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 务 会 计 Financial Accounting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内容说明:  本培训内容根据 2001 年注册会计师考 试辅导教材《会计》一书和《企业会 计制度》(财会[ 2000 ] 25 号)相关 内容编写.
Advertisements

大至正中诚以至运大至正中诚以至运 上规上限企业培训讲座 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 普通合伙)中山分所 主讲:李治球.
會 計 基 本 觀 念會 計 基 本 觀 念. 每個人都要有會計觀念 一聽到「會計」,很多人可能直接想到「那是會計 單位的事」,而自己並非學會計出身,也不是在財 務部門工作,因此會計的常識、觀念與自己絲毫沒 有關係。 然而,在我們日常的生活與工作當中,必然 經常會要去考慮,「這筆錢該不該花?」 「花這筆錢划不划算?」這些時候都會應用.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知识点11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应用.
如何看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融 资 财 务 部 侯学军 2015年6月26日.
第十章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财务状况) 利润表 (经营成果) 总 账 明细账.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二节 会计等式与会计事项.
第二章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会计对象:指会计所要反映和控制的内容。会计是以货币做为计量单位,对某一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它的基本对象是主体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就是资运动。概括地说,是会计主体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Financial Management 第二章 财务分析 Zhang Qiang 2010.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Accounting Elements and Equation
第八章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第一节 企业财务管理内容与原则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与资产管理 第三节 成本与利润管理 第四节 财务报表分析.
第十二章 财务报表 第一节 财务报表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房地产投资的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概述 资金等效值的计算 财务评价基本报表 房地产投资的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分析——认识报表.
會計學Ⅰ 2 第 章 會計之基本法則 製作老師:吳振豪/中壢高商教師 發行公司: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結束.
會計要素與記錄規則 Accounting Elements and Rules of Debit and Credit
CHAPTER 2 會計科目與 借貸法則.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 会计等式.
财务管理学 第1章:总论 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 白秀萍 2017/3/3.
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基本原理案例分析
财务会计学.
會計基本概念與會計資訊的應用 Accounting Concepts and Use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第一章 总论.
初级会计实务 课程负责人:黄春蓉.
第六章 财务报表 第一节 财务报表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會計要素與記錄規則 Accounting Elements and Rules of Debit and Credit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会计专题 上海财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金星 2006学年版
第十二章  為企業財源把關:財務管理.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基 础 会 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财务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目标,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高中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1(c)會計導論 第一部份 香港會計準則與 考試擬題的配合及分析 講者 楊志雄 先生.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告.
2016年全国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中级会计实务 主讲老师:周合兵.
第一章 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体系以及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会计要素,会计等式。要求学生理解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计量,并熟悉会计科目。
第2章 财务报表分析基础 企业财务报告概述 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基本会计假设 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一般会计原则 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相关法规体系
初级会计实务 刘同生
第六章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 第十章.
第2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内 容 导 图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具体构成内容的别称,也是具有深刻内涵的会计术语,更是不可或缺的财务会计概念。本章重点讨论会计要素的定义、作用和特征,以及体现这些要素相互之间数量相等关系的会计等式,并初步介绍在会计上处理这些要素变化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方法。 会计要素的概念及显著特征.
理财规划师—基础知识—第2章 财务与会计 会计基础知识 1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2 量本利分析 3 家庭与企业的比较 4.
金融企业会计 授课人: 毛亦奇 公共邮箱: jrqykj2016
单项选择题1 财务报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 )发表的审计意见。 A.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B.经济活动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财务会计学 戴德明 林 钢 赵西卜 主编 温州大学商学院 狄灵瑜主讲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财务绩效评价计分方法 1、基本指标计分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基本指标计分是按照功效系数法计分原理,将评价指标实际值对照相应行业标准值,按照规定的计分公式计算各项基本指标得分。    (1)单项指标得分= 本档基础分 调整分 +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功效 系数 实际值-本档标准值 调整分=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高中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New Senior Secondary Business,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Studies 第一部分 香港會計準則與 考試擬題的配合及分析 講者 楊志鴻 先生.
第一章 會計之基本概念 著作權所有 未經正式書面授權 禁止轉載截錄.
Financial Accounting Environment
第1章 总论 An Introduction to Accounting
會計的意義 「會計」係以理論為基礎,以有系統方法,遵循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將某一特定經濟個體,發生有關財務性質的經濟活動,以貨幣為衡量單位,加以記錄、計算、整理(彙總),並對此結果加以分析及解釋,以供會計資訊的使用者,得到有關企業正確的資訊 所以有人稱「會計」為商業語言。
會計之基本法則.
會計學 ACCOUNTING.
PART-1 财务报告,规划,绩效与控制 第一章:对外财务报告决策 主讲老师:杨 民 AICPA /CMA.
Accounting in Business
銘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號:2429) Abonmax Co.,Ltd 2018年法人說明會 Dec.3,2018
第一章 总论 主讲老师:晓菲老师.
扬智科技 (股票代号: 3041) 2016年第4季法人说明会 2017年03月17日
第一章 企業與會計 指導者: 詹茂焜 老師 製作者: 林盈寬、曾兆文.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财 务 会 计 Financial Accounting 主讲:李相志

