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晚明科技群英 深圳市翠园中学 孙曙光 ■李时珍的人生之路: ■会通中西的近代实验农业开拓者——徐光启 第十七课 晚明科技群英 深圳市翠园中学 孙曙光 ■课堂探究:晚明何以科技群星璀璨? 深圳市翠园中学 孙曙光
前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下的华夏文明在延伸 华夏文明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一支,无论在人文还是科技方面都有不同其他文明的发展脉络,并且一直到明末都代表着当时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明代末年的中国生产力高度发展,永乐年间的铁产量就高达9700吨,到了17世纪当时欧洲产铁量最多的俄罗斯才2400吨;棉布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产品,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总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与此同时明末的对外贸易量也相当惊人,凭籍已有的各种研究成果,估计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即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在七千到一万吨左右,约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1/3,不是欧洲而是中国占据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如同西方工业革命一样,明代的繁荣是和以《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大量伟大科学著作以及一大批卓越的科学家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明末科学家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自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这一百年,在我国科学技术史,是个群星灿烂的时期,各种科学成果异彩纷呈,总结了中国古代所有的科学技术并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同时出现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五位科学巨人以及朱载堉、李之藻,王征等众多科学家,华夏文明的科学学科体系已具雏形,以西方相比毫不逊色,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序言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其实,在思考的缜密和理性的思辨,欧洲显然略胜一筹,即使在数学和战争科学上,中国也低于欧洲的水平。然而在实践哲学方面,既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欧洲实在史相形见绌。
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转变。明代的中国是伏尔泰眼中西方人的典范,以中原华夏贵胄自居的明代知识分子是自信,心胸开放的,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引进一直抱着欢迎和学习的态度,一直被看低的各种所谓奇淫技巧在明代,也在同世代的西方获得了生存空间,各种技术和原始机器的发明和创新尝试在各个领域不断涌现, 明代末年的种种迹象表明,华夏文明处于进入人类文明更高级阶段的前夜,明末的华夏文明在当时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必然不低于当时的德意志文明。明末的传教士利玛窦说中国: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十章 )。这是多么像我们中的某些人描述今天西方的景况。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大批多才多艺的人物,乃是人类的骄傲。而几乎同时的明朝时期,中国也出现了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文化景观。当时思想文化的精英们,不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科学领域,抑或是在文学艺术的园地,都有着超越时代的卓越建树。李时珍,徐光启,吴有性,徐弘祖,宋应星,李贽,唐顺之,王阳明,黄宗羲,方以智,朱载堉,汤显祖,袁宏道,袁小修,冯梦龙,张贷,张溥、唐伯虎,石涛,八大山人,徐文长,李渔,傅山这一颗颗明星将中华文明点缀得格外绚丽夺目,那时中国也有自己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关注和回味这一段历史,对于今天中华文明的复兴与启发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李时珍雕像 返 回
李时珍的人生之路
1.出身名医世家,从小酷爱医学 2.三次乡试落榜,坚定从医之路 3.宫廷御医之便,饱识医术药材 4.深鉴《本草》遗误,辞官回乡重修 5.经27年努力,编成《本草纲目》
