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发布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2011年12月1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供瘤动脉超选插管 的临床价值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介入科 顾建平 年 5 月 · 上海 在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工作中, 供瘤动脉的超选插管有其重要的 临床意义。
Advertisements

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院 卢晓军 把握规律 科学备考 —— 新高考备考策略探讨. 第 2 页 诚信 专业 有为 23:24 教师 “ 五有 ” 与 “ 三年备考意识 ” 心中有考纲 脑中有考题 手中有教材 眼中有学生 耳中有信息 一年高考三年备,三年高中一盘棋.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1 城镇化与大改革:谁该在先? 陈志武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千人计划教授
工大泡泡创意平面设计工作室 工大泡泡创意平面设计工作室汇报答辩 指导老师:工大泡泡 汇报人:段公子.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专利检索和申请简介 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部 肖永红
印度尼西亚专利因特网检索介绍 专利文献部 分类文档处 何欣 2008年10月31日.
第三章专利权属纠纷 本章学习要点 1.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权属纠纷及其他相关纠纷的概念和特点 2.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
“永康杯”2015年度邢台 青年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
连接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生产&营销副总经理 王跃轩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专业网站.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文献部 吴泉洲 企业如何利用专利信息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文献部 吴泉洲
专利的基础知识 与专利申请 主讲人:尹丹.
专利基础知识.
中关村知识产权文化园区行 政策体系宣讲 二〇〇九年四月
申请文件的种类及要求 第二节.
赵军 电话:010-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专利的申请与授权 赵军 电话:010-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敬业乐群 困知勉行 《创新教程》 创新作品专利申请 主讲教师: 林江南 象山县技工学校.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相关专利知识简介 河南省知识产权局 王海英.
中国银行外汇牌价 日期:2007/10/18 货币名称 现汇买入价 现钞买入价 卖出价 基准价 中行折算价 发布时间 英镑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熟悉以下网站: 中国知识产权局 中国专利信息网
电气方面 电机与电器方面 电子方面 电子信息方面
信息通信行业专利发展态势分析 (2011)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知识产权中心
信息通信行业专利发展态势分析 (2011)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知识产权中心
让我们一起走进物流 大一的时光即将结束,马上就要开专业课了,作为物流管理系的学生,同学们是不是又对物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今天让我们通过活动一起走进物流吧! 制作人:丁方媛、王志丹.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三年级九班田依可PPT特产 三年级九班田依可 第七单元 特产.
专利知识问答 29日 5月, 2006年.

八 统计 第三课时 认识特殊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拓展练习.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英国及加拿大互联网专利检索 专利局文献部 何艳霞 tel: 年12月.
一.高新技术企业评选对专利等无形资产的基本要求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TCL多媒体2013校园招聘春季补招 TCL 多媒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简称TCL 多媒体)是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1070),其母公司为 TCL 集团。TCL 多媒体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商,主要从事电视机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其中彩电是公司的核心产品。 TCL 多媒体总部设在中国深圳,其研发、生产的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制造基地分别位于广东惠州、江苏无锡、内蒙呼和浩特、四川成都、墨西哥、波兰和越南胡志明市等,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农业信息化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国内外发明专利支持计划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支持计划 政策解读
用于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系统的停止器 姓名:刘正道 学号: 班级:工041.
新世代的就業競爭力 報告人:朴子就業服務站劉美玲站長 日 期:96.10.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公司荣誉 Enterprise Honor.
浅谈高三历史 二轮复习.
每周交易策略 交易部.
矽力杰半导体2015校园招聘 2015校园招聘岗位: (具有电气工程、微电子相关背景)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授课对象:微电子、电子、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研究生 先修课:数字逻辑电路、Verilog
专利? 我们毕业啦 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 图书馆咨询部.
智慧劳动成果、以及工商业信誉 *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翔 美国Qwest国际通信公司高级工程师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2016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答辩 姓名: 学院: 专业: 年级: 2016年10月.
SIPO的信息服务体系.
如何查找专利文献.
第三节 常用外贸B2B平台简介 一、阿里巴巴 国际交易市场( 中国交易市场( 日本交易市场( 全球批发平台(
文化传播网
20 1X 年终工 作总结 汇报人:XXX.
10/01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张乃根 复旦大学 特聘教授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主任
SIAM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国际站使用指南
Internal River Transportation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2017 多功能简洁实用PPT模板 木子尧 市场部.
SIAM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国际站使用指南
投资建议书 XXX有限公司 制作人: 制作日期: mp2_v_styleguide_ ppt 1.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三届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发布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2011年12月1日

数据说明 数据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2011年6月30日以前所公 开的专利文献。 数据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2011年6月30日以前所公 开的专利文献。 受专利申请延迟公开的影响,专利数据统计存在 2—3年的滞后期;电子百强部分的统计包括发明、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其他部分的统计不包 括外观设计专利。 数据检索及统计由部知识产权中心提供。

