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与应对深入研究的例子: 否认机制与冠心病临床 2010 武汉 浙江大学医学院 姜乾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心臟病的出現,是由於臟動脈內壁上的膽固醇 塊上,形成了血塊,而令到供應給心臟的血液嚴重 減少,引致心絞痛、心肌組織產生電脈性不穩。倘 若供應給心臟某部份血液完全停止時,該部份便無 法得到氧氣和賴以保持正常運作的養份,造成無法 彌補的傷害,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疾病概论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病因学 发病学 疾病的转归. 一、健康( health ) 健康至少应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二、疾病( disease )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 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
病例报告. 病史 男性, 49 岁,以 “ 反复胸闷气短 2 年余,加重 1 个月 ” 为主诉入 院。 患者 2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 “ 扩张型心肌病 ” ,并给于对症治疗(具体情况不详)。 1 月前 患者上述症状无诱因再发加重,现为求进一步诊治而入院。 入院时患者明显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1 水痘. 2 什么是水痘 病原:水痘 - 带状疱疹 传播:呼吸道、直接接触 潜伏期: 7-21 天,平均 14 天 临床:水泡样皮疹,多见于头面部和躯干, 大多数孩子会在出疹前或出疹同时出现发 热 并发症:皮肤感染、脑炎、肺炎 预后:大多数预后良好.
報告者:曹仁傑 2016/8/291.  簡介  研究方法  遊戲設計  實驗結果與分析  結論 2016/8/292.
年輕駕駛交通工具 考上駕照的 18 歲, 正好是高中畢業, 離家工作、上大學 的時候。 年輕人對新環境的 好奇及生疏,以及 尚未養成良好駕駛 習慣,造成意外的 產生。
魏健宏 Chien-Hung Wei 陳乃郡 Nai-Chun Chen
月子保姆理论知识试卷.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INTER 01 Template 3D遊戲應用於國小等高線學習之發展與設計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 指導教授 陳慶帆 博士
認識粥狀動脈栓塞 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 心臟內科張其任醫師.
「反應」觀點的壓力及其處置 (Response-based Stress and Related Treatment)
考点作文十大夺魁技法 第28课时 写作(二) 考点作文十大夺魁技法 6-10 ·新课标.
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 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 報告者:陳怡潔.
主讲简况:姜乾金 教授、主任医师 卫生部 8 、7、 5 年制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主编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舊石器時代 位置: 亞洲大陸東緣,西太平洋弧狀列島一部份 背景 形成: 兩千多萬年前逐漸隆起,形成島嶼 生物: 大角鹿、猛瑪象、亞洲大陸原始人 臺東 長濱文化 苗栗 網形文化 臺南 左鎮人目前臺灣發現最早人類化石 代表 文化 1.住在海邊洞穴-短期定居小型隊群 2.以採集、狩獵為生 3.使用礫石砍伐器、片器、尖器.
如何写论文.
国产氯吡格雷-泰嘉 临床应用新进展 谷涌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一、體重與健康.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规模(限额)以下法人单位普查表(BJ611表)能源部分
高脂血症的防治.
第一章 疾病概论.
校本课程开发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 闫 龙 博士 Tel:
工作坊 心理压力系统评估与干预技术   浙江大学 姜乾金 ( 宁波).
第一章 疾病概论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病因学 发病学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国外母猪的繁殖性能及年生产力水平 傅 衍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 PIC 中国.