欢迎学习《财务会计》 研究生教育中的《财务会计》课程要求学生应掌握如下内容: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会计信息的处理方法 财务报表各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方法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第一章 财务会计 基本理论

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

会计信息的利用 会计为管理人员和投资者做决策提供大量的信息。 管理决策(Managerial decisions)——管理人员需要信息以决定如何经营企业,做何种投资以及如何筹集经营所需资金: 1、这些决策要求估计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赚取的收入和导致的费用。为了取得利润,收入必须大于费用。

会计信息的利用 投资者决策(Investor decisions)——会计为投资者提供作出明智投资决策所需的信息。 2、会计为管理人员提供以何种资产进行投资决策所需的信息 问题:一个企业是修理旧机器还是购买新机器?在决策中应考虑哪些因素?(成本、买价)。 3、会计为管理人员提供如何筹集经营所需资金以及需要多少资金等方面决策所需的信息。 投资者决策(Investor decisions)——会计为投资者提供作出明智投资决策所需的信息。

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计量企业活动、处理报告所需的信息、并向决策者传送其结果。 会计也称为“商业语言”(The Language of Business) 区分会计和簿记(Bookkeeping)

会计的定义 我国: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信息是通过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形式向使用者报告的: 财务报表 报表的解释说明(附注)

会计的职能 会计具有两大职能: 核算(确认与计量) 主要包括确认、记录、汇总、分析等。 监督

使用会计信息的决策者 企业管理者(Business managers) 投资者(Investors) 债权人(Creditors) 制定目标、评价目标执行结果、采取措施。 投资者(Investors) 决定是否向企业投资或评价投资。 债权人(Creditors) 评价借款者偿还债务的能力。

使用会计信息的决策者 政府管理部门 税务机构 非营利组织 其他使用者:雇员、工会等。 确定是否遵循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 确定企业应纳税额。 与营利组织使用会计信息方法相同。 其他使用者:雇员、工会等。

第二节 会计职业的分类

企业会计 企业会计(Business accounting)又称营利组织会计或私人会计(private accounting)。 具体包括两大分支: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企业会计 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是为企业外部的股东、债权人和其他有利益关系的人员提供信息的会计,又称“对外报告会计”。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是为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指挥和控制其运营活动的提供信息的会计,又称“对内报告会计”

公共会计 公共会计(Public accounting) 指会计师事务所或会计公司的业务。 由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CPA)、特许会计师(Chartered Accountant,CA)组成。

公共会计 主要提供的业务: 审计(Audit)鉴证:以第三者的身份签发职业意见。 审阅、审核:小企业财务报表审阅、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等。 相关服务: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税务服务、管理咨询、会计咨询等。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 政府会计(Governmental accounting) 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 非营利组织会计(Non-profit organization accounting) 事业单位会计,包括教育、文化、宗教、慈善机构等。