一。世界文化名人——医圣李时珍 1518年某日,湖北蕲州,一个婴儿诞生到人世间。父亲李言闻抱过哭不出声的新生儿,喂了几口草药汁,这小儿才“哇”的哭出声来。父亲是位当地颇有名气的医生,见儿子初到人世就不容易,为他取了“时珍”这个名字。医生李言闻又哪里料到,这个医家的儿子,后来竟成了一位享誉世界、名垂千苦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出身世医之家,他的愿望是像他的祖、父辈一样,当一名济世活人的医生。可是在当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成名,出人头地。李时珍不敢违背父愿,十四岁考取秀才,以后三次赴武昌应试举人,三次鄉試都落榜而名落孙山。于是他恳求父亲,让他专心学医。父亲无奈,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经十余年的刻苦钻研,李时珍三十多岁时便成为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 当时,在行医过程中,经常发生江湖郎中按医书药典抓药,却致命身亡的惨事发生。这一桩桩、一件件药物误人的事,在李时珍心中激起巨大的波澜。毫无疑问,古医药书籍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但也确定存在着一些漏误。若不及早订正,医药界以它们为凭,以讹传讹,轻者会耽误治病,重者要害人性命啊!深夜,月光如水,烛光摇曳。李时珍和父亲在灯下倾心而谈。听了儿子的一番宏论,李言闻语重心长地说:“你想重修本草的想法不错,可是难啊。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恐怕只有朝廷才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关于本草的书,相当浩繁,你虽然读了一些,可研究得还很不够,远远不能适应修书的要求。还是先在读书上狠下一番功夫吧,你说是不是?” 父亲的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李时珍的心。在以后的10年中,他全身心地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医书宝库中,熟读了《内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以及历代名家著述和大量关于花草树木的书籍,单是笔记就装了满满几柜子,为修订本草积累了许多珍贵资料。
1551年,明宗室武昌楚王闻知李时珍医术精湛,聘他到王府主管祭祀、礼仪和医务。李时珍本不愿与皇亲国戚交往,但考虑到楚王也许会帮忙,使朝廷答应重修本草,于是就打点行装进了王府。不久,便因治愈楚王世子的暴厥和其他不少人的疑难杂症而名扬朝廷,被举荐担任了太医院的医官。这太医院,是明王朝的中央医疗机构,院中拥有大量外界罕见的珍贵医书资料和药物标本。李时珍在这里大开眼界,一头扎进书堆,夜以继日地研读、摘抄和描绘药物图形。努力吸取着前人提供的医学精髓。与此同时,他多次向院方提出编写新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面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李时珍很快便明白,这里决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实现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只有走自己的路。一年后,他毅然告病还乡。1552年,35岁的李时珍着手按计划重修本草。也许是他从小就积累了丰富的植物学、药物学方面的知识,又有了在太医院这中央医疗机构里眼界的开拓,激发了他深入研究药物理论的欲望。研究一旦开始,所谓“一发而不可收拾”,由于准备充分,开头还比较顺利,但写着写着,问题就来了:所谓本草,是古代药物学的代称。它包括花草果木、鸟兽鱼虫和铅锡硫汞等众多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由于其中绝大多数是植物,可以说是以植物为本,所以人们又将药物直称为“本草”。自东汉《神农本草经》成书,到李时珍诞生前的400余年间,历代本草学家都有不少专著问世,但却从未有一部能概括这一时期药物学新进展的总结性著作。李时珍责无旁贷地挑起这副重担,并意识到了它的份量,却仍未料到,药物是那样的多种多样,对它们的性状、习性和生长情形,很难全部心中有数。
二、《本草纲目》 1.李时珍提倡“医者贵在格物” 2.《本草纲目》的内容: (1)参阅800多种文献 (2)历经9省采集药物标本 (3)遍尝百草掌握药性 (4)注重实证分析,汲取“炼丹家”炼制药物之法 2.《本草纲目》的内容: 图文并茂的药物学巨著,全书52卷,200万字;收录药物1800种,新增370种;载录一万多个药方;附有大量药物形态插图。
从此,李时珍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除湖广外,先后到过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达两万余里。那些种田的、捕鱼的、打柴的、狩猎的、采矿的,无不是他的朋友和老师,为他提供了书本上不曾有过的丰富药物知识。李时珍带着弟子庞宪来到武当山。这武当山,风光绮丽,草木繁茂,古树参天,野花似海,是天然的药物宝库。师徒二人仿佛探宝者发现了钻石矿,一下子被这些花草迷住了。九仙子、朱砂根、千年艾、隔山消……这些名贵药物一一被他们采集下来,制成标本。这天,庞宪劈藤开路,仔细寻觅。突然,他眼睛一亮:曼陀罗花!这是华佗配制麻沸散的名药!李时珍显然也非常兴奋,指点着花儿对庞宪说:“可惜,麻沸散早已失传了。这种花有毒,究竟如何配药,还得重新试验呢。”以后,为弄清曼陀罗花的毒性,取得可靠验方,李时珍又冒着生命危险,亲口尝试,证实了它的麻醉作用,并把它同火麻子花配合,制成了手术用的麻醉剂。就这样,李时珍几十年如一日,在医学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终于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理想:1578年,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终于脱稿了。
