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 闫 龙 博士 Tel: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國軍招募班隊介紹 主講人 :. ◎立志保家衛國 ◎適應力及抗壓性好,嚮往穩 定工作及薪資 ◎提高競爭力 ( 磨練自己、存錢、 進修 )
Advertisements

1 践行三严三实 深化作风建设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刘朋 年 3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 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在关于 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 “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 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 、做人要实 ” 的重要论述,称为 “ 三严三实 ”
林雪卿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教育系) Tel : ; 与教师有关的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 、《教师资格条例》 3 、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 4 、厦门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规 定 5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
理念是教育的灵魂 行动是成功的保证 咸阳底张学区小学段 课程改革研讨报告 2011年4月.
主题8 对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评价 讲课教师:关坤
消防知识进校园 珠海市公安消防局 贾博.
文艺类说明文阅读.
電影裡的生命教育 陳 玉 佩.
墨子選 非攻.
野薑花有機生態教育農場 主講人 林進財.
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北京办事处 业务管理系统
《天津市建设工程监理企业信用评价办法》 介绍.
第十二章 就业常用文书 概 述 在日本,学生从“就活”(しゅうかつ)找工作,到参加公司的“入社式”(にゅうしゃしき),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要进行许多有关的活动,这些活动都避免不了要书写各种文书材料。 本章大致按先后的顺序,就学生就业常用文书加以分析介绍。
一條美麗的銀蠹魚 從水經注裡游出來-──亞弦 讓晶瑩剔透的文字,停駐在我們心中-淺談新詩教學
工业区位因素 胶州二中 高绪军.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 负债(三) 主讲人:杨菠.
健行科技大學103學年度 大一新生 心理健康紅綠燈 諮商輔導組製.
長平之戰是戰國後期一場決定性戰役,秦將白起充分利用地利之便,採後退誘敵、合圍殲滅的戰術。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 ,湖北浠水人,前新月派诗人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其新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两部诗《红烛》(1923)《死水》(1928) 浓烈而真挚的爱国情思是其诗歌的灵魂。 朱自清曾称赞闻一多是五四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 闻一多诗歌理论的核心是讲究“三美”:
面点工艺学 胜利职业学院建设分院 赵晓晖 Tel:
——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 “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
徐邦桃 新课程理念下的说课 单位: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学 Tel:
第一章 语文课程导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语文课程及特点 2、开拓语文课程资源 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主讲:张 勇 TEL: 文秘管理与写作 主讲:张 勇 TEL: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3.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幼托教師的在職教育訓練 第三組 498i0052蕭羽婷 498i0053 顏于淨 498i0058 黃祺婷 498i0059 林怡均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考点1】工业的区位因素 1.常见的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土地、原料、动力、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工农业基础、个人偏好、环境等。 2.影响不同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 列表分析不同的工业部门在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
財團法人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任兆璋 口述
第一章 国际私法的概念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 第二节 国际私法的范围 第三节 国际私法的性质 第四节 国际私法的名称
依法规范教育行为 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陈全英 (宁波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分院)
第九课 第二框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语段精读.
愛的學習 懷仁全人發展中心 任兆璋 口述 財團法人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TEL:
优化结构提高职教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 余祖光 副所长 研究员 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 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 中国职业技术教学学会副会长
党务工作知识 西安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 程平安
预防颈椎病我们 有办法 泉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周秀兰 Tel: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操作指南 主讲人 赵凯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财政系副主任 山西恒信智达财税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近代化 小农经济,铁犁牛耕 古老 男耕女织,肩挑背驮 中国 君主专制,文化专制 农耕文明 闭关锁国,天朝上国 近代 西方 工业文明 经济工业化/城市化 政治民主化/法治化 思想理性化/科学化.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13)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親 師 溝 通 緊急連絡網的建立 學生及家長基本資料的建立 班親會、親師懇談會、學校日、教學參觀日、家庭訪問 連絡簿的運用
开放教育 入学指南.
98學年度申請入學新生報到 臺北市立士林高商《商業管理群》    商業經營科    會計事務科    國際貿易科    簡介.
亚洲经济的发展. 亚洲经济的发展 说课的主要内容 1、指导思想 2、教材分析 3、学情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手段与方法 6、教学过程.
第四课 恪守职业道德 我爱岗 我敬业.
餐饮产品设计 与活动打造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邵万宽 Tel:
安徽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张 举 TEL: 工会基本理论 安徽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张 举 TEL:
2013税收专项检查辅导 池州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 查茂松 TEL: ( )
第七章 诉讼参加人.
行政院第3472次會議 提升女性勞動力 打造優質的勞動環境 勞動部 報告人:綜合規劃司 王司長厚誠 104年10月29日 1 1.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高中历史多媒体课件 高中历史多媒体课件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概况. 高中历史多媒体课件 高中历史多媒体课件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概况.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財團法人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TEL:
《社会保险法》 与医疗工伤生育保险 ——人社局 蔡正权.
香港低收入住戶地區分布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蔡海偉
一、考试范围 二、考试要求 三、近几年中考题型及解答技巧 四、近来复习中出现的问题 五、采取的措施 六、中考热点复习
唐琳 Tel: 财务会计学 唐琳 Tel: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景敏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景敏
大鵬國小 符玉梅 Tel: #202 十分享唸 大鵬國小 符玉梅 Tel: #202.
地球在宇宙中 史苏丹.
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教学论教师组 2006年11月28日下午.
第七章财产清查 主讲:马国芬 副教授 江西财大会计学院 TEL:0791——
黃壬來教授 臺灣文藻外語學院傳播藝術系系主任 李樂華博士 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 高級課程發展主任(視覺藝術)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 存在的有关问题与对策
用理论引航 以实际掌陀 ——《揠苗助长》教学案例说课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涌口小学 何敏梓
与奥运同行 豫章中学 余敏.
政治生活:   积极参与 重在实践.
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的相關理念 王文科 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2015 年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全國自走車競速大賽
2.2 数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校本课程开发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 闫 龙 博士 E-mail: yanlongbs@163.com Tel:13665518029