閔肖蔓 諮商心理師 中央大學專任心理師 交通大學+中原大學兼任心理師 八方文教、杏陵醫學基金會特約講師 精贊學習公司特約講師
科 目 名 稱:身心醫學概論 Psychosomatic Medicine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611表 西城区统计局牛街统计所 2013年12月.
李明慧 台北市生命線協會 諮商心理師 衛生署安心專線 專任督導
《教我如何不想它》 南麓 浩瀚 栖息 孤僻 分娩 濒危 璀璨 它出生在人烟稀少、海拔三千的秦岭 (nán lù),拒做“酒肉和尚”。
14 管理風險的工具(五) 風險溝通 Chapter 學習目標 1.認識風險溝通的意義、目標與理由 2.瞭解風險溝通哲學與法律
104學年度高一新生成長營 教務處工作報告 ~~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預防復吸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臺安醫院 吳憲林.
企业税收筹划与税务风险管理 暨南大学财税系 沈肇章.
新竹教育大學 數理教育研究所 蘇宏仁 中華民國 100 年 7 月 27 日 於竹市環境教育輔導小組
推行使用散装预拌砂浆 全面贯彻落实禁现政策
携手并肩 普惠大众 自贸区进口商品苏北直销中心 项目课题组 2014年4月15日.
實踐大學高雄校區 行政工作之策勵與精進 2017年3月19日星期日.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社会科学部 谭宗扬
在上一个世纪里,有一个叫食指的诗人,由于《相信未来》而住进了精神病院,至今没有痊愈……
11 物流仿真技术 11.1物流系统仿真 11.2 物流仿真方法 知识归纳 复习题.
Q1:何謂網路成癮(沉迷)? 網 路成癮為網路使用普及後新興的名詞,所謂的網路成癮是指重度網路使用的當事人在網路使用上出現一般上癮問題的核心症狀與負面影響,包括:(一)強迫性:理 智上知道要控制網路的使用時間,但仍不能克制上網的衝動, (二)戒斷性:不能上網時出現了身體或心理層面不適的現象。 (三)耐受性:上網的慾望越來越不能.
“国培计划(2012)”—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目
双模式健康教育提高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的护理进展
楊燦堯1、劉聰桂1、郭明錦2、Vivek Walia3、 林世榮3 、賴慈華4、陳致言4
Guangdong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文學與生活-期末報告 赤壁之戰 組員名單 : 4A2L0031 王柔之 4A2L0033 劉兆偉 4A0L0063 謝商裕
第十章物业管理 第三节 物业管理机构与人员 一、现有物业管理机构及其特点 二、物业管理机构职责 三、物业管理机构模式.
在生命的幽谷看見人生幸福 ~ 蕭建華的故事 主講:蕭建華 演講紀錄:蕭文成 Study.
警惕卒中背后的 “隐形杀手”房颤.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2014年11月 《教育传播学》 第二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 第一节 教育传播过程 主讲人:胡钦太教授.
第十三章 調查研究.
做阳光的 职业教育教师 ——与曲靖农校教师共勉 心理咨询师 梁 永 红 2014年10月11日.
ILR诊断心源性晕厥 陈建明 何浪 沈法荣 浙江医院 Instructor’s Notes: Participant’s Notes: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压力管理与情绪调控 的 六条途径 ——基于心理压力系统模型 姜乾金
第四章 防治目標與策略指引 第二節 身體活動與生活型態重點 劉燦宏 2012/10/26 小組成員:劉燦宏*、劉影梅、林正常、
【敗犬的遠吠】讀書會 99/05/12 & 99/05/19 楊佳穎 諮商心理師.
第六章 物件導向軟體測試.
災害性天氣之探究─ 颱風 文賢國小 李同立老師.
名句精华(11-20).
實證醫學常用資源及檢索 策略介紹 林愉珊 典藏閱覽組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民國98年5月11日.
在生命的幽谷看見人生幸福 ~ 蕭建華的故事 主講:蕭建華 演講紀錄:蕭文成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Nursing Error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rofessional Ethics 王于佳 黃千綺 陳立穎.
校園霸凌行為定義 與特質.
社會學習領域 課綱修正宣導簡報 臺北市社會領域輔導小姐.
國中生敵意認知、生氣經驗與生氣因應模式之研究
教師檔案系統資料如何填寫? 如何對應教師評鑑共同基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应激与应对深入研究的例子: 否认机制与冠心病临床 2010 武汉 浙江大学医学院 姜乾金