遗憾的是,李时珍生前并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终身为之呕心沥血的这部巨著印行。1593年初秋,这位76岁高龄的老人告别人世时,《本草纲目》还在南京由书商胡承龙等人主持刻板,直到3年后才印出书籍。 这部旷世名著有190多万字,每一个字都浸透着李时珍的心血。这部书是李时珍花了三十年心血,走遍全国的山山水水,冒着生命危险亲尝百草,记下近二千种药物,一万多个药方的巨著。它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医药知识,还留下一种为科学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书中编入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药品374种,并附有药方10096个,插图1160幅。其规模之大,超过了过去的任何一部本草学著述。它综合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等许多领域的科学知识。它那极为系统而严谨的编排体例、大胆纠正前人漏误的确凿证据以及继承中有发扬的科学态度,都令人赞叹不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分类法,将所收药物依无机到有机、低等至高等分类。如此分类与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历程颇相吻合,与生物进化的思想暗暗地有许多相似,这在四五百年之前,实在是难能可贵。 从17世纪初开始,《本草纲目》就在医药学界不胫而走,辗转传往世界各地,先后被译成日、德、法、英、俄、拉丁等十几种文字,被公认为“东方医学的巨典”。19世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评价《本草纲目》,说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1.李时珍提倡“医者贵在格物” 2.《本草纲目》的内容: 3.价值和影响: (1)不仅是医药大典,而且是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在生物化学、矿物冶金、地质物候等领域都有重大贡献 (2)首创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 (3)被译成各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大约从18世纪开始,《本草纲目》即传至欧洲,英国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法国国民图书馆等都收藏有《本草纲目》的多种明刻本或清刻本。德国皇家图书馆收藏有金陵本。此外,在俄国(前苏联)、意大利、丹麦等也都有收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收藏有金陵本和江西本等。据英国李约瑟博士考证,1732年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曾将《本草纲目》中部分内容译为法文,几经周折于百余年后在巴黎发表,引起著名化学家和化学史学者的注目。据研究,《本草纲目》早在18世纪及以后的年代曾被部分摘译成法文、英文、德文和俄文,欧洲在19世纪对研究《本草纲目》与中国本学产生兴趣,并由此而获得博士学位者。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奠定进化论、论证人工选择原理的过程中,即曾参阅了《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其内容即《本草纲目》之内容。 如达尔文在《变异》中谈到鸡的变种、金鱼家化史等,均吸取和引用了《本草纲目》的内容。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里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中国博物学家中‘无冕之王’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至今这部伟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今天,在李时珍的家乡湖北蕲春,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郭沫若的题词,题词对这位四五百年前的伟大人物作了如下总结性的品价:“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一八九二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碑文还有附注:“李时珍乃十六世纪中国伟大医药家,在植物学研究方面,亦为世界先驱。《本草纲目》问世已四百多年了,一代科学巨匠也谢世已久,但作为医药领域的一代伟人,李时珍的名字历久弥馨,他的煌煌巨著也越来越显价值。在莫斯科大学科学大厦里,李时珍的大理石雕像和世界杰出科学的雕像排列在一起,证明了他在世界科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他生當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這位由中國文化孕育出的中國科學家,其成就不遜於任何文藝復興期的自然科學家。他是古代中國科學家中,影響遍及許多國家且持續到今天的第一人。他花二十七個年頭所撰著的「本草綱目」,已成為世界性藥學、生物學的經典之作。他在生物分類學上的成就可以和十八世纪林奈相提並論。但是,我們的國家教科書上,只介紹林奈,卻沒有一句話提到李時珍。李約瑟說過:或許在通盤檢討之後,歐洲借助於中國的,可媲美那些由耶蘇會傳教士傳入中國的科學與技術……。這真是令人吃驚的話,我們一向所知道的科學,是由傳教士帶進中國來的,我們對自己祖先所建立的科學甚至覺得陌生,當然更不知道中國的科學成就和科學思想也曾被帶入歐洲,而引起巨大影響。我不禁又要問,為什麼我們在明末清初接受歐西科學以後,便幾乎和某些光榮的科學傳統斷了線?這段公案留待有心人去解答罷。
