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形式障碍与治疗 陈湛愔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临床心理科 郭田友 1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症状性精神病) 指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 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精神 障碍的总称 又称为症状性精神病 感染 内脏器官疾病 根据躯体疾病 营养不良 代谢疾病 可分以下几类: 内分泌 染色体异常 物理因素 其它:饥饿 疲劳 术后 定义定义.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样障碍). Somatoform Disorders 译法: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样障碍 可供借鉴: Schizoform disorder (分裂样障碍)
微课专题 ——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制作者:付瑶 工作单位:江西省南昌县 黄马乡白城小学.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睡眠障碍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 金发光.  精力或 / 和体力长期过度消耗  临床症状持续至少 6 个月 疲劳 ( 躯体、精神 ) ;心理障碍 ; 睡眠障碍  排除精神或内科疾病 一、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一、 慢性疲劳综合征 (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任科教师: 孟老师 办公室:二楼成教2 时 间: 14年5月 电 话: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憂鬱症:簡介、篩檢與治療 楊玉婉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第五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与自杀 (Mood Disorder and Suicide)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肺结核.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症状性精神障碍)
癔症(hysteria) 要求: 1 掌握癔症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2 熟悉癔症的病因和治疗策略 3 了解癔症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发病机理.
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妇产科领域内 抑郁的识别和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 何方方.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病 现 代 流 行 症 候 群.
病 现 代 流 行 症 候 群 锐普PPT 演世界第7季.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第四章 心身疾病.
神经症 Neurosis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 关念红.
神经症.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消化功能调节药.
强迫症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精神科 叶兰仙.
病人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内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九章 神经症及癔症 神经症(neurosis),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疑病症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心理处方解读 胜利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神经症 neurosis (神经官能症) 主讲人:刘海燕 吉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
神经症及癔症 交大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
引 言: ● 心理健康 ●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引 言: ● 心理健康 ●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 识别和处理 何乾超.
抑 郁 障 碍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王向群.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Harvard ManageMentor®
科学健走 胡松宇 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 科学健走与营养研究中心成员 中国健走高级教练 万步网健走技术指导教练.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临床三系 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 吴 皓
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躯体形式障碍与治疗 陈湛愔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定义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障碍的总称。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基础的再三保证,即使患者有时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其所患躯体疾病并不能解释其症状的性质和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病人通常拒绝探讨心理原因,常有一定程度寻求注意的行为

定义 躯体化主要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即社会人际关系造成的,是表达与应付社会和个人烦恼的手段。它是个体在心理应激反应下,一种体验和表达躯体不适和症状的倾向,这种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用病理来发现。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演化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用躯体症状来表达和解释个人和人际间的种种问题,且体验成为躯体症状。换言之,诉说的是躯体症状,表达的则是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 躯体化症状的表现常是复杂的、多部位的,它可涉及任何器官和功能,可以模拟任何一种疾病表现。

病因及发病机制 躯体化症状可以在缺乏精神障碍时出现,也可作为情绪激发的生理伴随现象,或是精神障碍的组成部分。也许是一种原发性障碍,症状本身就是一种妄想,或是一种隐匿性障碍,部分病例可能是其人格特征。其中精神因素在起病中有重要性,即患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个人和社会烦恼或精神症状转化成了躯体症状。也许当情绪不能正常地从言语或行为方面发泄时便被潜抑下来,而以“器官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形成躯体化症状。急性躯体化常由一时性的应激症状群诱发,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症状。由于本人和有关人物(包括医生)都过多地关注躯体症状并当作躯体病治疗而忽视心理症状。同时,由社会文化所决定的行为准则也可能鼓励躯体症状的表达,从而给患者带来各种“社会性收益”,如用躯体化症状置换内心不愉快的心情,减轻由某种原因造成的自罪感,表达某种想法和情绪等。还可得到其他并非完全潜意识的收益,如籍以操纵人际关系,免除某种责任和义务,得到经济上的酬偿等。但这些并非患者有意伪装。因此,躯体化成为患者对付心理、社会各方面困难处境的一种方式,而且是退行到儿童早年的方式。

