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水分的测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合理选择饮食.
食品生物化学 Food biochemistry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三章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一、人体内水分的生理意义 二、人体内水的来源 三、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 四、食品中水分测定的意义
第一节 水分的测定 (1)水分含量测定的意义   食物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是食品分析的重要项目之一,因为水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食品水分含量,对于保持食品的感官性质、维持食品中其他组分的平衡关系、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8章 水分及矿物质元素的检测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水分含量的检测 第二节 灰分的测定 第三节 矿物质元素的检测及应用实例.
天然药物化学 溶剂提取法 通化市卫生学校 李瑛.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水 分.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膜蒸馏技术 报 告 人: 申 龙 导 师: 高 瑞 昶.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中药制剂分析 第三章 中药制剂检查 第三节 一般杂质检查 干燥失重 水分 炽灼残渣 灰分 中药制剂教研室.
水的总硬度及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6.2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滴定的方式与分类(自学)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自学)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第五章 相平衡 (第二部分).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气相色谱自动进样器 型 号:AOC-20i 国 别:日本 单价(万元):5.8.
药物的跨膜转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离子反应.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K2Cr2O7标准溶液 的配置 主讲人:李雪莲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 红磷(P)测试评估报告 市场需求:测试套管中的红磷 推荐机型:Ux-220 高配机型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食品水分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水的作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食品组成离不开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水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水是维持动、植物和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除谷物和豆类等的种子类食品(一般水分在12~16%)以外,作为食品的许多动植物一般含有60~90%水分,有的甚至更高,水是许多食品组成成分中数量最多的组分。即使是干态食品,也含有少量水分。

2、水是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良好溶剂: 在动、植物体内,水分不仅以纯水状态存在,而且常常是溶解那些可溶性物质(例如糖类和许多盐类)而构成溶液以及把淀粉、蛋白质等亲水性高分子分散在水中形成凝胶来保持一定形态的膨胀体的溶剂。另外,即使不溶于水的物质如脂肪和某些蛋白质,也能在适当的条件下分散于水中成为乳浊液或胶体溶液。

(1)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3、水能调节体温恒定,对机体具有润滑作用: 水的介电常数很大,能促进电解质的电离。水不但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介质,本身也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水还是动物体内各器官、肌肉、骨骼的润滑剂,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人体水分占体重的2/3,成年人每天消耗400L的水,主要由液态食品、固态食品和代谢水(有机食品在体内分解产生的水)供给。 (1)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表3-1食品的水分含量(w)/% 食品名称 水分含量 蔬菜、水果 70~97 蛋类 67~77 乳类 87~89 谷类、豆类 12~16 鱼类 67~81 菌类(鲜) 88~97 肉类 43~76 植物油

表3-2 部分食品标准对水分含量的规定 肉松 ≤20 糖果(硬糖) ≤3 糖果(奶糖) 5~9 巧克力(纯) ≤1 鸡全蛋粉 ≤4.5 食品名称 水分含量 大米(早籼米) ≤14.0 肉松 ≤20 大米(晚籼米) ≤14.5 糖果(硬糖) ≤3 面粉 12~14 糖果(奶糖) 5~9 大豆 13~14 巧克力(纯) ≤1 花生仁 8.0~9.0 鸡全蛋粉 ≤4.5 方便面(油炸) ≤10.0 全脂乳粉(一级) ≤2.75 饼干 2.5~4.5 脱脂乳粉(一级)

(2)测定水分的目的: 1、确定食品中的实际含水量(或干物质的含量),为加工和储藏提供己醇数据; 2、为以全干物质为基础计算食品中其他组分的含量,以增加其他项目的可比性。

(3)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自由水(游离水)——是靠分子间力形成的吸附水。组织、细胞中容易结冰,能溶解溶质的这部分水。 ② 亲和水—— 强极性基团单分子外的水分子层。 ③ 结合水(束缚水)——以氢键结合的水,结晶水。

固形物 (%) = 100 % - 水份(%) 不同的食品水分含量相差较多(见表3-1)。 食品中的固形物——指食品内将水分排除后的全部残留物,包括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无氮抽出物、灰分等。 固形物 (%) = 100 % - 水份(%) 不同的食品水分含量相差较多(见表3-1)。

二 、 水分的测定方法 ① 直接法——利用水分本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测定水分:重量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化学方法。 ① 直接法——利用水分本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测定水分:重量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化学方法。 ② 间接法——利用食品的物理常数通过函数关系确定水分含量。 如测相对密度、折射率、电导、旋光率等。 直接法比间接法准确度高。

三、水分的测定的意义 水分是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控制水分是保障食品不变质的手段。

