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BE-14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经过同学们近两周的笔袋制作材料搜集、 设计、制作,我们的作品终于完工啦!大家 迫不及待地展示并相互交流了自己的作品。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参评和投票,我 们最终选出了一、二、三等奖作品。 下面就请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一看我们 的杰作吧! 自制环保笔袋交流评比.
Advertisements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仪 器 分 析 实 验仪 器 分 析 实 验 主讲人:刘江涛 重庆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案例 某日,小强的妈妈带着 7 岁的小强去医院。妈妈说老 师多次反映小强容易发脾气,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 成绩不好。妈妈说他从小就好动,容易分神。她同时 说最近小强经常感到肚子痛和便秘。她曾经买药给他 吃,但没有效果。 小强和姐姐、妈妈住在郊区外公外婆家。他爸爸是公 司司机。妈妈和外公都在一家蓄电池厂工作,小强和.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第七章 各类中药制剂分析 药物分析学科.
龙星课程—肿瘤生物信息学上机课程 曹莎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生物统计学 林隆慧.
一、能线性化的多元非线性回归 二、多元多项式回归(线性化)
实验性质:综合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陈兴都
医疗废物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 李建军.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岡山區103年第12次 登革熱聯繫會報會議 岡山區公所 103年12月30日 1.
指導老師:顏明賢 班級:四高四A 姓名:蔡富凱 學號:4971G003
姓 名 出生年月 所在学科 最高学历/位 专业 毕业学校 成果内容 本人业绩 (一)教学内容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量化视角下的豆粕投资机会分析 格林期货研发培训中心 郭坤龙.
答辩人:谭嘉恒 导师:黄志纾 副教授 古练权 教授
托幼机构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消毒科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猜 谜 说个宝,道个宝,说它宝贵到处有, 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   万物生存离不了,在你身边看不见, 越往高处它越少。(打一自然物)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Harvard ManageMentor®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质谱分析法 化学三班 周俊伟.
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拓扑图:平台期课程 通识 12 数学 14 物理 4 化学 11 英语 6 政治 14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 Potential-pH Diagram
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学生:宝藏PPT 指导老师:XXX.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模型分类问题 Presented by 刘婷婷 苏琬琳.
河北大学申请博士生导师 人员基本情况 彩色照片 小二寸 免冠 一、近五年科研项目情况 姓名:张 芳 出生日期: 职称:
中国风背景论文答辩模板 某大学某某信息学院 答辩学生:代用名 指导老师:代用名 答辩时间:201X年1月30日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策略简介 代谢组学平台 刘慧颖.
AD相关LncRNA调控及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成员:魏晓冉 李铁志 指导教师:张莹 2018年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品成果展示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第4课时 绝对值.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 刘焕蓉.
深 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SHENZHEN POLYTECHNIC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课堂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高一(5)班 教师:王琦.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回归分析实验课程 (实验三) 多项式回归和定性变量的处理.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 Potential-pH Diagram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数学模型实验课(二) 最小二乘法与直线拟合.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毕业论文答辩模版 电子信息专业 2015级本科08班 北京大学 论文宝 答辩人: 教授 导师: 深蓝与灰白搭配 简洁严谨学术风格
毕业论文答辩模版 北京大学 某某某某专业 2015级本科08班 论文宝 答辩人: 教授 导师: Peking University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BE-14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指导教师 : 佘志刚 副教授 答 辩 人 : 包云玉 专 业 : 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

主要内容 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现状 选题意义 研究方案 实验及讨论 实验结论 致谢

一、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现状 陆生资源的日益匮乏 耐药性的出现 海洋资源丰富 海洋微生物 新增疾病速度加快 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现状 在过去10多年中已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到数百种有机化合物, 其中近百种属世界上首次发现。有的化合物结构奇特, 在陆地生物中从未发现过。不少具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癌、消炎等活性。 相对于天然产物研究的丰富成果,海洋真菌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20世纪80年代末,海洋真菌的研究工作开始初步发展,至今已成为海洋微生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现状 《Marine Natural Products》中海洋真菌的研究统计(图1)