躯体形式障碍诊断的历史回顾 ★ 古代埃及人把癔症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 ★ 1859年,Briquet在巴黎的一所医院里观察了430例以多种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患者,将其诊断为癔症,并作了详细描述。后来美国圣路易斯的精神病学家们建议把一群查无实据的躯体化症状以Briquet的名字命名。 ★ 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DSM-III)出版,躯体形式障碍取代了以人名命名的疾病名称。 ★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l0版(ICD-10)采纳了DSM-III躯体形式障碍的命名。1994年美国精神学会在DSM-III的基础上,制订了DSM-Ⅳ 标准 . ★2001年我国公布CCMD—III诊断标准,剔除了抑郁性神经症和癔症,增加了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 陈湛愔,2007

流行病学情况 ★ Grabe等在一个4,075人的普通人群样本的调查中,按DSM-III-R诊断标准躯体形式疼痛的患病率为33.7%, 按DSM-IV诊断标准患病率则降至12.3% 。 ★ Fink 对392名内科住院病人,用ICD-10诊断,5%病人患躯体化障碍,用DSM-Ⅳ标准为1.5% 。与此相反,ICD-10标准下只有0.7%病人患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DSM—IV标准下则为10% 。 ★ de Waal 报道在基层保健机构及综合医院就诊人群中为16.1% 。国内孟凡强等利用ICD-10诊断标准,发现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病人18.2%为躯体形式障碍,占门诊总人数7.4%,女:男为5:1 陈湛愔,2007

流行病学情况 ★ 根据WHO报道,世界50亿人口,约5亿人有心理卫生问题,但各国通科医生平均识别率仅48.9%。 ★ 我国通科医生的识别率为15.6%,甚至更低 ★ 由WHO组织14个国家15个城市的调查中,综合医疗机构中,有心理障碍患者的99.1%是以躯体不适为主诉就诊。 陈湛愔,2007

概述 目前,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已将躯体化障碍、持续性疼痛障碍、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类型命名为躯体化形式障碍(soma toform disorder). F45.0 躯体化障碍 F45.1 未分化的躯体化形式障碍 F45.2 疑病性障碍 F45.3 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紊乱 F45.4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F45.8 其他躯体形式障碍 陈湛愔,2007

功能性躯体症状:概念 综合医院的许多临床医生常常碰到这样一些病人: 1、有一种或多种主观躯体不适体验; 2、但体检时缺乏相应的体征;    综合医院的许多临床医生常常碰到这样一些病人:    1、有一种或多种主观躯体不适体验;    2、但体检时缺乏相应的体征;    3、现代技术手段检查无相应的阳性发现。    这类缺乏明确器质性基础的躯体症状,称为功能性躯体症状。 陈湛愔,2007

功能性躯体症状:临床特征 1、描述模糊 2、常有波动 3、主观色彩、情绪色彩浓厚 4、反复求医的倾向 5、具有暗示与自我暗示性 陈湛愔,2007

功能性躯体症状:流行学 就诊者中真正有躯体疾病者所占比例 大约三分之一的就医者并无任何躯体疾病! 陈湛愔,2007

功能性躯体症状:流行学 WHO: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至少耗费了全球年卫生资源的30%。 C.心理行为问题30% A.躯体疾病38% B.心身疾病32% WHO: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至少耗费了全球年卫生资源的30%。 Sartorius,1986

功能性躯体症状:四种形式 1、医学不能解释的症状 medically unexplained symptoms   通过必要的检查仍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 2、疑病性的躯体化   hypochondriacal somatization   过度关注健康,怀疑或坚信身患严重疾病 陈湛愔,2007

功能性躯体症状:四种形式 3、精神障碍的躯体表现 somatic presentation of psychiatric disorder   原发疾病为精神障碍,但临床表现却以躯体   症状为主(如某些抑郁症、惊恐障碍等) 4、心理压力伴发的躯体症状   psychological stress associated symptoms   心理应激引起全身适应综合征    General adaptive syndrome,GAS 陈湛愔,2007