一、校本课程产生的缘起、实质和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最早是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辖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在这次研讨会上,菲吕马克(Furumark, A.M. ) 和麦克米伦(McMullen,I.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意义作了最早的界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权力转移的角度提出并界定了校本课程,认为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自主开发,促使学校、地方和中央教育当局之间的权力责任再分配的民主化课程。

学校的课程权力——“校本课程开发” 国际背景     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的学校,受制于于本国、本地区的教育行政体制,拥有不同程度的课程权力。   在英国,根据1944年教育法,有关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和教材选择都由校长与教师决定。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通过设立开设全国课程等条款,削弱学校的课程权力,但由于担心过分统一破坏多样化原则,仍然为学校保留了相当大的自主性。尽管如此,这次改革仍遇到了学校的抵制,甚至引起“罢教罢考”风潮,迫使政府减少对有限的课程统一性的要求。英国学校明显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不仅不同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差别,即使在同一所学校不同能力的学生也学习不同的课程,学校性质、规模、教师的专业结构都会对课程设置产生影响。     

美国的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以及在教育实践中都认为教育是州政府的责任。各州普遍制定课程标准,一些州制定最低标准,另一些制定了推荐标准,甚至有22个州控制着课本的选择权。州设立学区,管理那些为特定社区服务的学校。在一个大的学区(5万名或更多的学生),专门设有课程部,负责开发课程材料和指南,教师和校长的作用降到最低限度,课程研制集中了起来,学校通常是例行公事。然而,在小的学区,许多教师和校长把课程研制看作是日常事务。

法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实行“中央集权制”,由中央政府颁布指令性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但早在20世纪初,就赋予学校自主选择教学用书的权力。关于学校自主选择教学用书,如果被理解为学校自由选择这套或那套、这本或那本教科书,其意义相当有限。它实际上不仅指按照课程标准自由选编教学用书,更把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学的尺度。即教师就课程标准所列课题组织教学,而不一定按照这本或那本教科书的顺序,讲授一本教科书中的知识。依照徐特立于1919——1923年间在法国所见,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使用一本教材,而同时采用多本教材,学生所用课本可同教师教学用书不一样,把机械的书本知识讲授变成课题讨论或课题研习。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确立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并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校本课程的实质 最早的菲吕马克(1973):“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教育的品质,所计划、主导的各种学校活动”。 麦克米伦(1973)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发展工作。该课程发展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 斯基尔贝克(M.Skilbek, 1976):“校本课程开发,是由学校教育人员负责学生学习方案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 马什等人(Marsh et al., 1990)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强调‘参与’、‘草根式民主’的课程发展口号,是一种重视师生共享决定、共同建构学习经验的教育哲学,也是一项需要课程领导与组织变革的技巧”。