回顾必修三有关内容中医药学成就 作者 朝代 著作 地位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外科麻醉 五禽戏 《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 五大核心: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 形神学说\\天人学说 编于战国 成书西汉 “医圣” 张仲景 东汉 华佗 李时珍 明朝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论述四诊法--- 临床医学经典 最早的麻醉药剂 最早的体育保健操 总结性;创立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 回顾必修三有关内容:
思考: 李时珍为什么能编撰出《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的历史地位如何? 李时珍 返 回
会通中西的近代实验农业开拓者——徐光启 二。会通中西的近代实验农业开拓者------徐光启
在繁华的上海滩上,有一个文明的聚集区——徐家汇,它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内阁大学士、伟大的科学家徐光启身上。 徐光启是我国明末著名的科学家,是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的人。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大师,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上海人。二十岁中秀才,三十六岁以第一名考中举人。四十三岁又考中进士。晚年进入朝廷,先在翰林院、詹事府和礼部任职,升任礼部左侍郎、尚书、内阁大学士。 幼年时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志趣高洁。一天几个同学谈论各自的志向,有人要当富翁,有人要做道士,徐光启却表示“治国治民,崇正辟邪,勿枉为人一世”。公元1597年,35岁的徐先启再次奔赴乡试考场。为了筹备他赴安徽考试的盘费,母亲变卖了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为此全家人有几天断炊。而他为了节省路费,竟挑着行李,冒着大雨,沿江边步行100多里。这次考试,开始阅卷人仍把徐光启圈在榜外,直至发榜前两天,主考官、著名学者焦宏复查落选的试卷,一阅到徐光启的卷子就“击节叹赏”,看到后面时拍案叫绝,赞叹说:“此名士大儒无疑也!”于是把徐光启从落选者提为此次考试的第一名举人。一时间,徐光启名噪南北,他应试的那篇文章直至清代还被编人《读墨简练百篇》,作为全国秀才们的学习范文。 二。会通中西的近代实验农业开拓者------徐光启
这次中举无疑给徐光启全家带来新的希望,甚至一些社会上层人物都对徐光启刮目相看。当时上海的大官僚地主顾冒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徐光启的儿子。徐光启金榜题名,虽感荣耀,亦有自己的苦衷。他20岁中秀才,35岁中举人,这十年中,徐光启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攻读四书五经、八股时文上面。其实,他并不是十分热衷功名的人,他参加科举考试,一是为了遂父母心愿,二是为了改变困窘的家庭状况及自卑环境。徐光启也并不在意八股时文,他后来曾对儿子说,那都是些雕虫小技,于经世致用无补。他更关心的是可强国利民的经世实学。1600年,是徐光启人生旅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在南京结识了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玛窦。这位传教士带来的三棱镜、自鸣钟、日晷仪等科技产品深深吸引了本就关注科技的徐光启。经过一年的交游,徐光启深受利玛窦的影响,被一种新奇的西方科技和文化所折服。徐光启在南京受洗礼,正式加入了天主教,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天主教徒。这在伦理道德规范森严的明代,不啻于石破天惊的举动。但徐光启此举并非出于宗教狂热,借西洋科技富国强兵才是他的根本动机。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六卷,梁启超曾评价它为:“字字精金美玉,是千古不朽的著作。”在这里他们创造了许多数学概念,如点、线、面、平面、曲线、曲面、直角、钝角、锐角、垂线、平行线、对角线、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圆心、平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斜方形(菱形)、相似、外切、几何等等。这些概念一直使用到今天。并且,其一改中国古代数学书籍编写方式,引入了公理化方法,使用了证明等。直到20世纪初,中国废科举、兴学校,以《几何原本》内容为主要内容的初等几何学方才成为中等学校必修科目,实现了300年前徐光启“无一人不当学”的预言。