临床表现 躯体症状 伴随心理学症状  1、焦虑症状   2、恐怖症状  3、抑郁症状   4、疑病症状  5、其他症状等 陈湛愔,2007

心理症状 焦虑症状(Lewis,1957) A、是一种恐怖或与恐怖密切联系的体验; B、主观上有不祥、紧迫、虚脱、甚至濒死感; C、客观上并无相应的威胁或危险; D、指向未来的,预感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发生; E、伴有多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F、伴有明显运动不安。 G、发作形式:持续性(GAD)、发作性(PD)  陈湛愔,2007

心理症状 恐 怖 症 状 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即对大多数人不感到害怕 处境感到害怕,或者害怕的程度超过一般人的 平均水平; 恐 怖 症 状 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即对大多数人不感到害怕   处境感到害怕,或者害怕的程度超过一般人的   平均水平; 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   能障碍; 3、回避害怕的回避,并直接造成社会功能损害;   许又新认为:正常人面对现实,而恐怖症病人   回避现实,是两者的最大区别。 4、主要类型:单一恐怖、其他恐怖 陈湛愔,2007

心理症状 抑 郁 症 状 A、心理症状:主观抑郁体验 客观抑郁表现 B、生理症状: 睡眠障碍、食欲异常、性生理异常、 躯体功能异常等 抑 郁 症 状 A、心理症状:主观抑郁体验        客观抑郁表现 B、生理症状:   睡眠障碍、食欲异常、性生理异常、   躯体功能异常等 陈湛愔,2007

心理症状 疑 病 症 状 A、对自身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 B、对某些异常感觉和/或生理现象作出疑病性解释; 疑 病 症 状 A、对自身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 B、对某些异常感觉和/或生理现象作出疑病性解释; C、有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充分依据,但不是妄想; D、对理性的分析和阴性检查结果表示怀疑; E、反复到多家医院求医,反复要求进行辅助检查; F、对辅助检查具有病态兴趣,但往往不愿接受治疗。 陈湛愔,2007

躯体症状 睡眠障碍 1、难以入睡 2、早醒 3、易于惊醒、多梦 4、睡不解乏 5、睡眠感缺乏 6、睡眠时相延迟等。 陈湛愔,2007

躯体症状 Athens失眠量表:睡眠时间缩短 N=10079 中国失眠现状调查,2002

躯体症状 Athens失眠量表:睡眠质量下降 N=10079 中国失眠现状调查,2002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 功能性躯体症状:躯体症状 慢性疲劳综合征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 以衰弱性疲劳、精力不足为主诉, 常伴有头痛、咽喉痛、肌肉及关节痛、记忆力下降、注意集中困难等症状, 可伴有低热及淋巴结肿痛。 陈湛愔,2007

中国:你感到疲劳吗? % 中国都市生活满意度调查,2005

深圳:你感到身心疲惫吗? 深圳人心理压力调查,2005

躯体症状 慢性疼痛综合征 躯体某部位或某几个部位长期疼痛不适 常见的部位有头、颈、肩、腰、背、四肢以及胸、腹等。 陈湛愔,2007

躯体症状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 可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两类表现,常见的表现有心悸、气急、便秘、出汗障碍、尿频尿急等。 自主神经紊乱常累及心血管系统(心脏神经症)、呼吸系统(心因性咳嗽与过度换气)和胃肠系统(胃神经症、神经性腹泻和肠易激综合症)。 陈湛愔,2007

躯体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   常见的诉述为腹胀、腹痛、恶心、反酸、嗳气、呕吐、腹泻等;   但查无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 陈湛愔,2007

躯体症状 异常的皮肤感觉(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 性与月经方面的申诉,很常见; 各项客观检查未见器质性疾病!

诊断争议 许又新:认为躯体化障碍的广泛使用,将会在中国精神科架构里造成很多不当诊疗 杨菊贤等: 认为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临床各系统症状太简单或缺项,确诊要求的病程过长,建议增加一些改进,以更适用于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生使用。 Henningsen等:建议在诊断中补充病人对病因认知的评估。精神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境障碍可以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发生。基层医疗机构的其他关于躯体化研究也显示有较高的精神障碍共病,特别是抑郁与躯体化障碍共病。应特别注意!