我国台湾学者黄政杰(1985):“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背景,透过中央、地方与学校三者权力责任的再分配,赋予学校教育人员权责。由学校教育人员结合校内外资源与人力,主动进行学校课程的计划、实施与评价”。 我国学者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 )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等人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是执行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1.校本课程开发是以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前提 在国家课程的概念框架内,课程权力是集中于国家的,即中央政府拥有课程决策权。在开发课程时,由政府召集一批专家学者进行课程研制工作,研制出的课程作为一种产品推向学校,由学校教师实施课程。这样,国家课程剥夺了学校进行课程开发的责任和权力,学校教师也只能作为既定课程产品的“消费者”而被排除在课程开发过程之外。只有在课程权力不再集中在中央、而是下放到学校后,校本课程才有发展的空间。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校长和教师 国家课程由学校外的专家学者开发,但校本课程则必须由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开发,它反映的是教师的声音而不是专家学者的意愿。国家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分离;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则“三位一体”,都由教师担当。因此,在校本课程中,学校教师是课程的主人,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当然,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开发技能,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也不能独立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因而专家学者的参与也成为必要。

3.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学校 国家课程的开发由政府组建专门机构或委员会,在学校之外的场所进行。国家课程开发是远离学校的,这就出现了一种悖论:学校是教育发生的场所,但学校不能开发教育学生的课程而只能使用别人开发出来的课程。这样就有一种潜在的危险:别人开发的课程不能很好地适应具体学校的具体教育情境,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开发者的意图,从而不能很好地实现课程开发者的最初理想。

4、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的。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实施的课程。学校教师一般在此类课程的编制中自主权比较少,他们主要只负责课程的实施。 概念区别:学校课程——是指从学校层面对课程进行管理、开发和实施,它既包括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管理、开发和实施,也包括对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管理与实施。

两种课程开发模式的比较 台湾学者 张嘉育 项目 国家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目标 以开发全国共同的,统一的课程方案为目标 两种课程开发模式的比较 台湾学者 张嘉育 项目 国家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目标 以开发全国共同的,统一的课程方案为目标 以开发符合学生、学校或地方等特殊需要的课程方案为目标 参与人员 专家,学者的职权,只有专家,学者有权参与。 所有与课程有关联的人士都可以参与。 课程观 课程是书本的课程文件,是计划好的课程方案。 课程即教育情景与教师互动的过程。 学生观 学生无个别差异,是被动学习个体。 学生不但有个体的差异,也有主动建构的能力,课程因学生的需要进行调整。 教师观 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职责是依照设计者的方案忠实的呈现。 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教师有主动诠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

校本课程的概念本质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课程权力方面,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 ◎在课程开发主体方面,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 ◎在课程开发场所方面,具体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 这样,对于校本课程的本质,我们就好理解了:校本课程就是一种学校拥有课程权力、主要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在具体的学校情境下进行课程开发的一种课程形态。

(三)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 (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体现“以人为本”或“以生为本”这一现代教育基本理念。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机会。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促进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的发展。 (三)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开发能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明确和教育哲学思想的成熟。学校获得了自主发展时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争来学校自主发展的时空。 (四)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彰显校长办学思想和育人理念。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 1.目标模式( the objectives model)(泰勒模式) 目标模式也称“顺序模式”、“逻辑模式”、“手段——目的模式”。 这是课程开发领域中最常见的模式。目标模式提出了四个问题,要求课程开发者在课程开发过程中 ◎必须回答:学校希望达到什么教育目的? ◎提供什么经验(内容)才可达到这些目的? ◎如何有效地组织(编排)这些经验? ◎如何确定是否正在达到这些目的(评价)?