专利态势分析 一 工业行业专利申请总体发展态势 二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态势 三 国内各省市专利申请态势 四 内地企业专利申请态势 五 国外企业在华专利申请态势 五 国内高校专利申请态势 六 九大类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态势 七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维持期限态势 八

态势一 工业行业专利申请总量保持增长趋势,电子信息产业专利申请最为活跃,各产业专利申请状况差异较大,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现实状况密切相关。 各行业的专利申请总量均呈两位数速度增长,平均增长率达到18%。 九大行业的专利申请总量占全部专利申请总量的83%,行业的专利申请量与行业的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工业行业专利申请总体发展态势

态势1.1 各产业专利申请状况 行业 总量 发明 实用新型 电子信息 1363718 916043 447675 装备制造 1117316 484836 632480 轻工 685495 193002 492493 石化 352361 294685 57676 钢铁 118364 80620 37744 汽车 100707 40855 59852 纺织 70282 39499 30783 船舶 11107 4654 6453 有色金属 2576 2425 151

态势1.2 各行业的专利申请总量平均增长率达到18%

态势1.3 九大行业的专利申请总量占全部专利申请总量的83%,行业的专利申请量与行业的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态势二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态势 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持续增加,但发明专利所占比重略有下降。 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总量持续增长,发明专利申请在连续三年放缓后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中来自国内的申请是国外申请的两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量。 主要国家在华专利申请相对集中,专利申请增长率超去年同期水平,也明显高于同期全球PCT专利申请增长率。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态势

态势2.1 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持续增加,但发明专利所占比重略有下降

态势2.1 1 专利申请总量增加近24.6万件 2 发明专利申请增加15万件 3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增长9.6万件

态势2.2 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总量持续增长,发明专利申请在连续三年放缓后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 注:信息技术发明申请数据仅为已公开的专利数据

态势2.3 国内的申请总量是国外申请总量的两倍 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量

态势2.4 日、美、韩三国占77%,专利申请增长率超去年同期水平 排名 国别 总量 发明 2011增速 2010年增速 1 日本 197512 195812 12% 5.8% 2 美国 105585 103521 13% 7.7% 3 韩国 51987 51482 10% 4.7% 4 德国 25881 25610 14% 6.8% 5 荷兰 20564 20535 8% 5.4% 6 法国 13960 13874 11% 6.3% 7 瑞典 8276 8236 10.3% 8 英国 6487 6394 6.6% 9 芬兰 6422 6400 7.3% 10 瑞士 5702 5564 16% 8.6% 11 加拿大 3722 3682 17% 10.5% 12 意大利 2292 2247 6.1% 13 澳大利亚 1637 1612 14 新加坡 1614 1569 20% 15.2% 15 以色列 1251 1247 10.6%

态势三 国内各省市专利申请态势 内地各省、市专利申请向东部集中,专利申请同比增长30%,高于去年同期20%的平均增长率。 各省市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大部分省、市的发明专利申请增长率超过同期专利申请总量增长率。 主要省、市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差别较大,前10位的省、市中发明专利申请比重最高69%,最低29%。 国内各省市专利申请态势

态势3.1 专利申请同比增长30%,高于去年同期20%的平均增长率 排 名 省 市 申请量 2011增 速 2010 增速 2011 增速 2011增 速 2010 增速 2011 增速 2010增 速 1 广东 181804 29% 21% 17 黑龙江 11333 22% 13% 2 北京 105067 28% 20% 18 重庆 8780 34% 23% 3 江苏 83476 41% 26% 19 吉林 8524 17% 10% 4 上海 80252 18% 20 江西 5365 27% 15% 5 浙江 62062 33% 24% 21 山西 4891 6 山东 39048 31% 22 广西 4375 19% 7 辽宁 25909 12% 23 云南 3600 8 四川 22017 32% 24 贵州 3172 16% 9 天津 21980 25 甘肃 2668 10 湖北 20750 26 新疆 2295 11 陕西 19211 37% 27 内蒙古 1901 12 福建 16045 40% 28 宁夏 710 7% 13 河南 15543 36% 29 海南 663 14 湖南 15313 25% 14% 30 青海 330 11% 15 安徽 12107 47% 31 西藏 38 9% 16 河北 11726  

态势3.1(续1) 安徽、江苏、福建三个省的专利申请增长率超过了40%。广东、北京两个专利申请最多的省、市专利增长也比较快,分别增长了29%和28%。 江苏、四川、福建、河南、安徽、重庆6省、市的排名略有上升,上海、天津、湖南、河北、黑龙江、吉林6省、市的排名略微下降。

态势3.2 各省市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保持较快增长 排名 排名变 化 省 市 申请量 同比 增长 同比增长 1 广东 108642 排名变 化 省 市 申请量 同比 增长 同比增长 1 广东 108642 28% 17 -1 吉林 3820 22% 2 北京 72917 30% 18 重庆 3646 37% 3 上海 48833 27% 19 河北 3197 4 江苏 35416 45% 20 江西 1886 32% 5 浙江 22013 21 山西 1695 24% 6 天津 11499 20% 22 广西 1452 7 山东 11469 33% 23 云南 1307 8 四川 9842 34% 24 贵州 1137 9 +2 陕西 9360 43% 25 甘肃 1124 10 辽宁 9065 25% 26 内蒙古 635 16% 11 湖北 8782 31% 27 新疆 570 12 福建 5978 28 海南 292 13 湖南 5370 29 宁夏 179 14 黑龙江 4971 30 青海 102 15 河南 4405 35% 31 西藏 16 +1 安徽 4319 41%  