提 要 升华 祈祷 否认 转移 求助 幽默 健康心理 临床心理 康复心理 心身机制 生活事件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人格特点 (应激与应对研究) (冠心病) 升华 祈祷 否认 转移 求助 幽默 健康心理 临床心理 康复心理 心身机制 生活事件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人格特点 应激反应 应激概念应激理论 应激因素 应激评估 应激临床

一、从应激模型到应对方式 人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应激多因素模型包涵了这些因素。应对方式则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生活事件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人格因素 (一)应激过程模型 (process-based model of stress) 应激源 各种影响变量 应激反应 生活事件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健康 疾病 社会支持 人格因素 1990年代,在各种应激多因素理论模型基础上,我们设想的心理应激多因素“作用过程”模型,并反映在各种医学心理学教材中。

(二)应激系统论模型(system-based model of stress)(1)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健康 疾病 生活事件 心身反应 社会支持 人格特征 近30年来,我们对应激有关因素(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应激反应等)与健康的关系作了大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应激不是简单的从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的“过程”,实际上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

应激系统论模型(2) 认知评价 心身反应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人格特征 应对方式 健康 疾病 心身反应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人格特征 应对方式 应激系统论模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应激反应” 处于系统的第一层次;“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处于系统的第二层次;人格特征处于核心层次。

应激系统论模型(3): 社会支持 生活事件 认知评价 人 格 应激反应 应对方式 附:应激系统论模型要点 多因素 系统 工作、人际、婚姻、经济 认知评价 视角、自动思维 人 格 观念、习惯、脾气 应激反应 精神、躯体、行为 多因素 系统 应对方式 积极的、消极的 社会支持 家庭内、家庭外 附:应激系统论模型要点

二、从应对方式到否认机制 人类的应对活动包含多种应对策略。其中“否认”就是一种应对机制

(一)应对方式种类 再评价 否认 祈祷 幻想 合理化 幽默 淡化 自控 忍受 发泄 计划 回避 面对 升华 退化 转移 屈服 放松 烟酒 2002年《医学心理学》七年制规划教材中,我们将国际上多种量表中的应对因子,按“过程应对”模型排列。“否认”是其中之一 (过程)应对方式 问题关注应对 情绪关注应对 再评价 否认 祈祷 幻想 合理化 幽默 淡化 自控 忍受 发泄 计划 回避 面对 升华 退化 转移 屈服 放松 烟酒 服药 求助 倾诉 生活事件 认知评价 社会支持 情绪反应 生理反应 (人格基础)

(二)“否认”概念 所谓否认(denial),原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潜意识心理冲突可诱发焦虑,否认机制则在潜意识里就加以否定,而避免意识层面的焦虑。 意 识 前意识 潜意识 精神分析简单示意 本 我 自 我 超 我

近年来应对(coping)研究显示,否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是意识性的,是重要的应对方式之一。目前特指个体通过认识的或者潜意识的途径,否定、漠视、淡化和回避应激事件或者淡化心理冲突 ,从而否定应激事件的存在或其严重性。

有研究认为,否认人格特质来自于儿童发展时期父母行为模式方面的过于严谨、批判性和不安全感。或者成人时期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从事低控制性的工作。 (三) “否认”的影响因素 人格中的特质性否认倾向—— 有研究认为,否认人格特质来自于儿童发展时期父母行为模式方面的过于严谨、批判性和不安全感。或者成人时期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从事低控制性的工作。 环境、社会支持、经历、期望等——

三、从否认机制到冠心病临床 研究证明: 否认机制中的某些类型有益于心血管健康,有些则是有害的;否认机制对疾病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影响

(一) 否认机制是冠心病临床心理社会因素之一 (个性、行为方式、社会环境、否认机制) 植物神经系统 猝死 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 情绪(焦虑、愤怒、抑郁等) 心率 心律 血 压 血小板 血液凝固 冠状A 代谢 因素 心肌梗塞 冠心病心理生物学过程示意图

(二) 否认机制与冠心病预防 不利于冠心病的预防—— “否认”机制影响生活方式、影响对行为习惯危害的认识、影响对疾病的态度。Sirous(1992)认为否认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长远的负面影响。 延误MI及时就诊—— 资料显示仅1/3病人开始就想到MI。多数病人虽能感觉到先兆症状,但“否定”其重要性,如将某些心脏症状理解成消化系统症状。有报道50%的病人在先兆症状后24小时才去医院求诊。部分病人甚至在再次出现MI先兆症状时,还会表现出“否认”。