◎如何教(如何组织教材、采用什么方法)? ◎教得怎样(检查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上述4个问题可简略为8个字: 目标、内容、方法、评价。通俗地说,就是: ◎为什么教(期望实现什么目标)? ◎教什么(选择什么内容)? ◎如何教(如何组织教材、采用什么方法)? ◎教得怎样(检查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这四个问题的先后排列体现了课程开发的逻辑顺序。这样,课程开发过程就可分解为4个主要阶段 : 确定目标 选择经验 组织经验 评 价

目标模式课程开发环节示意 三个来源:学生 社会 学科 暂时的、一般性的课程目标 两把筛子: 教育哲学 学习心理学 三个来源:学生 社会 学科 暂时的、一般性的课程目标 两把筛子: 教育哲学 学习心理学 四个要素: 精确的、具体的课程目标 选择学习经验 组织学习经验 评价学习结果

目标模式的主要不足: ◎课程开发为直线式。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的模式过于讲究顺序,忽视课程开发过程中非预期性因素; ◎目的和手段易割裂开来; ◎过于强调目标的作用,易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2.情境模式 (the situational model) 1976年,斯基尔贝克(M.Skilbek, 1976)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模式,即在分析学校情境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情境模式比较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规律,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深受校本课程倡导者的推崇。斯基尔贝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五个大的步骤(如下图)。

第一步:学校首先必须进行情境分析。就是要充分对学校内外的因素进行科学调研和分析。要分析的情境要素很多,譬如:学校规模的优势与劣势;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爱好、能力与需求;教师的经验、知识能力以及价值观与态度;教育行政人员的态度;学校课程的现状与优缺点以及校舍、教学设备等校内相关资源的配合;学校所在的社区的价值观、家长的期望;社区资源的优势与劣势;社会文化变迁、教育政策的变革;社会资源的情况分析;等等。

第二步:根据情境分析的结果制定适切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制定应包含预期的结果,即要认真全面地考虑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地社会角色和发展方向,从而明确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达成什么样的课程目标。 第三步:编制课程方案。课程目标为课程方案的编制提供了方向。所编制的课程方案应说明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所需要的教材教具、人员的安排和分工,等等,这样才能利于课程方案的推行。

第四步:课程的解释与实施。这一步是把课程推向学生的关键。教师需要把开发出的校本课程解释给学生,真正实施校本课程。解释与实施包含了对新开发出的课程的最初评价、课程的试验与推广等。 第五步:课程的追踪与重建。这一步设计对课程的评价,然后在评价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调整与重建。课程评价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二是对课程本身的评价。课程评价不一定非要在课程实施结束后进行不可,可以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以获得反馈意见,及时改进课程。

1.分析情境 2.制定目标 3.编制方案 4.解释与实施 5.追踪与重建

情境分析: 校内因素: 校外因素: 社会与文化的变迁 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能力与需 家长的期望 教师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与经 雇主要求与社区价值观 教育政策的变革 考试制度的改变 学科内容与教法革新 教师支持系统 社会资源的情形 校内因素: 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能力与需 教师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与经 课程现状与优缺 学校气氛与权力结构的关 校内外相关资源的配合

这种模式随学校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对策,把课程开发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联系在一起,全面而动态地开发课程。因此,它认为以上5个部分并非直线式的操作过程,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操作可从任何一部分开始。

3.过程模式(the process model) 斯滕豪斯(Stenhouse)是英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 1975年,代表作《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提出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1966年,参与领导“人文学科课程项目”(Humanities Curriculum Project) 1972-1977年,领导设计了《种族关系》的课程方案。

过程模式的特征 主张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该详细说明学习的内容,但不必预先确定期望达到的目标 ◎没有明确的最初目标 主张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该详细说明学习的内容,但不必预先确定期望达到的目标 ◎注重过程 强调实践过程而不是目标,因此教学的方法运用就非常重要,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知识、能力或情感目标。 ◎坚持认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具有内在的价值

一是提出了过程模式,二是提出了教师行动研究的思想。 斯滕豪斯在课程领域的贡献 一是提出了过程模式,二是提出了教师行动研究的思想。 这两个贡献其实是合而为一的。过程模式要求教师参与研究,也只有教师参与研究,过程模式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功。“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斯滕豪斯的名言,道出了过程课程设计模式与教师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在这个操作流程中,学校在完成第一个步骤之后,可以从其余五个步骤中的任何一个人手,也可以几个步骤同时进行。 开发校本课程的操作模式主要应该包括六大步骤:(1)组织建立;(2)现状分析;(3)目标拟定;(4)方案编制;(5)解释与实施;(6)评价与修订。 在这个操作流程中,学校在完成第一个步骤之后,可以从其余五个步骤中的任何一个人手,也可以几个步骤同时进行。 这五个步骤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前一轮校本课程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后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建立组织 组织保证 、进行宣传和动员,提供支持和服务,增进交流、对话和理解,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过程 ◎成立课程委员会或相应的工作小组 组织保证 、进行宣传和动员,提供支持和服务,增进交流、对话和理解,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过程 ◎成员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必须有学生及其家长的代表、社区人士代表等,并且要体现出学校教师主体的特点。