《几何原本》是古代西方数学之经典,它被翻译成中文,是一个在特定的年代发生的特殊事件。徐光启面对西方科学技术和文明成果,既不盲从,也不拒绝,而是批评地吸取,并在此基础上“欲求超胜”,在译书的日子里,徐光启风雨无阻,每天必前往利玛窦住所,一去就是三四个小时,一位是身着官服的儒生,一个是高鼻蓝眼身挂十字架的洋人,为了一个译句,反复推敲、斟酌,力求达到信达雅。两人精诚合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东西文化交流的美妙图画,在历史中定格。《几何原本》的翻译出版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开创性工作,同时,它也是中国科学译著的滥觞。从此,西方理性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开始渗入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我国的《九章算术》和古希腊的《几何原本》是古代东西方两种数学体系的代表,它们截然不同。明朝末年《几何原本》被翻译到中国来,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原有的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习惯,改变了中国数学迈向近代化发展的方向,因而,这个过程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值得一书。可是,看现在一般的数学史和科技史书籍,提及此事,均是寥寥数笔,着墨不多且不甚系统。而对于此过程的详细情况,涉猎极少。以至于,现在不少的数学教师和大中学生不了解此段历史,对于利玛窦和徐光启是如何将《几何原本》翻译过来的感到很是陌生。不了解此段历史,势必要影响到实际的数学学习和教学。所以,弄清出这段历史是很有意义的。
1610年以后,徐光启在制定天文历法的过程中,和传教士一起设计了许多天文仪器,并且第一个把西方历法引进中国。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绍了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他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崇祯历书》的编纂对于我国古代历法的改革是一次飞跃性的突破,它奠定了我国近三百年历法的基础。徐光启的编历工作为中国天文学由古代向现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基础。 与此同时,他还钻研了西方的水利学,编译成《泰西水法》六卷。徐光启的工作,开了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先河,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大师。 徐光启出身农家,自幼即对农事极为关心。他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步入仕途之后,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 他身体力行参加农业实践,总结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他把福建甘薯引到上海试种获得成功,并写了《甘薯疏》。他又将北方的芜菁移植于上海,写成了《芜菁疏》。1633年,徐光启年老回到家乡,整理毕生苦心搜集的材料,编写成《农政全书》60卷,这部书详细记录了我国的农具、土壤、水利、施肥、选种、嫁接等农业技术,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之一。
徐光启是中国历史上主动吸纳异域文明的先驱,努力以西方文化之长补华夏文化之短。作为我国第一位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文明的爱国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测量、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著有《农政全书》、《几何原本》等著作。 徐光启始终不忘革新朝廷政治的理想,几次进京作官,又几次被奸臣昏君排挤出京。他从政几十年,始终清廉自守,两袖清风,直到病逝时,身边还不足十两银子。
回顾必修三有关内容: 农学成就——四大农书 作者 朝代 农书 地位 贾思勰 南北朝 《齐民要术》 现存第一部农书 大司农 元朝 《农桑辑要》 现存最早官修农书 王祯 《农书》 农器图谱地位重要 徐光启 明朝 《农政全书》 吸收西方自然科学 达到传统科学顶峰 回顾必修三有关内容:
1633年,72岁的徐光启因过度劳累而逝世。徐光启死于任上,官拜宰相,位极人臣,但“盖棺之日,囊无余资”,两袖清风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崇祯帝下令追赠其为少保,辍朝一日,以示哀悼。灵柩运回光启的故乡——上海徐家汇安葬。徐光启以赤诚之心示祖国,以开放之心献科学,以进取之志求真理。传播文明之火,做会通中西第一人;身居高官,奔走呼号,殚精竭虑图自强。余秋雨先生说:“我认为上海文明的肇始者,是明代进士徐光启……”可见,徐光启是我国历史上富有科学成就的一位可敬宰辅,他的中西合璧的开放精神,将永远昭示后人不断进取!在林则徐之前,明代的徐光启就已经开始放眼看世界。他身体力行,种植蕃薯,让很多贫民度过了饥荒年代;他告诉400年前的中国人,地球是圆的;他把滑膛炮拖到战场,并告诉皇帝,这才是将来战场的主宰;他指挥制造了中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比伽利略只晚了十几年。徐光启的名字,标志着中国人曾经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那么接近。
徐光启勤勉好学,身居高位,依然“目不停览,手不停笔”,在他72年的灿烂旅程中,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其中《农政全书》和《崇祯历书》为其扛鼎之作。《农政全书》是中国农政史上最完备的古代农学百科全书。《崇祯历书》则奠定了中国近300年天文历法的基础,极大地发展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站在徐光启墓前,作为一个远离家乡又思念家乡的上海人,我沉思良久,徐光启长眠于上海300余年,他的科学精神已经渗透到上海这座城市的血液中。徐光启是中国人的自豪,上海人的骄傲。为此,我疾呼上海科技界应当建立“徐光启节”或“徐光启科学奖”,因为其科学精神,正是我们这座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命脉根系所在。 返 回
课堂探究:晚明何以科技群星璀璨? 课堂探究:晚明何以科技群星璀璨?