躯体化形式障碍:心理学解释 第三状态假说    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一个既称不上健康也不能说是疾病的所谓第三种状态(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假说认为,功能性躯体症状是人体第三种状态的主要表现。据预测,脑力劳动者中呈第三状态者高达80%以上,而一般中年人中,也有近50%呈第三状态。 陈湛愔,2007

躯体化形式障碍:心理学解释 人体三种机能状态 ————————————————— 致病因素 机体抵抗力 机体状态 无 有 健康  —————————————————  致病因素 机体抵抗力 机体状态   无    有     健康   弱    强     第三状态   弱    弱     第三状态   强    强     第三状态   强    弱     疾病 陈湛愔,2007

躯体化形式障碍:心理学解释 躯体化假说    躯体化(somatization)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病人通过这种机制,用躯体症状来表达和解释个人和人际间的种种问题。即:表面诉说的或反映出来的是躯体症状,而内在的、本质的、核心的却是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躯体症状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但病人避开心理问题而执着地关注躯体症状。躯体化成为病人应付社会心问题的一种方式,而且是退行到儿童早年的一种方式。按照这种解释,功能性躯体症状可以视为内在心理冲突的一种表达方式。 陈湛愔,2007

躯体化形式障碍:心理学解释 躯体化障碍的心理学意义 首先,躯体化的出现,说明个体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心理困难,心理功能面临崩溃的危险。 其次,躯体化的出现虽然暂时缓解了心理冲突,但病人的心理问题并没有获得解决,而且躯体化还会带来其他一些心理问题。 陈湛愔,2007

实际上:躯体症状只是外表现象 心理问题是内在本质 躯体化作为精神疾患的一种隐匿性主诉 心理问题 精神症状 心理防御 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 躯体化形式障碍:心理学解释 躯体化作为精神疾患的一种隐匿性主诉 心理问题 精神症状 心理防御 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 实际上:躯体症状只是外表现象     心理问题是内在本质 陈湛愔,2007

躯体化形式障碍:心理学解释 森田学说    日本学者森田正马认为,具有疑病素质的人求生欲望很强,希望健康,追求完美,习惯内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生命安全和精神安宁过分担心。他们的躯体和内脏感受器往往特别敏感,感受非常敏锐,因而常常把一般人在某些场合可能产生的感觉如用脑过度时的头昏、紧张时的心悸等正常生理范围内的变化误认为是疾病的表现而恐惧、紧张。结果,他们就更容易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谓的“症状”上。注意越是集中,感觉越是敏锐,“症状”也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现象称精神交互作用。 陈湛愔,2007

躯体化形式障碍:心理学解释 森田学说 按照森田的解释,各种功能性躯体症状可以看做是在疑病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产生的。   按照森田的解释,各种功能性躯体症状可以看做是在疑病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产生的。 陈湛愔,2007

躯体化形式障碍:心理学解释 躯体化作为一种放大的感知方式 心理问题+疑病素质 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 精神症状 放大的感知方式 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 精神症状 放大的感知方式  由于求生欲望过强,对躯体不适过于敏感过于注意,不适感被放大,轻微不适引起严重痛苦。 陈湛愔,2007

隐匿性抑郁(Masked Depression) 躯体化形式障碍:心理学解释 隐匿性抑郁(Masked Depression) 1、一种不典型抑郁症,以功能性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而 抑郁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 2、以反复或持续出现各种躯体主观不适和植物神经系统症 状,如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和恶 心、呕吐等症状,少数病人可以表现为贪食或厌食、体 重增加或减轻,症状多变; 3、躯体检查无阳性发现,易误为神经症或其他躯体疾病; 4、这类病人往往不找精神科医生,而去看非精神专科; 5、对症治疗往往无效,抗抑郁剂可能取得戏剧性效果。 陈湛愔,2007

躯体化形式障碍:心理学解释 隐匿性抑郁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东方文化及其决定的行为准则鼓励躯体症状的表达,习惯用躯体语言或躯体症状来表达抑郁等情绪。    这种观点受到许多中国学者的反对。 实际上:躯体症状只是外表现象     情绪抑郁是内在本质 陈湛愔,2007

General adaptive syndrome,GAS 躯体化形式障碍:心理学解释 心理压力  心理应激 全身适应综合征 General adaptive syndrome,GAS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生理心理应激反应

