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與防災教育 南投縣102年度防災教育宣講 講師:陳正亮 日期:民國102年3月15日 南投縣立平靜國民小學 Email:t01163@webmail.ntct.edu.tw 日期:民國102年3月15日
全球暖化到底是什麼?
全球暖化是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到地球大氣層所造成的。這些氣體就像厚厚的毯子,把日光的熱能困住,造成地球的溫度上升。
全球暖化對人類文明造成問題是因為它會導致威力強大的暴風雨和旱災、冰河融化、海平線上升、氣候模式驟變以及傳染病散播等危機。 科學家說除非我們減低導致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全球的平均氣溫在本世紀末將上升三到九度。
全球暖化危機 ~溫度篇~ 六度的變化 6
升溫1度C 無冰海域吸收更多熱氣,加速暖化效應。 地球1/3表面水資源流失,低海岸地區遭海水淹沒。 低海岸地區難民生活又窮又髒,只顧自己存活,警力在混亂局勢中也自顧不暇。 7
升溫2度C 森林被大火吞噬,處於逆境的植物開始釋出碳、不再具備吸碳功能。 1/3的物種瀕臨滅種。 冰河剩高山頂上一小部分,冰河水流無法供給眾多河川,供無數民眾使用的水源枯竭,導致缺水和饑荒,整個區域動盪不安。 歐洲人因熱浪而死。 8
升溫3度C 從植物和土壤中排出的碳物質,加速全球暖化效應。 亞馬遜熱帶雨林蕩然無存。 超級颶風襲擊沿海城市。 整個紐約市泡在水裡。 非洲鬧饑荒。 9
永凍土無止境地熔解,甲烷大量釋放,造成全球暖化效應一發不可收拾。 升溫4度C 英國大部分地方因嚴重的水患不適合居住 地中海區域成為廢墟 10
升溫5度C 甲烷從海床竄出,加速全球暖化效應,兩極冰層完全熔化。 人類逐食物而居,但徒勞無功,形同野生動物在這片土地上苟延殘喘。 飢餓的人通常饑不擇食,任何會動的東西無一倖免。 11
升溫6度C 爆發活動若發生在人口密集區,數以十億人口將被一掃而空。 甲烷可能發生大規模爆發,將釋出相當於一億八百萬噸黃色炸藥(TNT)-比全世界所有核子武器加起來,還超過十萬倍以上。 升溫6度C 爆發活動若發生在人口密集區,數以十億人口將被一掃而空。 地球上的生物會在末世狂風、山洪爆發、硫化氫毒氣及帶著原子彈般威力的甲烷火球流竄地表時完全滅跡,唯一存活下來的只有黴菌。 12
台北氣溫近年來曾飆高達攝氏37.4度,宜蘭攝氏38.8度,創下七十年來的紀錄。 臺灣百年來之平均溫度變化趨勢 近百年,台灣地區氣溫上升約 0.98 至1.43℃ 遠高於全球平均0.6℃。 台北氣溫近年來曾飆高達攝氏37.4度,宜蘭攝氏38.8度,創下七十年來的紀錄。 資料來源:百年來台灣氣候的變化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陳雲蘭 科學發展2008 年4 月, 424 期
預測未來夏季熱浪(日最高溫大於35 ℃)頻率將增加 台灣可能面臨之氣候變遷 預測未來夏季熱浪(日最高溫大於35 ℃)頻率將增加 關鍵的2℃! 根據模擬全球暖化的情境,預測在未來的地球將面臨 1.熱浪比現在更強烈、發生頻 繁及持久性的增加,寒流的 發生頻率下降。 2.降雨強度在世界各地會增 加,豪大雨頻率會增加,連 續不降雨天數會變得長 。 3.全球20%以上動植物可能 面臨滅絕風險。 4.全球海平面上升約20- 50cm。 1990-99、2020-29、2040-49 與2090-99 ,每10年夏季內日最高溫大於等於35℃的平均日數之空間分布圖。(後三期為全球模式在A2 與B2 情景預測) 資料來源:柳中明等,我國異常氣溫與極端降雨事件之發生機率分析與預測,2005年
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結構 統計2007年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為300.5百萬噸CO2當量(不含LUCF吸收量),其中約 87.6%來自能源燃燒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溫室氣體減量的主軸就是二氧化碳(CO2),更與能源部門密切相關。 能源部門 91.8% 工業製程部門 8.2% 15
畜牧業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總量18% 16
化肥生產、以放牧及飼料作物生產為目的的毀林以及牧場退化 畜牧業對溫室效應的影響 交通工具溫室氣體排放總和 所有交通工具 畜牧業溫室氣體排放 加工運輸 家畜生產 飼料生產 化肥生產、以放牧及飼料作物生產為目的的毀林以及牧場退化 腸內發酵和糞便一氧化二氮的排放 < 13% 18% 資料來源:2006年 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 17
牛肉的代價 一頭550kg重的牛在它的消化過程中可由打嗝和放屁在一天內排出800~1000升甲烷 每頭牛一年所排放的 二氧化碳 一輛汽車 跑七萬公里的排放量 可在中山高來回242趟 18