一、朱载堉,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布衣王子“朱载堉”(1536~约1611),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生于明怀庆府(今河南省沁阳市)郑王宫邸,系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他一生布衣素食,潜心音律科学研究,七疏让国,隐居在九峰山,著书立说。明神宗敕建“让国高风”牌坊加以褒奖。朱载堉一生著有《乐律全书》等30多部著作,在全世界首创十二平均律并发明了弦准和律管。他提出“舞学”,首创“舞谱”,并在数学、物理、计量、天文历法等学科里,为我国夺得多项世界第一的创造发明,终成明代杰出的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巨星。 朱载堉是世界上第一位创立“十二平均律”的数理和音准的科学家,是我国伟大的音乐理论家、教学家和天文学家,被西方赞誉为“东方百科艺术全书式的人物”朱载堉的理论是世界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大发明。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诞生出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是乐律学家、音乐家、乐器制造家、舞学家,又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历法学家,在美术、哲学、文学方面也有惊世的建树。早在明代,朱载堉 就为我国夺得了多项世界第一。 朱载堉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因此,朱载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课堂探究:晚明何以科技群星璀璨?
朱载堉: 钢琴理论的鼻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他一生淡泊爵位,笃志科学文化研究。
提起钢琴,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现代钢琴王子理查德演奏的悠美、激昂的世界名曲,孰不知,有着4O0多年历史的钢琴和所有琴键乐器的制作发明,却是按照“十二平均率”来调音的。“十二平均率”在几百年前就被西方喻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它的发明人就是朱载堉。他隐居在山水乡间,融入民间音乐和乡土文化,被世人赞誉为“让国高风”的“布衣王子”。在封建社会,“辞爵让位”是千古称颂的美谈。朱载堉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居土屋,眠草茎,以“卧薪尝胆” 自勉,专心攻读,勤奋笔耕,以致他在音乐史上为中国律学史创建了十二平均律,几百年前就被西方喻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后来被认定为国际通行的标准音调 。要理解其中的含义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计量学以及声学、律学的知识。也正是因为它的冷辟和深奥,不为一般世子阶层所知,长期以来 中国 历史界也很少关注。朱载堉创建的十二平均律在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传入西方,直到十八世纪前半叶,德国作曲家巴赫才分别于1722年和1744年创作了上下两卷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使十二平均律发挥到极致作用,以创作实践证明了这个律制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此以后,十二平均律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被人们普遍接受,而巴赫的钢琴曲也成了划时代的作品,十二平均律的种子是在中国土地上萌芽的,却在欧洲开花结果。十二平均律的发明和运用,开创了世界音乐史的新纪元,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及其大批划时代的作品,都受到了十二平均律的影响。
沧海桑田薪火传,万古乐魂自芬芳 朱载堉不仅是近代音乐理论的先驱,也是近代科学的开拓者。他在广泛的科学领域里取得了非凡的成果,为我国夺得了多项世界第一:第一个创建了十二平均律理论;第一个制造出定音乐器——弦准;第一个用珠算进行开方;第一个创立“舞学”,并为这一学科规定了内容大纲。
在徐霞客出世的二年,即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又诞生了一位出类拔萃的科学家,他就是宋应星。随着他的著作《天工开物》的流传,他的名字也驰名世界。宋应星(1587—1661)中国明末科学家。江西奉新县人。28岁考中举人,名列第三,作为举人,他屡赴京赶考,未中进士, 均名落孙山,从此求取功名的欲望逐渐淡薄,决心专心治学。他为自己的书房题名为「家食之问堂」,所谓家食之问,意思是关于家常生活的学问,寓意甘愿在家当老百姓,研究有关国计民生的学问。英国学者李约瑟,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他广泛接触农民和手工作坊工人,于明末崇祯十年(1637年)出版了图文并茂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国封建社会,民间工艺技术被认为是“雕虫小技”,一般读书人看不起。宋应星却把它看作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财富,——记录在《天工开物》中,成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名著。西方曾以《中华帝国古今工业》为书名,将它译成外文出版。《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冷浸田使用骨灰蘸秧根,是我国使用磷肥的最早记录;利用不同品种蚕蛾杂交而生出“嘉种”,是我国利用杂交技术改良蚕种的最早记录。书中记载的精巧复杂的提花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记载的锌的冶炼技术在世界上是最早的。
