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培养 生物技术 00274024 陈克念.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中国. 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自然医学生机健康法 食疗.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 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合作研究项目 日期 中国科学院 2002 合作单位 项目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项目二十 生态养猪技术 梁春凤
细胞培养基本技术.
实验三 悬浮细胞与贴壁细胞 的培养与观察 实验三 悬浮细胞与贴壁细胞的培养与观察.
细胞因子.
第四节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细胞体外培养基本条件: ①无菌 ②营养充足,防止有害物质 ③氧气 ④随时清除代谢有害物质
第二章 克隆技术 第三节 动物的克隆.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讲课教师:刘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知识 + 实践 = 能力不断提高.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组织工程 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小云.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细胞培养基本技术.
动物细胞工程.
专题2 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动物细胞融合 ◆单克隆抗体制备.
第九章 细 胞 培 养.
选修三第二章 细胞工程 第三节 动物细胞工程.
3.3 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 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的生长类型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生殖细胞.
鸡病防治技术 涞源职教中心.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2.2 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 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核移植 单克隆抗体等.
菜豆.
第一节 鸡腿菇栽培技术 主讲 刘柱明.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麵食類的烹調.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Animal Cell Engineering◆
Water potential in the plant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ATP SLYTYZJAM.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論語 為政篇.
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桃 園 市 趴 趴 走 免費市民公車路線圖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A 12B 11B
氮循环 肖子聪.
专项考能集训(四)  碱基含量及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胚胎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研究进展.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冻存复苏技术 与细胞计数 徐志浩 遗传与基因工程教研室 院系楼西侧一楼 2016年.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遗传病的分析3 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制备.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动物细胞培养 生物技术 00274024 陈克念

一、 细胞培养的现实意义 生活上:生产药物、食品等。 科研上:如癌细胞的研究等。 经济上:将实验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生产生物技术商品。

二、细胞培养基本概念   细胞培养是指在人工提供的条件下细胞在生物体外进行的生长。 它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细胞的培养。

二、细胞培养的环境   细胞在体外培养中所需的条 件与体内细胞基本相同。

细胞培养的环境 1、无污染环境 2、恒定的温度 3、气体环境 4、细胞培养基

1、无污染环境   培养环境无毒和无菌是保证细胞生存的首要条件。当细胞放置于体外培养时,与体内相比细胞丢失了对微生物和有毒物的防御能力,一旦被污染或自身代谢物质积累等,可导致细胞死亡。 因此在进行培养中,保持细胞生存环境无污染、代谢物及时清除等,是维持细胞生存的基本条件。

2、恒定的温度 维持培养细胞旺盛生长,必须有恒定适宜的温度。例如人体细胞培养的标准温度为36. 5℃±0 2、恒定的温度   维持培养细胞旺盛生长,必须有恒定适宜的温度。例如人体细胞培养的标准温度为36.5℃±0.5℃,偏离这一温度范围,细胞的正常代谢会受到影响,甚至死亡。 培养细胞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对高温强。

3、气体环境   气体是培养细胞生存必需条件之一,所需气体主要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氧气参与三羧酸循环,产生供给细胞生长增殖的能量和合成细胞生长所需用的各种成分。 二氧化碳既是细胞代谢产物,也是细胞生长繁殖所需成分,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培养基的PH值。

4、细胞培养基   培养基是培养细胞中供给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生殖增殖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 培养基种类很多,按物质状态分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两类;按其来源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直接采用取自动物体液或从组织中提取的成分作培养液。特点是营养价值高,成分复杂,来源有限。如血清、鸡胚汁等。 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根据细胞所需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内含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类、无机盐、维生素、微量无素和细胞生长因子等。单独使用细胞虽有生存但不能很好的生长增殖。 (p141)

5. 培养细胞的分类 按培养的动物细胞生长方式,培养细胞可以分为贴壁依赖性细胞(贴壁培养)和非贴壁依赖性细胞(悬浮培养)两种类型。 前者在培养时必须贴壁附于培养器皿表明上才能正常分裂增殖,且只能单层生长。(多数动物细胞) 而后者多为肿瘤细胞(可悬浮培养)。

下面介绍具体实验

人体遭受烧伤后,皮肤形成极大的创面给病原感染带来机会。因此必须尽早有效的封闭烧伤创面。 皮肤细胞培养 人体遭受烧伤后,皮肤形成极大的创面给病原感染带来机会。因此必须尽早有效的封闭烧伤创面。

而大面积、特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自体皮肤不足,采用异源皮肤又有免疫排斥的问题,所以,在体外进行快速的自体皮肤细胞培养,对于治疗烧伤有重大意义。

