圳 1998
今日深圳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1、全方位: 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2、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经济区-内地中心城市-沿边和沿线地带 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3、宽领域:就是立足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5、怎样理解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