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的卤代及烷(酰)基化反应 醛(酮)及酯的缩合反应 生成碳碳双键的反应 成环的反应 其他类型的负碳离子反应 第十五章 负碳离子反应 -碳的卤代及烷(酰)基化反应 醛(酮)及酯的缩合反应 生成碳碳双键的反应 成环的反应 其他类型的负碳离子反应
负碳离子的产生方式 酸性与碱性产生负碳离子的因果关系相反。
15.1 -碳的卤代及烷(酰)基化反应 1.醛(酮)-碳的卤代反应 酸催化醛(酮)-碳的卤代反应机理: 15.1 -碳的卤代及烷(酰)基化反应 1.醛(酮)-碳的卤代反应 酸催化醛(酮)-碳的卤代反应机理: -Br的吸电子作用使C=O中O的负电荷降低,无法再接受H+形成质子化羰基,无法再次发生反应。
碱催化醛(酮)-碳的卤代反应机理:
2.醛(酮)-碳的烷(酰)基化反应 醛(酮)-碳的烷(酰)基化所用的卤代烃为活泼卤代烃,如:1RX、phCH2X、RCH=CHCH2X、RCOCH2X及-卤代酸酯等。反应可通过烯胺中间体或在强碱性介质中进行。
A. 通过烯胺中间体的多烷(酰)基化 B. 在强碱介质中的多烷(酰)基化
3.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 在合成中的应用 A. CH3COCH2COOC2H5 a. 成酮分解——合成取代丙酮
合成2-乙基-2,4-戊二酮 合成甲基环己基酮 合成甲基二酮
使用I2可直接联结两个乙酰乙酸乙酯: 合成环状化合物
合成1,4-二酮 写出下述反应机理
b. 成酸分解——合成取代乙酸 合成环己基乙酸 合成甲基丁二酸
B. CH2(COOC2H5)2 合成取代乙酸 合成2-甲基-3-羰基戊酸
合成环己基乙酸 合成二酸 合成环状化合物
15.2 醛(酮)及酯的缩合反应 4.羟醛缩合——负碳离子缩合反应的基础 15.2 醛(酮)及酯的缩合反应 4.羟醛缩合——负碳离子缩合反应的基础 定义:在稀碱或稀酸作用下,醛(酮)的-C形成的负碳 离子对另一个醛(酮)分子的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生成-羟基醛(酮)。 酸催化羟醛缩合反应机理:
碱催化羟醛缩合反应机理:
酮的羟醛缩合
交叉羟醛缩合 但是如果一种醛(酮)有-H,而另一种没有,则使反应专一,具备应用价值:
共轭效应的影响
芳香族醛(酮)的羟醛缩合
分子内羟醛缩合
芳香族醛(酮)、加热条件下的脂肪族醛(酮)、分子内的羟醛缩合反应要脱水生成,-不饱和醛(酮);室温下脂肪族醛(酮)的羟醛缩合反应不脱水,生成-羟基醛(酮)。
通过有机锌试剂的羟醛缩合反应
5.酯-酮缩合 定义:在碱性条件下,醛(酮)的-C形成的负碳离子对酯羰基的亲核加成-消除反应,生成1,3-二酮。 反应历程:
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6.酯的Claisen缩合 定义:在强碱性条件下,酯的-C形成的负碳离子对另一个酯分子的羰基的亲核加成-消除反应,生成-羰基酯。 反应历程:
该反应与醛(酮)的羟醛缩合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酯的-H的酸性较弱,需要用强碱(如:RONa、NaH、ph3CNa等)方可使-C生成负碳离子,例如:异丁酸乙酯的缩合反应就需要用到强碱ph3CNa才能产生-C- 二酯发生分子间缩合
交叉Claisen酯缩合 一个酯没有-H则反应位置专一,在合成上具备应用价值:
二酯发生分子间交叉缩合
7.酯的Dieckmann缩合 ——分子内Claisen缩合
当二酯不对称时,要判断哪个-C更容易生成负碳离子:
写出反应机理
8.酯的Darzen缩合 定义:在强碱性条件下,-卤代酸酯的-C形成的负碳离子对醛(酮)羰基的亲核加成,然后再发生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环氧酸酯。 反应历程:
15.3 生成碳碳双键的反应 9.Reformatsky反应 15.3 生成碳碳双键的反应 9.Reformatsky反应 定义:-溴代酸酯在Zn作用下形成有机锌化合物醛(酮)羰基的亲核加成-消除反应,生成-羟基酸酯,如能进一步发生脱水,则生成,-不饱和酸酯。
反应历程:
注意Reformatsky反应和Darzen反应的区别
有机锌的反应类型: 有机锌 反应物 产物 CO2