该书用很大的篇幅分门别类,有系统、有重点的介绍了冶铁、炼锌、金属加工、染色、制盐、造纸、陶瓷和制糖等工艺技术。它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书中详细记述了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到十七世纪中国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情况。其中不少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工艺技术和科学创见。该书十七世纪传入日本,十八世纪传入欧洲,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然而,民国初年,有人去查《天工开物》的书。便到北京各个大图书馆去寻找,结果一无所获;又去询问各藏书家,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本书。由此可见,在经过满清将近三百年的统治之后,《天工开物》已经彻底从中国“销声匿迹”了,连知道这本书名字的人几乎都没有。后来这个人偶然在一个日本朋友家里发现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他又到日本图书馆去查阅,竟然发现这本书还有英、俄、德、日、法等国的翻译本,而且法国还有全译本。据说当年法国皇帝拿着这本书,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以致将它深藏于皇帝文库中。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惟独中国没有这本书。后来他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找到了《天工开物》明朝的最初原刻本,然后按照这个原刻本,《天工开物》才在中国又广为印行,重见天日了。由此可见,清朝的文字狱有多么“兴旺发达”啊!
徐霞客远游探险 在江阴地方有个青年,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 明末江阴(今属江苏)人。少年好学,喜读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图经地志。二十二岁起弃科举业,受母鼓励,毅然背起了行囊,不避风餐露宿之苦,不怕葬身丘壑之险,三十四年的时间,在一不受当时政府的委派,二没有国家的任何资助的情况下,只身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及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到五十六岁病逝前半年为止,一直行到我国边境腾冲。
他跋山涉水,到过许多人迹不到的地方,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考察自然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前后三十余年。三次遇盗,四次断粮,而志不变,气不馁,写游记不辍。崇祯十三年(1640年)病倒于云南丽江,被人护送回乡。次年卒于江阴。可惜他的原稿大都散佚了,保存下来的大概不及原不的六分之一,经后人整理成书。这就是闻名于世四十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为明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
在地理学上的重要成就有: (1)喀斯特地区的类型分布和各地区间的差异,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征、类型及成因,有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指出一些岩洞是水的机械侵蚀造成,钟乳石是含钙质的水滴蒸发后逐渐凝聚而成等。他是中国和世界广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卓越先驱。 (2)纠正了文献记载的关于中国水道源流的一些错误。如否定流行1000多年的“岷山导长江”旧说,肯定金沙江是长江上源。 (3)观察记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态品种,明确提出了地形、气温、风速对植物分布和开花早晚的各种影响。 (4)调查了云南腾冲打鹰山的火山遗迹,科学地记录与解释了火山喷发出来的质地成因;对地热现象的详细描述在中国也是最早的;特别是关于喀斯特地貌的详细记述和探索,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写景时注重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游记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具有恒久的审美价值。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学价值。《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它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记述翔实生动、科学价值很高的优秀地理学著作,在中外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突出的是他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和研究。他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大规模的考察,并作了详细记录和深入研究的第一人,西方学者做他这样同类性质的工作比他要晚一、二个世纪。而且,在当时地理学的各门学科都处于萌芽状态,又没有任何仪器的情况下,徐霞客经过观察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和近代一些科学原理均相符合,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徐霞客在我国地理学上开辟了系统地调查自然,研究自然,揭示大自然内部规律的新方向,在我国和世界科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有时候我们不能不羡慕徐霞客的生活,他的轨迹溢出没已不在正常人之外。我时常感到奇怪,在中国古代那样一个交通落后,崇尚功名,资讯不发达的环境里,何以会产生出徐霞客这样的异类?中国古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四方"是把书本知识和野外观察与验证,获得完整知识的高度概括。因此,中国应将修学旅游、科普旅游纳入现代教育系统,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想付诸实践,且更适合青少年的天性。这种"寓教于游"应当视为现代教育的新发展。徐霞客到过的地方,现在很多都是4A级景区了。时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应制定到西部的国民奖励旅游和西部带薪休假旅游制度,发行西部旅游特别优惠联票;对国民到西部出游进行导向性宣传。