从理论上讲 ,表皮细胞培养技术只需 4~ 8cm2 的皮肤标本 ,分离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后培养 3~ 4周 ,即可扩增 1 0 0 0 0倍 ,生成的膜片可覆盖全身并成为永久性生物覆盖物。

但是移植后的膜片由于缺乏真皮组织 ,特别是缺少表皮和真皮间的基底膜 ,移植后易于与创面分离起泡。外观和功能均不理想。

可用异种 (体 )真皮或真皮替代物 (如胶原膜、纤维蛋白胶等 )作为基底物质 ,先在其中接种成纤维细胞形成真皮类似物 ,而后于其表面接种自体表皮细胞 ,并让其处于培养皿中气-液体交界面处生长 ,表皮细胞暴露于空气之中 ,在近似生理的条件下得到充分的分化 ,最终形成具有表皮层和类似真皮结构的皮肤类似物。

基本培养方案 1 配制培养液; 2 分离细胞(取材); 3 接种; 4 原代培养; 5 传代培养; 6 检测;

1——培养基的配制 DMEM+H2O+青霉素+链霉素 (p139-150)

2——分离表皮细胞(一般做法) 手术切取皮片在生理盐水中冲洗 ,用眼科剪刀在皮片上打洞 ,间距为 0.5~ 1.0cm。浸于 dispase酶中 ,4℃冰箱消化1 8~ 2 4小时。用Hanks液冲洗一遍 ,用DMEM培养液漂洗一遍。将表皮分离并置于胰蛋白酶和 EDTA混合液中 ,吹打成细胞悬液 ,将细胞悬液加入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 ,离心将分离的皮肤细胞以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进行培养。台盼蓝染色计数活细胞。

3——接种 在已经培养了真皮替代物或异种真皮作为基底物质的培养基上接种表皮细胞。加入培养液,置于CO2 培养箱内培养。 (美国德克萨斯LifeCell公司生产等公司生产真皮替代物)

4——原代培养(p151) 原代培养是指将肌体取出的细胞进行初次培养的过程。初次培养的细胞大约增殖10代左右,这样的细胞成为原代细胞。 注意观察,细胞的活力,形态,数目 贴壁等情况(p154)。及时更换培养液,保持细胞处于液气交界处。当细胞培养成薄片,可传代培养。

5——传代培养 从原代培养的细胞继续转接培养称为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成功后细胞扩展成片,为增加产量,应转接传代培养。 传代培养主要是要注意把握转接的时间,过早细胞产量不足,过晚,细胞活力不佳。

6——检测 倒置显微镜观察。 移植方面就不多说。

问题: Q1:为什么产用真皮替代物或异种真皮作为基底物质?会不会造成免疫排斥? Ans:a.真皮替代物可为表皮细胞提供附着和增殖的支架 ,提高表皮细胞膜片的移植成功率 ,并改善愈合质量。b.真皮成分能影响表皮细胞的迁移、分化、粘附和生长。 含有成纤维细胞的真皮替代物不但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而且可促进表皮细胞生长 ,促进真皮表皮连接形成 ,改善移植物的物理性能和美观效果 ,使其柔软接近正常皮肤。

Q2:为什么用气液界面培养法? Ans:传统的表皮细胞培养法是使细胞于培养液液面以下生长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表皮细胞桥粒层的自然分化和基底膜形。 气液界面培养模拟表皮细胞生长的自然环境。该法培养的表皮细胞角化程度增大 ,具有半桥粒和基底膜结构。

Q3:培养的时间长短,皮源。 Ans:由于培养足够的自体表皮细胞膜片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异体表皮细胞膜片移植又起不到永久覆盖创面的作用 ,最终仍将被机体排斥。 有人用自体异体细胞混合培养,获得成功。解决皮源不足问题。

展望 培养的表皮细胞自体或异体移植以及与真皮替代物结合组成人工复合皮肤以实现创面修复的研究 ,是当前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前沿课题 ,已取得可喜进步并初步应用于临床。尽管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 ,但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进步以及同其他学科的合作 ,在不远的将来 ,有可能取得重要突破。未来的复合人工皮肤很可能就是培养的自体或异体表皮细胞与真皮替代物的结合。用剔除次要 ,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的非免疫性同种异体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体外重组皮肤 ,将从根本上解决自体表皮细胞移植存在的培养时间过长问题。通过基因转染手段 ,将促进创面愈合的各种细胞因子基因导入培养的表皮细胞或成纤维细胞中 ,移植于创面 ,有可能加快创面愈合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