第三节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框架)(financial accounting framework)分为如下层次: 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财务报表要素 财务报表中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 提供“通用的对外财务报告” ,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各种不同使用者的共同要求: 企业经济资源及对其要求权的信息 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 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

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 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假设(Accounting assumptions) 根据客观情况对会计活动及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出的合理假设。 会计假设是财务会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汇总和报告的前提条件。 主要有四项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也称“经济主体”、“独立实体”。 指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且能够与其他单位相区别。 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区别。 意义:明确会计核算的范围,即不同主体的业务应分开记录,应区分企业主体与个人主体。

会计主体假设 企业组织形式有三种类型: 独资企业(Proprietorship) 只有一个业主(owner),寿命有限,业主承担无限责任。 合伙企业(Partnership)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业主,寿命有限,每个业主承担无限责任。

会计主体假设 公司(Corporation) 根据法律设立,业主为大量的股东(stockholder),企业寿命无限,股东承担有限责任(limited liability),拥有法人权利: 签订合同权 起诉和被起诉权 拥有、购买及销售财产权

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Going-concern) 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无限期地经营下去。 基于这一假设,对于资产的计量、费用的摊销等,按成本计价比按市价更可取。 该假设建立在“非清算基础”(non-liquidation basis)之上。

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Periodicity)是指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为相等的时间段落,称为会计期间,以定期报告会计信息。 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称会计年度或财政年度(Fiscal year),多数采用日历年度。 由于经济业务的周期与会计期间可能不一致,导致权责发生制。

会计分期假设 该假设导致对收入和费用的两种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accrual basis)或称应计制: 以收款权利的取得和付款责任的形成来确认收入的赚取与费用的发生。 收付实现制(cash basis)或现金制: 以实际收到现金和付出现金来确认收入的赚取与费用的发生。

货币计量单位假设 货币计量( Monetary unit) 指会计使用货币单位作为统一计量尺度。 同时假定币值稳定(Stable monetary unit) ,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有用的信息要符合以下质量特征: 1、相关性(Relevance) 指会计信息应与决策相关,包括三要素: 反馈价值(feedback value) 预测价值(predictive value) 及时性(timeliness)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2、可靠性(Reliability) 指会计信息应当基于可获得的最可靠的数据,包括三要素: 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也称客观性(objectivity) 如实表述(representation faithfulness)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财务报告信息应不带任何偏见。 指企业不同会计期间、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可比较; 3、中立性(Neutrality) 财务报告信息应不带任何偏见。 4、可比性(Comparability)与一贯性(Consistency) 指企业不同会计期间、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可比较; 不同的会计期间应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可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程度.

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稳健性) 及时性

会计的基本原则 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 是会计工作的规范或规则,包括两个层次: 会计基本原则: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总体要求。 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s):具体业务处理规则。

会计的基本原则 1、历史成本(Historical cost)原则 企业最初获得某项资产并使其达到可使用状态或可销售状态之前所付出的全部代价,即取得成本,也称实际成本。 优点:客观、真实、可验证。 不足:币值变动导致报表中的信息不完全真实。

会计的基本原则 2、收入(Revenue)原则 也称收入实现原则,即何时记录收入,应记录的金额是多少。 如何确认收入已经实现,应符合两个条件: 赚取收入的过程已经完成,如商品已交付、劳务已提供; 收入能客观计量:交易已经发生,已收到账款或收取账款的权利已经确立。

会计的基本原则 3、配比(Matching)原则 将某一会计期间的费用与其相关的收入相比较,以确定该期间的经营成果。 即何时记录费用,以及如何计量费用。 费用与相关的收入必须记录在同一会计期间。

会计的基本原则 4、充分披露(Full disclosure)原则 财务报告必须报告足够的信息,充分合理揭示企业活动。 5、重要性(Materiality ) 指财务报表中相对数量大小和重要程度。 对于财务报表中的重要项目和业务必须严格遵循会计原则的要求;对于不重要的项目和业务可简化处理。