第二节 水分的测定 一 、 干燥法 以原样重量 - 干燥后重量 = 水分重量 (一)干燥法的注意事项 1、干燥法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水分的测定 一 、 干燥法 以原样重量 - 干燥后重量 = 水分重量 (一)干燥法的注意事项 1、干燥法的前提条件 样品本身要符合三项条件 (50页下部)

① 水分是唯一的挥发的物质,不含或含其它挥发性成分极微。 ②水分的排除情况很完全,即含胶态物质、含结合水量少。因为常压很难把结合水除去,只好用真空干燥除去结合水。 ③食品中其他组分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重量变化非常小,可忽略不计,对热稳定的食品。

2、操作条件的选择: (1)称量瓶的选择 (铝制、玻璃) 玻璃称量皿——能耐酸碱,不受样品性质的限 制,常用于常压干燥法。 铝制称量盒——质量轻,导热性强,但 对酸性食品不适宜,常用于 减压干燥法或原粮水分的测定。 选择称量皿的大小要合适,一般样品≯1/3高度。

称量皿放入烘箱内,盖子应该打开,斜放在旁边,取出时先盖好盖子,用纸条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重。

⑵ 称样量 样品一般控制在干燥后的残留物为1.5~3克; 固态、浓稠态样品控制在 3~5 克; 含水分较高的样品控制在 15~20 克; ⑶ 干燥设备 烘箱 电热烘箱有各种形式,对流式、强力循环通风式。 ① 普通; ②真空

⑷ 干燥条件 干燥器 干燥温度: 一般是 95~105 ℃;对含还原糖较多的食品应 先(50~60℃)干燥然后再105℃加热。 2.对热稳定的谷物可用120~130 ℃干燥。 3.对于脂肪高的样品,后一次重量可能高于前一次(由于脂肪氧化),应用前一次的数据计算。

干燥时间: 恒重——最后两次重量之差 < 2 mg 。 基本保证水分蒸发完全。 规定时间——根据经验,准确度要求不高的。 对于易结块或形成硬皮的样品要加入定量的海砂。

(二)直接干燥法(常压干燥法) 1. 原理: 在一定的温度(95~105℃)和压力(常压)下,将样品在烘箱中加热干燥,除去水分,干燥前后样品的质量之差为样品的水分含量。 2. 适用范围: 3.样品的制备、测定及结果计算。

⑴ 样品的预处理(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 a . 采集,处理,保存过程中,要防止组分发生变化,特别要防止水分的丢失或受潮。 b. 固体样品要磨碎(粉碎),谷类达18目,其他30~40目。 c. 液态样品要在水浴上先浓缩,然后进干燥箱,不然烘箱受不了。

d. 浓稠液体(糖浆、炼乳等): 加水稀释,最后要把加入的水除去。 加入海砂,海砂与玻璃棒在水浴上干燥后入干燥箱,两者要知重量。 e. 含水量﹥16%的谷类食品,采用两步干燥法。如面包,切成薄片,自然风干15~20h,再称量,磨碎,过筛,烘干 。

常压干燥法操作过程: 烘箱预热 称量皿横重m3 准确称样+称量皿重 m1 干燥1h 冷却30min 称量 干燥1h 冷却30min 称量 反复至恒重准确称样+称量皿重 m2 。 水分的计算: 水分% = ( m1 - m2)/ (m1 - m3) ×100%

(三) 减压干燥法 (1) 原理:利用水的沸点随P↓的原理,将样品称量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选定的真空度与加热温度下干燥至恒重,干燥后样品所失去的质量百分比即为水分含量。 (2)装置如 (下图) (3)操作:将准确称好的样品放入真空干燥箱内,打开真空泵抽出烘箱内空气至所需的压力,如烘箱密封的好,要重新紧一次门的开关螺栓。

(四)红外干燥法(60页) ⑴ 原理: 以红外线灯管做为热源(700~300000 nm波长),利用红外线的辐射热加热式样 ,高效快速的使水分蒸发,据干燥前后的失重即可求出样品的水分。集烘箱于天平为一体。

SCT—3 A 快速水分测定仪(中),样品最大量为 100 g。 ⑵装置 MA30 水分测定仪(德),样品最大为30g。 SCT—3 A 快速水分测定仪(中),样品最大量为 100 g。 ⑶ 操作方法 特点:测定水分快速,简便,但其精密度较差,当样品份数较多时,效率反而降低。

二、蒸馏法(应用广泛的为共沸蒸馏) ⑴ 原理: 二、蒸馏法(应用广泛的为共沸蒸馏) ⑴ 原理: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二元体系的沸点低于其中各组份分沸点,将食品中的水分与有机溶剂如甲苯、苯、二甲苯等,共沸蒸出,冷凝并收集馏出液,由于水与其他组分密度不同,馏出液在有刻度的接收管中分层,根据水的体积计算水分含量。 例:有关沸点:水 —— 100℃ 苯 —— 80.2 ℃ 水 + 苯 —— 69.25 ℃