2.现状分析 需求评估 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家长的期望、社会和社区的要求以及学校发展规划等因素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 。 资源调查 要弄清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和限制,比如教师的数量、知识经验和能力,教辅人员的情况,课程计划的弹性空间,社区潜在资源,学校教师、教育督导、学生和家长的可能反应等 。 问题反思 要澄清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 、提出改进的措施 。

3.目标拟定 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 一个是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及其相应的开发成果,另一个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即校本课程开发既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 一般目标,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目的,它与整个教育系统的哲学或价值观基础密切相关;另一个是具体目标,就是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应该获得的能力与态度。

4.方案编制 主要是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意义在于: (1)体现课程是一种科学的探究过程,不是随意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 (2)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有助于协调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的关系; (3)有利于集中培训教师的课程知识与能力; (4)有利于统一开发具体课程的教师的思想和认识; (5)便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议。

5.解释与实施 解决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 可以依靠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 依靠校外专家 地区开发中心、教育督导部门 课程开发小组反思过去的经验 强化教育哲学思想和特色意识、营造条件与氛围、统筹教育资源。

6.评价与修订 课程评价问题 课程评价包括两方面的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和课程本身的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形式。 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表 组 织 建 立 成立课程委员会及相应工作小组、确立参与成员及工作程序、进行校本课程开 发准备。 现状分 析 现状分 析   进行需求评估(泰勒的三大来源)、问题反思、资源调查。 目 标 拟 定 澄清教育哲学思想、确立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表 方 案 编 制 确立工具与方法、选择课程材料与组织形式。 学校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内容包括:需要评估、课程开发总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门类、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设想、保障措施。 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撰写自己承担的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解释与 实施 强化教育哲学思想和特色意识、营造条件与氛围、统筹教育资源。 评 价与 修 订 设计监控和交流系统、准备评价方案、追踪实施效果、收集反馈意见、修订课程与课程开发方案。

【案例】湖州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 编制《课程方案》《选课手册》 学生问卷调查 编班调整 排定课表 学分管理 课程评价 编写课程纲要 编班调整 排定课表 学分管理 课程评价 编写课程纲要 学校审批 学生选课 走班开课 总结提高 教师申报

四、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编制 学校层面 《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方案》 教师层面 《课程纲要》 《课程说明) 课程目标的表述

(一)《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方案》 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与学校背景 包括政策依据;“支柱”情况;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3-5项描述即可(设计与归纳) 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课程安排(课表) 校本课程的管理细则

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 2006学年学校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第一部分 总 纲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目标 第二部分 学校课程实施规划整体方案 一、编制原则 二、学校实施规划整体方案 第三部分 课程实施 一、实施依据 二、实施内容 三、实施方式 四、学分认定 第四部分 选修Ⅱ的规划与实施 一、选修Ⅱ规划 二、实施指南 第五部分 选课及指导 一、实施依据 二、选课原则 三、选课流程 四、选课指导 第六部分 学分认定与登记 二、学分认定 三、学分登记 第七部分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制度保障 三、研修保障 第八部分 附 件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计划(简表) 高一 高二 高三 校 本 课 程 限选课 阅读技能 1 任 选 英语听力 心理辅导 0.5   选 英语听力 心理辅导 0.5 研究性学习方法 任选课 人文素养类 科学素养类 身心健康类 生活职业技能类 说明:每位高中毕业生所学的校本课程的最低总学分为35。其中:限选课为10分,任选课为25分。任选课学分包括:人文素养类为7分;科学素养类为9分;身心健康类为6分;生活职业技能类为3分。

教育哲学: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案例】深圳育才中学校本课程方案 教育哲学: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开发程序:教师申报—学校审议—编制清单—学生选择—排定课表—走班开课—学分管理—课程考核—成果展示—总结提高