会计的基本原则 6、稳健性(Conservatism ) 也称谨慎性,指面对不确定因素应持有的谨慎态度,即选择对报表产生最不利影响的计量方法。 确认方面:要求确认一切可能的损失(费用),但避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 计量方面:不高估资产、所有者权益和收入;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会计的基本原则 7、行业惯例(Industry practice) 根据某些行业的特殊性质采用偏离会计基本原则的特殊会计处理方法。 特殊情况:分期付款确认收入;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等。

会计准则的制定 美国对“原则”、“准则(标准)”、“惯例( practice)”等术语没有严格区分。 有以官方为主并吸收民间权威人士参加,如法国的财政和经济事务部、日本的大藏省、我国的财政部等。 西方多数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由民间的权威机构(会计职业界)制定,在官方干预下进行。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 起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经济危机。1936年起正式发布会计准则。制定的机构: 会计程序委员会 会计原则委员会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FASB) 成立于1973年的独立机构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 有三种正式公告: 上述所有文件构成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 《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SFAS),已超过100个。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解释》(FASB Interpretations),解释前三种文件。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SFAC ) 上述所有文件构成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 ) 隶属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IASCF) 2001年成立,由15个成员组成。技术人员50多位,代表16个国家。 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我国的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于1992年发布,1993年7月实施;1997年开始发布具体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由三个层次构成: 1项基本准则 38项具体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

第四节 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

会计等式 财务报表是以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为基础编制的。 会计等式表明资产与对这些资产的要求权(Claim)之间的等量关系: 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 资产 = 负债+所有者权益 Assets =Liabilities+Owners’ Equity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财务报表内容的总括分类项目。 美国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说明第6号《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定义10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资、向所有者分派、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净收益(综合收益)。 我国6项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 资产(Assets)是企业拥有的,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economic resources)。 资产的特征: 能提供未来经济利益 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必须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结果 能以货币计量

资产 问题:一个企业如何增加其资产? 一般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得(来源): 所有者投资——资产提供者为投资人(Investor),称为所有者权益。 借债——向企业外部债权人(Creditor)借入资产,称为负债。 经营中赚取资产,也属于所有者权益。

负债 负债(Liabilities)是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而现在承担的,将在未来向其它主体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的经济责任( economic obligations)。特征: 是未来的经济责任,或经济利益的未来牺牲”。 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 是可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责任。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净资产(Net assets):资产总额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是一种剩余权益。 股份公司称为“股东权益(Stockholders’ equity)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由两部分构成: 实收资本或股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即所有者投资(Investment by owners) 。 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s):企业经营中留存累计的净收益。向所有者分派(Distribution to owners)减少留存收益,如公司向股东分派股利(Dividends)。

收入 收入(Revenues)指企业在某一期间内通过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主要营业活动而实现的收入 工商企业称为销售收入(Sales revenues)。 收入导致资产流入和净收益增加,从而导致留存收益增加和所有者权益增加。

费用 费用(Expenses)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内为了获得收入而发生的各项耗费。 费用导致资产流出和净收益减少,从而导致留存收益减少和所有者权益减少。

利得 利得(Gains) 指主营业务以外发生的交易或偶然发生的交易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如: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益。 我国: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和计入营业外收入的利得。

损失 损失(Losses) 指主营业务以外发生的交易或偶然发生的交易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如: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我国: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和计入营业外支出损失。