有关相对密度:(20/4) d水 = 1.00000 d苯 = 0.87900 d甲苯 = 0.86694 ⑵ 特点和使用范围 此法为一种高效的换热方法,水分可以被迅速的移去,加热温度比直接干燥法低。另外是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广泛用于各类果蔬、油类等多种样品的水分的测定。 特别是香料,此法是唯一公认的水分含量的标准分析方法。

⑶ 操作注意事项 a. 要先接好冷水,且先打开冷凝水。 b. 试剂苯、甲苯、二甲苯,要预先蒸馏,除去水分备用。 c. 准确称量适量的样品(估计含水量2~5ml)。 d. 加热慢慢蒸馏,使2滴馏出液/每秒。 ⑷ 计算:水分(%)= ( V ∕W ) ×100 V——接收管内水的体积。 W——样品质量。

三、卡尔·费休法(Karl Fischer) 简称费休法或 K—F 法。 1935年由卡尔·菲休提出的测定水分的定量方法,属于碘量法,是对于测定水分最为准确的化学方法。多年来,许多分析工作者对此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反应的化学计量、试剂的稳定性、滴定方法、计量点的指示及各类样品的应用和仪器操作的自动化等方面,有许多改进,使该方法日趋成熟与完善。

⑴ 原理 利用I2氧化SO2时需要有一定的水参加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I2+SO2+2H2O H2SO4+2HI 此反应具有可逆性,当生成物 H2SO4 浓度>0.05 % 时,即发生可逆反应,要使反应顺利向右进行,要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以中和生成的酸,吡啶(C5H5N)可以。

将I2、 SO2、C5H5N 、CH3OH 配在一起成为费休试剂。 I2+SO2+2H2O+3C5H5N 2C5H5NHI+C5H5NSO3 氢碘酸吡啶 硫酸吡啶 硫酸吡啶很不稳定,与水发生副反应,形成干扰。若有甲醇存在,则可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将I2、 SO2、C5H5N 、CH3OH 配在一起成为费休试剂。

费休法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液体、固体、及一些气体样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也常作为水分痕量级标准分析方法,也可用于此法校定其他的测定方法。 ⑵ 适用范围 费休法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液体、固体、及一些气体样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也常作为水分痕量级标准分析方法,也可用于此法校定其他的测定方法。 使用范围有化工、试剂、化肥、医药、食品等。

在食品分析中,能用于含水量从lppm 到接近l00%的样品的测定,已应用于面粉、砂糖、人造奶油、可可粉、糖蜜、茶叶、乳粉、炼乳及香料等食品中的水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优于直接干燥法,也是测定脂肪和油品中痕量水分的理想方法。

⑶ 主要仪器: KF—l 型水分测定仪(上海化工研究院制) SDY一84 型水分滴定仪(上海医械专机厂制) ⑷ 试剂: 尽量用无水的试剂,有时需要蒸馏后再使用,加入无水硫酸钠保存无水甲醇、无水吡啶,或选用费休试剂滴一下,配好费休试剂后,放置24小时后,进行标定且每天要标定。

标定有三种方法: ① 是用纯水进行标定。 ② 用事先配好的水—甲醇标定。 ③ 用二水合酒石酸钠标定。 ⑸ 测定注意: 甲醇有毒 ,操作时注意; 费休试剂可分为甲乙液储存。

5.其它测定水分方法 ⑴ 化学干燥法 ⑵ 气相色谱法 ⑶ 微波法 ⑷ 红外吸收光谱法 ⑸ 其它还有声波和超声波法 ,直流和交流电导率法,介电容量法,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子法。

GB/T 5009.3—2003 《食品的水分测定》 1. 直接干燥 2. 减压干燥 3. 蒸馏

§3 水分活度值的测定 一、水分活度表示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反应水与食品的结合或游离程度,Aw↓结合程度↑,Aw↑结合程度↓。 Aw影响色、香、味保存期。一般,同种食品水分含量↑,Aw值 ↑。 定义: 溶液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之比值,可近似表示为 溶液中水蒸气分压与纯水蒸汽压之比。 逸度——溶液中水逸出的趋势、能力。 f=pγ(逸度系数)。

Aw = f水/f纯水 ≈ p水分压/p纯水分压 二、水分活度值的测定方法 (一) Aw测定仪法; (二) 扩散法; (三) 溶剂萃取法。

第五章 重点 什么是结合水?什么是自由水? 水分的测定方法。 各种测定方法的原理、仪器。 卡尔费休法原理、试剂。 水分活度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