日本:九成以上的人感到精神疲倦 精神疲倦调查 是否由于压力而感到精神疲劳?   某个民间调查组织以年龄20-70岁之间的1,000名男、女为对象进行了调查,对于是否感到精神疲劳这一问题, 9成以上的患者感到精神疲劳。 无回答 总是有 没有 经常有 偶尔有 在日本,对1000名20-70岁的大众做为对象进行了调查。其中对于是否感到精神疲劳这一问题,90%以上的人回答“是”,而且承认这种疲劳是由于压力导致的。

最近身体(腹痛、腹泻、头痛、肩酸等)的人当中三分之二(66.3%)回答称与压力有关 半数以上的人认为至今所患的疾病与压力有关 日本:压力与身体不适的关系 最近身体不适与压力的关系 至今所患疾病与压力的关系 无回答 5 1000人 最近无身体不适 无回答 9 1000人 346 最近感到身体不适 至今为止所患疾病与压力的关系 649 身体不适与压力的关系 所患疾病与压力有关 517 所患疾病与压力无关 474 无回答 1 对这些对象进行进一步的询问,发现除9成以上的人感到精神疲劳外,另外,60%的对象感到身体不适,其中又将近2/3的对象认为自己身体的不适(比如:腹痛、腹泻、头痛、肩酸等)与所承受的压力密切相关。 总体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人认为自己所患的疾病与压力有关。 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人都感到精神疲劳,压力不仅导致精神疲劳,同时可引起躯体疾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激烈的竞争,人们将会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精神健康逐渐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与压力有关 420 与压力无关 218 最近身体(腹痛、腹泻、头痛、肩酸等)的人当中三分之二(66.3%)回答称与压力有关 半数以上的人认为至今所患的疾病与压力有关

心理应激:躯体症状 应激反应:肌肉应激症状 肌肉紧张或疼痛 不自主抽动 口吃、声音颤抖或紧迫 经常皱眉皱额 磨牙或经常咬紧牙关 动作增多、坐立不安 Miller LH & Smith AD,1976

心理应激:躯体症状 应激反应:副交感应激症状 食欲改变、恶心 腹部胀气或胃肠痉挛性疼痛 胃部反酸、烧灼感 排尿困难、大便干结或腹泻 喉干舌燥 吞咽困难 性欲减退或性功能障碍 Miller LH & Smith AD,1976

心理应激:躯体症状 应激反应:交感应激症状 血压升高、心跳加速 头昏、偏头痛 胸闷、气短 出汗或多汗 四肢冰凉 Miller LH & Smith AD,1976

心理应激:躯体症状 应激反应:内分泌应激症状 月经不调、不孕 体温异常波动 烦渴、多尿或糖尿病 易倦、无力 皮肤颜色改变(灰白、苍白、潮红等) Miller LH & Smith AD,1976

心理应激:躯体症状 应激反应:免疫应激症状 反复受凉、常患流感、多种轻度感染 过敏症、荨麻疹 口腔溃疡、常患咽喉痛 慢性病毒感染加剧(如疱疹病毒) 自身免疫性疾病恶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Miller LH & Smith AD,1976

功能性躯体症状:内科诊断 功能性躯体症状可能的内科诊断 1、睡眠障碍 2、慢性疲劳综合征 3、慢性疼痛综合征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 5、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 6、内脏神经官能症 7、其他:神经衰弱等 陈湛愔,2007

功能性躯体症状:精神科诊断 临床上所见功能性躯体症状,多为抑郁-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抑郁发作、恶劣心境 焦虑症:惊恐发作、广泛焦虑障碍 恐怖症:场所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等 强迫症:强迫思维/行为/表象/冲动 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疑病症等 适应性障碍:与紧张刺激和心理压力有关   临床上所见功能性躯体症状,多为抑郁-焦虑障碍!

躯体化形式障碍:临床治疗 重要的是以人为本 用“心”帮助 排查躯体疾病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丁螺环酮等  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丁螺环酮等  抗抑郁剂:如SSRIs等  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等  其他:中医中药等 陈湛愔,2007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