总结——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 RLi RMgX BrZn(R)CHCOOR R2CuLi R2Cd HCHO RCH2OH HOCH2CH(R)COOR - 环氧乙烷 RCH2CH2OH HO(CH2)2CH(R)COOR R’CHO R’CH(OH)R R’CH=C(R)COOR R’COR R’COR” R’R”RCOH R’R”C=C(R)COOR RC-CH-C=O C=C-C=O 空阻小 C=C-C(R)-OH 空阻大
- RLi RMgX BrZn(R)CHCOOR R2CuLi R2Cd R’COX (R’CO)2O 低温 R’COR 室温 R’2COH R’CO(R)CHCOOR - R’COR (仅与酰氯) R’COOR” R’R2COH R’C(OH)(OR”) (R)CHCOOR R’CONH2 R’COR (2 mol) R’CN R’COR (1 mol) R’C(=NH)(R)CHCOOR 1 R’X R’-R 2、3R’X 消除反应生成 C=C R’COOH (仅与2molRLi)
10.Perkin反应 定义:酸酐在相应的酸盐作用下生成的-C-与芳香醛亲核加成后再脱水,生成,-不饱和芳香酸。 反应历程 :
11.Knoevenagel反应 定义: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在弱酸(碱)作用下形成的负碳离子对醛(酮)羰基的亲核加成-消除反应,生成C=C。 反应历程:
Knoevenagel反应中需要加入弱酸,如:乙酸,其目的在于质子化醛(酮)的羰基,有利于弱碱的亲核加成,如丁酮在乙酸、六氢吡啶体系中与氰基乙酸乙酯反应的机理: 反应过程:
写出下列反应机理:
12.Wittig反应 定义:1和2卤代烃与三苯基膦(Pph3)生成的季膦盐在极强碱(phLi、ph3CNa、NaH等)作用下消除卤化氢生成具有负碳离子性质的中间体ylide,ylide与醛(酮)C=O亲核加成后,消除三苯氧膦(ph3P=O),将C=O转化为C=C。 反应历程:
Horner的改进:用亚磷酸三乙酯((C2H5O)3P)代替ph3P与RX反应得到中间产物(Arbuzov反应)后,采用一般的NaOC2H5即可促使下一步反应,使操作大为简化,反应历程如下:
二甲硫醚 CH3SCH3 二甲亚砜(DMSO) CH3SOCH3
总结:环氧化合物的合成 1. 烯烃过酸氧化(在Ag+催化下空气氧化); 2. -卤代醇在NaOH存在下的消除HX; 3. -卤代酸酯的Darzen缩合反应; 4. 硫ylide与醛(酮)反应。
15.4 成环的反应 13.Michael加成 定义:负碳离子与,-不饱和醛(酮)的1,4-加成。 反应历程:
14.Robinson成环 定义:Michael加成后,再发生分子内的羟醛缩合(或酯酮缩合),形成六元环状,-不饱和酮(或1,3-环己二酮)。 形成,-不饱和酮 C1’=C2’ 原为C=O;C1-C2原为C=C; C2-C3是Michael加成联结形成的。
通过烯胺中间体得到不同的,-不饱和酮:
方框内的反应机理
写出下述反应机理:
形成1,3-环己二酮 合成1,3-环己二酮的方法
15.5 其他类型的负碳离子反应 15.Cannizzarro反应 15.5 其他类型的负碳离子反应 15.Cannizzarro反应 定义:不含-H的醛在浓碱作用下一半被还原为醇,另一半被氧化为酸的反应,也称醛的歧化反应。 反应历程:
不含-H的连二酮类化合物可发生分子内的歧化反应:
16.安息香缩合 定义:芳香醛在CN-催化下二聚为-羟基酮的反应。 反应历程:
吸电子基团和推电子基团对反应的影响:
如果一种芳香醛含有推电子基团,另一种含有吸电子基团,产物专一: 对安息香缩合反应的重大改进:用维生素B1(硫胺素,thiamine) 代替CN-:
17.Mannich反应 定义:甲醛与仲胺在弱酸性介质中亲核加成,再脱水形成的正碳离子与醛(酮)、羧酸、酯、硝基化合物、腈的-C,以及端炔、酚的邻对位等具有负碳离子性质的位置偶联,也称为Mannich胺甲基化反应。目前,胺也包括伯胺,醛也不仅限于甲醛。 反应历程:
18.Favorskii反应 定义:在强碱介质中,酮的-C形成的负碳离子对另一个被氯代或溴代的-C亲核取代形成环丙酮中间体,该中间体与强碱反应生成羧酸衍生物,也称Favorskii重排。在此反应中,强碱作为反应物决定生成何种羧酸衍生物。 反应历程:
19.Stevens重排 定义:在强碱介质中,季铵盐的-C形成负碳离子,另一个烃基迁移至该负碳离子上,同时季铵盐转化为叔胺。 反应历程:
叔锍盐也可在强碱介质中发生Stevens重排: 迁移基团构型保持
20.Baylis-Hillman反应 定义:连有吸电子基团(EWG)的端烯在3胺催化下,与醛(酮)或亚胺偶联生成烯丙醇(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