一、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现状 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新药具有很大的优势。寻找红树林真菌生理活性天然产物的化学研究只在几年前才开始,而红树林内生真菌代谢物的研究则是刚刚开始起步。因此,其前景非常广阔。

二、选题意义 本论文研究的红树林内源真菌(编号NO. SBE-14),采自香港,菌种分别保存在香港城市大学和中山大学内。经由中山大学郭志勇博士的研究,在真菌SBE-14的甲醇混合溶液提取物及培养液提取物中已分离到16个化合物,其中3个新化合物。 本人所在的课题小组,在对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BE-14的活性代谢产物的进一步研究中,又陆续分离得到了几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如:对神经质瘤有抑制效果的Austdiol;体外抑制两种不同口腔癌细胞KB,KBv的IC50 都小于1μg/mL的Secalonic acid A等。

二、选题意义 化合物Austdiol和Secalonic acid A的结构式(图2)

二、选题意义 从海洋红树林内生真菌SBE-14中分离发现的有良好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对于开发新型药物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如何才能大量获取目标代谢产物,以达到大规模制药的需求,则需要我们对真菌SBE-14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设计,寻找最利于产生目标代谢产物的最优化培养条件,以达到大量生产目标代谢产物的目的,为其进一步深入的药理研究,甚至最终的成药,提供来源基础。

三、研究方案 LC-MC检测 收菌(培养 30天) 菌体干重 提取培养液 HPLC法检测Austdiol浓度 SAS软件分析 复筛培养基 ( Plackett-Burman设计 ) 收菌(每周 一次) 初筛培养基 菌体干重 提取培养液 绘制生长曲线 HPLC法检测Austdiol浓度 确定最适碳、氮源

真菌SBE-14在三种培养基中的形态 培养基 培养时间/天 7 14 21 30 A (葡萄糖) h(土豆浸液) 复筛培养基 培养30天

四、实验及讨论 4.1 初筛确定最适碳、氮源 真菌SBE-14 对碳源的需求, 如图3和表1:

4.1 初筛确定最适碳、氮源 真菌SBE-14对氮源的需求,如图4和表2:

4.1 初筛确定最适碳、氮源 tR = 6.065min 初筛培养液提取物与标样HPLC谱图对照(图5): 色谱条件为: 30%(HCN/H2O):40%(MO/H2O)= 1:1流动相; 流速0.8mL/min, 检测波长254nm, 灵敏度0.100AUFS, 进样体积5μl。

m/z=236 图6 化合物 Austdiol EI-MS

m/z=237.1 m/z=5.63 图7

四、实验及讨论 4.1 初筛确定最适碳、氮源    综合菌体干重和目标代谢产物Austdiol的产量,确定葡萄糖为本实验中真菌SBE-14培养的最适C源。本人所在的课题小组,在之前对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BE-14的培养中,已发现它在土豆培养基(PDA)中生长情况很好。结合本实验的分析结果,亦可得到同样的结论。故将土豆浸液作为真菌SBE-14培养的最适N源。

四、实验及讨论 4.2 Plackett-Burman 法初步优化培养基组成    本试验选定8个因素为自变量,以真菌SBE-14菌体干重(Y1)和培养液中Austdiol浓度(Y2)为响应值,根据 Plackett-Burman设计原理,选定N =12 对8个因素及一个误差项(X9)进行研究,各因素均取两个水平:高水平“ 1 ”和低水平“ -1 ”。

序号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Y1 Y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代码 参数 低水平(-1) 高水平(1) X1 土豆浸液(g/L) 200 300 X2 葡萄糖(g/L) 10 15 X3 海盐(g/L) 2.5 4.0 X4 PH 7.0 8.0 X5 磷酸氢二钾(g/L) 0.2 0.3 X6 硫酸镁(g/L) 0.5 0.8 X7 硫酸亚铁(g/L) 0.1 X8 氯化钾(g/L) X9 误差项 —

配制目标代谢产物Austdiol的系列稀释浓度:2. 5μg/mL、5 配制目标代谢产物Austdiol的系列稀释浓度:2.5μg/mL、5.0 μg/mL、10 μg/mL、20 μg/mL、50 μg/mL、100 μg/mL,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图8): 根据目标代谢产物Austdiol 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数据,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标准对照品系列浓度为横坐标,做标准曲线(图9)。