70%的亞馬遜雨林變成牧場 畜牧造成約每2秒鐘消失1個足球場大的雨林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FAO, 2006; Goodland R. et al,1999
畜牧造成全球糧食的短缺 1位肉食者耗費的資源可以養活20位蔬食者。 = 資料來源:香港素食協會
節能減碳小撇步
颱風過後 台灣的土石流 九二一地震 1999 9.21 1:47 四川地震 2008 5.12 14:28 海地地震 2010 1.12 16:53 北極冰層融化的危機
三、臺灣位處於天然災害發生的高風險區 世界銀行2005年刊行之Natural Disaster Hotspots – A Global Risk Analysis指出: 台灣同時暴露於三項以上天然災害之土地面積與面臨災害威脅之人口均為73%,高居世界第一; 台灣同時暴露於兩項以上天然災害之土地面積與面臨災害威脅之人口均為99%。 颱風 地震 洪水 坡地崩塌 土石流
計畫目的 確保學校校園環境的安全 學校是培育人才的場所,也是災難發生時居民緊急避難的地方,若校舍於災害中受損,將嚴重影響其避難與救災之功能。 重要課題 確保學校校園環境的安全
全面性調查 地震災害 人為災害 颱洪災害 坡地災害 天然災害 人為災害 由於人為災害涵蓋範圍廣泛,故本次調查著重於因校園外在環境影響而造成之人為災害潛勢為主。 坡地災害
校園環境安全自主性調查
九年一貫防災教材編修與出版 國小低年級 國小中年級 國小高年級 國中 地震防災 地震前 該做的事 地震了! 該怎麼辦? 地震災害的 預防與避難 少年防震規劃師 與地震避難師 颱洪防災 大雨一直下! 我家淹水了! 颱風來了 颱洪災害的 避難與預防 洪災的成因、 預防及救援 坡地防災 我家住在 山坡下 大地的怒吼 認識 坡地災害 坡地災害的 火災防災 家中安全: 幫手或是殺手? 用電安全 居家火災的 預防與逃生 火災的 應變與救護 恐怖的 隱形殺手 一氧化碳 中毒 氣爆防災 日常生活 防災 小心殺蟲劑 (國小低年級) 雷擊防災 轟隆轟隆打雷了 繪本 檢測動畫 教學動畫 互動式小遊戲
肆、家庭防災卡 臺灣地理環境特殊,無法避免颱風與地震等天然災害之發生,屬於高災害潛勢地區。大規模災害發生時,通訊往往相當混亂且可能中斷,此時凸顯『家庭防災卡』之重要性。透過家長、學童的共同參與討論及填寫『家庭防災卡』並攜帶於身上或書包,便於災時家庭團聚及聯絡,更因彼此互動及參與防災教育課題,讓防災意識向下扎根。 28/27
肆、家庭防災卡(範例) 註1:待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1919急難通訊平台計畫」建置完成後,將增加全國1919語音留言電話號碼。 註2:災民收容所(緊急安置所)的地址電話,可經由「縣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縣市消防局)中取得,若有困難,可先不填寫,但災中應留意政府的宣佈 。 29/27
肆、家庭防災卡(空白) 註1:待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1919急難通訊平台計畫」建置完成後,將增加全國1919語音留言電話號碼。 註2:災民收容所(緊急安置所)的地址電話,可經由「縣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縣市消防局)中取得,若有困難,可先不填寫,但災中應留意政府的宣佈 。 30/27
伍、校園地震避難疏散地圖之製作 校園地震避難疏散地圖之製作 學校對教職員工生平時應加強防救災知識宣導,藉由校園自主性之應變演練, 加強人員對於緊急避難、疏散、安置、救護的熟悉程度,做好準備,養成正 確的防救災知識、態度、技能。 校園防災地圖是為學校在緊急災害事件發生時,師生避難疏散方向之依據, 從教室開始規劃,擴張至單棟建築物,再擴展至整個校園,防災地圖應具備 易懂、易操作等功能。 避難引導組每學年開學前,應擬定緊急疏散防災地圖(疏散路線和集合地點), 並隨時檢視避難路線是否暢通,如有障礙物時應立即清除或修改路線,並公 告周知教職員工生。 考量一至三年級之學生,是屬避難時較為弱勢之ㄧ環,因此於安排教室時, 盡量將一至三年級之教室安排於一樓或是較方便逃生之區位,使得一至三年 級之小學生能於災難發生時迅速避難。 31/27
伍、校園地震避難疏散地圖之製作(續) 避難疏散路線及集合地點之規劃原則 疏散路線應盡量避開有潛在房屋倒壞的地方或穿越建築,集合地點應選擇操場、大 面積空地為宜,若疏散路線過長或曲折,可先規劃教室旁之綠地、空地為第一疏散 空間,再轉進至最終集合地點(操場、大面積空地)。 不同班級的疏散路線不可交織,若相互匯合,應考慮路線的寬度及容量。 疏散路線規劃可融入升旗時班級前進路線。 規劃急救站之設立地點,以鄰近最終集合地點及校門為宜。 建築內→建築外→第一疏散空間(若有必要)→最終集合地點 適用於人員在教室。 各棟建築物依照樓梯的座數,將教室做分組,依據學生依據教室位置所分配的 樓梯位置方向進行避難。 教職員生等地震稍歇後,儘速避難到第一疏散空間,再轉進到最終集合地點。 建築外→最終集合地點 適用於人員在室外活動。 由上課中老師帶領或學生自行避難至最終集合地點。 32/27
結 語 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