态势3.3 前10位的省、市中发明专利申请比重最高69%,最低29%

态势四 内地企业专利申请态势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中排名前十名企业专利申请占内地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18%,华为和中兴具有明显专利优势。 内地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前十名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较高,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比重与企业主营业务密切相关。 电子百强排名前20的企业专利申请以发明专利申请为主,发明专利申请占其专利申请总量的70%,新加入前20名的3家企业专利申请都比较少。 内地企业专利申请态势

态势4.1 排名前十名企业专利申请占内地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18%,华为和中兴具有明显专利优势

态势4.2 华为和中兴的发明专利比重分别为96%和95%,康佳、海信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分别为45%和36%

态势4.3 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前二十位专利申请及发明排名情况(上) 公司 百强排 名 专利总 量排名 发明 排名 发明排 名变化 专利总量 百强排 名 专利总 量排名 发明 排名 发明排 名变化 专利总量 发明 实用 新型 外观 设计 华为 1 32318 29046 1324 1948 中兴 5 2 25471 23397 1356 718 海尔 3 6 6488 1338 2207 2943 比亚迪 10 4 6369 2587 3091 691 海信 8 -1 5100 1170 2215 1715 联想 3663 2099 871 693 TCL 7 +2 3225 1189 849 1187 康佳 17 9 3207 1110 1543 554 四川长虹 14 +1 2363 728 611 1024 上海贝尔 16 1706 1577 99 30

态势4.3 (续1) 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前二十位专利申请及发明排名情况(下) 公司 百强排 名 专利总 量排名 发明 排名 发明排 名变化 百强排 名 专利总 量排名 发明 排名 发明排 名变化 专利总量 发明 实用 新型 外观 设计 创维 14 11 13 1611 759 514 338 南京中电熊猫 12 1572 791 502 279 北大方正 9 10 +1 1385 922 147 316 同方 15 1225 472 692 61 武邮院 19 -1 1199 878 264 57 长城科技 4 16 705 256 360 89 亨通集团 18 17 N 314 42 271 1 浪潮 278 230 29 宝胜集团 20 127 27 100 晶龙实业 79 36 43

态势五 在华前20位的国外企业专利申请总量是国内电子百强前20位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2.7倍,发明专利申请占其专利申请总量的97%,下降1个百分点。 国外申请总量前二十位的企业在华专利申请稳步增长,部分企业研发更加活跃,企业专利申请增长较快。 国外企业在华专利申请态势

态势5.1 前20位企业一共在我国申请专利268809件,是国内电子百强前20位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2.7倍

态势5.2 前20位在华国外企业的专利申请总量268810件,同比增长8%,部分企业研发更为活跃

态势六 共有915所高校在信息技术领域申请专利,专利申请前10的高校授权发明专利存活期平均为5.5年。 七所部属高校专利申请中信息技术专利占其专利申请总量的61%,其中78%的专利仍然有效,授权发明专利平均存活期为4.5年。 国内高校专利申请态势

态势6.1 国内高校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平均为77% 前10高校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平均为86%

态势6.1(续1) 前10高校有效专利占其专利申请总量的69% 授权发明专利的存活期平均为5.5年

态势6.2 7所部属高校共计申请专利15572件,发明占比86%, 信息技术专利申请9456件,发明占比90%

态势6.2(续1) 7所部属高校有效专利占其专利申请总量的78% 授权发明专利的存活期平均为4.5年

态势七 计算机与自动化和通信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活跃。 信息产业九个技术领域国内申请专利数量超过国外的专利申请,但发明专利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国外的专利申请。 九个领域专利申请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电子测量与雷达导航技术领域专利申请快速增长,通信、广播与电视技术领域增速放缓。 九大类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态势

态势7.1 九个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为70%,比去年降低一个百分点

态势7.2 九个领域专利申请国内申请占63%,国外申请占37% 8个技术领域国内超国外,信息材料与加工工艺略低

态势7.3 电子测量与雷达导航、电子元件、基本电路与通用设备三个领域增长较快,通信、广播与电视技术两个领域的增速明显放缓

态势八 通信领域国外申请人授权发明存活期高于国内申请人授权发明存活期3.2年。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视撤和因费用终止,二者占失效原因的88%,少量专利申请因为被驳回、放弃等原因而失效。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维持期限态势

态势8.1 国外申请人授权发明的存活期平均为10年 国内申请人授权发明的存活期平均为6.8年

态势8.2 专利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视撤和因费用终止,分别占失效专利申请总量的44.4%和43.9%

谢谢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2011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