其线性回归方程为: Y=0.979058*X -1.63989 r=0.999955 (n=6) 可知在所用的测试条件下:浓度在2.5 ~100 ug/mL 范围内,峰面积和测定浓度呈极好的线性关系

首先对12组复筛培养基培养液提取物,进行HPLC 分析,并通过各组在tR=6 首先对12组复筛培养基培养液提取物,进行HPLC 分析,并通过各组在tR=6.06处的保留峰峰面积计算其浓度,最终得到了培养液中代谢产物Austdiol 的含量 图10

再对复筛培养基培养液提取物,进行LC-MS检测,在tR = 5. 64 时的ESI-MS (+c) 显示出 m/z=237   再对复筛培养基培养液提取物,进行LC-MS检测,在tR = 5.64 时的ESI-MS (+c) 显示出 m/z=237.1 的基峰,与标准物 Austdiol 的分子离子峰相同,再次证明了培养液中有Austdiol 产生。 m/z=237.1 tR = 5.64 图11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结果见表4:

各因素主效应分析结果(表5) :

运用Plackett - Burman法,对表中的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获得最优多元一次回归方程为: Y1 = 1.069362 + 0.2912610*X2 + 0.2700670*X5 Y2 = 0.761239 + 0.404630*X2 - 0.121882*X3 + 0.254203*X5 + 0.306676*X6 + 0.325856*X7

四、实验及讨论 4.2 Plackett-Burman 法初步优化培养基组成   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菌体干重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葡萄糖(P=0.004906)和K2 HPO4·3H2O(P=0.005699)。 同理,影响Austdiol代谢量的主要因素有:葡萄糖,海盐,K2 HPO4·3H2O,MgSO4·7H2O和FeSO4·7H2O 。

利用SAS软件对菌体干重和Austdiol的代谢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

四、实验及讨论 4.2 Plackett-Burman 法初步优化培养基组成    方差分析表明,所得菌体干重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P=0.0001),说明该回归模型在整个回归区域有很好的拟合效果,决定系数R2=0.8659,表明86.59%的试验数据的变异性可用此回归模型来解释。    Austdiol代谢量回归方程显著,且拟合程度比菌体干重的回归方程高(R2=0.8706)。

各个因素的主要效果图(图12) :

各因素主要效应图更直观的看到各因素斜率的大小和正负,分析结果如下: ①葡萄糖浓度对菌体的生长影响最大,其次是K2 HPO4·3H2O的浓度。葡萄糖作为碳源,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正影响。K2HPO4·3H2O作为生长因子,对该菌生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起促进作用。 ②通过高效液相检测得出,影响培养液中Austdiol代谢产量的五个重要因素:葡萄糖浓度,海盐,K2 HPO4·3H2O,MgSO4·7H2O,FeSO4·7H2O,增加它们的浓度,都能促进培养液中Austdiol的代谢。

五、实验结论 通过对真菌SBE-14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设计,得到了最利于产生目标代谢产物的最适碳源、氮源,初步优化了真菌SBE-14培养基组成。 以上我们所做的培养基优化实验初步优化了真菌SBE-14培养基组成,但限于时间关系,并未得出最终的最优化培养基各组分含量。后续工作仍在进行中。 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在复筛培养第11组实验的培养液中目标代谢产物 Austdiol 的产量达到了 576.25mg/100L。初步达到了富集的效果。

致 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佘志刚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对佘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谆谆教诲和深切关怀表示由衷的感谢! 致 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佘志刚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对佘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谆谆教诲和深切关怀表示由衷的感谢!    感谢刘凡师兄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杨虹同学给予我的协助,感谢所有天然室同学在生活和工作中对我的帮助。在这个团结融洽,不断创新的科研集体中与你们相处的时光我终生难忘。    本论文的部分谱图是由中山大学测试中心的几位老师完成的,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研究得到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第八届(2007年度)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项目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衷心感谢我的父母对我多年的支持,感谢所有关心支持我的亲人及朋友。                          包云玉                   二零零八年五月于中山大学 康乐园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