净收益与综合收益 净收益(Net income),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与非所有者进行交易所引起的留存收益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一定期间内收入减费用为营业收益,再加利得减损失得出净收益。 净收益=收入与利得总和-费用与损失总和 若收入小于费用则为净损失(Net loss)。 综合收益:包括未实现利得和损失。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财务会计是一个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 会计确认是指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并满足确认条件的交易或事项纳入企业财务报表的过程。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确认解决了会计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定性问题,会计计量则是对已经定性的各个项目进行量化处理 。 确认一项目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该企业。 该项目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计量属性是指所予以计量对象数量化的特征或标准。 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现行会计普遍采用以历史成本计量。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一项资产时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或购置资产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负债指债务形成时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或者债务的合同金额。 现行会计普遍采用以历史成本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负债指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在实务中,重置成本多应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现值指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现值通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等。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第五节 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的作用 企业应编制四张通用财务报表: 收益表 留存收益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可回答四方面问题 问题 回答 财务报表 1.公司某一 收入 期间经营业 -费用 收益表 绩如何? 净收益(净损失) 问题 回答 财务报表 1.公司某一 收入 期间经营业 -费用 收益表 绩如何? 净收益(净损失) 2.为什么某一 期初留存收益 期间留存收益 +净收益(-净损失) 会变动? -股利 留存收益表 期末留存收益

财务报表可回答四方面问题 3. 公司期末 资产=负债+ 的财务状况 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 如何? 4.公司某一期 经营现金流量 3. 公司期末 资产=负债+ 的财务状况 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 如何? 4.公司某一期 经营现金流量 间流入和支出 ±投资现金流量 多少现金? ±筹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 某期增加(减少) 现金流量

收益表 收益表(Income statement)也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报表。(我国称“利润表”) 属于动态报表 基本要素: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和净收益 编制基础:收入-费用=净收益

收益表主要项目 收入: 销售净收入(Net sales revenue),即销售总收入减商品退回、折让、折扣等。 费用: 销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是主要的费用,即商品成本。

收益表主要项目 营业费用,即销售和管理费用,包括: 广告费、折旧费、工薪费、公用事业费、利息费用等。 税前收益(Earnings before income taxes) 销售净收入减费用

收益表主要项目 所得税费用 利得、损失 净收益(Net earnings) 税前收益减所得税费用,加减利得和损失 综合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 净收益再加上几个其它项目(22页)

留存收益表 留存收益表(Statement of retained earnings),是反映留存在企业继续使用的净收益的报表(或称“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公司获取净收益后,由董事会决定是否支付股利 基本内容: 期末留存收益=期初留存收益+本期净 收益-股利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也称“财务状况表” 。 特定日期:会计期最后一天 基本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资产的分类 分两大类: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 指那些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转化为现金、耗用或销售的资产。 营业周期(Operating cycle):从购买商品或劳务支付现金到销售这些商品取得现金的周转时间。

资产的分类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 现金(Cash) 应收款项(Receivables):如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s) 存货(Inventory):如商品存货(merchandise) 预付费用(Prepaid expenses):如预付租金、保险费、物料用品等

资产的分类 长期资产(Long-term assets)指经济效用在一年以上的资产,包括: 财产、厂场及设备(Property,plant, and equipment) 租赁资产改良(Leasehold improvements)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 其他资产

负债的分类 分两大类: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Current liabilities ),指将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清偿的债务,主要包括: 应付票据(Notes payable) 应付账款(Accounts payable)

负债的分类 应计费用(Accrued expenses payable):如应付工薪、应付利息等 应付所得税(Income taxes payable ) 长期负债(Long-term liabilities),指偿还期超过一年或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的负债,包括: 长期借款、应付公司债券等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主要包括: 股本:普通股(Common stock)与增收资本 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s) 库存股份(Treasury stock) (19页)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来源和使用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内容:反映企业三种业务活动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经营活动 经营活动(Operating activities),是指与企业获取利润有关的交易和事项。 就工商企业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广告宣传、推销产品、交纳税款等支付的现金

投资活动 投资活动(Investing activities ),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 收回投资、处置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 投资、购建长期资产等支出的现金

筹资活动 筹资活动(Financing activities),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 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金融企业借入款项等收到的现金 偿还债务等、支付股利等支出的现金

现金流量表 每一种活动要反映净现金流量(Net cash flow)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期末现金余额=期初现金余额±净现金 三种活动中,经营活动最重要,因为没有经营活动,也就没有投资和筹资活动。

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收益表中计算出的净收益应列入留存收益表。 留存收益表中计算出的期末留存收益应列入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中计算净现金流量和期末现金余额,该余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余额。