为此,我建议国家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可以联合推出"中国青少年国内修学旅游计划",每年组织初中和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5天左右的国内修学旅行,促使学生扩展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修学旅行目的地和参加费用,由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前提下制订和实施修学旅行计划,其中特别鼓励东部地区的青少年前往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走往东部地区,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增进不同的生活体验。
第7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著作 类别 朝 作者 主要内容 价值影响 《本草纲目》 药物学 明 记载药物、方剂 《农政全书》 农学 介绍农学成就和欧洲农业 《徐霞客游记》 地理学 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 《天工开物》 生产技术 明末 总结明朝农工业生产技术 李时珍 徐光启 徐霞客 宋应星 总结中国医药学; “东方医药巨典”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综合来看,明朝的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开放,眼界最为远大,统治者阶层对于传播引进外国先进思想技术最为热心,心态也最为良好的时期,这和明代本身经济的高度发展,思想的高度活跃,广大知识分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空前高涨是分不开,而所有的这一切追根溯源,都必须归源到明朝开国之初所制订的政策。明朝前期是文明的恢复期,后期是文明的崛起期。正是在明朝统治下,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空前普及,士大夫阶层的活跃,哲学思想的突破,使得原来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国文明挽回了颓势,重新焕发出多样多采的的活力,重新显示出人性的尊严,个性的张扬。 孙老师尝试谈谈晚明时期中国科技文化继续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所在:
选择题 1、下列著作中,含有介绍外国科技内容的是 ( ) A、《九章算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2、因医术和医德高尚而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 扁鹊 B 张仲景 C 华佗 D 李时珍 3、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 《本草纲目》 B 《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4、下列人物,翻译过西方科学著作的是 (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徐光启 D.宋应星 5、(2004年历史广东卷第5题)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支持“反清复明”活动 B.积极引进西学 C.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D.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
6、(2003年文综全国卷第27题)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 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B.侧重于理论探索 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 D.提倡实验科学 7、下列各图出自我国古代同一部科技著作,读图指出该书作者是 A.贾思勰 B.沈括 C.徐光启 D.宋应星 8、《农政全书》与《天工开物》的相似之处有 A.介绍农业生产技术、经验 B.介绍了欧洲的技术方法 C.被译为日、俄、英等文字 D.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 9.【创新预测题】图示二人的交往产生的积极意义在于 A.为我国科技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B.中国文化在欧洲广泛传播 C.西方的天文、数学、哲学和政治学传入中国 D.中国人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列举明清时期科技领域四部总结性的著作极其作者;并简单论述其在各自领域的世界地位? 材料解析题: “始种,稻欲温。温者缺其塍,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大热,令水道错。” ——万国鼎,汜胜之书辑释,农业出版社,1980年,第121页。 “无流水,曝井水,杀其寒气以浇之” ——万国鼎,汜胜之书辑释,农业出版社,1980年,第150页 “下田水不得冷,唯山田泉水未经日色则冷……为山田者宜委曲导水,使先经日色,然后入田,则苗不坏”。③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7,上海古籍出版社 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如何解决灌溉中水过冷的问题?最晚到清朝,我国能否培植反季节蔬菜或者水果? 问答题 列举明清时期科技领域四部总结性的著作极其作者;并简单论述其在各自领域的世界地位?
请思考课本中(岳麓版)第八十八页两道思考题及其三道探究题,并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与答辩. 请思考课本中(岳麓版)第八十八页两道思考题及其三道探究题,并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与答辩.
在<活动建议>一栏中请注意课本中有关影响人成才之路的三个要点.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