(三) 否认机制与心肌梗死(MI)死亡率 缓解MI急性期心身反应,降低死亡率—— 否认机制可以减轻情绪、行为和躯体反应,有利于心、身的适应。缺乏否认机制的病人往往会表现较高的焦虑和抑郁反应,甚至表现出“自我梗死(ego infarction)”,并影响到病程和病死率。研究显示这种积极作用主要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前面三天。 例如,Levine的资料显示,“否认”与急性MI病人的焦虑、抑郁和心身症状严重度,以及住院时间、房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等动态指标有显著负相关(r=-0.35~-0.50)。

有否认倾向的病人,在认知、情感、动机诸方面都影响其服从性,对康复摄生指导、运动锻炼的合理安排和各种不良行为的改造计划等医嘱,往往不肖一顾。 (四) 否认机制与心肌梗死康复期 影响康复期的依从性,属非适应性应对策略—— 有否认倾向的病人,在认知、情感、动机诸方面都影响其服从性,对康复摄生指导、运动锻炼的合理安排和各种不良行为的改造计划等医嘱,往往不肖一顾。 否认倾向还会降低病人对自身疾病的注意。 例如,上述Levine资料中,“否认”水平与出院后一年内复发住院天数呈现正相关(r=0.38)

四、否认的临床评估、干预与研究 自1987年Levine J 发表LDIS以来至今,有关否认机制与冠心病临床关系的深入研究不少,可供国内心身医学界参照。

(一) 否认的临床评估 否认量表—— Levine有一份已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否认量表LDIS,比较简便,含24条目,采用半结构式会谈法,按7级评分(见后) 交谈分析—— 在临床上,也可与病人作关于疾病问题的交谈,根据病人回答的内容、主动性和态度等大致判别其否认水平的高低。据报道,经过一定实践,这种判别与使用量表的结果可有相当的一致性。

Levine疾病否认量表(LDIS) 1.对医疗措施不以为然 2.对医生不以为然 3.不承认睡眠影响 4.将一些症状看成是心脏以外的原因 5.淡化自己病情 6.缺乏对MI诊断情况的了解 7.缺乏对预后的了解 8.对深入了解病情无兴趣 9.对讨论健康问题无兴趣

10.入院时曾有过延误 11.情绪乐观 12.不承认有焦虑 13.无焦虑的客观表现 14.不承认有抑郁 15.不承认对死亡的害怕 16.不承认有愤怒或怨恨 17.夸大自信心 18.专心于其他事情 19.不喜欢继续治疗

20.不切实际的乐观 21.对目前的治疗不顺从 22.没有依赖性 23.对疾病持超然态度 24.幽默 (Levine J, et al. The role of denial in recovery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87;49:109-117)

否认量表(LDIS)因子分析 Jacobsen等通过对LDIS做统计分析,24个条目的α系数0.83(Levine自己报告为0.76)。因素分析获得五个因子: 因子1 对疾病的认知否认 因子2 对前景影响的否认 因子3 对医疗照顾过度期望(仅3个条目,剔除) 因子4 对医疗照顾需要的否认 因子5 情感否认 4个因子(1、2、4、5)之间互有正相关 4个因子(1、2、4、5)与焦虑、抑郁、敌意和状态焦虑均呈现轻度负相关(其中因子5最高,因子4最低) (Jacobsen BS and Lowery BJ.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Levine denial of illness scale.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92;54:372-381)

(二)否认机制的临床指导 不同病期、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否认应对指导: 1.为降低“否认”而导致MI诊治的延误,需在平时对有否认倾向的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常规的冠心病知识教育和指导,如告诉他们胸痛是急性MI的最常见前驱症状,遇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恶心、无力、向手臂放射痛等现象时,要及时就医。

2.为降低心理应激反应对急性MI病人的不良影响,对缺乏“否认”的病人(约占80%),加强应对知识的介绍和诱导(如暗示),帮助减轻或转移对自身的过分关注。

2008年,Narushima K 等研究显示,否认机制与中风病人临床过程的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 )有关联。 (三)否认与冠心病关系的近期研究举例 2008年,Narushima K 等研究显示,否认机制与中风病人临床过程的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 )有关联。 (Narushima K,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Denial of Illness and Executive Function Following Stroke: A Pilot Study. 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08;20:96-100)