课程结构:科学探究类、社会文化类、语言修养类、信息技术类、艺术修养类、劳动技能类、运动竞技类、学术讲座类等八个类别 共有140门课程,每门课程至少18课时,对应1学分,每学期推出30-40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学校品牌课程:青春读书课、时事论坛、心理修养及研究、英语戏剧表演 前沿课程:运筹学、动漫设计、英语同声翻译 多语种课程:法语入门、韩语入门、日语入门

课程评价: (1)学分以课时为单位来计算; (2)每生在高三前修满至少6学分; (3)每门课经任课教师考核后,将学生的成绩与课时统计上报教务处,登录《校本课程学生登记手册》

课程管理: (1)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制定、教师培训等; (2)教导处负责工程方案的制订,如课程申报、审议、开设、教学常规管理等; (3)校办负责动员与宣传,以及学生的纪律管理; (4)教务处负责对学生的评估、成绩统计与存档,及图书馆、电脑室的开放; (5)总务处负责场地、设备等后勤保障工作。

1.一般项目(主讲教师、教学材料、 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 2.具体项目 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 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课程实施建议 (二)教师层面的课程方案(纲要) 1.一般项目(主讲教师、教学材料、 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 2.具体项目 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 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课程实施建议 课程评价建议

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陈述(三维目标;ABCD表述) 专题、内容要点与活动安排 课程实施说明(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考试评价说明(考核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构成等)

【案例】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感受吴文化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课程目标:感受吴文化(人物、歌谣、山水、语言等),提高人文素养。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任选课 教学材料:自编纲要(共18讲) 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1课时,共18课时)

◎教学材料:选用《创意礼品包装》、《趣味纸艺》等 ◎课程类型:技艺类 ◎授课时间:一学年:授课对象:2—6年级学生 永登县城关小学《魔法纸艺》 课程纲要 一、课程说明 ◎教学材料:选用《创意礼品包装》、《趣味纸艺》等 ◎课程类型:技艺类 ◎授课时间:一学年:授课对象:2—6年级学生

二、课程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纸艺的知识,认识纸艺在生活中的重举作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懂得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去美化自然、美化生活。 2.多动脑,多动手,使想像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热情得到迅速提高。 3.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开拓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让知识启迪智慧,使 生活更多姿多彩;让课堂成为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

三、课程内容 贺卡设计 海报、壁画设计 面具、头饰设计 简单装饰的制作 礼品盒的包装 建筑造型设计

四、课程实施 1.纸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泛, 因此要求老师多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保证自己的教学理念走在时代的前端。 2.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协作的关系。 3.收集所需材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学生长时间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和收集生活中的有用材料,日积月累养成习惯。 4.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是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思想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建议学校适当组织学生参观一些优秀艺·术作品展览。

五、课程评价 1.课程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作品的构思和制作上要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使学生主动去认识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有意识地去创造更多的美。 3.学以致用,尽可能把理论和知识转化为能力,让我们的艺术修养、 自身价值得以提高。 4.注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合作是否成功,在原有的基础上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审美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五、校本课程的管理 对课程质量的管理 对学生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 1.课程目标的适切性 2.教师的课程能力 3.学校的办学条件 1.选课指导 2.学习指导 教学常规管理

【案例】深圳市育才中学课程管理 组织保障:(1)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制定、教师培训等;(2)教导处负责工程方案的制订,如课程申报、审议、开设、教学常规管理等;(3)校办负责动员与宣传,以及学生的纪律管理;(4)教务处负责对学生的评估、成绩统计与存档,及图书馆、电脑室的开放;(5)总务处负责场地、设备等后勤保障工作。 课时安排: 每周3节,纳入课程表统一安排,学生选择 任课教师负责制,加强纪律与安全管理

六、校本课程开发优点、局限及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点: 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育决策民主化 课程实施的改进 教育公平的达成 学校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开发的局限 可能降低应试教育质量 削弱知识教学 苛求教师 缺乏评价机制 资源短缺 流于形式

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行政干预过强 教师负担过重 课程开发成为活动开发 缺少提升与引领 农村开展难度过大

谢谢大家! 敬请批评、指正!

不求人人成为精英 但求人人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