小结 一、从应激模型到应对方式 二、从应对方式到否认机制 三、从否认机制到冠心病临床 四、否认的临床评估、干预与研究 人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应激多因素模型包涵了这些因素。应对方式则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二、从应对方式到否认机制 应对活动包含多种应对策略。其中“否认”就是一种应对机制 三、从否认机制到冠心病临床 研究证明:否认机制中的某些类型有益于心血管健康,有些则是有害的;否认机制对疾病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影响 四、否认的临床评估、干预与研究 自1987年Levine J 发表LDIS以来至今,有关否认机制与冠心病临床关系的深入研究不少,可供国内心身医学界参照。

参考书籍 1.姜乾金:应激与心身医学。见姜乾金主编:心身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p34-57 2.姜乾金:压力与健康。见杨志寅主编:行为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姜乾金:心理应激。见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8年制规划教材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王守谦、姜乾金:否认机制在心肌梗死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2;12(6):287-8

谢谢!

主讲:姜乾金 教授、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讲:姜乾金 教授、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编八 、七、五年制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2001-2010) 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2010) 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学名师奖 研究方向:心理应激理论与应用 心理门诊预约电话:(0571)81938393 电子邮箱:jqj@zj.com 个人网站:www.medline.com.cn

应激是多因素系统 附:应激系统论模型要点之一 人生活于多因素系统之中 临床心身问题,也往往涉及应激有关多种因素 案例1存在生活事件(老师批评、家长失信),心身反应(头痛、焦虑、抑郁、失眠);认知(学习困难);社会支持(不合群、人际冲突);应对(对待批评);性格(固执、钻牛角尖)等多因素问题 案例2也一样

应激因素互动 附:应激系统论模型要点之二 应激因素互动的结果可形成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 临床心身问题中涉及的应激因素往往存在恶性循环关系 案例1班主任认为该生不合群(社会支持)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应对方式);家长认为孩子怕苦(认知与个性特征);该生本人认为父亲没有兑现购买电脑的奖励承诺(生活事件),致使高中阶段情绪很坏(心理反应)。实际上,这些因素都存在,且处于恶性循环之中 案例2也一样

人生是应激因素间的动态平衡 附:应激系统论模型要点之三 在人生过程中,系统因素之间需维持动态平衡 临床心身问题,也是应激因素之间的失平衡 案例1该生在相对单纯的小学、初中环境中,表现听话、认真,成绩优良,情绪行为积极,家长、老师、同学认同、人际关系良好,显示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进入高中后,由于人际环境变复杂、竞争内容和方式改变、外界应激加剧(高考)、性发展和性敏感等,容易诱发系统失衡,直至出现临床问题。 案例2也一样

应激(压力)多因素系统的动态适应 头 甲 颈 人 格 动态适应 感 受 (自我评价) (各种症状) 生活事件 认 知 (自动思维) 应激反应 应对方式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应激反应 感 受 (自我评价) (各种症状) 认 知 (自动思维) 认 知 自动思维 人 格 (标准化) 人 格 (观念) 动态适应

认知评价是关键因素 附:应激系统论模型要点之四 认知理论强调认知因素在应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临床心身问题中,认知因素往往起关键作用 案例1、2, 患者通过自身的认知活动,报告各种症状和解释其中原因,但往往存在“认知偏差”,导致恶性循环; 在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时,不论是心理指导和教育,或者是认知治疗的纠正“认知偏差”,也都需要通过患者的认知加工过程来实现。

人格特征是核心因素 附:应激系统论模型要点之五 人格影响各种应激因素,且人格改变困难 临床心身问题中,要特别重视人格因素的作用 例1在小学、初中阶段的“听话、认真”和高中的“固执、钻牛角尖”,其实都反映某种共同人格特质。临床观察,这些人往往存在“求全、完美、标准化”倾向。在系统处于平衡时,该种人格特质可促进系统的良性循环。当系统失衡时,这种人格特质又会加剧恶性循环; 例2,慢性疼痛病人常显示疑病和抑郁等人格倾向。这种人格特征可以影响系统中所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